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余培斌  陆健 《中国酿造》2014,(2):101-104
熟麦曲是将小麦蒸熟后,接种纯种米曲霉,调节适宜温湿度,促使其在曲料上生长繁殖并积累代谢产物,完成制曲过程。该研究利用宏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方法,对绍兴黄酒熟麦曲制曲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孢子萌芽期、菌丝生长期、菌丝繁殖期、孢子着生期)的麦曲浸提液宏蛋白质组进行双向电泳实验,研究麦曲制曲过程中浸提液宏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使用PDQuest软件对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共有5个蛋白点在制曲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 MS)对该5个差异蛋白点进行了质谱分析,全部来自米曲霉分泌的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Ⅱ、碱性蛋白酶和葡萄糖淀粉酶B。  相似文献   

2.
麦曲在黄酒酿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为黄酒酿造提供各种酶类(如水解酶等)及各种风味物质前体。该研究基于宏蛋白质组学理论,分别采用TCA-丙酮沉淀法、丙酮沉淀法、2-D Cleanup Kit试剂盒法提取了黄酒麦曲浸提液中的宏蛋白质组,比较了采用3种不同方法制备样品的双向电泳结果。研究发现,用2-D Cleanup Kit试剂盒制备的样品在溶解性、蛋白纯度和双向电泳分离效果等方面都优于另外2种方法,图谱分辨率高,蛋白点清晰。初步建立了适用于黄酒麦曲浸提液的宏蛋白质组制备方法,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后续利用质谱分析手段对宏蛋白质组中的蛋白组成进行全面、准确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宏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思想,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主要包含各种微生物胞外酶的可溶性总蛋白.通过研究不同等电聚焦条件、不同pH值浸提缓冲液以及不同上样量等关键因素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绍兴黄酒成品麦曲微生物胞外酶的双向电泳条件,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为进一步通过质谱分析手...  相似文献   

4.
毛青钟 《酿酒》2013,(4):18-22
介绍了国内各地黄酒麦曲的特点,有草包曲、踏曲、挂曲、笸曲、散曲、传统宁波熏麦曲、纯小麦白酒高温曲、纯种生麦曲、纯种熟麦曲,有加一味中药或多味中药的药麦曲等。各地有自己独特的制麦曲方法,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并进行保护和发扬光大;药麦曲是酿造保健黄酒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向电泳对混浊蛋白进行分离,并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鉴定混浊蛋白的主要种类及来源。结果表明,黄酒混浊蛋白质来源于小麦的有类燕麦蛋白A、类燕麦蛋白B、类燕麦蛋白前体、二聚α-淀粉酶抑制剂和胰蛋白酶前体等,来源于水稻的有假定蛋白OSJ_04535、假定蛋白OSI_17439和蛋白H0313F03.18。通过N-三(羟甲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黄酒酿造原料及黄酒发酵过程中蛋白质的主要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酒混浊蛋白主要来源于大米和麦曲,并且在发酵过程中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存在于发酵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麦曲是小麦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制成的糖化发酵剂,根据制备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生麦曲与熟麦曲。其中熟麦曲由于可以人为控制培养条件、制曲时间较短、分解能力较强而在黄酒酿造厂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熟麦曲的性能与其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菌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对多菌种混合制曲工艺对黄酒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酒机械成型麦曲制曲过程中真菌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免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机械化黄酒麦曲堆放成型过程中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机械化黄酒麦曲堆放成型过程中演替存在的真菌大致分13个属,其中犁头霉属、曲霉属、毛霉属真菌存在于整个麦曲成型堆放过程中。在麦曲成型堆放的前期,麦曲中主要存在犁头霉属(Absidia corymbifera)、曲霉属(Aspergillus oryzae)、毛霉属(Rhizomucor Pus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aurantiogriseum)、毕赤酵母属(Pichia burtonii)等真菌。在麦曲成型堆放的中后期,除前期存在的真菌外,还存在裸胞壳属(Emericellanidulans)、散囊菌属(Eurotiumamstelodami)、青霉属(Penicillium chrysogenum)、棒孢酵母属(Clavispora lus-itaniae)、毕赤酵母属(Pichia anomala)、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 orientali)、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picifera)和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反映出机械化黄酒麦曲在成型堆放过程中真菌多样性丰富,这些真菌微生物在麦曲品质和黄酒大罐酿造中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酒麦曲天然发酵中真菌群落的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所有可能参与黄酒麦曲发酵的影响因素,包括小麦原料、拌料用水、辅助用具稻草和谷壳,以及发酵车间、压型车间和厂区的空气溶胶中的真菌分布进行了研究,其中的真菌涉及曲霉属、青霉属、犁头霉属、毛霉属、裸胞壳属、毕赤酵母属、红酵母属、锁掷酵母属、镰刀霉属、平脐蠕孢属、尖孢属和链格孢属.结合麦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动态变化,发现小麦原料和发酵中所使用的稻草对麦曲发酵过程中出现的真菌影响较大,拌料用水、谷壳和麦曲发酵车间对麦曲堆放成型过程中的影响有限,而压型车间和厂区环境中的空气所含的真菌对麦曲的真菌的形成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从酒厂环境中分离得到1株适合制曲的细菌,经分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糖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对制曲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强化麦曲较传统熟麦曲3种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9%、106%、100%,黄酒酿造结果表明:强化麦曲能够加快黄酒酿造速度,提高原料利用率。并且挥发性物质总含量也有所增加,更有助于保持黄酒风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熟麦曲中纤维素酶酶活,通过刚果红平板法以及制曲实验,从实验室保藏的麦曲微生物中筛选到1株产纤维素酶较高的真菌CF7,结合菌株形态和ITS基因序列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与米曲霉苏-16混合制熟麦曲的工艺.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51h、含水量为62%、接种量为3.9mL/50g小麦时,产CMC酶活达32.5U/g·干曲,是工厂单一菌种熟麦曲产CMC酶活的29.5倍.使用混合熟曲进行小型黄酒酿造,酒精产率提高了6.1%.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黄酒生麦曲液化力的检测方法,本文在工业液化酶检测方法和白酒大曲液化力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黄酒生麦曲液化力检测的反应体系,并对液化力检测的浸提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生麦曲液化力检测的反应体系为:淀粉浓度1 g/L,反应时间10 min,显色波长580 nm,碘-碘化钾溶液添加量1 mL,显色后在15 min内完成测定,经过加标实验发现该方法适用于检测。生麦曲液化力检测的浸提条件为:麦曲粉碎度50目,浸提溶液为稀释10倍的原浓度为0.2 mol/L pH4.60磷酸缓冲液,料液比1:200 g/mL,浸提时间1 h,浸提温度40 ℃,优化浸提条件后生麦曲液化力的检测结果提高了19.23%。利用此方法检测不同地区和企业的12个生麦曲样品,液化力在1.22~3.17 U/g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50%~5.80%,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或高粱作为原料,经过爆炒之后将其制成曲,将此曲用于黄酒酿造,并与传统块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曲的各项理化指标基本相同,但爆麦曲和爆高粱曲具有更高的糖化力;添加3种曲酿造黄酒,爆麦曲和爆高粱曲组产酒速度相对传统块曲速度较快,其所酿黄酒的成品酒中高级醇含量较低,酯类物质含量较高,黄酒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中简介了传统麦曲的特色和作用,并重点对采用机械装置替代传统踏曲工艺生产麦曲的工艺进行了应用研究.经实际应用证明,黄酒机械制曲工艺设置合理,操作简便,机械流水作业程度高,成型块麦曲质量可与传统麦曲相媲美.具有质量稳定、可靠,曲块外型整齐如一,表面光滑均匀之特点,并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制曲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制曲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峡江生麦制曲的生产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峡江老冬酒”是以当年收割的早尖糯米为原料,并用农家自制的酒曲粒和踩制生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其风味来源主要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以江皮、小麦、红泥土为原料踩制成的生麦曲。该文初探了峡江生麦制曲的工艺制造和操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生麦踩曲中所含微生物种群和生麦曲的特征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酒手工制曲与机械化制曲工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麦曲质量,通过对手工制曲和机械化制曲工艺流程的跟踪和比较,分析了手工制曲和机械化制曲在工艺流程上的主要异同点,相同点主要有:原料均为小麦,工艺上均采用轧麦、拌曲、摆曲和富集有益微生物;不同点主要有:生产效率和劳动强度、制曲坯和曲块微生物生长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生麦曲的发酵效率及品质,以传统草包曲的制作工艺为基础,将生小麦经现代通风控温控湿工艺培养后制成仿草包曲,分别比较仿草包曲与对照块曲的酶活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仿草包曲与对照块曲所酿黄酒理化指标、风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仿草包曲的酶活性能高于对照块曲;仿草包曲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对照块曲基本相似,但不同属真菌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仿草包曲与对照块曲在黄酒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趋势相同,仿草包曲所酿黄酒的酒精度较对照块曲提高4.7%,氨基氮降低9.6%,总酸与还原糖变化趋势相同;风味物质中醇类与酯类物质较对照块曲分别增加51.06 mg/L与18.27 mg/L,醛类与酸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仿草包曲具有与对照块曲相近的发酵性能,熟麦曲的添加是仿草包曲与对照块曲发酵黄酒的风味组成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胡卫明  高永强 《酿酒》2013,(1):103-106
阐述新工艺黄酒中的生麦曲与熟麦曲的的操作工艺,对黄酒的两种不同工艺麦曲的性能指标作了系统比对,并加以说明.说明在黄酒生产发酵阶段,应注意醪液中糖化酶、液化酶和酸性蛋白酶三个主要酶系活力的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18.
米浆水是黄酒酿造过程中的副产物。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米浆水用于黄酒熟麦曲的制作,测定所制熟麦曲的α-淀粉酶酶活、纤维素酶酶活、中性蛋白酶酶活和糖化酶酶活,以及熟麦曲的基本理化指标,选择添加75%米浆水用于制作熟麦曲。为了研究添加米浆水制作熟麦曲对于黄酒酿造的影响,将添加75%米浆水的熟麦曲与没有添加米浆水的熟麦曲分别进行黄酒的酿造,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分析成品黄酒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得出成品黄酒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米浆水制曲可能给黄酒酿造带来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红小米黄酒酿造工艺参数,选择麦曲用量、酿酒曲用量、前发酵温度、前发酵时间、后发酵温度、后发酵时间6个因素进行均匀设计试验,以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采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建立红小米黄酒酿造工艺参数与GABA含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寻优求解。结果表明,富含GABA的红小米黄酒较优酿造工艺参数为麦曲用量10.35%,酿酒曲用量0.42%,前发酵温度24℃,前发酵时间6 d,后发酵温度14℃,后发酵时间70 d;在此条件下,GABA含量可达0.139 8 mg/mL。  相似文献   

20.
郝武  张健 《酿酒》1989,(1):27-28
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利用啤酒糟代替部分小麦制曲原料培养黄酒生产用麦曲,并提高质量和节约粮食。一材料和方法(一)菌种。苏16黄曲霉(衢州市酒厂提供)。(二)小麦及质量。经测定,水分12.8%,淀粉57.1%,糖份1.6%,蛋白质12.5%,脂肪1.8%,粗纤维2.3%,灰分1.9%。(三)啤酒糟及质量。水分75~80%,淀粉10%,粗蛋白8%,脂肪2%,粗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