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目的 建立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水提取后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PSA)吸附提取液中的杂质,上清液用9-芴基氯甲酸酯(FMOC-Cl)衍生。衍生物用BEH C18进行分离,以乙腈-4 mmo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ESI ),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1 μ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定量限为10 μg/kg,以绿茶为基质,三种物质添加水平分别为0.25、0.50、1.00 mg/kg,回收率范围分别为草甘膦95%~116%,草铵膦98%~118%,氨甲基膦酸74%~84%,精密度均小于6.79%(n=6)。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等特点,适合于测定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和食品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的残留量。方法样品经纯水涡旋超声提取,二氯甲烷去除脂肪,C_(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水样)净化液在硼酸盐缓冲液中加入9-芴基甲基三氯甲烷(FMOC-Cl)丙酮溶液进行衍生化2 h以上,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经CAPCELLCORE C_(18)柱分离,用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在0.5~4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定量限为0.5μg/kg。在0.5、5.0和20μg/kg添加水平时,平均回收率为70.1%~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0.6%~8.9%(n=6)。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净化效果好,杂质干扰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水和食品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氨酸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了一种非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草铵膦、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的方法。方法以5 mmol/L的乙酸铵-氨水溶液(pH 12.0)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Dikma Polyamino氨基柱(2.0 mm×150 mm,5μm)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进行质谱测定,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草铵膦、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分别在2.5~100,5~200,5~2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0、2.0、2.0μg/L,定量限为2.5、5.0、5.0μg/L。草铵膦、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在3档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93.6%~10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4.47%~7.15%。结论本方法的样品无需衍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草铵膦、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定量测定咖啡豆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和草铵膦残留量。方法通过水提取样品,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 FMOC-Cl溶液衍生,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和草铵膦在2~1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方法的定量限为0.05mg/kg。在添加水平为0.05 mg/kg和0.5 mg/kg时,回收率为99.6%~107.6%,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52%。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灵敏,能够满足咖啡豆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和草铵膦检测与确证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9):217-22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草甘膦(PMG)和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超纯水提取、氯甲酸-9-芴基甲酯衍生,再经HLB柱净化后上机测定,并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0.001~0.5 mg/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9和0.999 8,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8.2%~103.4%和2.1%~6.2%,方法的定量下限分别为1.0μg/kg和7.5μg/kg。该方法基质干扰小、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及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食品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方法。样品用水提取,固相萃取小柱(HLB)净化,以5 m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氨基柱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线性范围分别是5.00~100μg/L和10.0~200μg/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0.0和20.0μg/kg,定量限分别为25.0和50.0μg/kg。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3个加标水平(25.0, 50.0和250μg/kg; 50.0, 100和500μg/kg)下的回收率为72.1%~90.7%,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5.49%~9.01%。该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前处理简单,样品无需衍生,结果稳定性高,可满足各类食品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7.
建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茶叶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分析方法。茶样经超纯水、二氯甲烷提取后,与三氟乙酸酐-七氟丁醇进行衍生反应,衍生后产物经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石墨化碳(GCB)、C18混合净化剂净化,TG-1701MS(30 m×0.25 mm,0.25μm)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试验详细考察了PSA、GCB、C18用量对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添加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 m L衍生液中加入50 mg PSA、25 mg GCB和25 mg C18时净化效果最好。在5μg/L~500μg/L范围内,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定量限(LQD)(S/N=10)分别为0.03 mg/kg和0.015 mg/kg,样品加标浓度为0.50、1.00 mg/kg和2.50 mg/kg时,草甘膦的平均回收率为86.1%~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2%~6.7%;氨甲基膦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3.6%~103.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6%~7.3%。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回收率和精密度等均符合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捷、同时测定食品中草铵膦、草甘膦、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水提取后使用乙腈沉淀氨基酸和蛋白质,离心后取上清液依次过Dionex OnGuardⅡRP柱和Dionex OnGuardⅡAg/H柱,流出液经IonPac AS11-HC离子色谱柱(含AG11-HC保护住)分离,用KOH淋洗液自动发生器(EG)进行梯度淋洗,抑制器采用外加水模式,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草甘膦和草铵膦在0.02~6.25 mg/L、氨甲基膦酸在2.00~62.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Gly、Gluf和AMPA的方法检出限分为0.047、0.033和0.520 mg/kg,定量限分为0.16、0.11和1.73 mg/kg,回收率为80.1%~109%,日内精密度(n=6)为0.91%~12.5%,日间精密度(m=5)小于10.0%。结论该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定量准确、灵敏快速的特点,适用于食品中草铵膦、草甘膦、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检测确证,能达到GB 2763-2014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QuEChERS—UPLC/MS/MS快速测定茶叶中的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茶叶中的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农药残留。茶叶样品用纯水提取,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乙腈和0.1%氨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CORTECSTM UPLC~C_(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模式监测,内标法定量。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农药在5~5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30μg/kg。分别添加30,100,500μg/kg 3个浓度水平的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农药,草甘膦的回收率为90.5%~93.5%,相对标准偏差为4.1%~7.2%;氨甲基磷酸的回收率为99.2%~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3.4%~8.3%。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分析速度快、方法稳定,适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农药残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建立一种非衍生化处理, 直接测定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及代谢物的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茶叶样品经酸化的同体积甲醇-水进行提取, 经Oasis PRiME HLB 固相萃取柱通过式净化, 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 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及代谢物在1.0~50 ng/mL的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平均回收率在83.7%~92.2%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 检出限为0.01 mg/kg, 定量限为0.05 mg/kg。结论 此方法前处理简便快速, 且准确性好、灵敏度高, 可实现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草甘膦和草铵膦,探讨衍生条件、净化方法和质谱参数对茶叶中草甘膦和草铵膦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经纯水超声辅助提取,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加入到pH 10.0的硼酸盐缓冲液中,并加入9-芴甲氧羰酰氯乙腈溶液进行衍生化处理2 h,过0.22μm微孔滤膜,经超高效液相色谱BEH C18柱分离,用2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体积分数0.1%甲酸)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仪电喷雾正离子准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草甘膦和草铵膦分别在质量浓度1.25~400和0.25~160μ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其检测限分别为4.0和1.34μg/kg。在低、中、高(定量限的2、10和40倍)3个添加水平时,草甘膦的加标回收率为88%~103%,草铵膦的加标回收率为93%~99%,相对标准偏差均<5%。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净化效果好、杂质干扰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茶叶类样品中草甘膦和草铵膦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草铵膦的方法。样品用水提取,先通过二氯甲烷萃取除去一部分杂质,再用固相萃取小柱(HLB)净化,以5 mmol·L~(-1)的乙酸铵-氨水溶液(pH 12.0)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氨基柱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草铵膦的线性范围为5~100μg·L~(-1),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mg·kg~(-1),定量限为0.05 mg·kg~(-1)。草铵膦在3个加标水平(50, 100和500μg·kg~(-1))下的回收率为77.6%~89.2%,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6.08%~8.54%。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稳定,可满足茶叶中草铵膦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一种黑木耳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 干制黑木耳样品经二氯甲烷脱色、水提取、盐酸沉淀蛋白、乙醇沉淀多糖后, 与三氟乙酸酐和七氟丁醇进行衍生化反应, 经气相色谱柱分离后, 在选择离子监测(selected ions monitoring, SIM)模式下进行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含量的测定, 外标法定量。结果 干制黑木耳中草甘膦在0.001~0.05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93), 表现为弱基质抑制效应, 检出限为0.02 mg/kg, 定量限为0.04 mg/kg, 在0.04、0.08、0.2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 平均回收率为82.4%~93.4%, 相对标准偏差为7.8%~9.5%(n=6); 氨甲基膦酸在0.0005~0.05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96), 表现为弱基质增强效应, 检出限为0.01 mg/kg, 定量限为0.02 mg/kg, 在0.02、0.08、0.2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 平均回收率为85.6%~96.8%, 相对标准偏差为5.7%~9.3%(n=6)。结论 该方法针对干制黑木耳基质, 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 净化除杂效果好且回收率高, 满足农药残留分析实验室对黑木耳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基于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草甘膦(GLY)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AMPA)的方法。蔬菜样品匀浆后经含1%甲酸的甲醇水溶液(v:v=1:1)涡旋、超声波提取,用Oasis PRi ME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p H11)和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在Dikma Polyamino HILIC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洗脱与分离,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反应监测(MRM),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分析。优化了液相色谱与质谱的仪器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对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在2~200μg/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2 mg/kg和0.005mg/kg;在0.005、0.01、0.0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8.2%~103.1%,相对标准偏(RSD)为0.9%~7.6%。该方法与现行标准SN/T 1923—2007进行比对,结果表明,2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实际可行。但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植物源食品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水超声提取,用二氯甲烷去除脂肪,并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以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进行衍生,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结果对茶叶和其他植物源食品的检出限分别为0.1 mg/kg和0.02 mg/kg,在5~100 ng/m 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草甘膦各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4.6%~96.5%,相对标准偏差为0.041%~0.553%(n=6);氨甲基膦酸的平均回收率为65.1%~79.4%,相对标准偏差为0.024%~0.338%(n=6)。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较高,精密度较好,符合国家标准对植物源食品中农药残留测定的要求,可用于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吸附材料,结合一款新型的阴离子农药残留专用色谱柱,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直接同时测定牛乳中草铵膦及其代谢物3-(甲基膦基)丙酸和N-乙酰基草铵膦。试样经甲醇溶剂提取,MWCNTs净化,高速冷冻离心除脂,Anionic Polar Pesticide色谱柱(2.1 mm×100 mm,5μm)分离,流动相:0.9%甲酸溶液(A)和0.9%甲酸-乙腈溶液(B),UPLC-MS/MS测定;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草铵膦采用内标法定量,2种代谢物采用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草铵膦及其2种代谢物,在1~50、2~50μg/L和2~50μg/L,R2>0.99,检出限分别为2.5、5.0μg/kg和5.0μg/kg,定量限分别为5.0、10.0μg/kg和10.0μg/kg,回收率范围为79.35%~101.80%,相对标准偏差为1...  相似文献   

17.
杨梅  孙思  刘文锋  王安波  潘承丹  汪俭 《食品科学》2019,40(10):337-343
建立茶叶中草甘膦和草铵膦的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方法。样品采用NaOH溶液提取后,HCl溶液调节酸度,经N-丙基乙二胺净化,氯甲酸(9-芴甲基)酯衍生化,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测定,外标法定量。草甘膦和草铵膦在0.005~0.5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草甘膦和草铵膦的检出限均为0.05 mg/kg,定量限均为0.08 mg/kg,在添加量为0.08、0.10、1.0、2.0、4.0 mg/kg时,草甘膦的回收率为75.6%~95.5%,相对标准偏差为3.24%~8.38%(n=10),草铵膦的回收率为76.0%~96.6%,相对标准偏差为3.05%~7.85%(n=10)。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回收率和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和草铵膦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非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茶叶中草铵膦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 茶叶样品经水均质提取,HR-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非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直接测定,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SI-)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优化的条件下,草铵膦在5~2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定量限(LOQ)为0.1 mg/k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4.2%~104.9%,相对标准偏差(RSDs)低于7.6%。结论 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叶中草铵膦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绿色、无需衍生化的离子色谱串联质谱(IC-MS/MS)测定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磷酸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茶叶样品经20 mmol/L NaOH水溶液超声提取后,以分散固相萃取法(150 mg乙二胺-N-丙基硅烷、15 mg C18、15 mg石墨化炭黑)对样品进行净化。采用IC-MS/MS测定草甘膦及氨甲基磷酸残留,以35 m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为流动相,在离子色谱柱AS11-HC-4μm(2 mm×250 mm)上进行分离,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并采用稳定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在5~2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8 2。茶叶中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的检出限均为0.05 mg/kg,定量限均为0.10 mg/kg。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1.2%~104.9%,61.5%~83.2%,RSDs均<20%。结论:该方法符合绿色分析化学要求,可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茶树不同部位(根、茎、叶)和土壤草甘膦、氨甲基膦酸的快速检测,其中茶树经超纯水提取,土壤经KOH溶液提取,提取液过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然后在硼酸钠缓冲溶液中与9-芴基甲基三氯甲烷(FMOC-Cl)进行衍生反应,其衍生产物在C18色谱柱上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含0.1%甲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系统地研究了提取条件对草甘膦检测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2.5~8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该方法定量限为0.05 mg/kg。对空白茶树和土壤分别添加0.05、0.40和1.60 mg/kg 3个浓度水平的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平均回收率为76.95%~112.57%,相对标准偏差为2.01%~6.83%(n=4)。该方法快速灵敏稳定,适用于茶树中不同部位和土壤中草甘膦残留的检测。残留动态试验表明:在施药剂量为0.3 g/m2时,草甘膦在叶部的富集量是最大的。随着时间延长,草甘膦在茶树各部位以及土壤中的残留量逐渐降低,且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最快,此研究可为后续草甘膦在非标靶茶树中的吸收、转运和代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