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核电站安全壳大吨位钢索张拉的结构安全性,用荷载传递性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配置OVM15R-37K核电站安全壳专用锚垫板的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传力性能,包括极限荷载、应变值和裂缝宽度等,并进行了相关数据分析.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试件的极限荷载均能达到1.2 Fpk;封闭网格钢筋的合理配置可提高试件开裂荷载并有效控制劈裂裂缝宽度;张拉过程中锚具本身的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应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珠江大桥局部受力情况,在17#墩的1#块纵向预应力张拉施工时,测试了锚垫板附近箱梁混凝土的应变分布,通过理论计算与实测值的比较分析表明,测试得出的最大纵向压应变为-58.96με,锚垫板侧的最大横向压应变为-139.37με,相应的压应力分别为2.06 MPa和4.88 MPa,远小于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强度.箱梁锚固区始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箱梁顶板混凝土纵向应变受压,横向受拉,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得出的规律是一致的,除了最接近张拉千斤顶附近外,测试应变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在锚垫板52 cm的范围内,箱梁混凝土纵横向均受拉,受力最为不利.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范围的扩大对锚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预应力设计中对于锚垫板的锚具要求,对OVM锚固体系中YM-M15E-12D进行优化改进分析,提出优化设计思路,确立新型锚垫板M15CJ-12D的结构形式,对新结构进行ANSYS分析,并与原结构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且通过荷载传递试验测试构件的性能及检验其安全性,对比分析锚下混凝土结构试验应变值跟模拟应变值,验证模拟的各项参数符合实际工况,最终得到更为安全、先进、经济的锚下混凝土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设计制作了5孔圆形Q235焊接锚垫板以及与锚具配套的混凝土试件,根据国家标准对试件进行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研究了试件表面混凝土的应变变化、裂缝宽度扩展、破坏荷载和锚垫板变形情况。结果表明:试件混凝土应变和裂缝宽度分别在第13次和第10次循环中达到稳定,破坏荷载为1 813.96 kN,试件周围混凝土破坏后锚垫板仅发生1 mm塑性变形,达到国家标准《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规定要求,能满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吨位预应力时混凝土局部应力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每个悬臂施工段张拉锚固两到四束纵向预应力束.为了掌握大桥结构局部受力情况,确保施工和结构安全,在橹尾撬大桥49#墩的2#块纵向预应力张拉施工时,测试了錨垫板附近箱梁混凝土的应变分布,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并对理论计算与实测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典型的锚固区局部节段进行分析,以解决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区结构复杂,平面杆系程序无法把握锚固区复杂受力状态的问题,为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MIDAS/FEA建立浑河景观桥锚固区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最不利索力设计值下的局部应力状态及不同荷载下的极限承载力.结果锚固区在主缆索力T=50000kN作用下,产生的最大位移为4.91mm;锚垫板的索孔周围的von Mises应力在110MPa左右.随着荷载的增加,锚固区von Mises应力不断增大.当索力为设计荷载的3.5倍时,锚固区各板件的应力均达到了468MPa以上,位移最大值为24mm.结论主缆锚固区各构件的刚度和强度均满足要求,锚固区的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3.5倍,结构的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7.
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梁端锚下混凝土局部承受很大压应力,在工程中张拉钢绞线时会遇到锚下受压区混凝土开裂的情况。通过计算、经验进行适当地配筋以及改进张拉工艺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线性接触单元模拟混凝土锚固区承压面与锚垫板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摩擦系数对接触面的黏结滑移状态、法向压应力、切向剪应力及锚下混凝土拉、压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束缚连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接触单元时,摩擦系数越大,接触面的滑移区域越小,切向剪应力越大,法向压应力分布越不均匀;锚固区的应力分布规律与采用束缚连接的基本一致,但应力集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天津保定桥索塔锚固区钢锚箱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保定桥为独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箱结构。本文建立空间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对索塔锚固区钢锚箱结构的应力状态和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仿真分析。采用非线性接触方法模拟了钢锚箱中承压板与锚垫板之间的紧压密贴关系。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钢锚箱的应力分布合理,索力传递流畅,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最后提出了改善索塔锚固区受力性能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
箱形截面大吨位锚下局压应力空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路桥梁单梁预应力张拉吨位不断增大的现状,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双高速公路黎明湖大桥预应力箱梁局压区试验,对该梁的局压区工作性能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箱形截面大吨位锚下局压空间应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锚下最大应力出现区域及裂缝出现位置,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摩阻锚固原理设计出一种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夹片式锚具,该锚具由夹片和锚板组成,工作时锚板、夹片以及碳纤维板互相挤压成整体。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夹片式锚具的工作原理及力学模型设计锚具的关键尺寸:长100mm、锚板锥角2.0°、预紧力100kN,此时能较好满足张拉碳纤维板时的受力要求。通过两组碳纤维板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拉力试验,结果表明该铺具具有较好的锚固夹持件能。  相似文献   

12.
对预应力扁梁-密肋楼盖体系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楼板的变形、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形和应变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运用有限元程序对结构的预应力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讨论了预应力扁梁-密肋楼盖体系的预应力效应的建立,指出预应力效应的建立受到楼板平面内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扁梁-密肋楼盖体系是一种适合于中等跨度以上柱网的楼盖体系,该体系空间作用较强,受力复杂,因此出于结构安全性和适用性要求的考虑,研究该楼盖体系中建立的预应力效应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某实际工程中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密肋楼盖体系的预应力张拉过程,现场量测了楼板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形和应变,运用有限元程序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模型考虑了预应力的瞬时损失以及模板支撑的作用,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该结构体系中预应力效应的建立情况,指出梁中预应力效应的建立较大程度地受到楼板平面内刚度的影响.在有限元三维实体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对楼板平面内刚度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该体系中梁的预应力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张拉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的重要环节。为考察预应力张拉次序对混凝土体的影响,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3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张拉试验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并探讨了在各种不同的张拉次序下空心板粱应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给出了合理的预应力筋张拉次序。  相似文献   

15.
单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侧限影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采用连续通长布置、分段搭接布置及局部重叠布置三种预应力筋布置方式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考虑侧限影响的计算模型差异,建立了连续通长布置预应力筋的单层多跨框架侧限影响系数计算公式,提出了分段搭接布置预应力筋及局部重叠布置预应力筋时侧限影响的分析方法,为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经典方法和统一方法解决复杂结构的侧限影响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水电站大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调压室的设计,本文进行了调压室井壁和底板的轴对称有限元计算,并讨论了并壁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为了研究塔壁扶壁处的局部应力分布,对塔壁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量高边坡处理成功的例子 ,对边坡支挡结构锚索张拉工艺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通过对不同的锚索张拉工艺的力学分析 ,明确选择合理锚索张拉工艺的原则 ,确定预应力锚索地梁和预应力锚索桩较合理的锚索张拉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预应力混凝土(PSC)梁在不同预应力下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变化,采用Clough提出的轴力作用下混凝土梁的模型对PSC梁的频率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是随着预应力的增加,频率呈下降趋势,振型不随预应力的变化而改变。为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同时进行了1根无粘结预应力梁的动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梁的固有频率随着预应力的增加而增加,显然轴压模型不适于PSC梁的频率分析,通过分析影响频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依据试验结果对PSC梁的动力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计算结果表明:该修正方法计算出梁的一阶频率的误差较小,2阶频率的误差稍大,但也可以反映频率随预应力改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的张拉是基于对称的原则确定张拉顺序的。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阜新市博物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一跨度为54m的混凝土梁的张拉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对称张拉的原则,提出2种张拉方案,分析对比2中张拉过程中梁的变形情况,并与顺序张拉做对比,从而进行张拉顺序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