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豆磷脂改性及其改性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介绍几种重要大豆磷脂改性技术并对其技术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豆磷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大豆磷脂的改性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酶法改性。物理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溶剂分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色谱柱分离法、膜分离法等;化学改性方法主要包括乙酰化法、羟基化法、酰羟化法、氢化法、磺化及磷脂与金属相互作用等;酶法改性中的酶应用最多的是磷脂酶,包括磷脂酶A1、A2、C、D。大豆磷脂通过物理、化学或者酶法改性后,改变了HLB值范围,改善了磷脂的乳化特性,提高了磷脂在水中的分散特性,扩大了磷脂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石油等工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浓缩磷脂、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酶改性大豆粉末磷脂作为乳化剂经均质制备乳化液(油/水=1:1),调乳化液pH值分别为(3、5、7、9),常温下4h、80%3保温4h、分别添加0.1%NaCl和0.05%CaCl2,常温下放置4h后比较各乳化液的稳定性。添加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液受环境影响较大,在碱性或酸性较强条件下稳定性差。而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乳化液在pH值5~9下都保持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在pH值3时亦保持较好的乳化稳定性。在温度80℃条件下,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在不同pH值时,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明显好于浓缩大豆磷脂。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的乳化液,在较高的离子强度下,保持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而高离子强度对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性影响非常大,尤其在添加CaCl2的情况下,大豆浓缩磷脂几乎失去了乳化能力。在几种条件下,添加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的乳化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重点介绍了改性大豆磷脂的特性和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酶改性大豆磷脂乳化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浓缩磷脂、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酶改性大豆粉末磷脂作为乳化剂经均质制备乳化液(油/水=1∶1),调乳化液pH值分别为(3、5、7、9),常温下4h、80℃保温4h、分别添加0.1%NaCl和0.05%CaCl2,常温下放置4h后比较各乳化液的稳定性。添加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液受环境影响较大,在碱性或酸性较强条件下稳定性差。而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乳化液在pH值5 ̄9下都保持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在pH值3时亦保持较好的乳化稳定性。在温度80℃条件下,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在不同pH值时,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明显好于浓缩大豆磷脂。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的乳化液,在较高的离子强度下,保持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而高离子强度对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性影响非常大,尤其在添加CaCl2的情况下,大豆浓缩磷脂几乎失去了乳化能力。在几种条件下,添加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的乳化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厂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大豆磷脂系列产品,同国内贸易部郑州粮食学院合作,承担国家“七五”、“八五”大豆磷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已建成大豆磷脂深加工生产线,先后开发和研制出精制浓缩大豆磷脂、粉末大豆磷脂、卵磷脂、磷脂冲剂、片剂和磷脂软胶囊系列产品.磷脂产品早被世界各国列为安全的,多用途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常作为乳化剂、分散剂、粘度调合剂、润湿剂、防油喷溅剂、膨松剂、抗氧化剂、谷物改良剂及强化食品营养剂等之用,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石油化工、轻纺、橡胶,油漆涂料、农药、植物保护制品、饲料及化妆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7.
大豆磷脂国内外市场和开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正>一 发展迅速 磷脂是一种含磷的类脂物质,由一些具有表面活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动物界以蛋黄含量最多,为8~10%;其次为牛脑,含量在6%左右。植物界以大豆含量最多,为全豆的1.6~2.0%,油脚含量为2.7~3.2%;其次为棉籽、全籽为0.7~1.2%,棉籽油为1.7~1.9%。 市售的磷脂,习惯均称为卵磷脂(LECITHIN),常见的市售商品有来自蛋黄的蛋黄磷脂,来自大豆毛油水化脱胶油脚的大豆磷脂或大豆卵磷脂。  相似文献   

8.
大豆磷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豆磷脂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廉,但未被充分利用。本文叙述了三个问题,提高大豆浓缩磷脂质量的注意事项、大豆磷脂改性后HLB等的变化以及大豆磷脂在多种行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市售食用级大豆磷脂进行了马来酸酐酰化改性,既提高了它的亲水性和乳化分散性,又引入了具有反应活性的不饱和基团。实验结果表明,在55~65℃、马来酸酐质量为磷脂质量的5%时反应30min,得到的改性磷脂亲水性能较好。通过对产品红外谱图的分析,确定了酰化改性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在大豆磷脂改性产品中,酰化、羟基化及酰羟化产品居多,文章主要介绍了大豆磷脂酰化、羟基化和酰羟化改性的原理、工艺和产品指标。因改性磷脂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对大豆磷脂改性工艺的研究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综述大豆粉末磷脂制备方法研究现状,重点介绍溶剂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和膜分离法制备粉末磷脂现状,比较各种方法优缺点,指出膜超滤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便于工业化应用方法,是一种制备粉末磷脂重要方向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豆粉末磷脂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制取大豆粉末磷脂工艺常用丙酮萃取法,其影响因素包括萃取温度、时间、溶剂比和萃取次数。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20℃、萃取时间20min、溶剂比10倍、萃取次数3次。  相似文献   

13.
以大豆磷脂和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为原料,制备了大豆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SPE-MPEG2000),产物结构经1H NMR和IR进行了表征。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含SPEMPEG2000的空间稳定脂质体(SSL),同时制备不含SPE-MPEG2000的普通脂质体(CLs)。通过TEM考察了两种脂质体的形态及粒度分布,测定了粒径及Zeta电位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脂质体加乙醇后的吸光度变化及包封钙黄绿素后的包封率。结果表明:SSL粒子呈类球形,粒径分布较CLs均一且分散性较好;放置前后SSL的粒径及吸光度变化较小,包封率高于CLs,从而说明SPE-MPEG2000对脂质体有良好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置换色谱法分离纯化了大豆磷脂,研究表明: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置换剂选择10%乙醇胺、流速0.5 mL/min、上样量为110 mg,在此置换条件下,获得的PE、PC、PI含量可进一步富集,分别为从52.9%、8.7%、30%增长至78.8%、45.3%、84%,其回收率分别为48.4%、81.6%、65.9%。  相似文献   

15.
大豆磷脂的理化特性及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是一种理想的多用途天然原料,具有十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并已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大豆磷脂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简述了大豆磷脂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工业方面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建立了以乙醇溶液为溶剂的单溶剂体系脱糖方法。考察了脱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脱糖温度、料液比、脱糖时间、脱糖次数对脱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脱糖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脱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脱糖温度30℃、料液比1∶8、脱糖时间50 min、脱糖次数1次。在最佳条件下,大豆粉末磷脂脱糖率达90.64%。采用HPLC对所得糖类物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主要是由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组成,含量分别为11.87%、8.84%、75.16%。这3种糖与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带皮豆渣为原料,分别通过正交实验、Box-Behnken实验方法对改性大豆纤维粉制备工艺中的脱腥、酶法改性工序进行参数优化,确定的脱腥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0min,pH5·0;采用纤维素酶进行酶法改性工艺参数为:酶浓度1·57%,酶解时间3·02h,酶解温度50·35℃,酶解pH5·13。   相似文献   

18.
以低PC含量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磷脂脱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30℃、时间为70 min、V(正己烷)∶V(乙醇)为1∶2、乙醇体积分数为50%、萃取次数为2次,此时脱糖率为89.7%,粗糖中糖的含量为89.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的糖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糖为水苏糖、蔗糖、棉籽糖,其含量分别为71.1%、17.3%、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