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和苏联早就知道了未变质沉积岩中的铀矿床(如“水成铀矿床”、“砂岩铀矿床”、“准整合铀矿床”、“卷型铀矿床”、“西部各州的铀矿床”等)。这些铀矿床中至少可以有把握地分出两大类型:即“怀俄明型”(层状氧化型),矿化分布于氧化和未氧化的岩石界面上;“科罗拉多型”(非层状氧化型),矿化产于原生或次生还原岩石范围内,与表生氧化作用无关。目前,在中非(尼日尔)、欧洲(法国、意大利北部)、阿根廷、墨西哥等地也发现了类似的矿床。实际上,美国全部工业铀储量(约60万吨铀)和资本主义国家铀储量的  相似文献   

2.
科罗拉多高原地区是美国铀、钒和镭的主要产地。大多数矿床产于琴尔建造和莫里森建造内的河相砂岩透镜体中。氧化带以下的矿石矿物为铀和钒的低价氧化物和硅酸盐;除十分稳定的钒硅酸盐外,所有的矿物都容易氧化成各种高价的铀矿物和钒矿物。部分矿石矿物交代了化石木,然而主要是浸染在砂岩内,形成典型的板状矿体,矿体与主岩的层理近于整合。矿床的规模从仅有数吨矿石的小矿到上百万吨的大矿。矿床的矿化位置明显地受地层、岩性和沉积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但岩浆活动、热液矿化和构造特点对矿化没有产生类似明显的影响。矿床是后成的,但矿石物质的来源、含矿溶液的性质以及成矿时间尚未确定。该地区少数铀矿床与层理呈明显地不整合。这类矿床主要是产于塌陷角砾岩管内,或沿线状破裂产出。它们的成因也未弄清。  相似文献   

3.
在印度半岛比哈尔邦地区,发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岩浆成因铀矿床。一些成因相同的小型矿床产于拉贾斯坦邦、喜马拉雅山区某些部分以及中央邦。这些矿床位于前寒武纪到上古生代岩石中,大部分矿床他于印度地盾边缘的活动带内并产于各种岩石中。其位置多半受构造所控制,该构造是由活动带的构造作用而形成的。本文试图对某些较重要的矿床的产状加以说明。截至目前为止,可开采的沉积型铀矿床尚未发现,但在中央邦上冈瓦纳岩层的某些部分,及泰米尔纳德邦东海滨第三纪岩石中,却见到有铀的环志。目前在各种结晶的和沉积的岩石中发现的最普遍的钍矿物是独居石,这种矿物广泛地分布于印度半岛的花岗岩和片麻岩,以及某些陆相沉积矿床中。可开采的富集独居石同其他难处理矿物一起沿海滨一带分布。本文讨论了这些难处理矿物分布的机理及其沿海岸线富集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美国开采的多数铀矿床产于红色或淡褐色的河成砂岩中,并与在沉积过程中或稍后形成的含黄铁矿炭质相有关。许多矿床,特别是卷状型矿床,是由于铀沿着或靠近还原沉积物相的氧化边缘增大而成。矿石是在铀和其他元素循环的氧化-还原及溶解作用中积聚的。铀矿床与砂岩中红色赤铁矿和淡褐色褐铁矿密切相关。染色是在成岩作用后期,很  相似文献   

5.
巴仁扎拉格钠闪石花岗岩体呈小岩株状侵入于侏罗系火山岩形成的短轴背斜轴部,铀矿床主要位于岩体顶部。通过勘探和取样分析,对铀矿床矿体分布,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成分,铀赋存状态,岩石蚀变等特征进行详细研究,认为铀矿体呈穹隆状分布在岩体顶部强蚀变和强风化带中,铀主要呈类质同象分散在深色锆石及其它矿物中,少量为铈铀钛铁矿、硅铅铀矿等独立矿物。岩体蚀变分带性控制铀矿化强度,顶部强蚀变带铀品位最高,矿化厚度较稳定,向下随蚀变强度减弱铀矿化逐渐减弱。研究成果可为铀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广泛分布的一组空间上与层间褐铁矿化带有关的后生铀矿床中,有这样一种矿床,其矿化叠加在层间氧化岩石上并伴生有还原改造物的组合。这种矿化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矿床例子,文献中已有记载。本文探讨一个具有复杂的层间裂隙形态的铀矿化例子,矿化从沉积盖层延伸入结晶基底。描述的中央矿结,位于缓倾的单斜构造内,具有强烈构造破碎特点。矿结产于近东西向延  相似文献   

7.
矿物-工艺填图法(MTM)用于确定矿石的矿物类型和工艺类型,也用于研究矿石成分对其工艺质量的影响.Kokchetavsk地区的铀矿床产于多种岩石中。对产于基底的铀矿床中的磷灰石-铀石,钠长岩中的铀石以及沥青铀矿-重硅线石矿物均进行了填图.这些矿物分属2种工艺类型:铀-碳型和络合稀土-磷-铀硅酸盐型。沥青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和辉钼矿-铀石-沥青铀矿矿石类型产在火山洼地和靠近不整合面处。第1种类型属于铀硅酸盐工艺类型;第2、3种属于适当含碳的铀型。Streltsovsk地区的铀矿床产在火山-沉积岩和带灰岩捕虏体基底的花岗岩中。矿床大  相似文献   

8.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我国华南近20个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其中包括矿体形态、围岩蚀变、矿石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化类型和矿物共生组合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可形成于花岗岩体内(内带型)或花岗岩体外(外带型),矿体形态可各异,主要受构造破碎带、地层层间破碎带、基性岩脉等形态的控制。矿石的矿物组成较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沥青铀矿、铀石;外带型铀矿床的矿石成分较内带型铀矿床的复杂。该类型铀矿床中大多数矿物的粒度较细小,胶状、偏胶状结构发育。矿石结构构造以细脉浸染状、角砾状为主,这些均反映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的低温、快速、浅矿源特征。矿床围岩的热液蚀变种类较多,但是蚀变程度大多较弱,铀矿化仅出现于面型热液蚀变区的某些部位,围岩的线型热液蚀变较强烈的地段常是富矿体的赋存部位。分布范围较大的面型围岩蚀变是在华南寻找花岗岩型铀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是近几年在中国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发现的一大型铀矿床。因其独特的特征而不同于其他普通砂岩型矿床,矿体一般受绿色砂岩和灰色砂岩之间的过渡带控制,而这两种砂岩目前都指示着还原地球化学环境。古氧化绿色砂岩主要由与油-气二次还原作用有关的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造成。从成因上讲,该矿床与普通砂岩型铀矿床不同,它有着更为复杂的成因,不仅经历了古氧化的成矿过程,而且还经历了油-气流体和热液流体的再改造。空间上,它与侏罗纪直罗组辫状古河道体系有关。较高品位的铀矿化带一般赋存在辫状河主河道与分支河道的分叉部位,所形成砂岩的不均匀性表明,其沉积相属于辫状河到辫状三角洲的过渡沉积体系。统计结果表明,中、细粒砂岩是铀矿化最有利的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马林诺夫铀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马林诺夫铀矿床与已知古代和现代的古河道型外生后生铀矿床不同,它强烈发育不止一次的绿泥石化,且局部出现硫化物一硒化物化和碳酸盐化,古层间一潜水氧化发育的可靠标志表现弱。矿石中铀的一套伴生元素,既包括对于外生后生矿床典型的一系列元素(Se、Re、Mo和V),又包括对外生后生矿床不典型而对热液矿化特有的元素(Pb、As)。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发现在铀矿物中铀石明显占优势,而在硒矿物中斜方铁硒矿明显占优势,含铀溶液具有明显强渗透能力及侵蚀性。方解石中的流体包体特征证明,流体为含氯化钙(及Mg、Fe)盐水与大气水的混合物。马林诺夫铀矿床独特的矿物一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以内生成矿作用为主,且对矿石的工艺性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山地铀矿床过去以独特的铀矿物共生组合与复杂的矿化成因引起铀矿地质工作者的注意,近年来又以其良好的矿石水冶工艺性能和经济性受到重视,目前正计划在该矿床上建设一个年产230t的矿山。山地矿床产于侏罗纪富含稀有金属的淡色花岗岩的破碎带中。工业铀矿物主要为铀的次生矿物,其中以β硅钙铀矿为主。矿石的铀品位为0.05%~7.3%。围岩蚀变为强烈的沸石化、蒙脱石化和赤铁矿化,以及少量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矿石中硫化物很少,无伴生元素。该矿床矿石具有良好的水冶工艺性能,适于采用钻孔地下浸出、地下溶浸或地表堆浸。山地铀矿床预测铀资源总量为25000t。关于矿床的成因有低温热液成因和外生渗入成因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2.
沥青铀矿是一种充填在裂缝、裂隙、角砾间隙和网状脉中的主要铀矿物,是缺钍的晶质铀矿。脉状铀矿床产于许多种岩石中,这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岩石的构造因素比它的化学组成更重要,并因此而成为稳定的主岩。脉状矿床是U的地球化学旋回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该旋回包括了所有类型的铀矿床,而且控制着铀从一个地质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反复搬运和沉淀。由于这个旋回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同类型的矿床可以在特殊的铀矿省中一起被发现。在加拿大前寒武纪地盾的成矿省和亚成矿省周围分布的地槽带中,发现了脉型、伟晶岩型和沉积型铀矿床。一种以上的类型可以在一个小区域内,以一定的组合形式出现,虽然不一定所有的类型都形成矿体。在一个特殊地区对几个矿床进行的年龄测定表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铀反复的富集、运移和再沉淀,结果同样成因的铀在旋回的不同阶段可形成不同类型矿床。地球地质史的两个主要时代,可能是世界上大多数脉状铀矿的基本成矿时代。这两个时代是:石碳-二迭纪和中元古代。两种情况中,第一类沥青铀矿脉是经过长期和强烈风化后形成的。有些地质人员认为,这些表生条件的重复,使铀多次地搬移和再沉淀,直到现在。另一些人则认为,铀是被热液带至含矿岩石中的,热液来自花岗岩侵入后期和酸性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现了大量的铀矿床,其中许多矿床的形成取决于地下水沿沉积地层中透水层的渗透情况,它们被称为“水成”铀矿床。这些矿床赋存于充水量很大的松散的砂状岩石中。地下淋滤法是根据矿床所处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系统地钻探,对铀进行淋滤浸取研究的先进的高效率的方法,它可用于矿床勘探和矿石的直接水冶加工。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中部武尔西尼(Vulsini)、维科(Vico)和萨巴提尼(Sabatini)三个火山地区比较广泛地分布有铀和硫化铁的喷发-浅生矿化。矿化与火山岩有关,它们在一般化学-岩石特征,以及铀含量和其他伴生的微量元素方面都是一致的。显著的岩石化学特征是:K_2O非常丰富,SiO_2欠饱和。钾似长石很常见。这些歪辉熔岩的平均铀含量为25ppm,最大为50ppm;平均钍含量为130ppm,最大为240ppm。本文讨论了放射性元素这种含量非常高的原因。铀矿化与岩浆H_2S喷气及喷发的黄铁矿和白铁矿的浅生风化有关。再者,矿床受地表和地下水文地质控制。矿化歪辉熔岩最显著的宏观特征是硅化和高岭石化。本文还讨论了矿化的经济意义以及由喷发-浅生成因所产生的局限性。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铀矿床罕见。所以,这些产状的存在看来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铀矿床氧化带中铀矿物形成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铀矿床氧化带的资料进行了总结,提出热液铀矿床氧化带的分类。综合了独联体和保加利亚境内40个不同规模和不同工业类型铀矿床的观察结果,并且通过已有的资料分析了涉及表生带中氧化带和铀矿物富集带形成的原因。在观察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外生铀矿床富集体总系统中的氧化带亦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6.
努和廷铀矿床产于内蒙二连盆地北缘,铀矿化产在上白垩系二连组中。矿石的主要类型分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和泥质杂砂岩类三种。矿石中主要有三种与铀共生的矿物组合:铀-石膏-天青石;铀-黄铁矿-有机质及铀-黄铁矿、白铁矿及其它金属硫化物矿物组合。铀以吸附状态为主,也见有少量的沥青铀矿。工业铀矿体的形成与油、气作用有关。在铀矿石中发现有芳烃类有机物,并有运移烃的存在。矿石及沥青铀矿的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铀的成矿年龄主要有三期:85,40及10Ma。可见,努和廷铀矿床是在长期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油、气作用与表生改造三个主要阶段,它属于复成因铀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7.
铀矿床分布在复背斜中部在深大断裂交叉部位。矿床产在浅色花岗岩的外接触带,与文德期砂泥质沉积层的接触地段,辉长岩岩株及斑状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的小岩休侵入其中。矿石为钠长石-磷灰石成分的交代岩,铀石为主要铀矿物,碎裂岩带为主要容矿构造,碎裂岩带中的矿物被密集的微裂隙网破碎。在下部含矿交代岩主要沿斑状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发育;在上部主要沿砂岩和粉砂岩发育。交代岩的主要新生矿物是钠长石和磷灰石,其次是绿泥石、碳酸盐、水云母和铀矿物。细分散状红色亦铁矿染为交代岩的明显标志。岩石的交代改造作用从钠长石化开始,绿泥石-铀石组合叠加在已钠长石化的岩石上。按矿物的形成时间,磷灰石占据中间位置,部分与钠长石和铀石重叠。在钠长石化的岩石裂隙带内产出的矿石最富。铀含量0.0n%—0.n%的贫矿石和一般矿石在矿床中占重要地位,在遭受最强烈的钠长石化后破碎的局部地段,铀含量可达到1%—3%。含矿交代作用是在200—280℃温度范围内,在含有高浓度磷的碱性溶液作用下进行的。根据成分特征,北哈萨克斯坦含矿交代岩与加拿大比弗洛支湖矿床的交代岩很相似。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南亚带的碳硅泥岩型铀矿是我国内地发现的矿化独特且很有发展远景的铀矿类型。矿化沿一定层位分布,产于硅岩层和硅灰岩透镜体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和不规则脉状,受断裂构造的制约。矿石分为块状和砂状两种,且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元素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地层本身。成矿环境具有中低温、浅成特点。成矿作用历经了含矿层沉积成岩形成铀的初步富集;多次构造活动伴随地下热液作用形成铀的工业富集;矿体经氧化剥蚀及淋滤作用而被改造,局部发生次生富集的三个阶段,矿床在成因上属于以地下热水溶液成矿为主导的复成因,主要成矿时期发生在燕山晚期和喜山期。根据地质构造条件和矿床保存条件,提出了在研究区进一步深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页65 1 10 18 20 271期6 1 1 2 1 22地质类一、地质ZQ自︸洲一d‘2,1,J3,上,上9曰6八J 3A︸ 题目层间氧化带类型铀矿床北美洲铀矿普查动向黑色页岩的岩相、古地理及铀的 分布规律产于陆相沉积岩中的外生铀矿床 的研究方法问题表生作用和热液作用利用砂岩的颜色作为普查铀矿的 标志和解释矿床的成因日本小沉积盆地中的铀矿产地弱变形沉积层中铀矿床的构造控 制南斯拉夫核原料勘探与储量现状铀分布的成矿构造控制矿床形成深度和垂直范围—有 关论文评述热液矿脉的下限和形成深度热液内生矿床的形成深度热液铀矿床的近矿围岩蚀变热液铀矿床岩…  相似文献   

20.
光石沟铀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造山系东部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丹凤三角铀成矿区的东南部,矿床赋铀主岩为黑云母花岗伟晶岩。铀矿体严格受伟晶岩脉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晶质铀矿,硅钙铀矿及铀黑等次生铀矿物仅见于地表以下20 m范围内的氧化带中。光石沟矿床石英中发育大量流体包裹体和少量熔融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 CO_2包裹体(Ⅱ型)、含CO_2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和含子晶包裹体(Ⅳ型)四类。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光石沟铀矿床形成于融体-流体过渡阶段,流体包裹体以富气盐水包裹体为主,含少量CO_2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矿床均一温度范围为152~308℃,平均为233℃,盐度范围为7.2%~26.5%NaCleqv,平均10.0%NaCleqv,指示光石沟铀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_2O(-CO_2)流体体系。岩矿石的结构构造表明光石沟花岗伟晶岩型铀矿是典型的岩浆型同生矿床,即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在岩浆冷凝结晶晚期形成高挥发分、富流体的伟晶岩浆流体,侵位形成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伴随着流体中的黑云母和磷灰石等富氟矿物的大量结晶,导致熔浆中氟大量减少,引起氟铀酰络合物遭到破坏,最终铀以晶质铀矿的形式结晶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