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西北地区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矿石性质复杂,矿石中钼的回收指标不理想。利用矿物自动分析技术BPMA、电子探针及化学物相分析等手段对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对钼的赋存状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钼有55.60%以独立矿物彩钼铅矿和辉钼矿的形式存在,是选矿过程中需要加强回收的主要目的矿物; 同时,还有32.37%和12.03%的钼分别以吸附态方式赋存于褐铁矿和高岭石中,需要采用湿法冶金工艺进行利用,而湿法回收褐铁矿中的钼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可行,对于吸附于高岭石中的钼,可以考虑采用酸浸或者碱浸工艺进行回收。本次发现的这种吸附态型钼矿床在自然界十分罕见,将拓宽该区域内的找矿方向,也为钼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显微镜鉴定、MLA测定、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内蒙古某铜铅锌多金属矿石进行了较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矿物的产出形式及嵌布粒度、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分析了影响铜、铅、锌和银分选效果的主要矿物学因素,为制订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海阿斯哈矿区金矿石选矿指标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缺乏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无法根据矿石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选矿工艺,造成该矿石的选矿指标一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影响了该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该矿产资源,提高选矿回收率。本文通过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化型矿石中平均金品位3.5g/t,银品位195.1g/t,氧化型矿石中金品位0.56g/t,银品位为<3g/t。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和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等。金主要有包裹金、裂隙金和晶隙金三种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5.
利用矿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探针对四川省西南部某铜多金属尾矿中镍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研究,讨论了影响尾矿中镍回收利用的矿物学因素。尾矿中磁黄铁矿含量4.9%,镍黄铁矿仅为0.4%,蛇纹石含量58%,原矿应属蛇纹石型铜镍矿。磁黄铁矿为典型的固溶体分离结构,镍黄铁矿主要以不同粒径(一般小于10μm)的叶片状紧密嵌布于磁黄铁矿中,两者难以解离。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单矿物含镍量分别为1.09%和34.36%,镍的相对分布率分别为28%和72%,镍黄铁矿为选镍的目标矿物,镍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镍黄铁矿中。通过浮选可以得到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的混合精矿,如果想要通过分离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来进一步提高镍的品位,则必须对混合精矿进一步细磨,但由于镍黄铁矿主要以固溶体出溶物形式镶嵌于磁黄铁矿中,粒度微细,难以通过常规磨矿方法进行解离。总之,该尾矿中的镍难以通过物理选矿作业进行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6.
7.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探针(EDS)等手段对河南某钒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原矿化学分析结果显示,V_2O_5含量1.38%,属于高品位钒矿。矿物组成上,以石英和粘土矿物为主。样品中存在钒云母和含钒伊利石两种钒的独立矿物,钒云母特征元素为钒、镁和钾,钒含量不稳定,最小值为5.78%,最大值为9.13%,平均值为7.37%;含钒伊利石特征元素为钒和钾,钒含量不稳定,最小值为0.54%,最大值为1.31%,平均值为0.93%。钒云母和粘土矿物(包括含钒伊利石)同属层状硅酸盐矿物,其与含钒伊利石物性差异极小,无法通过物理选矿手段进一步分离,建议通过分离石英和层状硅酸盐矿物实现钒的富集。  相似文献   

8.
红钢 《矿冶》1999,8(3):34-39
利用各种方法对四家湾金铜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金的赋存状态和工艺性质,阐明了对选矿有影响的工艺矿物学因素并估算了金的选矿指标,为提高金的选矿回收率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某红柱放石中的铁主要赋存于绿泥石、磁铁矿、、褐铁矿中,且呈硅酸铁形式存在者分布量较大。  相似文献   

10.
锂是重要的战略性新能源矿产,锂矿床主要有卤水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黏土型等五种类型。对于后四类固体矿床来说,因成矿条件及过程的差异,其矿石基因特性具有明显不同。伟晶岩型锂矿Li2O品位高,锂矿物主要为锂辉石、透锂长石、磷锂铝石和锂云母等;花岗岩型锂矿Li2O品位通常较低,但矿床规模大,锂主要赋存于锂白云母、铁锂云母和锂云母中;隐爆角砾岩型锂矿Li2O品位也较高,矿石中的含锂矿物较单一,通常为锂云母;黏土型锂矿中的锂主要赋存在锂的独立矿物(锂绿泥石、羟硼硅钠锂石等)中,或以类质同象和/或吸附形式赋存于黏土矿物(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等)和一水硬铝石中。矿石中锂的回收利用工艺与锂的赋存状态密切相关。花岗岩型锂矿和黏土型锂矿资源在我国广泛分布,随着提锂技术的发展,这两种类型的锂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姑山铁矿磷矿物的赋存状态及铁精矿降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兰松  陈平 《矿业快报》2006,25(7):61-62
马钢姑山铁矿新采矿石中元素磷超出了工业要求,为降低精矿中的磷,对磷矿物的赋存状态、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不同方案选矿实验,为姑山选矿厂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选矿方法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2.
郇伟静 《矿冶》2017,26(2):84-87
通过对非洲某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矿物组成、重要矿物嵌布特征及铜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矿石中的铜主要以黄铜矿、铜蓝等硫化铜的形式存在,其次以孔雀石的形式产出,另有少量以吸附态的方式分布于褐铁矿中,这部分铜难以回收利用;同时,矿石中存在较多的绿泥石、白云母、高岭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建议采用合理的磨矿细度及药剂制度以降低其对选矿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某地的含钙钒榴石型石煤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该矿物中钒的赋存状态主要是独立的钒矿物,少量赋存在碳质物中.钒矿物中主要是钙钒榴石,其次是钒云母和少量的含钒榍石,粒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105~0.5mm,0.03~0.06mm和0.02~0.05mm.  相似文献   

14.
碳氟磷灰石物相结构及碘的赋存状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元素分析、偏光显微镜、电镜扫描下鉴定等综合手段,初步探明碳氟磷灰石的物相结构和碘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磷块岩中的碘主要赋存在藻类磷质、淀晶磷质、胶磷质内,其中磷质基质填间的砂级内碎屑结构磷块岩含碘达190mg/kg。  相似文献   

15.
变质岩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对选矿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质岩型金矿用常规的浮选方法提金,难以取得良好的回收效果,采用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查明了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以自然金的形式嵌镶于脉石粒间或脉石与磁黄铁矿粒间,基于此研究制定出了合适的选矿工艺流程,取得了最佳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某地磷矿石为硅钙质及硅酸盐胶磷矿,为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MLA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开展系统研究工作,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磷的赋存状态和胶磷矿的嵌布特征及其与选矿的关系,并对选矿效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东鞍山铁矿石工艺矿物学及选矿工艺的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东鞍山铁矿不同类型铁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点及铁的赋存状态,研究了东鞍山铁矿石的粒度特征,分析了东鞍山烧结厂改造前后各工艺流程的特点,提出了东鞍山烧结厂进一步完善工艺流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鲁力  谢克家  刘爽 《矿产综合利用》2013,34(1):62-65,68
建始官店铁矿床是宁乡式铁矿中最大的一个矿床,由于含磷较高,选冶困难,一直未大规模地开发利用。通过对建始官店矿石中铁矿物、胶磷矿及脉石矿物的种类、含量、嵌布特征、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查明了铁矿石中主要含铁矿物及有害元素磷的赋存状态。研究建始官店铁矿石中有用组份的工艺矿物学等特征,对铁矿石进行重选、强磁选、浮选等方法的选矿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了预期,为铁矿石开发利用及研究提供借鉴,为选矿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石煤型钒矿的工艺矿物学及钒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文轩  梁冬云  戴子林 《矿冶工程》2013,33(1):79-82,86
利用多种检测方法,研究了贵州省某钒矿成矿岩石中钒的矿物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酸浸出钒工艺。结果表明,钒在石煤中主要富集在云母类矿物中。赋存于钒云母和含碳钒云母中的钒占原矿总量的58.01%,赋存于绢云母中钒占原矿总量的1.35%,赋存于含钒褐铁矿中钒占原矿总钒量的3.28%。矿石中褐铁矿磁性相对较强,而钒云母和含碳质钒云母也有磁性,但磁性极弱,直至磁场强度达到2 000 mT才基本上进入磁性产品,可采用磁选预富集含钒矿物,再进行化学选矿。  相似文献   

20.
康家湾铅锌矿砷的赋存状态和工艺性质对选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家湾铅锌矿含砷较高,矿石中含砷矿物主要为毒砂和黄铁矿。矿石中50.37%的砷是以毒砂的状态存在,48.0%的砷在黄铁矿中以类质同象状态存在。黄铁矿平均含砷为1.21%,加上少量毒砂的连生体,流精矿中的砷降到1.3%以下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