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肉类发酵剂     
发酵肉制品因其无需冷藏、稳定性好、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而发酵剂的种类和作用过程决定其最终品质,因此发酵剂在发酵肉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肉类发酵剂的起源、发展,及其所含微生物的种类、性质、作用、使用、筛选标准,并对肉类发酵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在肉类加工中的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在肉类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制作肉制品的过程中,人们考虑到食用者对不同风味的肉制品的喜爱程度,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出不同的肉制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者。微生物在肉制品的加工过程中起着发酵剂的作用。因微生物的菌种不同,在肉制品的发酵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风味。因此,微生物在肉类加工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直投式肉用发酵剂因其具有使用方便、发酵性能优良等优势而倍受关注,但是菌粉冻干存活率低的问题一度成为阻碍肉类发酵行业发展的壁垒.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加入冻干保护剂能有效避免冷冻干燥对菌种的损伤,提高存活率.从肉类发酵剂、直投式肉用发酵剂、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细胞损伤机理、冷冻干燥保护剂4个方面综述了冻干保护剂在提高肉类发酵菌...  相似文献   

4.
发酵剂在发酵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综述了肉类发酵剂的起源和发展,指出了发酵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介绍了发酵剂的种类及其应用现状,并指出了未来肉类发酵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发酵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加工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发酵肉制品。本文探讨了发酵技术对肉制品品质的调控作用,从发酵剂的筛选与构建、发酵剂的接种策略、影响发酵的因素及工艺优化三个方面概述了发酵剂和发酵工艺在肉制品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讨论了发酵技术在我国肉制品产业应用中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新型发酵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肉类产业的局限性,未来可针对不同发酵肉制品品质需求特点,调整发酵工艺和策略,生产符合现代人们生活需要的营养、美味、安全和多样化的发酵肉制品。  相似文献   

6.
肉类发酵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概括介绍了发酵肉制品的分类,发酵常用微生物的种类、性质和作用,探讨了发酵对肉制品保藏的机理,并对发酵肉制品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朱胜华  车振明 《食品科技》2011,(10):104-107,110
综述了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发酵剂的种类和作用,以及肉制品发酵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肉制品发酵剂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9):134-138
介绍了发酵肉制品概念、发展史及种类,对常用的肉品发酵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进行了总结;同时从发酵剂、发酵条件的优化2个方面着手,对发酵肉制品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9.
发酵肉制品中发酵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几种发酵剂的种类、作用及其对发酵肉制品的品质、风味、组织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发酵肉制品中发酵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几种发酵剂的种类、作用及其对发酵肉制品的品质、风味、组织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适合做肉制品发酵剂的微生物,以及这些微生物在肉制品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概述了近几年肉制品发酵剂的研究现状,包括肉制品发酵剂的筛选、发酵剂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酵剂活性保护剂的开发状况。同时介绍了国内肉制品发酵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肉制品发酵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传统腌腊肉制品的优良乳酸菌菌株,从多种农家自制传统腌腊肉制品中分离纯化出9株优势乳酸菌。通过发酵特性筛选,得到一株性状优良菌株10M-7,并制备该菌株的干粉发酵剂,以未接种发酵剂腊肠为对照,分析此发酵剂对腊肠感官品质和微生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M-7菌株具有良好的产酸特性和抑菌性能。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纯种发酵剂,并制作人工发酵腊肠。发酵剂组pH值在初期便迅速下降,且始终低于对照组;发酵剂组乳酸菌迅速生长繁殖,且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感官评价表明,当添加量为10~4CFU/g原料肉时,能够很好地保持和改善产品风味,使产品整体感觉更好。  相似文献   

13.
Biogenic amines are of concern for sausage due to their toxicological effects on nervous, blood pressure, gastric and intestinal systems.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raw pork meat quality and starter culture inoculation on biogenic amines accumulation in Nham, a Thai traditional fermented pork, were studied. Before Nham processing, pork meat was stored at 30 °C for 6 h, and at 4 and −20 °C for 2 days. Formation of biogenic amines (cadaverine, putrescine, histamine and tyramin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ham processed from stored meat. Accumulation of these biogenic amines in Nham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the additio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CC 9546, a commercial Nham starter culture.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fresh meat products and the inclusion of an appropriate starter culture to minimise the formation of biogenic amin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Nham fermentation.  相似文献   

14.
传统发酵肉制品中优良菌种分离筛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酵肉制品中广泛存在着优良的自然菌种,可以作为分离、筛选优良菌种的来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从传统发酵肉制品中分离筛选优良菌种的研究现状,并对这些菌种作为发酵肉制品发酵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Different biotypes of Debaryomyces hansenii, characterized by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restriction analysis, were inoculated in dry fermented sausages to evaluate their influence as single starter culture on volatile compound generation throughout the ripening process. Similar evolution of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 was observed in both uninoculated and inoculated sausages. The tested biotypes modified the volatile compound profile of sausages specially in esters, branched alcohols and aldehydes. The biotype of D. hansenii with the E mtDNA restriction pattern is the most suitable to be used as starter culture since it produced volatile compounds involved in flavour development of dry-cured meat products such as 3-methylbutanol, 3-methylbutanal and 2-propanone. Moreover, the use of D. hansenii strains with the B, C2 and E mtDNA restriction patterns, as a mixed starter culture, should be also considered to generate low amount of sulphur compounds in dry-cured meat products.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符合冷鲜调理肉制品发酵的优质乳酸菌发酵剂,对3株乳酸菌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耐盐、耐亚硝酸盐、产粘、产酸能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菌种间的拮抗作用等试验对其进行优势菌种筛选。结果表明,菌株LLSL、LP、LGG对食盐和亚硝酸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在6%的食盐溶液和150 mg/L亚硝酸盐溶液中存活,能有效产酸,无降解蛋白质和脂肪能力,不产气、不产氨、不产H2S;其中,菌株LLSL、LP不产粘,两者间无拮抗作用,可作为于冷鲜调理肉制品的发酵剂;菌株LGG产粘,影响冷鲜调理肉制品的感官品质和内部组织状态,不适合作为冷鲜调理肉制品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17.
发酵肉制品中脂肪的适度氧化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而脂肪和蛋白质的过度氧化则会对产品的风味、色泽、质地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天然和人工抗氧化剂因来源或安全性问题而使用受到限制,发酵剂作为发酵肉制品的生产原料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发酵肉制品中脂肪与蛋白质的氧化及发酵剂的抗氧化作用,同时概述了微生...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作为发酵肉制品中的发酵剂,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因子的影响,这些胁迫因子能够诱发菌体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进一步影响菌株的抗氧化活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本文综述乳酸菌面临的环境胁迫因子,探究其对氧化胁迫的应答与防御机制和抗氧化机理,并阐述提升乳酸菌氧化胁迫抗性的策略及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董春晖  石硕  钟强  万伟  李芳菲  夏秀芳 《食品科学》2021,42(19):317-324
酪胺是以酪氨酸为前体物质,经脱羧后形成的一种生物胺。消费者从食品中摄入过量的酪胺会导致头痛、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发酵肉制品由于富含蛋白质,且经长期发酵产生了复杂的微生物菌群和大量的酪氨酸,因此易形成酪胺并在产品中大量积累。应用不产生酪胺或具有降解酪胺功能的发酵剂是降低发酵肉制品中酪胺含量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发酵肉制品中酪胺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综述了发酵剂的种类、特性和发酵剂抑制酪胺形成的机制和效果,旨在为通过发酵剂法抑制发酵肉制品中的酪胺形成与积累、提高发酵食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发酵肉制品中微生物对生物胺形成机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含高蛋白质的食品中存在生物胺,发酵肉制品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可能存在高浓度的生物胺。微生物在不同发酵肉制品中的分布不尽相同,导致了在不同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该文综述发酵肉制品中微生物对生物胺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将发酵肉制品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与生物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利用发酵剂调控微生物菌群结构来降低生物胺潜在危害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