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州市水文地质单元岩溶地下水循环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资源及补排关系,根据水均衡原理,分析了该区水地质单元岩溶地下水循环系统,揭示了该区岩溶地下水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下的循环规律,结果表明:徐州市水地质单元岩溶地下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整个系统既有畅流型,又有汇流型和散流型,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控制了徐州地区岩溶地下水的储存,运移特征与富水规律。  相似文献   

2.
根据区域内岩溶地下水供-需现状,特别是通过对岩溶地下水最新开采动态的数值模拟,认为邯郸市西部岩溶水区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本研究可以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北方类似岩溶地区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贵州水城盆地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溶地面塌陷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以及复发性等特点,已成为覆盖型岩溶地区危害性极大的环境地质问题。采用野外勘察、室内研究等手段分析了水城盆地岩溶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其塌陷机理模式主要有:潜蚀致塌式、真空吸蚀致塌式及冲爆致塌式,塌陷的出现大多与地下水开采有关,而岩溶地面塌陷已成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针对塌陷发生机理成因与迫切的地下水开采需求,提出了地下水排泄区集中开采地下水的思路,通过布井于地下水集中排泄区,上游外围构建帷幕墙以溢流方式开采,保证开采量近似等于排泄量,维持主城区地下水流场相对稳定,有效避免由抽水引起岩溶地面塌陷的频繁发生,不仅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充分开采利用,也为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提出新的思路,利于城市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平果铝厂作为我国现代化大型企业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项目.该厂厂址处在复杂的岩溶地质条件下.在经过10余年勘察的基础上,总结和论述了平果铝厂地区岩溶地貌的形成及演化过程,阐明了岩溶地下水对岩溶形成的影响及岩溶发育与岩性、构造、地下水、右江水平面、新构造等方面的关系,为系统研究该地区的岩溶发育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内岩溶地下水供一需现状,特别是通过对岩溶地下水最新开采动态的数值模拟.认为邯郸市西部岩溶水区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本研究可以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北方类似岩溶地区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桂林市西城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依据大量勘查资料,从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和探讨了它们对桂林市西城区岩溶塌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层特征、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等对岩溶塌陷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覆盖层土体结构越疏松、级配越好、强度越低、厚度越小,岩溶越发育,越容易产生土洞和塌陷;在相同条件下具有混杂结构和覆盖土层最易产生塌陷;地下水活动则促使或加速土洞及岩溶塌陷的形成。此外,地质构造、地表水与人类工程活动对岩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同矿区泉沟南下下奥陶统炭酸盐岩的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对圈定碳酸盐岩岩溶地下水富水地带和拟建水源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下水管理模型及应用 --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岩溶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和线性规划相耦合,建立了岩溶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结合徐州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采状况,采取分亚区优化,最后达到全区开采量最优,并据此进行地下水资源的优化管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桂中岩溶干旱特征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桂中岩溶干旱的分布特征、旱灾发生的时空规律和影响因素,揭示了导致干旱的主要因素:其气候特点和岩溶水文地质背景是导致干旱的主要自然因素;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森林覆盖率低和石漠化严重加剧了干旱的程度;对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又限制了农业灌溉的发展,综合分析其岩溶干旱的特点和原因,对于岩溶干旱的治理,在峰丛洼地(谷地)区应以开发表层岩溶泉、堵截地下河和建水柜方式解决缺水问题,峰林平原区,解决干旱的途径应以打井、天窗提水方式开采地下水和修建地表水利工程为主。  相似文献   

10.
广西平果县赤泥堆场周边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下水的长期观测资料,广西平果县赤泥堆场周边的岩溶地下水位、泉流量、地下水水温动态都明显地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为此判断其动态成因类型为降雨入渗亚型。该区地下水动态随降雨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峰丛洼地比峰林谷地的明显,峰林谷地比孤峰平原区的显著,这种变化是由于地貌和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所致。利用统计分析求出地下水水位和泉流量的衰减方程,并根据泉水流量的衰减方程推算出泉域内岩溶地下水储存量为 1757万 m,并反算出泉域范围内的平均降雨入渗系数约为0.42  相似文献   

11.
泉流量模拟研究——以小南海泉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类活动影响下岩溶地区泉流量难以预测的问题,基于地下水数值计算模型——MODFLOW和人工神经网络两者的优点,尝试将两者结合建立松散型耦合模型.以河南省安阳市小南海泉域的泉流量预测为例,探索耦合模型的原理和算法,并与单纯MODFLOW模拟的结果相比较.由确定性系数、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3个指标来看,MODFLOW模拟结果分别为0.79、4.98%和0.84,MODFLOW-ANN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分别是0.88、-1.22%和0.89.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吸取了MODFLOW的地下水数值分析功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很好地模拟出泉流量峰和谷的变化,提高预报精度,可以用于模拟泉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该研究对泉域岩溶地下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in Xuzhou City,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 Xuzhou City is located in the most northwestern por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P. R. China. At present, its urban area is 1 038 km2 and the population is up to 1 645 500. karst groundwater in the Ordovician and Cambrian Limestone aquifers is the main source of water supply. There are 527 wells in urban areas to develop karst groundwater, yielding up to 350 000 m3 per day. Landforms of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con- sist of NE oriented chain-like hills and alluvial or pluvial b…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类活动影响下岩溶地区泉流量难以预测的问题,基于地下水数值计算模型———MODFLOW和人工神经网络两者的优点,尝试将两者结合建立松散型耦合模型。以河南省安阳市小南海泉域的泉流量预测为例,探索耦合模型的原理和算法,并与单纯MODFLOW模拟的结果相比较。由确定性系数、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3个指标来看,MODFLOW模拟结果分别为0.79、4.98%和0.84,MODFLOW-ANN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分别是0.88、-1.22%和0.89。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吸取了MODFLOW的地下水数值分析功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很好地模拟出泉流量峰和谷的变化,提高预报精度,可以用于模拟泉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该研究对泉域岩溶地下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期涌突水危害巨大,而大量输排地下水又会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对中梁山隧道水文地质进行分析,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并对渗透参数进行反演,研究了隧道工程不同埋深、排水量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规律,并探究了隧道施工期和运行期地下水环境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富水岩溶地区隧道具有从隔水层到含水层界面处涌突水风险最大的特点;开挖隧道时隧道高程越低、排水量越大,地下水环境变化越大;隧址区降落漏斗呈现出南侧小于北侧、东侧小于西侧的特征。现有施工期排水条件下施工地下水位下降很快且不能恢复到原水位,建议该地区在隧道施工期控制排水量,并在施工期及运营期采取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济南泉域“三水”转化与泉水恢复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济南泉水动态特征,对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三水”转化的模式进行了划分,认为来自间接补给区河道径流补给减小、直接补给区河道断流入渗能力降低和城市化建设是地下水补给区入渗功能退化和泉水断流的根本原因. 提出利用雨洪水直接补给区补源、控制城区扩展、优化开采布局等泉水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叙述了峰峰黑龙洞泉城地质构造的展布及控水特征,论证了地质构造对泉城边界、含水层的埋藏分布以及地下水运动的控制作用。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地质构造探索地下水的来龙去脉。该区的矿坑水防治、生活用水的寻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磁西煤系下岩溶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并结合岩溶地下水水质资料,分析了磁西煤田一号采区的深层岩溶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热储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磁西煤田煤系下具有高TDS、高硬度、S04Cl-CaNa型水质特征的深层岩溶温热水是地下水沿断裂构造参与深部循环、长期演化的结果;地热异常属于热水型地热,热储温度可达60℃以上,循环深度在1500m以上,热源来自于燕山期岩浆侵入岩体产生的热异常与区域地温的叠加。本研究同时也为地热资源研究、煤田开发、矿井热害和矿井水防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岩溶水系统分析与泉流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岩溶水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岩溶泉域视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并应用时间序列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泉流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岩溶水的赋存具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成熟高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为研究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岩溶储水构造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在对汉中地区勉县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地面调查过程中遇到的极度贫水山区,充分论证区内已知地质及物性资料,确立具有岩溶水找水前景的目标区域,开展高密度电法勘探综合研究工作。划分了岩性接触带和岩溶发育带的位置,圈定了可能的岩溶赋水空间,推断了地下水补给循环模式,为岩溶山区找水定井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工作成果表明:①岩溶储水构造的发育受构造活动强度、地层岩性差异和地形地势条件共同影响;②在利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勘探研究时,应充分结合地质地貌条件,测线宜穿越构造或岩性界线布设;③对于向斜构造、岩性接触带和地形共同控制的岩溶储水构造,建议将钻井布设于向斜构造轴部、地势相对较低的可溶性碳酸盐岩一侧。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同类地区的岩溶储水构造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蒙古国苏赫巴托洼地位于蒙古高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洼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在详细分析洼地水文系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了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以及洼地地下含水系统、流动系统和地下水系统的动态特征;研究了地下储水构造和地下水的可控性,并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计算.结果表明:洼地南部具有一定的储水构造,并且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可控范围,可通过集中开采而袭夺大面积分散的潜水蒸发,满足矿山供水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