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别采用同时加热淬火方式和连续加热淬火方式对45钢锻件车轮进行感应淬火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加热淬火方式(感应器与工件间隙6 mm、输出功率为339 kW、频率为6.3 kHz),用清水进行喷淋冷却,然后对其进行230℃×2 h炉中回火处理后,车轮外表面踏面及倒圆角区域的表面硬度为509~599 HV0.2(50~55 HRC)、淬硬层深度为3.4~4.7 mm、显微组织级别为5~7级,均能达到其技术要求,并在工业化试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樊蓉 《金属热处理》2006,31(6):91-91
铲刀支臂是推土机重载零件。我厂推土机系列T90、T120、T140铲刀连接均采用铲刀支臂与焊接在车架上的铲刀座合件配合连接。铲刀支臂球头直径为SФllO、SФ150、SФ127mm,要求表面淬火硬度48~55HRC,淬硬层深为2.1~6.5mm,整个球面要求硬度均匀。T90铲刀支臂如图1a所示。  相似文献   

3.
美驰桥是我公司从美国美驰公司引进的总成产品。引进后 ,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都要根据我公司的设备、工艺水平进行国产化。其中半轴作为桥的关键件 ,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要求中规定其屈服扭矩不小于 4 2 0 0 0 N/ mm2 ,热处理质量要达到美驰工艺规范 4 69*的要求。美驰桥半轴原设计采用美国 SAE15 4 1H钢 ,现改用国产 4 2 Cr Mo钢 ,用60的圆棒料、中频感应加热 ,在平锻机上锻出图 1图 1 半轴形状图所示的长轴类顶镦锻件。调质处理后 (2 4~ 30 HRC)进行机械加工 ,再进行感应淬火。1 淬硬层深度根据工艺规范 4 69的要求 ,表…  相似文献   

4.
齿轮双频感应淬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明 《金属热处理》2012,37(10):122-124
在齿轮生产中,机加工后的齿轮的齿部要通过热处理使之硬化,所采用的主要热处理工艺有渗碳、渗氮、感应淬火。感应淬火比前2种方法具有费用少、加工时间短、畸变小、节能、节省人工及场地等优点。目前,公认的感应加热电源均为一种频率,即使有多种频率电源,也非同时发生。因此为使齿轮类产品具有仿齿轮轮廓的淬硬层时,采取单一频率或不同时双频感应淬火很难得到仿形的淬硬层。  相似文献   

5.
孟昭  胡云飞 《金属热处理》2012,37(3):103-105
在立式中频感应淬火设备中对TY320单双边支重轮进行淬火处理改进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次同时均匀加热然后冷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TY320支重轮的硬度和淬硬层深度,提高生产率50%,降低了废品率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马氏体和珠光体比容的差异,从理论上论述了感应加热淬火淬硬层深度与淬火前后工件直径变化值的关系,说明了以一种简便方法对淬硬层深度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并在试验中证实了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对三排圆柱滚子组合转盘轴承零件进行感应淬火回火后的着色探伤检查时发现淬火表面有裂纹。该型号轴承零件材料为42CrMo钢,其加工工艺流程为:锻造→粗车加工→调质→精车加工→感应淬火、回火→磨加工。锻件调质和套圈滚道中频热处理工艺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整体淬火和感应淬火钢中马氏体组织演变,性能及断裂之间的异同点。感应粹火由于加热速度比炉体加热速度快得多,因此其马氏体组织更细小相应的硬度也更高。同时由于感应加热限制了碳化物的溶解时间,为此,在有些加热条件下,珠江体层间的碳化物的仍残留在奥氏体中,并保留在随后转变的马氏体组织中。一般地,低合金碳钢淬火后的硬度和强度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当w(C)〉0.5%时,则碳钢经这两种方法淬火后  相似文献   

9.
对有色金属轧机工作辊感应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模型简化,将复杂感应淬火过程转化为普通热交换过程。研究了不同加热层深度及线圈移动速率对工作辊淬火层深度、温度场、淬火后组织的影响,对大型有色金属轧机工作辊感应淬火过程参数设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梅尼尔组织预测预报数值模拟模型,采用自编程序,对钢件感应淬火后淬硬层组织及其含量分布情况进行计算机模拟预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说明梅尼尔模型也可用于对感应淬火工艺下零件淬硬层分布及组织含量的模拟预报。  相似文献   

11.
LF80-90拖拉机主离合器轴材料为35CrMo钢,是空心花键轴,壁较薄,仅为3.16~3.65 mm,要求表面硬化处理。由于壁薄,采用中频感应淬火时极易淬透,导致变形超差。采用改进的向轴内腔通入循环冷却水的淬火方法,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2.
铣床床身结构如图 1所示。其材料为 HT30 0灰铸铁 ,要求 1、2、3、4、5、6面超音频感应淬火 ,淬硬层深度≥ 1.5mm,硬度≥ 68HS。图 1 铣床床身结构示意图   图 2 感应器示意图 1 淬火前铸件质量要求( 1)淬火面硬度≥ 180 HB,原始组织由细片状石墨组成 ,珠光体含量应大于 90 % ,石墨长度为 150~2 0 0μm,游离铁素体量小于 5% ,允许有少量磷共晶 ,但不得有自由碳化物存在。( 2 )导轨表面不允许有气孔、疏松和裂纹 ;表面粗糙度值应小于 Ra6.3;凡边缘、尖角处都应倒角 ;导轨必须平直。( 3)床身淬火前须经时效处理 ;不得有砂及铁屑。2…  相似文献   

13.
感应热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感应加热电源、淬火机床、感应器及其新工艺的发展。提出洋为中用、博采所长、引进软件、合作生产技术难度大的设备和开发短缺部件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范铁岁 《热处理》2009,24(6):67-70
渗碳件通常都是进行整体淬火回火。某产品的齿轮渗碳后整体淬火因畸变大而达不到要求。该齿轮渗碳后采用感应加热淬火,测定其硬化层的组织、硬度分布,并与经整体淬火的齿轮作比较。结果表明,经感应加热淬火的齿轮畸变小,可得到仿形的硬化层,硬化层性能与整体淬火后的相当。对于轻载荷零件,渗碳后感应淬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行星轮轴承载表面激光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行星轮轴的承载表面激光淬火后的强化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时,当表层区所需能量密度为40J/mm^2时,表面硬度最高,组织为隐针马氏体和弥散分布的合金碳化物;过渡区由于发生托氏体转变,硬度明显下降。强化层的显微组织有利于提高行星轮轴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感应淬火技术的近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当前国内外感应淬火的新工艺与新装备,包括曲轴颈圆角的感应淬火,无软带感应淬火技术,用于小内孔淬火的超高频电源,双头感应器,同步双频电源,以及单齿扫描淬火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王小明  袁浩  张敏 《热处理》2012,27(6):73-76
通常,轨道走轮表面淬火后,存在淬硬层浅、不均匀,有软带等问题。采用新型专用精控式中频感应淬火装备对走轮进行表面淬火,结果表明,走轮踏面淬硬层硬度、深度均匀,仿形效果好,满足了走轮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行星轮轴(GCr15钢)承载表面激光淬火后的表面强化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表面淬火时,激光能量密度为40J/mm^2时,表面硬度值提高;表层组织为细小、隐晶马氏体和弥散分布大小不一的合金碳化物,硬度很高;过渡区由于屈氏体的析出.硬度明显下降。此显微组织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从而延长了行星轮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变功率、变移动速度感应加热淬火技术在小齿轮高频淬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柔性,小齿轮经高频淬火后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和疲劳寿命,可完全代替传统的渗碳淬火。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双工位立式通用淬火机床结构与特点,机床数控系统由工控PLC、触摸屏及伺服控制系统组成,两个工位共享加热电源,也可以共享淬火文件,淬火参数表格化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