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地质体,目标是防灾减灾,而地质工程研究地质体工程特性及灾害发生机理.两者相辅相承,地质工程促进岩土工程发展,而岩土工程引导地质工程发展方向。目前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对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的阐述相对缺乏。文章论述了岩土工程专业重视工程地质教学与实践的重要性,探讨了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工程地质实用创新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界》2004,7(10):19-22
张倬元教授是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和教育家,他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在工程地质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一直倡导工程地质学与土力学、岩石力学紧密结合,广泛吸收现代数、理、力学新成就,充分运用现代测试技术与计算技术,地质过程机制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他的足迹遍及长江三峡,大渡河龚咀、铜街子,黄河龙羊峡、李家峡、拉西瓦、黑山峡,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雅砻江二滩、锦屏Ⅰ、Ⅱ级,澜沧江小湾等大型水利工程现场,参与并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的理论、方法方面都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贡献。为此记者就有关我国地质灾害方面问题专程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山区城市发展规划,为满足工程建设及防灾需要,对南山区地质、地形、地貌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及地质灾害展开分析,论述了南山区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性质及特点,采用环境综合指数法与Mapgis软件平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对工程地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其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区四类,按不同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地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调研结果,从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校外实践教学经费不足、校外实践教学场地偏少与实践教学师生比例过低等4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课时安排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实践、实际工程讨论式教学方法、结合工程实践开展实验与校外实践教学方法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相关课程讲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春明  匡俊 《建筑知识》2014,(2):103-104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建立一个城市地质信息数据库与开放、动态、实时的三维可视化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区域地质信息的集成集群、深度开发和一体化管理,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三维可视化决策平台,为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提供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以某开发区为例,利用城市地质勘察大量工程地质勘探孔取得的资料来描述工程地质层的空间展布情况,建立恰当的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并使相应的空间可视化分析具有可操作性。在建立了总体规划专项工程地质数据库的情况下,按区域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分区,对地质适宜性作出了评价,并对天然地基、桩基础、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基坑工程、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估。  相似文献   

6.
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不良地质作用等方面对芜湖核电站东侧高挖方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工程地质类比、赤平投影分析、极限平衡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芜湖核电东站侧高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进而提出边坡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屈建军 《山西建筑》2012,(22):103-104
以白云新城北部延伸区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为例,在综合分析规划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规划区工程地质分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规划区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及评价,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必须以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在分析把握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要素的前提下,对其工程地质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做出评价,这是分析评价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有效和最佳方法。针对太澳高速公路河南段一岩质边坡工程,深刻分析其内在地质条件和外在触发因素,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对工程地质要素进行系统分析,获得了边坡稳定性结论,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提出一种更加合理科学的思路,对同类或相似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黎明 《山西建筑》2012,(30):102-103
经过工程地质勘测工作,对东山供水工程一期可研阶段中线方案隧洞段支洞工程地质进行了分析论证与评价,从而为工程地质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东升 《中华民居》2012,(11):215-216
工程地质勘察是运用地质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按照科学的勘察程序与方法,利用有效的测试仪器和技术,调查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存在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本文结合黄果树半边街安置小区工程实例,就地质勘察、地质条件,岩土工程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梁师俊 《岩土工程界》2007,10(11):62-65
工程地质勘察一体化系统是工程地质勘察和数字地质领域的最新发展分支之一,在研究工程地质力学、工程地质建模和可视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规则三角网划分,引用GIS技术和OpenGL技术,并结合AutoCAD和Word的VBA功能,实现了工程地质建模、工程地质数字化、工程地质数据库管理、工程地质特性分析、地质解释、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和图形可视化的一体化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以徐圩港池12-17#泊位工程的工程地质评价为研究对象,先介绍了工程地质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并对实施过程进行了介绍;通过评价方法采用和过程的实施,获得了徐圩港区泊位工程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从"岩土单元体工程性质、地基均匀性、水不良作用、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场地适宜性"7个方面对徐圩港区泊位工程场址的工程地质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论作为接下来设计、施工的依据;最后总结了场区工程地质的关键问题和技术,以期为今后同类工程的建设和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11)
通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开展高等钻井工程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及对高等钻井工程全英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可知,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教学问题。实践表明,对高等钻井工程全英文教学要从开设课程、学分、评分方式、课程内容、教科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既要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知识,又要让其逐渐适应我国先进的教学模式,并从中找出基于工程实例分析的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相结合一套教学方法,这对开展高等钻井工程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城市规划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调研、资料收集基础上,对场地工程地质进行综合分析。对地质环境影响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和预测;对工程地质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科学的开发建设模式。并以海口市江东组团规划为例,从工程地质条件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场地用地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开发模式,对于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5.
《滨海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全面系统论述了我国滨海城市地区区域地质环境基础特征,提出了滨海城市地区地质环境的地域分异性规律;研究了滨海城市的工程地质类型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了我国滨海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发育规律与成灾特点,并从灾变动力学的角度,对其成因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全面总结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理论进行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并以烟台市为例,研究了滨海城市的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评价与分区;提出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概念和滨海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准的…  相似文献   

16.
《土工基础》2016,(6):631-633
三道沟林场水电站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坝基缓倾角节理,引水隧洞工程区围岩稳定性,压力管道——厂房区边坡稳定性。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工程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围岩分类对引水隧洞岩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对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终对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场地稳定性与地基均匀性分析评价是为了判断勘察场地地质条件、地貌、工程地质单元和地基岩土层结构等条件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部分,是施工图设计的重要依据。结合某项目工程实例,对其场地稳定性与地基均匀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奉节白衣庵滑坡演化的工程地质与历史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三峡库区白衣庵滑坡进行的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对众多勘探资料进行研究;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分析出发,揭示白衣庵古滑坡的解体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从第四系地层沉积关系和年龄、特殊地层变形破坏形迹及地质事件的相互关联性出发,对自衣庵古滑坡进行历史地质综合分析,阐明其发育演化历史,从而判别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白衣庵滑坡整体是稳定的,但局部不稳定,将以中小型滑坡为主的形式逐渐发生解体。采用古滑坡的工程地质与历史地质联合分析法,可揭示大型古滑坡在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多样性,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滑坡目前所处的发展演化阶段,以正确评价和预测滑坡稳定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复杂地质体中地下硐室的施工优化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金川公司龙首矿卷扬机硐室为例, 论述复杂工程地质环境中地下硐室施工优化与稳定性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通过围岩工程地质研究, 建立工程地质模型, 为硐室优化模拟输入真实的地质力学参数, 模拟优化硐室的施工,并结合工程变形监测, 分析评价复杂地质环境中地下硐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工程地质评价不仅仅是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也能够为隧道设计提供反馈信息,为施工提供指导。为深入研究隧道工程的地质评价,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性,以广东省龙怀高速公路马口排岩溶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实际现场地质勘察的方法,基于马口排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对马口排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从隧道进口、出口、洞身等方面对马口排隧道的工程地质状况进行了分段评价,以为类似岩溶隧道的工程地质评价具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