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纳米氧化铜不同于常规氧化铜,由于其晶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使其具有独特的电、磁、光、化学等特性。近些年,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铜粉体制备的具体方法,详细介绍了液相法、固相法等制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介绍了纳米氧化铜在常温脱硫、催化反应和抗杀菌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认为纳米氧化铜在污染物治理方面的应用需深入研究,以拓宽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最后指出制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工艺耗能和反应时间等问题应得到重视,而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工艺应向着节能、高效、绿色工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在传统直接沉淀法的基础上,以醋酸铜为铜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光合细菌培养液为分散剂制备了纳米氧化铜粉体,并对产品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获得最佳工艺参数:醋酸铜的初始浓度为20 mmol/L,pH值为11,先合细菌的培养时间为7 d,前驱物的焙烧温度为400℃,所得产品的平均粒径在40 nm左右.研究表明:光合细菌的培养液对纳米微粒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具有诸多优良特性,使其具有物理性质与常规块体材料不同,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铜具有低熔融温度、低分解温度和高热释放已经成为可用于亚稳态含能复合材料中的比较理想的氧化剂材料。以PEG为模板,用CuCl2·2H2O和NaOH为原料,通过溶液反应制备CuO纳米粒子。分别讨论了反应物配比、PEG的分子量、PEG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以得到制备CuO纳米粒子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纳米钛酸镁陶瓷粉体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酸镁粉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品质因素(Q值)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纳米钛酸镁粉体的主要制备技术,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机械力化学法等,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发展现状、优势及不足。最后,指出了纳米钛酸镁粉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五氧化二钒和无水亚硫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VO2粉体。系统地探讨了p H、填充度、反应温度、无水亚硫酸钠用量对VO2产品制备工艺的影响,采用化学法、X射线衍射仪(XRD)、扫瞄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热扫描仪(DSC)对产品的价态、物相、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 H=3、填充度为0.7、物质的量比为n(V2O5)∶n(Na2SO3)=1∶1.2、温度250℃下水热反应24 h,所得到的初产品经氢氧化钠溶液纯化1 h后,质量分数达到98.5%,总产率为85.4%。产品为纯度高的B相VO2,经800℃热处理2 h后由B相转变为M相,热处理后产品的相变点为69.0℃。 相似文献
16.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功能材料,有着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纳米ZnO各种制备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各制备方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纳米ZnO在光催化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及作用机理,最后对未来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18.
K. Kammer Hansen H. Christensen E.M. Skou S.V. Skaarup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2000,30(2):193-200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NO and O2 on a Cu-point electrode covered with a surface layer of CuO is investigated in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with a gadolinium doped cerium oxide oxygen ion conducting electrolyte in the temperature interval 300–500 C. It is shown that the reduction of NO on CuO is possible at a lower overvoltage than it is in the case of the reduction of O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duction of NO on CuO is not inhibited in the presence of O2 and that the reduction of NO can be selectively performed on a CuO-electrode.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硅灰石的晶体结构、晶体化学入手,通过对纳米级硅灰石颗粒的晶胞数、原子数、表面晶胞数的计算,讨论了它们与纳米级硅灰石颗粒尺度大小的相关规律,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介绍了硅灰石粉体制备的现状,认为硅灰石纳米化、获得高长径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