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白炭黑补强的橡胶胶料据美国专利5328949报道,一种补强胶料的成分包括:(A)至少一种二烯基弹性体,(B)细粒子白炭黑,(c)炭黑和(D)从(i)二硫代二丙酸或(ii)二硫代二丙酸和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中任选的一种白炭黑偶联剂。译自...  相似文献   

2.
聚酯补强的橡胶据U.S.专利5202384介绍,制备具有高定伸应力的胶料的一种方法,包括至少一种二硫代二酸(其结构式为HOOC-A-S-S-A-COOH,其中A代表烷撑基团)与至少一种二烯橡胶和至少一种熔点低于240℃的聚酯弹性体进行反应。译自《Ru...  相似文献   

3.
氯化乙烯橡胶的胶料氯化乙烯橡胶料具有良好的交联性能。贮存期间性能稳定,屈挠性和耐热性都非常好。这种胶料的组成如下:(A)氯化乙烯聚合物100份;(B)容酸的水滑石1.0-1.5份;(C)苯并噻唑胺盐(见图1)或二硫代氨基甲酸胺盐(R4NC(:S)SH...  相似文献   

4.
孙继杰 《橡胶工业》1996,43(7):412-416
含有活性添加剂的M-8_B1和M-8_T2K的两种油品对NBR-18O形密封圈有一定的副作用,通过调整NBR胶料硫化体系(硫黄0.3;促进剂CZ1.5;促进剂M0.5;硫化剂DCP2.0)和补强剂炭黑的用量(高耐磨炭黑55;喷雾炭黑40).可以使其满足抗两种油品侵蚀的性能要求。另外,在NBR胶料中添加25份耐寒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癸二酸二辛酯15).可提高胶料的耐低温性能,并使脆性温度降至-65℃以下。  相似文献   

5.
丁腈橡胶-40/三元共聚型氯醚橡胶并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丁腈橡胶-40(NBR-40)与三元共聚型氯醚橡胶(CHC)进行了并用研究。发现二之间的相容性良好。NBR-40/CHC并用比为80/20时,胶料的综合物理性能较好;为70/30时,胶料耐40^#机油的性能最好;耐四氯化碳溶剂的性能随并用比的减小(CHC用量增加)而提高。胶料硫化体系以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最佳,补强剂选择中超耐磨炭黑。  相似文献   

6.
对丁腈橡胶-40(NBR-40)与三元共聚型氯醚橡胶(CHC)进行了并用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容性良好。NBR-40/CHC并用比为80/20时,胶料的综合物理性能较好;为70/30时.胶料耐40#机油的性能最好;耐四氯化碳溶剂的性能随并用比的减小(CHC用量增加)而提高。胶料硫化体系以过氧化物硫化体系[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黄/四氧化三铅/促进剂NA-22]最佳,补强剂选用中超耐磨炭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NR胶料中将1-苯基-2,4-二硫代缩二脲(DTB)作为2-(4-吗啉硫代)苯并噻唑(MBS)的副促进剂的效果。结果发现,所有硫化反应都是一级反应,与DTB的用量无关。分析了不同DTB用量下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发现NR的应变结晶性未受DTB影响。根据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溶胀行为确定DTB的最佳用量0.25-0.5质量份。  相似文献   

8.
合成成功三个吸收波长在近红外域(1100~1275nm)的硫代双烯镍螯合物,其结构为〔RCSCSR〕2Ni,R为取代苯基。染料A的R取代基为:对-N-乙基-N-苄基苯胺;染料B的R取代基为:对-N-乙基-N-(2-甲氧基)乙基苯胺;染料C的R取代基为:久洛尼定(julolidine)。  相似文献   

9.
硫代双烯镍螯合型红外染料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成功三个吸收波长在近红外城(1100 ̄1275nm)的硫代双烯镍螯合物,其结构为〔RCSCSR〕2Ni,R为取代苯基。染料A的R取代基为:对-N-乙基-N-苄基苯胺;染料B的R取代基为:对-N-乙基-N-(2-甲氧基)乙基苯胺;染料C的R取代基为:久洛尼定。  相似文献   

10.
N-乙基-N-苄基间甲苯胺合成研究董源,严伐合成C.I.AcidBlue90、91、109及WoolDischargeBlueGN等品种的重要中间体N-乙基-N-苄基间甲苯胺(BET)国内工业化生产单位尚属不多,而BET专用性较强,国外专题报导罕见,...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与四甲基二硫化秋兰姆不同,四苄基二硫化秋兰姆可以提高硫化效率和硫化速度,而且不影响胶料加工性能和硫化胶动态性能。减小典型绿色轮胎胶料中TESPT的添加量,添加丁二酸酐、马来酸酐等酸酐可抵消对粘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三种不同的橡胶-炭黑胶料在一台模型销钉机筒挤出机上进行实验,对胶料的流动、推进和混合特性进行研究,三种胶料分别是SBR/BR(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乘用轮胎胶料,NR(天然橡胶)载重轮胎胶料和NBR(丁腈橡胶)工业制品胶料。实验对螺杆上没有销钉或挡板/沟槽的普通挤出机,螺杆上有挡板或沟槽的挤出机以及销钉机筒挤出机分别进行了对比.发现在螺杆上增加挡板可改善胶料的混合/均匀性,但同时会降低胶料的推进能力:采用销钉则既可改善混合/均匀性又不会影响推进力。均匀性最好的是乘用胎胎面胶料,均匀性最差的是NBR工业制品胶料。  相似文献   

13.
许青  吕增兴 《橡胶工业》1999,46(11):665-668
介绍了望远镜橡塑装饰包皮的胶料配方设计、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望远镜橡塑装饰包皮胶料的主体材料采用NBR/PVC(并用比83/17)并用体系;硫化体系由硫黄(1-25 份) 和促进剂TMTD(0-29 份)、促进剂DM(0-42 份)、促进剂M(0-42 份)组成;增塑剂选用增塑剂DBP(8-3 份);黑色胶料的防老剂选用防老剂2246(1-6 份),非黑色胶料的防老剂选用防老剂264(2-0 份);黑色胶料的补强填充剂选用HAF/GPF(并用比83/17) 并用体系,非黑色胶料的补强填充剂选用白炭黑/ 陶土( 并用比75/17)并用体系。NBR 的塑炼采用低温、小辊距和低容量的三段塑炼法;NBR与PVC的共混采用常温共混工艺;混炼胶的威氏塑性值控制在0-28~0-30 之间;制品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完毕后,再在160~170 ℃的烘箱中热处理15~30 min。胶料物理性能良好,成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吴石山  窦强  刘刚  马利明 《橡胶工业》1997,44(4):233-236
研究采用硅橡胶制备彩色电视机用橡胶高压帽和橡胶楔子。探讨了阻燃剂体系和补强剂对胶料物理机械性能、阻燃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十溴联苯醚(DBDPO)并用阻燃体系的阻燃效果较好,白炭黑用量以3~4份为宜。确定的橡胶高压帽和橡胶楔子胶料配方为:硅橡胶(混炼151型)100;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1;三氧化二锑2;DBDPO4;白炭黑:在橡胶高压帽和橡胶楔子胶料中分别为4和3。胶料性能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不形成亚硝胺的橡胶生产用品美国CM化学品公司的NaftocitZBEC(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是一种供诸如天然胶,丁苯胶、三元乙丙胶,丁基胶或丁腈胶等固体橡胶或胶乳用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硫化促进剂,该品由于其化学特性,在使用时不产生有害的亚硝胺,故可...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国外动态耐热、高强度按键胶垫据日本专利JP08277337报道,一种按键胶垫由20~90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不是聚乙烯)和10~80份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组成的胶料制成,其制造方法是将胶料模压制成空心形状,然后辐射硫化(0.01~50Mra...  相似文献   

17.
黄明智 《湖南化工》2000,30(2):13-14,27
介绍了以苄胺、丙烯酸乙酯、一氯化硫等为原料合成新型杀虫抽铃威的重要中间体N,N′-二硫双(N-苄基-β-丙氨酸)二乙酯的方法,研究了溶剂种类、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合成条件,以丙烯酸乙酯计收率达90.3%。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硝酸(65%)/亚硝酸钠体系对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氧化物-乙酰基三苯甲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3)、二乙酰基二苯甲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4)和三乙酰基一苯甲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5)进行亚硝解,成功脱去了上述三种化合物上剩余的两个苄基,将苄基转换为亚硝基,得到了一乙酰基三苯甲酰基二亚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6)、二乙酰基二苯甲基二亚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7)和三乙基酰基一苯甲酰基二亚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8)。  相似文献   

19.
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型纺化纤胶圈胶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共混型纺化纤胶圈胶料可通过调整增塑剂DBP用量(25份)、白炭黑用量(5份)使NBR/PVC之比达100/80,而胶料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300%定伸应力等均较好,邵尔A型硬度达到控制指标(72度)。胶料的挤出条件为:挤出机机头温度70—80℃,螺杆转速35r·min-1.  相似文献   

20.
吴石山  徐敏  王丽萍  邹惠芳 《橡胶工业》1996,43(12):730-732
轿车用O形密封胶料的生胶选择NBR2707/NBR3604(70/30)并用,硫化剂选择过氧化二异丙苯(2.5份),增塑剂选择液体NBR,防老剂选择防老剂MR/RD(1/1.5)并用,补强剂选择喷雾炭黑(60份)。胶料性能达到德国大众公司VW2.8.1-P70标准,产品可为大众公司系列轿车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