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铁运营状态与接触网的参数标准密切相关,普通的巡检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爆发式增长的需求.接触网的技术状态影响着电力机车的受流质量,故接触网的参数测量与修正是十分重要的.文章所阐述的一种多功能、多用途、一体化测量接触网参数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巡视检测系统.设备使用精测激光+摄像头等机构对接触网进行相关测量,具...  相似文献   

2.
童翔  李涛  喻会永  吴禹希 《测控技术》2013,32(11):43-47
针对大风引起的接触网摆动导致弓网故障、危及铁路运行安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3G无线通信技术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远程监测系统。系统运用嵌入式技术实现监测终端对监测点风速、风向、温度以及大风作用下接触网摆动的视频图像的采集;运用3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监控中心与监测终端的数据通信;在监测中心,运用Silverlight富Web技术和WCF技术实现对实时数据的管理、通信和对监测终端的控制。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兰州铁路局某接触网监测站点,在保障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接触网支柱数字化管理是电气化铁路运维的关键环节,基于移动视频建立接触网支柱数字台账是高效、经济、便捷的技术手段。为实现对于移动视频图像序列中接触网支柱杆号的精准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相关和改进SVTR网络的接触网支柱识别算法。针对视频图像中接触网支柱区域重叠、结构模式复杂的特点,采用了YOLO v4网络对单帧图像中支柱区域和号牌标识区域分别进行检测,并通过测算交叠区域来获得距观察点最近的杆位和对应的号牌区域。此外,针对接触网杆号牌尺度多样性和字符变长的问题,在杆号文字识别问题中采用了SVTR-tiny网络,并进一步引入迁移学习方法增强模型对于复杂杆号的识别精度和对于不同线路场景的泛化性能。通过在实际高铁线路采集的移动视频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在移动视频中视野最近杆位杆号区域的定位检出率可达98.01%,杆号文本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13%,适用于我国高速铁路主要干线建设配套的接触网支柱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泉州电业局变电站远程视频辅助巡视操作系统的建设实例,阐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关键技术和作用.系统采用先进的视频巡检技术、SCADA系统联动视频监控、多屏显示和摄像机倒装技术,解决了电气设备在自动巡检和远方操作监视存在的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于牵引供电接触网参数测量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文提出了将激光测距技术、视频导航定位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融合于一体的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易于操作等优点的解决方案,克服了传统的接触网参数参数测量方法的缺点.系统通过实际测试,证明其各方面的指标都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6.
传统视频监控大多采用有线连接及固定点位探头,覆盖范围有限,监控易存死角。本文介绍一种基于Wi Fi连接的可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大范围无线监控与巡视。该系统包含上位机用户界面、嵌入式平台、视频服务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机控制等组成部分,用户不仅能实时获取视频监控画面,还可实时控制摄像头及监控装置的移动,具有整合度高、保密性好、实用性强以及扩展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共因失效对接触网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采用共因失效β因子搭建接触网模型。根据Markov过程理论,导出可修部件的共因失效概率随时间t的近似表达式。对某段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其等效失效模型和GO图。根据是否考虑共因失效两种情况,运用MATLAB绘制相应的可靠度变化曲线。对接触网系统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考虑共因失效后,各项可靠性参数值更加贴近实际。实现接触网系统的定性评估,并找出其薄弱环节,为接触网系统的运营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接触网设备维修信息以及巡视检查信息集成的业务需求,重点分析了基于Struts架构的MVC具体实现技术,分析和描述了Struts JSP2.0 EJB技术;对Struts构架下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进行了详细分析.经现场实际运行表明,所用技术的新特性提高了实际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采用JSP和Struts标签库,所以基本上避免了HTML脚本元素,使得系统视图开发更加具有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铁路接触网的检测和维护对铁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如何自动、快速和准确地检测接触网当前状态已成为接触网建设和运维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能自由在接触网上行走且可检测接触网内部振动频率的巡检机器人,同时结合以51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处理器以及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建立了接触网振动频率检测控制系统。为了验证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铁路接触网为检测对象,完成对其内部振动频率的检测工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检测控制系统可以成功地检测接触网内部振动频率,并且依此初步判断出铁路接触网内部是否有损伤。与其他铁路接触网检测方法相比,该检测控制系统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了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接触网/受电弓混合模拟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和构成。试验表明:以计算机测控系统为核心的混合模拟试验台,可进行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各种综合试验,为我国高速弓网系统的研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接触网检测车缺乏功能全面、性能优良的配套数据处理软件的现状,结合沈阳铁路局的具体需要,采用软件工程、数据库、多媒体、通信等技术,研制了一种适合高速接触网检测的数据处理软件系统。高速接触网参数检测数据经过本软件处理后,一方面能准确地反映高速接触网的运行状态,为接触网的调整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能为高速接触网的受流分析与弓网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试验数据和参考。该软件已应用于现场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巡检工作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工作之一,随着视频监控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利用视频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变电站巡检的集中化、智能化,成为变电站巡检的趋势。文中首先分析了变电站巡检工作的现状及应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了基于视频监控的变电站自动巡检系统。系统通过电网统一视频监控平台( SG-UVP)获取变电站监控视频数据,利用视频对变电站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识别和判断,实现巡检的集中化、智能化、可视化,同时介绍了相应的建设案例。实践证明该系统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智能视频巡检技术进行煤矿井下巷道变形检测时,常用的背景差分算法因要求输入图像具有良好的时空连续性而无法满足巡检视频背景建模要求。根据煤矿井下巷道变形巡检机器人匀速、定向运动及周期性采集视频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巡检视频异常检测方法:结合巡检机器人定位信息对巡检视频分段并提取相应关键帧,采用均值哈希算法建立背景模型,对背景模型中图像进行特征跟踪以实现校正,之后将背景模型与关键帧进行差分运算,生成二值掩膜并进行去噪及连通处理后,输出异常检测结果并更新关键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较准确地定位关键帧并检测出异常目标,检测速度约为50帧/s。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由弓/网系统、轨道线路、车辆、车站等组成,传统的人工巡检等方法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给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保障和进一步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机器视觉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状态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此,针对机器视觉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状态检测中...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煤气管道检测机器人视频图像传输技术特点,应用高速以太网技术研制成煤气管道机器人视频传输系统,并介绍了其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通信速率高、视频图像清晰流畅的特点。实践表明,这种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安全目前主要依靠地铁轨道巡检员在轨道无车时人工巡轨检查,这种方法速度慢、工作效率低,而且巡检效果完全依赖于轨道巡检员的经验和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地铁隧道巡检视频异常报警系统,该系统使用提出的SubwayNet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对巡检视频图像的分类。利用制作的地铁隧道巡检数据集对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保存模型,制作了图形用户界面并加入声音报警的功能,最后将程序文件打包为可执行文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分类准确率能够达到96%,速度能够达到52 fps,满足对视频实时、准确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井下配电室监控视频持续时间较长且行为类型复杂,传统双流卷积神经网络(CNN)法对此类行为识别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对双流CNN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流法的井下配电室巡检行为识别方法.通过场景分析,将巡检行为分为站立检测、下蹲检测、走动、站立记录、坐下记录5种类型,并制作了巡检行为数据集IBDS5.将每个巡检行为视频等分为3个部分,分别对应巡检开始、巡检中和巡检结束;对3个部分视频分别随机采样,获取代表空间特征的RGB图像和代表运动特征的连续光流图像,并分别输入空间流网络和时间流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对2个网络的预测特征进行加权融合,获取巡检行为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以Res Net152网络结构为基础,且权重比例为1∶2的空间流和时间流双流融合网络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度,Top-1准确度达到98.92%;本文方法在IBDS5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UCF101上的识别准确率均优于3D-CNN、传统双流CNN等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18.
《Ergonomics》2012,55(7):733-743
Abstract

A video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record the actions of inspectors during a visual and tactile inspection task in an automobile line plant. The system consisted of two video cameras and recorders operated synchronously. The recordings were analysed with a video motion analyser. The search behaviour of the inspectors was described by using four items of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each video frame. As a consequence, the inspection task was resolved into elements with a discrimination of 1/30 s.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behaviour when flaws were deleted, missed and when there were no flaws and the search strategy required to locate flaws in the product was described. The recommended values of search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and this recommended search strategy was presented in a form understandable to the inspectors.  相似文献   

19.
A CAD-based inspection planning strategy for video measuring instrumen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manufacturing effectiveness.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video probe that enables itself to inspect a work piece based on a CAD model.The measurement software includes CAIP module and MDP module.The CAIP module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CAD development platform whose kernel is the Open CASCADE.The entire system was tested,and relevant example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accomplish automatic inspection planning task for common parts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20.
黄一鸣  袁天辰  杨俭 《测控技术》2018,37(8):135-138
弓网系统是牵引供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良好的动态性能是列车平稳受流的重要前提.由于列车速度的提高,弓网间耦合振动加剧,并直接导致弓网故障的发生.基于受电弓及接触网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弓网垂向耦合振动系统模型,对弓网系统中受电弓连接件松动、接触线磨损、定位器失效等情况下的接触力响应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及分析,初步从动力学角度进行分类,为弓网接触力测控以及故障诊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