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静波  曲英奎 《四川水泥》1996,(6):35-35,34
立窑由于自身的特性,窑内中心通风不畅、边风过剩、落窑不均衡、中心底火拉深,熟料质量难以提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加强塔篦子中心通风的立窑,但仍未显著改变上述现象。本文从立窑送风结构入手,来探讨改善立窑中心通风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传统的机立窑多为摆辊式、塔盘式和塔式三种。近儿年来又出现了销轮传动气室通风机立窑、CA型强中风塔式机立窑、“智同”窑等新型机立窑和十几种新型结构的塔篦子机立窑,这些窑型因其结构简单、易加工、安  相似文献   

2.
张志孝 《水泥》1992,(9):41-42
我厂原φ2.5米塔式机立窑是七十年代初的定型产品。卸料篦子由八层逐渐缩小的压盘和72块三角形齿用螺栓联接叠加而成。上部有一锥形顶帽,篦子偏心40毫米,用正齿轮机械传动。窑内通风是靠每层压盘上三角形齿与齿间的水平间隙和整个篦子外圆与窑体固定颚板间60毫米宽的环形间隙构成的通风孔道。顶帽中心无通风孔,锥面上只有十几个φ40毫米的小风洞,极易堵塞。实际上在窑内中部直径700毫米的范围内没有通风孔。卸料是靠顶帽圆锥面上的垂直小齿和每层压盘上的水平三角齿在旋转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厂立窑煅烧不均匀导致熟料质量差,且不稳定,产量低,能耗高。而立窑煅烧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立窑通风不均匀造成的温度场不均。因我厂系采用全黑生料的生产工艺,解决窑内通风不均匀问题势在必行。据我们分析,通风不均匀与卸料塔篦子结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为此,于1994年4月我们对φ2.2×7m塔式机立窑塔篦子作了局部改造(图1)。  相似文献   

4.
我厂有两台φ2.5×10米塔式机械立窑,这两台塔式机窑均按原建材部水泥工业设计院设计的图纸制造。一号塔式机窑于1968年投产,二号塔式机窑于1974年投产(沈阳水泥机械厂制造),两台塔式机窑结构基本一样。通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该窑工艺性能较好。这种型式机窑已成为定型设备,目前国内应用得非常普遍。塔式机窑的塔篦子顶帽是容易磨损和损坏的零件,它的寿命关系到机窑运转率和安全生产问题,有很多塔式机窑厂都感到塔篦子顶帽  相似文献   

5.
石灰窑是化学工业的重要设备。电石行业通常都采用机械通风的竖式混料窑。这种窑的底部配有不同型式的机械卸料装备。国内外石灰竖窑的卸料装备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目前已有盘式卸料篦子、往复式卸料篦子、辊式卸料器、塔式卸料盘、摆动扇形板卸料器、振动卸料器及安东诺夫卸料器和埃别尔加尔特卸料器等多种卸料装备。石灰窑燃料一般用固体燃料如煤或焦碳,  相似文献   

6.
范茂潮 《水泥》1998,(8):40-43
机械立窑的窑型很多,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塔式、盘式或盘塔式。但是不管哪一种窑型,其卸料原理都是利用篦子外表面层层分布的齿角将料块慢慢啃碎或碾碎,不仅卸料能力小,并且一旦篦子磨损到一定程度,产量便开始明显下降,为了保持一定产量,势必提高窑的转速,其结果更加...  相似文献   

7.
李捷华  潘启东 《水泥》1999,(2):49-50
我厂YLP2900盘塔式机立窑卸料器的齿塔和齿盘为组合式结构:齿塔由骨架和塔篦子组成,其中塔篦子又分为篦顶1个,中齿板和大齿板各12块;齿盘由12块盘篦子组成。它们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骨架或盘底上。这种结构的优点:1)通风性能好,其投影通风面积约为18...  相似文献   

8.
我厂φ2×8m塔式机立窑卸料篦子,材质为ZG35,使用约10个月后,32个凸齿就被基本磨平,卸料能力下降。另外,由于该篦子原设计不太合理,使得窑中部通风不足,边风过盛。为此我们参考了其它兄弟厂家的做法及有关资料。经过研究,采用焊接钢块和加设简易中心风管的方法对卸料篦子进行修复与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具体做法如下: 1塔篦子的修复 (1)采用球磨机使用后的废衬板,材质为ZGMn13,其主要特点是耐磨。选择其中较  相似文献   

9.
6 高位送风塔篦 6.1请谈谈立窑卸料篦子设计和发展趋向? 答:立窑由于“边壁效应”,普遍存在中风弱、边风盛,窑内通风不均的弊端,为此,新的卸料篦子设计,较多的注重于有利改善中部通风和增加通风面积。 6.2性能完善的卸料篦子,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较大的通风面积; (2)较强的破碎和卸料功能; (3)有利改善窑中心部位通风; (4)便于更换易损件。 6.3为什么高位送风塔篦能改善窑内中心通风? 答:高位送风塔篦是以适当尺寸,增加卸料篦子的高度,如此,就相应地减小了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立窑水泥生产技术和熟料煅烧理论的不断进展,水泥立窑在窑体结构上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分别在φ2.0×8米普立窑和φ2.5×10米塔式机立窑上,对传统的直筒窑体内部几何形状,进行了扩大冷却带、缩小窑口和增设倒喇叭三项改进后,降低了料层通风阻力,加强截面均匀通风,改善烧结反应气氛和强  相似文献   

11.
我厂于1982年8月建成了一座φ2×6米塔式机立窑。在建窑过程中,我们认为塔式卸料器虽然具有运行可靠、落窑平整、卸料块度小和使用维修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但原塔式机立窑在通风问题上和其它机立窑一样,也存在着中风不良,边风过剩的情况,这除了立窑固有的窑壁效应(靠窑壁料球比中部料球之间气体通道曲折较少)而外,在通风设计上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徐进 《四川水泥》1994,(4):31-32
1.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立窑水泥厂一直采用大立轴支承的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种结构的机械化立窑,这种机械化立窑就其卸料篦子的形式有塔式、盘式、盘塔式、往复式,上述窑型在全国一些中小水泥厂都有应用。目前水  相似文献   

13.
蜗轮减速机是塔式机立窑的重要传动部件。由于蜗轮杆更换麻烦,蜗轮齿圈比较贵重,因此应确保蜗轮减速机的加工质量,并合理地使用它。我厂于1993年在Φ3×10m机立窑中设计使用了大破碎爪齿球形塔篦子。该塔篦子通风好,破碎能力强。但在使用中部分窑出现传动部分蜗轮减速机发热现象。经检查发现,这些窑蜗轮蜗杆啮合质量太差,蜗轮磨损严重,有的产生胶合现象。这些都发生在新窑运转初期。这是因为新塔篦子与原塔篦子相比,与物料接触面积大,负荷也大,而传动蜗轮轮齿接触面积小,导致接触应力增加,造成局部磨损。根据磨损痕迹看…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我厂φ2.5×10m机立窑系上海新建机器厂制造。其塔篦为ZG35,重3445kg,高975mm,8层共70个齿,整体浇注。 该塔篦有7层风孔,除顶部有一垂直孔(φ60mm)外,其余均为水平风孔,且风口尺寸小,通风面积仅为0.327m~2。窑风进入塔篦后,需经过几个折射才能通过风孔进入窑内;另外塔篦表面不光滑,风孔周边毛刺多,尺寸  相似文献   

15.
一、机立窑的发展和现状目前,国内生产使用的机立窑大都处于低效落后的状态。质量差、效率低,能耗高,结构不够合理是其主要缺点。机立窑从卸料篦子划分有盘式、篦式、辊式、塔式和盘塔式等。从卸料篦子的运动划分有往复式、摆动式和旋转式。从驱动方式划分有机械和液压两种。窑径为1.5~3.6米,高径比一般在1:2.5~1:4之间。  相似文献   

16.
关炜良 《水泥》1996,(7):44-44
用蜂窝立窑解决立窑通风不良的探讨关炜良福建省龙岩市红坊熟料厂(364013)立窑自问世以来,一直存在着边风过剩中间通风不良的致命缺点。为此诸多水泥工作者曾设计和实施过:立窑中心通风管顶吹技术、腰风技术、塔式卸料、花瓶式窑型、差热煅烧等技术。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李绪志  丁庆莲 《水泥》2001,(11):34-36
1问题的提出很多Φ3m×11m和Φ2.8m×10m盘塔式包括半球盘式机立窑采用的是Φ25m×10m塔式机立窑卸料篦子的传动装置,其调速范围与塔式机立窑篦子相同2~13r/h,但对盘塔式篦子来说该转速并不适宜,因为当坚硬的大块料将料孔遮盖住,即使快转篦子卸料量也会很少,而散碎物料多时慢转篦子,物料也会大量地从篦孔漏出,所以盘塔式篦子转速一般控制在2~7r/h即能满足生产要求。宜昌市水泥厂等经验表明1,电磁调速电动机输出轴转速在220r/min,盘塔式篦子在215r/h,即可满足Φ28m×10m立窑…  相似文献   

18.
立窑熟料质量较差的原因是煅烧不均,造成煅烧不均的主要问题是边风过剩,中部通风不良。人们为改善立窑中部通风做了不少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窑形、配方已定的前提下,如何在操作中来改善窑的中部通风,是我们看火工的责任。通过我们的努力,是可以取得成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窑断面通风不均匀影响立窑产质量的问题,许多工厂曾采用差热煅烧的方法,还有的厂采取升高中心风管等措施,使边中料热耗差和窑中部通风阻力减小,改善了窑内通风的均匀性,熟料产质量有所提高。但差热煅烧法不仅配煤工艺复杂,而且看火操作也较麻烦。随着窑壁和隔热层的加厚以及适当扩大窑口,对窑壁散热和边风过剩现象有所减少。因此,目前许多机械化立窑厂已不用差热煅烧法。升高中心风管,虽能使通风阻力减小,改  相似文献   

20.
一、扩大立窑直径,增加腰风, 提高塔式机窑产、质量我厂塔式机窑规格为2.5×10米,上口直径为3.5米,扩大喇叭口高度1.5米,扩大角为18.5°(图1)。一般说来,使用情况良好,窑内通风较均匀,煅烧时上火快,底火比较稳定,卸料比较均匀。这为扩大窑径、挖潜增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扩大立窑直径前,配备罗茨200鼓风机一台,风量200米3/分,风压2000毫米水柱,电机功率130千瓦,采用一台风机并用底风和腰风试验,腰风为上下腰风嘴各六个,风嘴直径为200毫米,互成90°。沿水平径向入窑,通过调整蝶阀开度,可灵活控制底风和腰风量(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