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ポリマ -ダ ィジェスト ,2 0 0 1 ,53(5) :1 1”报道 ,日本岗山县メイト公司新开出一种注射成型用吸收电磁波树脂共混料。该专用料的开发将有可能使至今难以加工的立体结构的电子精密零部件实现批量生产。过去用吸收电磁波材料制造的零部件主要采用烧结法或使用片材加工的方法 ,复杂精致的产品加工困难 ,该公司开发的树脂复合吸收电磁波共混料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公司称 ,采用在树脂中添加各种氧化物和金属填料的方法 ,可以满足用户各种要求 ,提供所需的吸收电磁波共混料。开发研制工作着眼于解决金属系吸收电磁波材料的通电性这一课题 ,…  相似文献   

2.
日本岗山县一公司新开发一种注塑用吸收电磁波共混料。该专用料的开发将有可能使迄今难以加工的立体结构的电子精密零部件得以实现批量生产。过去采用吸收电磁波材料制造的零部件主要由烧结法或用片材进行加工,复杂精致的制品加工困难。该公司开发的吸收电磁波共混料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公司称,采用在树脂中添加各种氧化物和金属填料的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所需的吸收电磁波共混料。开发研制工作的关键技术是解决金属系  相似文献   

3.
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经过熔融共混、挤出吹制得一系列薄膜。分析了共混树脂的流变性能,研究了共混树脂的结晶性能,讨论了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纯树脂和共混树脂熔体都是假塑性流体,通过升温同样可以降低共混树脂的表观黏度,共混树脂薄膜的力学性能优于纯LDPE薄膜,LDPE质量分数为70%的薄膜热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Dana  R.  Hanson James  E.  Johnson 《现代塑料》2012,(10):25-27
薄型片材和厚型片材的料片有明确的划分标准。通常,双抛光薄型片材与厚型流延薄膜的划分域值为200μm。为了确保在所需厚度上可以实现良好的抛光效果,域值需要根据加工树脂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而定。  相似文献   

5.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原料,采用微层共挤出装置制备了16层的PE–HD/(EVOH/PE–HD)交替多层材料,研究了共混层中EVOH的相形态和层厚比对微层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共混层中EVOH含量为50%,EVOH相从一维纤维状转变为大尺寸二维片状结构,氧气渗透系数(OPC)降低了两个数量级,此时片材中EVOH含量仅为8.1%。固定共混层EVOH含量为60%,共混层与PE–HD层的厚度比增加时片材的阻隔性能变化不大;当厚度比仅为0.141时,OPC为10–16数量级,达到超高阻隔性能要求,此时EVOH在片材中含量为8.3%。16层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与普通共混物相比大幅提高,韧性优异。  相似文献   

6.
积水化学工业开发出了重量只有钢板的1/3、但刚性与之相当的积层片材“高刚性轻量树脂片”。计划从2015年夏季开始供应样品。这种片材为3层结构,两侧外层均为掺入了类石墨烯碳材料(重叠多张石墨烯制成的纳米级凝聚片材)的强化树脂片,内层为聚烯烃泡沫。外层的强化树脂片材使类石墨烯碳材料均匀分散在基体树脂中,提高了刚性和抗冲击性。通过将这种强化树脂片与重量轻的聚烯烃  相似文献   

7.
1 低聚合度树脂 S—450特点:低聚合度;高流动性;快速凝胶;注塑过程中低扭矩;制品阻燃性、透明度强;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用途:与SG—7型树脂共混,制作高透明度的片材、板材及透明瓶料;各种塑料的印花油墨;管件;代替ABS或与ABS复合制作高分子合金,生产大型复杂的电器外壳;菜板及擀面杖;多层板粘合用薄膜。2 高聚合度树脂 CK—1800、CR—2100、CL—2500、CM—2900特点:高聚合度;快速凝胶;制品良好的热稳定性;制品橡胶状的高弹性(即耐磨性好、压缩永久变形小、回弹性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一种新型水性PVDF氟碳树脂乳液(FCF-301)的粒径、SEM、红外及核磁氢谱特征,分析表明氟碳乳液为核壳型。为进一步提升其应用性能,采用双组分水性丙烯酸树脂对核壳型水性PVDF进行复合改性。其中,树脂的共混相容性是复合改性的关键要素。通过SEM、FT-IR、DSC对溶液铸膜法制备的共混薄膜表征结果对比可知:聚氨酯固化丙烯酸树脂A2470与水性PVDF树脂FCF-301共混呈部分相容:其海岛结构相分离现象少,且相界面模糊;与碳氟键相关的红外吸收峰有一定程度迁移;共混薄膜材料中水性PVDF树脂FCF-301熔点向低温方向迁移-5 ℃,为备选双组分共混相容体系中最优。  相似文献   

9.
对比了国产与日本进口CPVC树脂的加工性能、维卡软化温度与力学性能,并对比了市售、进口、自配CPVC共混料的加工性能、维卡软化温度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日本进口CPVC树脂的皮膜薄且不连续,其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都优于国产CPVC树脂;2随着氯含量的提高,CPVC树脂的维卡软化温度提高,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下降;3进口CPVC共混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市售与自配的CPVC共混料。  相似文献   

10.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是一种有着优异性能的氟材料,本文将ETFE树脂与氮化硅、二氧化硅、碳化硅三种材料进行共混试验,同时将无机材料用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酸偶联剂预处理,意在寻找合适的填料来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添加氮化硅、二氧化硅、碳化硅可提高ETFE树脂的拉伸性能,但氮化硅、二氧化硅是更适合的填料,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处理氮化硅、二氧化硅粉末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外观形貌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胶含量为60%的ABS接枝粉料与SAN树脂以不同比例进行共混,制备了胶含量范围为10%~55%的ABS树脂。将胶含量不同的ABS树脂与PC以30/70、50/50、70/30的比例利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组成不同的PC/ABS共混物。利用SEM电镜观察了PC/ABS合金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ABS树脂含量为30%时,在合金中形成分散相;ABS树脂含量为70%时,形成连续相;ABS树脂含量为50%时与PC形成双连续相结构。在三种结构中,ABS树脂胶含量的增加都使合金的相形态变得更精细。  相似文献   

12.
《塑料科技》2015,(4):66
<正>积水化学工业开发出了重量只有钢板的1/3、但刚性与之相当的积层片材"高刚性轻量树脂片",并计划从2015年夏季开始供应样品。这种片材为3层结构,两侧外层均为掺入了类石墨烯碳材料(重叠多张石墨烯制成的纳米级凝聚片材)的强化树脂片,内层为聚烯烃泡沫。外层的强化树脂片材使类石墨烯碳材料均匀分散在基体树脂中,提高了刚性和抗冲  相似文献   

13.
陈韶云  田杜  李奇  钟敏  胡成龙  纪红兵 《化工进展》2021,40(7):3900-3908
利用拉曼光谱成像技术研究了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PMMA)共混薄膜体系及其增容体系(增容剂为PS-b-PMMA嵌段共聚物)的相态结构及化学成分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拉曼Mapping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得到PS/PMMA共混体系化学成分的精确分布图,同时也可以获取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界面相和连续相的分子指纹光谱。研究发现,共混体系中分散相和连续相组分分布与体系的组成紧密相关,当PS/PMMA质量比30/70时,分散相为PS,连续相为PMMA;当PS/PMMA质量比为50/50时,分散相为PS,但PS分子链仍存在于PMMA连续相中;当PS/PMMA质量比为70/30时,分散相为PMMA,连续相为PS。当增容剂PS-b-PMMA加入到PS/PMMA共混体系中后,分散相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共混体系相容性指数(Nc)增大,说明PS/PMMA共混体系由完全不相容体系趋向变成半相容性体系,这是因为增容剂能增加PS和PMMA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体系的相分离程度,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吹膜共混料的生产工艺条件、物性指标,并对树脂进行测试分析。加工试验表明,该树脂的各项指标完全能够满足薄膜制品生产的需要。各项性能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由于将丹宁类加入磷酸系酯中,加热熔融的丹宁磷酸酯溶液混合到配合了增塑剂、稳定剂等助剂的PVC系树脂粉末中,可与树脂组成物非常均匀混合。将这种混合组成物成型为薄膜(或片材),即可能制得光线透过率(在可见光波长为400~600nm时)高达90以上的性能优异的高透明农用软质PVC大棚薄膜(或片材)。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及表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设计聚氨酯(PU) 、丙烯酸树脂( PA)2 种树脂的机械共混、化学共混即核- 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该2 种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析乳胶粒大小及分布、胶膜材料红外光谱及DSC 特征曲线表明:设计PU 分子链硬段与PA 分子链形成化学键,得到的材料中PUA 及PU/PA 中PU 分子链硬段与PA 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核- 壳型聚合得到的PUA 及PUA′材料PU 分子链与PA 分子链之间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状态;机械共混物PU/PA 中PU 分子链、PA 分子链之间的共混主要集中于PU 乳胶粒、PA 乳胶粒表层。  相似文献   

17.
将聚丙烯腈与纤维素溶于LiCl-DMAc溶剂中,并制成薄膜。通过研究发现:当共混溶液总聚合物浓度C总较低时,两种聚合物可以任何比例共混,形成稳定透明的溶液。C总增大,以其中任—聚合物为主要组分的共混溶液仍然稳定且透明。从共混溶液可制得透明的共混薄膜。用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红外光谱研究共混薄膜后发现:共混薄膜中没有形成混晶,但各组分的结晶度大为降低。共混薄膜的玻璃化温度处于聚丙烯腈与纤维素的玻璃化温度之间,并随共混薄膜中纤维素组分的增加而向较高温方向移动。共混薄膜中各组分的红外光谱特征峰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共混体系在晶区没有相容性,在无定形区有一定程度的分子水平的相容性。共混体系中纤维素分子与聚丙烯腈分子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强度类似于聚丙烯腈分子之间偶极作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将AS树脂与PBT树脂按照一定比例通过熔融共混制成AS/PBT合金。研究了AS/PBT合金的力学性能、耐化学溶剂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提高AS含量有利于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PBT可以明显提高AS的耐化学溶剂性能。AS与PBT的相容性较差,当AS含量低于40%或高于60%时,合金中两相分离而形成分散相;当AS含量介于40%~60%,AS与PBT形成双连续相。  相似文献   

19.
《聚酯工业》2009,22(6):27-27
Invista公司研制成功新型的硬质PET薄膜和片材,含有高达25%的PET回收料,同食品包装用的100%纯PET树脂一样,具有鲜艳豹色彩,好的透明性和加工流动性,可用常用的设备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20.
将AIM增韧剂与普通PVC树脂、其他助剂共混制得了共混料;将AIM乳液与普通PVC树脂进行接枝共聚制得了高抗冲PVC树脂,再与其他助剂共混制得了接枝料;比较了二者的抗冲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接枝料的抗冲改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