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严重。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本文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如何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作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2.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地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手段,而物流贯穿了循环经济全过程,其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模式面临到诸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地下物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物流模式难于克服的问题。本文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物流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指出了现代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开发地下物流系统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广东建设信息》2005,(9):19-20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强音。从中央到地方.各地都在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已成为当今的流行词汇。国务院近期也发出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七个方面的措施。7月2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我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动员和部署.不少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对我省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不少好的建议。为此.我们专门开辟本栏目,分析广东现状和问题,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有益的探索.也欢迎各位读者来电来函,参与我们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每到炎炎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使我国不少地方用电用水告急。此时此刻,节能这个话题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上自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就节能问题或发出呼吁。或各抒己见。一个节约能源资源、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舆论氛围已然形成。 相似文献
5.
马金凤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7,(11):71-72
节约型社会是提倡资源循环利用,人与自然共生,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公民的消费行为及消费方式符合资源节约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节约型社会追求的是在保证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的 相似文献
6.
7.
宝鸡市建材砖瓦技术协会 《砖瓦世界》2006,(3):9-11
1取得的主要成绩1.1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建材砖瓦行业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新的突破点。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建筑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这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协会对此极为重视,多次开会研究,理清思路,增强良性循环意识,确定从调查摸底入手。为调查清楚砖瓦行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节地、节能利废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耗时两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了“… 相似文献
8.
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6月30日召开的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城市绿地建设越来越受到建设者的重视,为此,各地先后制定了城市绿地建设导则,以提高城市绿地规划质量和规范绿地建设活动。城市绿地建设导则,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到具体场地景观规划建设的衔接,如何落实导则原则,实践导则精神,是每一块城市绿地在规划和建设之前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以漳州市城市绿地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借助导则的引导,开展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工作,实践导则精神,更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体现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以广安城市色彩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色彩直接体现地域特色,展示城市形象,是我国城市风貌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广安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自然环境、建筑环境的地域特色。通过调查研究,构建具有地域性的色彩格局,得出广安城市主色调并给出色彩控制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建设给人居环境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显。而城市规划作为具体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城市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以创造适合人居环境宜人的规划。 相似文献
13.
对青岛贮水山公园的内部环境优势进行了介绍,并从卫生服务设施、交通、人性化设施、绿地维护等方面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创造出更加宜人化的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新城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新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结构演变是当前世界城市发展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指导我国新城开发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遵义市南白——龙坑片区的规划研究为例,提出以建立区域观念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的的规划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农村变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是人口、资源向非农化转移、空间上向城市聚集、文化上向市民化与现代化方向前进等的过程,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一个城市来说,城镇化包括城市市区内部的城镇化和城市外围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城镇化,城市的发展呈现外延式的扩张,将原本属农村的郊区包围在城市中。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村适应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如何安置即将失去土地的农民并保障其生活的稳定;如何延续原有地域的传统文化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安置就业人口与合理使用有限的城市资源,是我国加入WTO后城市面临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要在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将越来越充分地发挥主导性作用。加入WTO后我国对外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福州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历程,分析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现状,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总结了福州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特色及趋势,城市规划本科教育的人才定位和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调整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内容与结构的组织及调整。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市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现状人口480万,人均GDP为116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65元,城镇化水平40.1/。在城乡统筹、快速发展的总体格局下,各地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具体的基层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小城市的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框架,是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也是布置城市公用设施、街道绿化、规划沿街建筑的基础,更是反映城市容貌与建筑艺术的窗口。如何避免中等城市在城市道路建设上所走过的弯路,让小城市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就多年的小城市道路建设经验,以河北武安市的两条道路建设、使用情况为主线,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从解读“双城”概念、特点入手,分析了“双城”形成的原因,针对目前“双城”模式绿地系统现状,研究此模式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各类绿地规划要点等相关问题,并结合实例论证得出了“双域”模式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