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来评价。由于绝大部分茶叶店推出“先尝后买”,消费者采用外观形态和开汤品评,就可以辨别茶叶质量优劣。一、外观形态的辨别针形茶、扁形茶、珠形茶茶叶条索要求紧结重实。乌龙茶的条索以均匀、整齐、肥壮为好;红茶、绿茶、花茶的条索以紧细、圆直、质重、均匀为佳。具体来说,针形茶应条索紧细、匀直如针;扁形茶应扁平挺直,油润光滑;珠形茶应颗粒圆紧、均匀,形似珠粒。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这样的茶叶就不算好茶。高山茶和平原茶高山茶优于平…  相似文献   

2.
以普洱茶茶梗为原料,基于烟草中分离获得3株菌株发酵制备烟用香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梗发酵香料进行提取分析,通过GC/MS成分分析发现发酵物中苯乙醇、植醇、棕榈酸等部分香气成分增加,并采用发酵物对卷烟进行加香评吸,发现对卷烟抽吸感官有着明显的提升。通过烟草分离出来的菌株能对茶梗进行很好的产香并改善卷烟感官品质,该文可为进一步研究发酵香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是我国的特产,在我国有许多关于饮茶艺术的著作,如唐代陆羽的《茶经》,宋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明代许次纡的《茶疏》等,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专门介绍茶叶的章节。茶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树,茶叶含有单宁、茶素、芳香油三种主要成分,绿茶中含有维生素C;单宁能杀菌,使水中的杂物沉淀;茶素可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芳香油则可兴奋神经。总之茶叶有下气、消食、降火、清热等功能,并能预防和治疗放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对茶叶和青钱柳叶、莓茶、绞股蓝三种代用茶总黄酮及9种单体化合物进行检测,比较茶叶和三种代用茶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岛津UV-2550型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检测总黄酮含量,采用安捷伦Agilent Technologies 1260液相色谱仪分析单体化合物成分和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平均值,莓茶含量最高45.53mg/g,为茶叶含量的2.7倍,绞股蓝为茶叶含量的1.8倍,青钱柳为茶叶含量的1.7倍,茶叶和三种代用茶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依次排序为:莓茶﹥绞股蓝﹥青钱柳﹥茶叶。茶叶和莓茶中只含有芦丁,2批次检出槲皮素,其他7种化合物均未检出。绞股蓝9种单体化合物均未检出。青钱柳叶中所检单体化合物较为丰富,9种单体物质含量上呈现出三级阶梯数值,绿原酸和异槲皮素平均含量高于1.0mg/g,为两种主要黄酮类成分;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素和山奈酸平均质量分数含量在0~1.9mg/g之间;咖啡酸、芦丁和山奈素未检出。9种单体化合物占总黄酮百分比,青钱柳为16%~85%,莓茶为13%~37%,茶叶为17%~35%,绞股蓝为0。结论:(1)三种代用茶的总黄酮含量均高于茶叶;(2)检测的9种单体化合物只占黄酮类的一部分,尚有大量成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茶生物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值化利用茶产业剩余物资源,以废弃茶生物质(Tea biomass,TB)为填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为基体,采用密炼-注塑工艺制备了TB/PP复合材料,考察了茶生物质填料种类、处理方式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结构、形态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以茶树枝为生物质填料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茶梗次之,茶叶最差;茶梗填料经水煮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容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及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23.4%、9.0%、16.9%和13.9%。SEM图片显示茶梗填料与基体界面相容性提高。随茶梗填料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模量逐渐增大,而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缓慢下降,吸水率增加,热性能得到改善。当TS添加量为3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PP减小7.3%,但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拉伸模量则分别提高11%、86.1%和54.7%。浸水80h后吸水率为0.89%。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3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示了最新获得批准的标准事项,其中与茶叶相关的项目达到21项,涵盖了茶叶的取样、成分测定、贮存、企业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原有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补充这些标准于6月22日开始实施,对促进我国茶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产品简介 目前,我国茶叶产品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类,其中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且未经发酵的一类茶叶。绿茶的生产工艺主要是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成,按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市场上常见的是炒青绿茶,根据加工后外形的不同又称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简易、经济的方法制备透明柔性、可折叠、力学性能良好的茶梗纳米纤维素基磁性复合膜。方法以茶梗纳米纤维素晶体(CNCs)为模板,共沉淀合成磁性CNCs;随后将磁性CNCs分散到茶梗纳米纤维素纤丝(NCFs)溶液中;最后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磁性复合膜。结果磁性CNCs在不需要任何分散剂的情况下,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磁性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光学、力学和磁学性能,当NCFs质量分数为60%时,透光率、拉伸强度和磁化强度分别达到71.3%,75.03 MPa和12.96 A·m~2/kg。结论制备的磁性CNCs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磁学性能;磁性复合膜具有较好磁学和力学性能,可考虑在电磁屏蔽、磁电开关等领域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试》2017,(11):59-63
为提高干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检测的方法灵敏度,建立带阱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优化带阱顶空仪检测参数,对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岩茶(肉桂)福建特色茶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优化后的带阱顶空最佳平衡温度为100℃,带阱顶空平衡时间为30 min。3种干茶样品中检出醛类、酮类、酯类、醇类、杂环类、碳氢化合物共6类41种挥发性香味成分,其中醛类、酯类、醇类3大类占总量的80%以上;3种干茶中各类挥发香味成分检出含量规律有所差别,其香味成分的种类及释放量不仅与茶叶品种有关,很大程度上也受加工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茶叶包装必须具备的性能据研究发现,茶叶中主要含有抗坏血素、丹宁酸、多酚化合物、儿茶酸脂肪和胡萝卜素等成分。这些成分都很易受氧气、温度、湿度、光线和环境异味影响而产生变质,因此,茶叶的包装必须具备以下性能。防潮性:茶叶中的含水量不宜超过5%,长期保存时以3%为最佳,否则茶叶中的抗坏血素容易分解;防氧化性:包装中的氧含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氧气过多将会导致茶叶中某些成分氧化变质。如抗坏血素容易氧化变成为脱氧抗坏血素,并进一步与氨基酸结合发生色素反应,使茶叶味道恶化;遮光性:由于茶叶中含有叶绿素等物,易和其他成分发生光催化反应,另外紫外线也是引起茶叶变质的重要因素。所以,茶叶包装必须具有良好的遮光性能;阻气性:茶叶的香味极易散失,必须采用气密性能好的材料包装加以保护;防高温性:温度升高会加快茶叶的氧化反应速度,同时会引起茶叶表面光泽褪去。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2-16日中国·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中国茶叶从麻袋散装到如今以各种材料制作的精致包装,带来了茶叶产品形象和身价的提升,"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已成为茶叶行业的历史。因此,包装对茶企来说是经营中的重要一环。业界亦有"中国茶包装看福建,福建茶包装看厦门"之说法,仅厦门就集中了全国约60%的茶包装企业。厦门茶叶包装集群优势突出,汇集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广东、河南等地的包装名企,产品争奇斗艳,不仅在外形、材质、造型等方面不断创新,更是将多元文化融入茶叶包装产品之中,为茶包装生产商、茶企、茶包装销售商之间搭建了零距离  相似文献   

12.
茶与标准     
《世界标准信息》2011,(11):60-69
A 茶与茶文化 关键词:茶的分类 茶叶品种繁多,其中中国最多。目前茶叶分类尚未有统一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初制的基本茶类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等六大类。此外,结合对茶叶的再加工可把茶叶分成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六类。  相似文献   

13.
引言: 茶包的使用在100年前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将少许的松散茶叶装在丝制小包袋里面.当时一些没用这种方法泡过茶的客户在使用茶包的时候,由于不太清楚泡茶的程序,往往直接就把这些丝包打开,将茶叶倒进泡茶的容器里.可渐渐地,人们发现经过这样包装的茶方便好用,便逐渐形成了用小袋包茶的习惯.茶包由此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3种方法测定茶叶中氟化物含量的异同,选取低氟、中氟、高氟3种浓度水平的4类茶样共计12份,分别用上述3种方法分析并进行其检出限、测定结果、回收率、精密度的比较。结果显示:3种方法在各自检测区间内均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出限较其余两种方法高,不适合分析低氟的茶叶样品;分光法操作繁琐,试剂毒性大;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茶叶中的氟化物,可以涵盖各种浓度水平的茶样,并且操作简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阴离子。  相似文献   

15.
<正>茶叶的包装设计是当今茶叶营销永恒的话题。如何在茶叶包装设计方面继续创新,融入商业市场,关乎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而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对消费者饮茶习惯的熟知、对市场的体验,是构建茶产品品牌,设计好茶叶包装的基础。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自2012年创办以来,邀请众多茶包装设计行业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前来坐镇开讲,以专业的角度、权威的声音、国际的视野展示中国茶包装的现在和未来。在组委会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已成为境内外极具影响力的茶包装设计论坛,引领境内外茶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雅安藏茶贮藏过程中滋味和风味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测试》2017,(1):50-54
对贮藏0.5,6,11年的雅安藏茶的康砖品种茶叶的水浸出物、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7种滋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提取、鉴定,旨在探明贮藏时间对雅安藏茶滋味和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水浸出物和茶褐素含量分别从28.442%和3.201%增加至48.116%和3.996%,茶红素、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含量从2.671%、0.859%、61.64%降低至2.182%、0.382%、41.59%(P0.05),导致陈年雅安藏茶具有汤色红褐、滋味醇厚而不苦涩,但缺少新茶特有回甘的特点。3个年份的康砖茶叶共检测出75种主要香气成分,包括己醛、a-蒎烯、甲基庚烯酮、2-正戊基呋喃等,贮藏11年藏茶中酯类、烯烃类及芳香类物质的含量最高,这可能是雅安藏茶陈香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有多重要。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度,茶叶在中国也被誉为“国饮”,聪明的中国人还把这一健康饮品推广到全世界。现在,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在消费茶叶,一半以上人口在饮茶。春天,是新茶上市的季节,作为茶的生产大国,我国近几年来在茶的消费量上增长迅速,在茶的消费结构上也日益多元化,然而,茶的品牌建设却还不尽如人意。茶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产业之一,茶叶消费市场蕴涵着无限商机,茶叶的产业链在不断延长,等待着更多的掘金者。同时,中国茶业正面临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世界标准信息》2005,(9):110-110
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程序之一。我国茶对品种资源丰富,品种适制性也很广,有的品种适制一种茶类,有的品种适制二、三种以上的茶类。一种茶叶必须有一个名称以为标志。  相似文献   

19.
走出误区茶含有大量的鞣酸、茶碱、咖啡因和少量的芳香油、多种维生素、叶绿素等成分。适量饮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能生津解渴,除湿清热,提神健脑,祛病轻身。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茶有其固有的禁忌。只有饮茶适当,才能养身保健。医学专家告诫说,所谓适当,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茶水浓淡适中,用3克茶叶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茶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品质享誉中外。我省产茶最早文字记载见诸于南安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公元376年),说明福建东晋之前就产茶。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位》(唐代,陆羽著)对福建福州等地产茶有“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之誉,可见福建茶文化源于茶叶品质的佳妙。到公元八世纪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