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叶黄素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反式叶黄素晶体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和蔗糖为壁材,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叶黄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叶黄素微胶囊化最优的工艺条件为蔗糖占总壁材质量为10%、壁材质量浓度0.15g/mL、芯壁材质量比1:15、乳化剂添加量为总壁材质量的0.6%、胶体磨均质两次、进料速度400mL/h、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80℃,所得产品微胶囊效率和产率分别为92.35%和90.27%,且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麦芽糊精、酪蛋白为壁材,分别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制备叶黄素微囊.用8%HPMC的乙醇水溶液作为包衣剂,对喷雾干燥制备的叶黄素微胶囊进行二次包埋.以微胶囊化效率、表面形态等理化性质及贮存稳定性为主要指标,考察三种微胶囊化方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并与美国进口的5%冷水溶叶黄素微囊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次包埋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最优,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次之.  相似文献   

3.
以麦芽糊精、酪蛋白为壁材,分别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制备叶黄素微囊。用8%HPMC的乙醇水溶液作为包衣剂,对喷雾干燥制备的叶黄素微胶囊进行二次包埋。以微胶囊化效率、表面形态等理化性质及贮存稳定性为主要指标,考察三种微胶囊化方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并与美国进口的5%冷水溶叶黄素微囊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次包埋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最优,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叶黄素微囊的性能次之。   相似文献   

4.
微胶囊叶黄素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微胶囊叶黄素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光、热、pH值及氧气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叶黄素含水率为3·0%、密度0·39g/cm3、粒径8~10μm、溶解度90s;叶黄素经微胶囊化后可明显提高叶黄素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减弱了pH值的影响和氧气对叶黄素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5.
黑米色素的吸收光谱及色差分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晴  陈勇 《食品科学》1999,20(7):12-16
测定了黑米及黑米色素的吸收光谱和CIELab值。经分析,黑米中花色苷主要品种3′甲花翠素-3-0葡萄糖苷,两种黑米中花色苷含量为84.2mg/100g,284.2mg/100g,黑米色素中花色苷的含量为23.9%(以3′甲花以素-3-0葡萄糖苷计)。测定了pH值,乙醇,NaCl等对黑米色素的吸收光谱和CIELab影响较大,蔗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天然色素叶黄素使用中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陈志行  雷婷 《食品科学》2004,25(6):88-92
本实验将国产叶黄素纯化后测定其光谱特性,并研究了温度、光照、pH值、金属离子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及色素的耐还原性,其中造成色素损失率最高的是还原剂,最少的是金属离子。选取其中三种有较强影响色素稳定性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和使用环境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34),从实验所得,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效果的主次顺序:金属离子>pH>VC,最优水平组合为Zn2 为0.0055%,VC0.020%,pH为6.0。综合因素试验结果与单因素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10):105-110
以蓝莓果汁粉、微胶囊化叶黄素干粉等为主要原料,研究开发了一种蓝莓口味的叶黄素固体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叶黄素、蓝莓果汁粉、魔芋粉、三氯蔗糖和酸味剂的添加量对产品的气味、口感、色泽和组织形态等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固体饮料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叶黄素的有效添加量为7.5mg,复合酸味剂柠檬酸∶柠檬酸钠∶DL-苹果酸为5∶3∶2,添加量为6%,蓝莓果汁粉为5%,魔芋粉为10%,三氯蔗糖为20mg。该产品具有蓝莓的香气、酸甜适度、色泽均匀、组织细腻等良好的感官品质,即冲即饮,具有携带、运输方便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紫苏色素不同pH条件下及乙醇—水溶液中的色调变化。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紫苏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和亨特(Hunter)坐标三参量Lab值。结果表明,紫苏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随pH和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Lab值相应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温度、加热时间及p H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黄素在447nm处有最大吸收峰; 60℃时保存率为96.5%,而100℃时叶黄素的保存率仅67%,说明叶黄素在高温条件下较不稳定;p H 1~4时叶黄素被氧化其含量和保存率较低, pH 5~13范围内,其含量基本不变,稳定性较好,强碱性条件下叶黄素的结构发生变化,易被氧化,稳定性较差;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温度>加热时间>p H,在试验条件下,温度80℃,加热时间2 h, pH 7时叶黄素的保存率最高,稳定性最好。试验结果为叶黄素的生产与应用领域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以微胶囊化叶黄素微粒为原料,研究开发一种叶黄素软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叶黄素、凝胶剂、甜味剂、酸味剂、柳橙汁的添加量对叶黄素软糖的风味、口感、色泽和组织形态等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叶黄素软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叶黄素微粒的添加量为0.2%;凝胶剂为明胶,添加量为15%;复合甜味剂白砂糖:葡萄糖浆为1...  相似文献   

11.
选用工厂生产常用的C.I.分散红73、C.I.分散黄211和C.I.分散蓝183这3种纯分散染料进行微胶囊化并实施无助剂染色。通过改变微胶囊化时的芯壁比,控制分散染料缓释速率,并考察相应微胶囊化分散染料的高温高压染色上染曲线、初染率、匀染性及提升力等染色性能。最终找出微胶囊化芯壁比的变化与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于无助剂拼染的微胶囊化分散染料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2.
13.
为测定月见草油微胶囊粉末油脂中油脂过氧化值,比较了碱性乙醚法、机械研磨法、超声波振荡法提油的优劣,结果表明:碱性乙醚法提油率虽高(94.69%),但测得的POV值与原料油相比偏高很多,明显失真;机械研磨法提油率偏低(40.68%),且不稳定,不宜采用;超声波振荡法提油率居中(59.63%),重现性好,精确度高,POV测定值与原料油最接近;试验还表明超声振荡时间以3min为宜。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红曲色素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酸碱度、光和热对水溶性红曲色素性质的影响,其实验结果为水溶性组曲色素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红曲霉菌株SE01为出发菌株,经过不同浓度(5.0%、5.67%、6.33%、7.0%、7.67%)过氧化氢的处理,得到了3株长势较好的菌株SE1500,SE1700,SE1900,将这3株菌种扩大培养并测定SOD活性及色价.结果表明3株菌SE1500、SE1700、SE1900的SOD活性相对于出发菌株SE01分别提升了3倍、2.5倍、1.3倍,色价分别提升了63.6%、117.3%、67.3%.综合考虑SOD活性、色价及菌种的应用(主要用于色素的生产)三个方面,确定菌株SE1700为目的菌株.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提取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万寿菊颗粒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提取方法,主要讨论了温度、时间、料液比、功率对叶黄素提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温度35℃、时间45min、料液比1︰4、功率120W时叶黄素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李琳娜 《饮料工业》2011,14(6):9-10
色值是反映浓缩苹果汁颜色深浅程度和衡量苹果浓缩清汁产品质量的重要理化指标。介绍了浓缩苹果汁色值测定的意义、色值测定的检测仪器和主要测定方法,重点研究了影响浓缩苹果清汁色值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董海胜  陈斌 《饮料工业》2008,11(7):17-21
以乳液粒度分布及粘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均质级数、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对微胶囊油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为微胶囊油脂乳液的研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戴雨仟  刘晓刚 《纺织学报》2022,43(4):147-152
为分析服装色彩感知价值对品牌忠诚形成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研究,构建了色彩感知价值、主动改善、品牌认同、品牌忠诚4个变量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应用回归模型对收集的207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服装色彩感知价值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提出的3个假设均得到验证;消费者感知到的服装色彩价值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