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发酵法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菌株、发酵条件、提取和鉴定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微生物合成、性质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羟基脂肪酸酯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 ,是微生物合成的一种聚酯 ,由于其具有优良性质 ,如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光学性能等 ,现已吸引了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兴趣 .PHA的力学性质依赖于其手性单体 (R) 羟基脂肪酸 ((R) hydroxyalkanoate)的组成和结构 .多学科的研究表明 ,PHA在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缓释材料以及电学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只有降低PHA的生产成本后才可能大规模应用 .作者对PHA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分子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包括用二维傅立叶变换红外技术对PHA的性质研究及新型PHA共聚物的工业化生产等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羟基脂肪酸酯产生菌的筛选方法。方法:从土壤中取样,经过尼罗蓝荧光初筛、苏丹黑染色复筛,筛选菌株。结果:成功地获得聚羟基脂肪酸酯生产菌并将其命名为Rhizobium sp.H2-5,其胞内产物产率为36.96%。结论:通过尼罗蓝荧光初筛、苏丹黑染色复筛进行聚羟基脂肪酸酯高产菌株筛选,方法准确、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聚羟基烷酸酯是通过细菌发酵制备的生物基可生物降解材料,目前已发展至第四代。以生物基聚羟基烷酸酯的成纤性能和方法为切入点,根据其物理特性,综述了其在纤维制备,尤其是熔融纺丝方向的研究进展和局限性,并对其纤维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途径进行了展望。通过原料端对聚羟基烷酸酯的组成及分子结构调控,辅以有机、无机改性手段,及纤维端对加工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开发,有望实现聚羟基烷酸酯纤维的规模化工业制备。  相似文献   

5.
孙范忱  郭静  于跃  张森 《纺织学报》2020,41(5):15-19
针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3HB-co-4HB))和海藻酸钠(SA)常规情况下难共溶的问题,以P(3HB-co-4HB)为原料,SA为改性剂,三氯甲烷/水为溶剂,烷基糖苷(APG)为乳化剂,通过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3HB-co-4HB)/SA纳米纤维膜。借助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P(3HB-co-4HB)/SA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分子间作用力、热性能和形貌;利用细胞毒性和细胞共培养测试表征了P(3HB-co-4HB)/SA纳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P(3HB-co-4HB)/SA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生改变,当添加SA质量分数为6%时,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均一的形貌,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500 nm,孔隙率为74%,细胞毒性等级为0级,P(3HB-co-4HB)和S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其整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油和各种脂肪酸为原料制得聚甘油和相应系列的聚甘油脂肪酸酯,并测试、表征了合成产品的基本性能。将合成产品调制成平滑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了不同聚合度、脂肪酸、整理剂浓度对织物平滑性能的影响,最终获得了平滑整理效果好的产品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7.
介绍食品乳化剂聚甘油脂肪酸酯及其发展现状,比较线性聚甘油和环状聚甘油,比较催化剂Z和催化剂氢氧化钠对合成聚甘油酯的影响,并对聚甘油和聚甘油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由催化剂Z合成的聚甘油中不含有环状聚甘油,其聚甘油酯具有更好的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方法、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发酵法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菌株、发酵条件、提取和鉴定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二型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合成酶(PhaC)发现于假单胞菌中,其基因组成形式为两个PhaC基因中间有一个PHA降解酶PhaZ基因.根据已知的假单胞菌PHA合成酶基因区域的特殊结构,设计了采用PCR方法从假单胞菌中克隆PHA合成酶基因的克隆方案,并成功地对一株硝基还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nitroreducens)和一株石竹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aryophylli)中的PHA合成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将克隆得到的phaC1,phaZ和phaC23个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6株已知PHA合成酶基因的假单胞菌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3个蛋白质在假单胞菌中的相似性很高,由phaC1,phaZ和phaC23个基因所组成的基因区域在假单胞菌中非常保守.从对PhaC1,PhaZ和PhaC2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可以发现,这3个蛋白质与整个PHA合成酶基因区域的系统进化树有着一致的结构.这表明假单胞菌中的PHA合成酶基因区域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而其形成可能经历了一次PHA合成酶基因加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藓糖醇是一种低热量、口感清凉,食用安全的填充性甜味剂。现介绍赤藓糖醇的生产和研究现状,耐高渗酵母赤藓糖醇的合成途径和赤藓糖醇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和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诱人的开发前景。该文介绍了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甲苯二懵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酒石酸(TA)等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较好的聚氨酯型配体,讨论了加料顺序,预聚体反映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合成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DI与TA在60-65℃反应约60min后,加入适量的溶剂DMF稀释预聚体后,以PEG进行扩链,合成产物被碱中和后,得到水溶性较好的聚氨酯型配体,此配体易与鞣性金属配体,由IR,TGA,NMR测试的结果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14.
翡翠中蜡质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充填处理尺度的判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翡翠的漂白、酸碱蚀、蜡质物和高分子聚合物注入等项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重点对蜡质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充填处理翡翠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2 800~3 000 cm-1范围内由蜡质物和高分子聚合物(CH2和CH3官能团)致红外吸收谱带的相对吸收比(Ra)和其半峰宽面积(Sa),可以对翡翠的优化与处理尺度进行判定,即:1/4<Ra≤2/4,Sa≤15(无需标识);2/4<Ra≤3/4,15<Sa≤30(为"优化");3/4<Ra≤4/4,30<Sa(为"处理").对翡翠的漂白、漂白充填处理和酸碱蚀充填处理的本质与属性予以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用于吸附剂的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主要有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壳聚糖,本文简要概述了四类天然高分子水处理剂对铬吸附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皮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用于水处理的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主要有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壳聚糖,本文简要概述了四类天然高分子水处理剂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接枝用于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高分子材料紫外光辐照接枝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并对其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油脂生产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油脂是一种油脂新资源,该文介绍微生物油脂生产的优点、工艺、影响因素及其利用形式。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花生四烯酸油脂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发酵法生产花生四烯酸油脂的过程 ,进行了 5 0t发酵罐工业化发酵 ,菌体收率达2 34g/ 10 0ml ,菌体内脂肪含量为 38 2 %。经分析油脂中含有花生四烯酸、γ 亚麻酸和亚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花生四烯酸含量达到 5 1 75 %。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产生的类胡萝卜素及其工业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自然界中已发现有600多种类胡萝卜素,被多数国家批准使用于食品、饲料、药物及化妆品的类胡萝卜素约有10多种,许多微生物能产生复杂多样的类胡萝卜素,本文评述在利用微生物产生除β-胡萝卜素以外的其它5种有用的类胡萝卜素方面的研究发展近况及产业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