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期女性在怀孕期间各种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针对孕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医院产科常规查体的孕妇在孕22w记录3d的饮食记录,其中包含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情况。计算出3d饮食及营养素补充剂中主要营养素的摄入量等。结果:孕期多种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率均超过50%(其中钙62.7%、铁56.9%、锌55.6%、维生素A54.2%、B族维生素56.2%),钙的摄入量仍然偏低,平均为891.39±359.93mg/d,其它主要营养素的摄入量均达到推荐摄入量;但没有使用孕期营养素补充剂的孕妇,除了维生素c以外,多数营养素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结论:营养素补充剂在孕妇每日饮食摄入中占据重要作用,孕期应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孕中期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探讨孕期膳食结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等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针对孕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其每天膳食中热能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将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孕期膳食、孕前体重、体重增长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患妊娠糖尿病孕妇孕中期每日膳食中水果与油脂类的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每日总能量摄入略低,蛋白质供能比例为14.2%、脂肪供能比为33.9%;每日饮食中,除钾、维生素E的摄入量高于推荐量外,其他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均偏低;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157,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DGTT)2h血糖值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2,P0.05),与摄入的脂肪量成正相关(r=0.17,P0.05),空腹血糖值与孕前体质指数成正相关(r=0.209,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中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摄入过多,妊娠期间应合理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合理,同时应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及围产期保健,控制体重的合理增长,降低妊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孕期贫血发生有关的膳食摄入情况及营养因素。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产科建立产检档案的1 028名单胎初产妇,分别在孕早期(孕8~12w)、孕中期(孕13~27w)、孕晚期(孕28~37w)筛查贫血并发放三日饮食记录表以分析贫血孕妇的能量、营养素、膳食种类的摄入情况。结果:孕早期、中期、晚期贫血孕妇的能量达标率分别为52.94%、65.45%、70.53%;碳水化合物供热比的达标率分别为64.71%、49.09%、40.00%;蛋白质摄入量达标率分别为76.47%、49.09%、32.63%;脂肪供热比达标率分别为94.12%、30.91%、26.32%。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孕早、中期贫血孕妇存在钙、铁、锌、硒、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不足,孕晚期贫血孕妇存在钙、铁、硒、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不足。孕期贫血孕妇普遍存在鱼禽肉蛋和奶制品摄入量不足的情况。结论:孕期贫血与能量、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及膳食种类的不均衡有关,应加强孕期营养干预,预防贫血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新疆喀什地区不同孕期维吾尔族孕妇膳食营养和叶酸缺乏状况,为今后开展该地区孕妇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喀什妇幼保健院426例孕妇进行膳食和叶酸缺乏状况调查。结果:孕早、中晚期孕妇营养素摄入偏高的是能量、蛋白质和钠,分别占供给量标准的105.17%和114.60%、124.50%和119.15%、201.75%和236.08%;摄入偏低的营养素是钙、钾、铁、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C;摄入量严重不足的是碘和叶酸,分别占供给量标准的36.14%、37.11%和15.27%、16.79%;不同孕期的孕妇叶酸缺乏检出率有差异(P0.01)。结论:孕妇膳食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增加含碘、叶酸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膳食调查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结构和膳食摄入量,评估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需求的满足程度,为合理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以我国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2005)及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的膳食指南为推荐量,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血透患者连续3d膳食摄入情况,分析食物来源和饮食结构,评价每日食物及每日营养素摄入量,比较各营养素摄入量与推荐量的差异性。结果:根据食物分类,血透患者日均摄入量排在前三位分别是蔬菜类(247.5g,占34%)、谷类(209g,占28.7%)和水果类(71.5g,占9.8%),排在末三位分别是鱼类、豆类、蛋类(13.7g,占1.9%;22.2g,占3.0%;27.6g,占3.9%);动物性食物是蛋白质摄入的主要食物来源(占62%),植物性食物是钙、铁摄入的主要食物来源(占53%和69%);与推荐量相比,血透患者除了维生素E和钠的摄入量大于推荐量外,日均总热卡和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推荐量;部分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B2、B6)和部分矿物质(锌、硒、铁等)摄入量低于推荐量(P0.05)。结论:血透患者普遍存在膳食摄入不足的问题,大部分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不能满足血透患者营养需求,建议加强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1.孕期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个性化膳食指导对孕妇体重、孕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而达到管理孕妇孕期体重,降低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减少围生期并发症,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遂宁市中医院及遂宁市妇幼保健院建卡并参加孕期健康教育的单胎初产妇,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者200例。两组均参加孕期健康教育,B组孕妇在参加孕期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其在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营养膳食指导。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孕中,晚期能量及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孕妇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和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三者孕妇孕中,晚期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热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孕妇孕中,晚期三搭营养素占能量来源的构成与正常摧荐值比较:实验组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基本适宜3.三组孕妇孕期增重比较:实验组孕妇孕期增重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孕期增重分别为16.44+/-2.10;15.01+/-3.35;10.44+/-2.05;对照组孕妇孕期增重分别为:19.36+/-5.83;18.49+/-3.45;16.40+/-3.22;4.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符合WHO摧荐的最佳高智商新生儿体重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5.三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贫血,巨大儿的发生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三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实验者剖宫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个性化的膳食指导,使孕妇孕期膳食摄入接近合理,孕期增重相对适宜,分娩适宜体重儿的比较增加,减少了剖宫产率,降低了巨大儿的出生率,减少了孕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评价厦门市乳母膳食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厦门市200例乳母产后第2天、第7天、第30天、第90天的饮食状况。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计算营养素的摄入量,并用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评价。结果 厦门市乳母动物性食物(奶及奶制品除外)摄入偏高,豆及豆制品、薯类、蔬菜摄入偏低;产后第2天、第7天、第30天、第90天能量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 146.7、2 261.2、2 304.7、2 252.9 kcal,乳母蛋白质平均摄入量分别为113.5、129.1、126.3、112.5 g,脂肪的供能比分别达到32.7%、35.4%、36.9%、41.1%,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分别达到45.4%、41.7%、40.9%、38.7%;乳母膳食纤维、钙、碘、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的平均摄入量均低于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结论 乳母膳食结构不合理,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应适当调整膳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相似文献   

8.
孕期乳母期妇女是重要的特殊人群,其机体对营养素需求量显著增加。常规膳食容易引起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将直接影响母体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产后婴儿生长发育。本文综述了国内孕期乳母期妇女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现状。与推荐摄入量相比,VA、VB1、VB2、VC、钙、铁和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营养供给不均衡。为预防和解决孕产妇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及卫生部门长期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营养素缺乏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素补充剂来平衡营养。现今孕产妇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选用营养素补充剂的比例相对较高。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营养素补充产品,简要总结了保健食品类,OTC(非处方药)类以及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剂型的普通食品类营养素补充产品和它们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获取中国农民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中国不同性别、年龄农民的能量、宏量营养素和膳食结构特征,并比较不同省份农民摄入特征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农民男性和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下降;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农民的能量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其供能比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地区育龄妇女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为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山西省中阳、交口、柳林3个县218名18~45岁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频率法进行调查,并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标准,评价膳食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以粮谷类和蔬菜类为主,约占食物总摄入量的75%左右;动物性食物摄入普遍不足,仅占膳食组成的11%左右。微量营养素钙、锌、叶酸、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缺乏较为严重;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例失调。结论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地区育龄妇女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普遍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并分析河北省唐山市孕中晚期妇女的膳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对孕期妇女进行营养干预和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2013年3—6月在河北省唐山市某三甲医院产检的187例孕中晚期妇女进行膳食调查。结果:能量、蛋白质、铁在孕中晚期妇女中均能满足需求;孕晚期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量充足,其余营养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过量;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合适;优质蛋白质摄入充足。结论:应增加孕中晚期妇女海产品、牛奶及其制品、豆制品、新鲜蔬果和粗粮的摄入量;适当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展孕期基础代谢率的估算公式与体成分仪实测基础代谢值间的比较研究。方法:对北京医院产科常规产检的孕妇分别在建档日、孕22—24周、孕30—32周、孕36—38周采用孕妇专用型体成分仪测量其基础代谢值,与两种估算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4次结果中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测的基础代谢值最低。结论:实测的基础代谢值应用于临床上的能量计算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调查及其与饮食状况的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55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妇饮食状况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本次调查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4例(9.78%);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健康孕妇日摄入总能量、年龄、孕次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BMI、脂肪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甜食喜好、夜宵食用、荤菜量过多、豆制品量过少占比明显高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脂肪摄入量、甜食喜好、荤菜量过多、豆制品量过少是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的饮食状况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应重视脂肪摄入量、甜食喜好、荤菜量过多、豆制品量过少等孕妇的营养干预,以防治娠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湛江市体校运动员备战12届省运动会前的膳食营养状况,通过营养调控促进运动员机体健康、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方法:采用称重法、食谱分析法研究12名重点队员膳食营养状况,并通过个性化营养补充对运动员进行营养调控。结果:运动员在营养干预前碳水化合物、总热量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值,脂肪摄入量高于推荐值;早餐摄入能量偏低,晚餐摄入偏高;膳食维生素A、B1、B2的摄入量和钾、镁、铁的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值。营养干预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总热量摄入量和早、中、晚三餐供能比接近推荐范围;维生素A、B1、B2、C、E的摄入量和钾、镁、铁的摄入量均接近推荐值。营养干预后运动员平均瘦体重增加4.93%(p0.05),体脂减低了7.63%(p0.05)。在营养调控期间运动员后半阶段平均血色素浓度比前半阶段增加了4.3%(p0.05),而血尿素水平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波动。结论:通过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生化监控,在干预运动员膳食营养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营养调控,可使其血色素维持理想水平,提高其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非住院高龄卧床管饲患者营养状况。方法:以驻沈干休所68名长期卧床高龄休干为调查对象,记录被调查对象每天摄入的所有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计算每人每天摄入的热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供能营养素以及膳食纤维数量,采集人体测量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价高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老年患者管饲匀浆中食物种类比较齐全,但在数量上有个别品种不能达到建议值;能量摄入偏低(16.2kcal/kg),三大供能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36%,而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26%、35%;膳食纤维摄入9.2g(8.4g/1 000kcal),是RNI的60%。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降低者最多,有48.5%患者的BMI处于低限值以下。结论:高龄患者管饲饮食配方中有不尽合理之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高龄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要保证能量摄入,尚需维持三大供能营养素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北京和济南两城市育龄女性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北京和济南两大城市育龄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北京195例,济南186例,对其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和济南两市营养知识和营养态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饮食行为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中,30~39岁组营养知识得分明显比其他两组高。结论:两市育龄妇女的营养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越低,其营养知识水平越低。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对育龄妇女进行营养知识宣教,以满足育龄妇女对获取营养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exposure to inorganic arsenic is a health concern,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foetuses and children, dietary exposure levels among pregnant women and children have not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Japan. To address this shortcoming, we completed a 3-day duplicate diet study for 104 children and 101 pregnant women in two cities, Shimotsuke, Tochigi and Asahikawa, Hokkaido. The levels of intake of total and inorganic arsenic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and inorganic arsenic in food and drinking water measur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Estimated intakes of total and inorganic arsenic were 8.46 ± 3.02 [µg/kg BW/week] and 1.74 ± 1.07 [µg/kg BW/week] in pregnant women and 20.07 ± 3.53 [µg/kg BW/week] and 8.46 ± 3.02 [µg/kg BW/week] in children, respectively. Weekly arsenic exposure per kg body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ildren than in pregnant women.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arsenic were generally very low in collected drinking water samples with a small number of exceptions, and drinking water was not considered as a major source of inorganic arsenic exposure in Japan. We found that total and inorganic arsenic intake were higher among frequent consumers of hijiki seaweed, in both pregnant women and children. Although rice and rice products that are staple foods of the Japanese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major sources of inorganic arsenic exposure in Japa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jiki consumption elevates levels of inorganic arsenic in Japanese children and pregnant women. More efforts are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risk of exposure to inorganic arsenic in populations highly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女性与血糖正常孕期女性的体成分对比研究。方法:对北京医院产科常规产检的164例孕妇分别在建档日、孕22—24周、孕30—32周、孕36—38周采用孕妇专用型体成分仪测量其人体成分,其中16例发生妊娠糖尿病,比较其与血糖正常孕妇的人体成分差异。结果:两组间的体重、基础代谢值、去脂体重、瘦体重、体脂肪重等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体成分与血糖正常组之间有明显差异,控制孕妇的体成分变化对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等可能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干预用于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糖代谢异常孕妇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营养组29例、对照组29例,给予营养组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应用营养干预措施。统计两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转阴率以及治疗后两组的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质指数)。结果:营养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P〈0.05),2年后糖代谢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除比较2hPG、TG、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孕妇糖代谢异常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