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硬膜阳极氧化处理(或称低温阳极氧化处理),即根据氧化膜的生成条件,对普通阳极氧化处理规范做适当的变动,使之生成较厚的具有较高硬度的氧化膜的过程。铝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机理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仍有争议。多数认为铝上的阳极氧化膜,不是从电解液方面,而是从与金属  相似文献   

2.
铝及其合金阳极化生产中,一般采用铝材作挂具,其腐蚀速度快、损坏量大。我厂84年选用钛制挂具进行阳极化处理,挂具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至今仍完好无损。钛挂具最大优点为不需要维修、不需退氧化膜可连续使用,使用寿命长,故经济效应显著。钛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的标准电极电位为-1.63伏,很容易与氧结合成惰性的氧化膜。在酸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装饰性及其它的功能要求,可对铝合金零件进行表面处理,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铝合金的光整加工及其与阳极氧化的关系作一介绍。  一、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分类及影响氧化膜质量的主要参数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性能随工艺不同而...  相似文献   

4.
佟晓静 《机械》2008,35(5):68-70
铝铜合金的硬质阳极氧化易产生"电熔烧蚀"现象,产品合格率较低.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探讨硬质阳极氧化规范对氧化膜的影响,明确电源设计要求和工艺过程控制要求.试验结果显示,由于存在电场促溶效应,过高的电化学参数不但无益于膜的增长,反而会促进膜的化学溶解,降低电流效率.铝铜合金使用常规电源无法获得理想的硬质阳极氧化膜,膜层不均匀连续或膜层极薄.采用高直流迭加或脉冲电源可较好地提高铝铜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质量.  相似文献   

5.
开发了一种应用于AZ31镁合金的环保型阳极氧化工艺,讨论了电解液成分、电参数、控制方式、封孔工艺和溶液温度等对阳极氧化的成膜过程以及膜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KOH、Na2BO4、Na3PO4及成膜添加剂组成的环保型电解液,控制适当的反应参数,能在镁合金AZ31上形成耐蚀性能高、膜层致密的阳极氧化膜,其性能与电解液的组分有较大的关系,最后的封孔处理能提高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6.
玻璃基纳米晶化氧化钛薄膜的制取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磁控溅射法,并在玻璃基上溅射金属钛薄膜.运用阳极氧化法使得到的钛薄膜氧化生成纳米氧化钛薄膜,并测试了其厚度,再经过8 h、180℃的加热处理使其变成晶粒状.通过X衍射仪表明,晶化处理后薄膜具有典型的晶体结构衍射峰尖锐特征,为锐钛矿纳米晶氧化钛薄膜.运用扫描电镜在不同放大倍率下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分别运用X衍射仪对比分析了薄膜晶化处理前后的图谱状态.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了薄膜对入射光的吸收特性,表明:阳极氧化制备的纳米晶化二氧化钛薄膜对近紫外入射光产生强烈的吸收,出现蓝移现象,显示出纳米结构的量子化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日本浅田太平发明的铝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法——浅田法及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着色方法。由于电解着色法较自然发色法成本低、着色范围广、操作简便,耐光性、耐候性等优于染色法,因此,非常适合室外铝建筑材料的着色。同时也可用于仪器仪表面板、表牌、家用电器等铝件的表面装饰性着色。一、铝阳极氧化膜着色法铝阳极氧化膜着色法按着色的方法可分为染色法和金属析出法。 1.染色法染色法为铝阳极氧化膜浸渍在染料溶液  相似文献   

8.
以硬质阳极氧化工艺方法改善铝合金材料表面性能为目的,首先概述了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的发展概况,然后比较详细地分析了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结构成分、特点、封闭后处理;最后研究了铝合金材质在硬质阳极氧化时的需考虑的影响因素、工艺要求和性能要求,并以铝合金液压阀岛的零件为例对其进行硬质阳极氧化的工艺分析,得出了具体的硬质阳极氧化的工艺流程,这对铝合金材质的其它零件应用硬质阳极氧化工艺方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直流法实现铝合金的硬质阳极氧化膜层的加工工艺,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牌号铝合金材料在硬质阳极氧化时由于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的不同而对膜层厚度、硬度、耐磨性的影响,经过对性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并在活塞、套筒、轴承等有耐磨要求的铝制零件的表面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硫酸阳极氧化处理技术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开展5a03铝合金阳极氧化试验过程的研究,分别对电流密度、氧化时间、氧化温度、硫酸浓度等关键环节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控制动态变量,优化工艺。主要针对5a03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过程中出现的氧化膜厚度不均匀开展研究,提升产品后期的着色要求,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难题。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的表面氧化膜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外镁合金用阳极氧化和化学氧化成熟工艺及近年的新发展,阐述了有关镁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和化学转化膜构成的研究成果,比较了不同工艺得到的表面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TA2的多种氧化工艺对氧化膜的组织机构、厚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阳极氧化+热氧化+阳极氧化的耐蚀性最高;TiO_2是决定耐磨性的主要成分;耐蚀性与氧化膜的致密性紧密相关,与膜厚的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13.
结构件的表面处理是机载电子产品提高三防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文中基于美军标MIL-DTL-5541F与美军标MIL-A-8625F,对铝及铝合金的两种表面处理,即化学转化膜和阳极氧化膜,从分类、应用场合和防盐雾能力3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阳极氧化膜的分类多于化学转化膜。两者均可作为未喷漆零件的防腐蚀层和油漆涂层的基层,级别3的化学转化膜可用于导电的场合,Ⅲ型阳极氧化膜可用于耐磨涂层。阳极氧化膜的防盐雾能力明显高于化学转化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合金钢(如60Si2CrA、65Mn、20CrMn、60Si2Mn等)上获得纯黑色的氧化膜,国营267厂经过试验,在一般的氧化溶液中只改变工艺条件,就可在合金钢上得到经久不变的黑色氧化膜。这项工艺方法称为梯度氧化处理法,它不同于碳钢的氧化工艺。一般氧化是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磷酸阳极化工艺对铝箔网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阳极化工艺参数对其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粘接性能的影响,并对优化后工艺处理的铝箔网表面形貌及粘接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的去氧化时磷酸体积分数为16%,处理时间为6min,氧化时磷酸体积分数为16%,处理时间为23min;磷酸阳极化后,铝箔网表面生成一层疏松多孔的氧化膜,可以增大铝箔网表面与复合材料的粘接界面面积,并有良好的界面效应,有效地提高了粘接强度,与处理前的抗拉剪强度相比,提高了14.66%;同时铝箔网的耐蚀性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添加不同含量Na2CO3和C6H12O6的NaOH-Na2SiO3-Na2B4O7基础电解液中,对AZ31镁合金进行直流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了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以及在中性盐雾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阳极氧化膜主要由MgO相和Mg2SiO4相组成;电解液中添加Na2CO3和C6H12O6后,阳极氧化膜表面微孔分布均匀且尺寸减小,阳极氧化膜厚度增加;当Na2CO3质量浓度由10g·L^-1增加到30g·L^-1时,微孔尺寸增大,氧化膜厚度减小;当C6H12O6质量浓度由5g·L^-1增加到15g·L^-1时,微孔尺寸减小,阳极氧化膜厚度增加;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主要腐蚀形式为点蚀,呈河流状花样分布;电解液中添加10g·L^-1 Na2CO3时,阳极氧化膜表面微孔最细小,孔径为1~3μm,阳极氧化膜厚度达16μm,阳极氧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鋁和鋁合金在工业上的应用很广泛,如航空、电表、輕工业等。鋁和鋁合金經过阳极氧化处理后,表面生成一层多孔隙透明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可以提高防腐能力,增加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还可以染上各种顏色,特别是染上金色后表面金光夺目,因此鋼笔、钟表、无綫电等零件,都选用鋁合金表面經装飾性处理的工艺。一、鋁及鋁合金的基本性质鋁和鋁合金的成份对氧化膜生成有密切关系,特别对氧化膜的光亮度影响很大。鋁和鋁合金种类很多,必須根据产品和氧化质量要求,来选擇鋁和鋁合金及阳极氧化工艺。純鋁很軟,如果加少量鎂、硅可以提高强度,象鋁鎂合金經过机械加工后,其强度近似黄銅,鋁鎂硅合金  相似文献   

18.
结合LD31铝合金型材制件的实际生产,阐述了LD31铝合金型材制件焊接材料选择、焊接工艺及氧化前的准备工艺过程的改进,从而使焊缝与母材阳极氧化膜色泽一致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钢铁零件经氧化处理后,其表面形成一层黑色或红综色的Fe_3O_4薄膜。它既起着防腐耐蚀作用,同时又装饰了零件表面,所以在表面处理中被广泛应用。钢铁零件表面氧化工艺有三种:常温氧化;蒸汽氧化和碱性氧化。由于常温氧化和蒸汽氧化所形成的氧化膜质量与碱性氧化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所以目前在工厂中采用最多的还是碱性氧化工艺。碱性氧化工艺工序较多,氧化溶液的配比不易掌握,各种工艺参数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量标准,所以经表面氧化处理后的钢铁零件在服役过程中,时有锈蚀霉点、表面色泽欠佳、氧化膜附着不牢、氧化组织疏松等质量事故产生。  相似文献   

20.
汽车刮水器铝合金铆钉的非阳极氧化着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铝合金小零件非阳极氧化着色方法(化学转化法)。试图通过化学着色处理来替代不适于批量铝合金小零件阳极氧化的表面着色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工艺配方具有节能、操作简单、价廉、适合批量生产且着色膜颜色纯正、一致、重现性好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