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兆祥 《材料保护》2002,35(6):56-56
众所周知 ,含硫光亮镍较普通无硫光亮镍的活性大 (电位较负 )。但是 ,如果这种光亮镍镀层镀在半光亮 (用其他光亮剂得到的含硫 0 .0 0 3%或更少 )的镍底层上 ,则腐蚀往往被终止在两类镍镀层的交界面上。这是因为含硫的镀层比半光亮的底层电位负 ,于是被优先腐蚀 ,从而起到牺牲性防护作用。在钢铁基材上镀半光亮镍 高硫镍 光亮镍 ,这种三层电镀层的抗大气腐蚀的性能相当出色。镀镍用的商品光亮剂品种繁多 ,电镀厂家多根据自身要求选用。商品光亮剂也是供货厂家用中间体配制而成。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镀镍光亮剂的自配试验 ,介绍如下。在…  相似文献   

2.
电镀Zn-Ni和化学镀Ni-P交替镀层的抗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铸钢基体的耐腐蚀、耐磨性能,通过在铸钢基体上沉积化学镀Ni-P和电镀趾Ni的交替镀层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多层镀层。考察了多层镀层的外观和在5%NaCl中的抗腐蚀性能。研究表明,化学镀Ni-P在电镀趾Ni层上的沉积以及在铸钢基体上沉积Zn-Ni与Ni-P的交替镀层是可行的;所有交替镀层的耐腐蚀性优于相同厚度的Ni-P化学镀层;亚层厚度为1μm和2μm的交替镀层比相同厚度的Zn-Ni单层镀层的耐腐蚀性更为可靠;镀层厚度相同且Ni-P亚层的厚度超过0.5μm时,交替镀层的耐腐蚀性随着层数和Zn-Ni亚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主要是多层效应的结果;在长达1a的浸泡腐蚀试验期同,所有镀层的外观都是令人满意的,都没有出现鼓泡和剥裂现象。  相似文献   

3.
电镀中间体在多层镀镍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镀镍体系通常由半光亮镍、高硫镍、光亮镍组成 ,常用于要求高耐蚀性的物品 ,如摩托车、家电、水暖器材等。多层镍的质量是由各工序所采用添加剂的性能所决定的 ,而电镀中间体的质量及合理的组合又决定了添加剂的性能。下面就多层镍缓蚀机理、多层镍添加剂、多层镍工艺管理方面对电镀中间体在多层镀镍体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1 多层镍体系中的耐蚀机理  多层镍通常为双层镍和 3层镍 ,多层镍之所以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其主要作用机理就是它的电化学保护性。Cu Ni Cr体系相对于钢铁基体来说是阴极性镀层 ,对基体起机械保护作用 ,一…  相似文献   

4.
刘定福  叶斌 《材料保护》1998,31(5):25-2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摩托车后减震器活塞杆的半光亮镍/高硫镍/光亮镍/硬铬电镀工艺,用该工艺电镀的活塞杆外表光亮,镀层结合力好,既耐磨又耐蚀,经32hCASS试验,耐蚀性达9级以上。  相似文献   

5.
杭州自行车总厂自1984年3月引进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的三层镍镀镍工艺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产品的抗腐蚀性能有突破性提高,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电镀工艺。通过生产实践及测试,我们体会到要使多层镍具有优良的抗烛性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镀层的总厚度应在20微米以上; 2.半光亮镍层与光亮镍层之间的电位差应大于125毫伏。高硫镍层的电位应比光亮镍层电位更负;  相似文献   

6.
闫洪  杨家明  李和平 《材料保护》2006,39(1):28-30,76
由于橡胶工业的电镀黄铜工艺大量使用氰化物等剧毒物质,并且黄铜镀层的耐腐蚀性较低,降低了橡胶制品的性能,对此,为提高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和减少镀黄铜、涂胶粘剂工艺所带来的污染,采用无污染和耐腐蚀性较好的化学镀镍代替镀黄铜工艺,以实现化学镀镍与橡胶的直接粘合.在试验过程中,进行了Q235钢化学镀镍工艺试验以及Ni-P镀层和橡胶的粘合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化学镀Ni-P合金层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对镀层进行全浸腐蚀试验.用平板硫化机对Ni-P镀层与橡胶进行硫化粘合试验,用橡胶拉力试验机测定镀层与橡胶的粘合强度.结果结明,所制备的Ni-P合金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镀层均匀致密,与基体的结力好.在硫酸和磷酸等强酸性溶液中,Ni-P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高于电镀黄铜层和Q235钢基体.将三聚硫氰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胶料偶联剂添加于胶料中,实现了化学镀Ni-P合金层与橡胶的直接硫化粘合,粘合强度达到10 kN/m.  相似文献   

7.
以直接化学镀的方法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光亮、均匀、致密、厚度达40μm的Ni-P合金镀层,用现代分析技术分析了镀层的微观形貌、组织成分、显微硬度、结合力以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P镀层属于中磷镀层,微晶结构,表面形貌呈胞状;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镀层的显微硬度比基体提高了4倍;镀层与抛光基体的结合力比未抛光的高,基体表面保持机加工状态的镀层破坏临界载荷为80.6 N;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多层镍镀硬铬是近年兴起的镀种,它具有多层镍层的高耐蚀性,又具有硬铬层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是性能优良的功能性镀层,常用于条件恶劣,硬度、耐磨性要求高的产品,如汽车、摩托车的减震器。这种镀层结构为总镍层厚度15~20μm,硬铬层10~15μm,半光亮镍层和光亮镍层之间的电位差在120mV以上,高硫镍层含硫量在0.15%左右,硬铬层硬度达800HV以上。和普通多层镍铬工艺相比,它的要求要高得多。普通多层镍铬电镀线上镀硬铬会出现大面积爆皮现象(既出现在基体同镀层之间,也出现在镍层和硬铬层之间)。试验认为…  相似文献   

9.
张敬元 《材料保护》2018,(5):103-106
为了进一步弄清钛材表面不同预处理工艺对其后化学镀Ni-P合金层性能的影响,应用预浸镀镍、磷化、氟化物-磷酸盐化学转化及微弧氧化方法对TC4钛合金(Ti-6Al-4V)表面进行了预处理。采用综合测试及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TC4钛合金不同表面预处理对Ni-P合金化学镀层沉积速度、结合力、耐磨性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C4钛合金表面预浸镀镍和微弧氧化后,Ni-P合金化学镀层沉积速度较快,且与基体结合更好,至少能承受40 N载荷,但其表面的平整度比磷化和氟化物-磷酸盐化学转化后的差;预浸镀镍后的表面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最好,微弧氧化膜表面的Ni-P合金镀层耐磨性最好,摩擦系数减小至0.12;微弧氧化膜提高了基体表面的化学活性,同时增强了对Ni-P合金化学镀层具有类似"抛锚作用"的机械力,增强了其与基体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0.
正0前言Ni-P化学镀层均匀、致密、光亮、硬度高、耐蚀耐磨性好,但其减摩性及润滑性较差。如果将聚四氟乙烯(PTFE)粒子加入Ni-P化学镀液中,形成Ni-P-PTFE复合镀层,就可以提高化学镀Ni-P层的减摩性能。然而,PTFE表面能极低,不易被润湿,而且分散性较差,故镀液的稳定性难以控制。为此,本工作先在Q235B钢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层,再制备PTFE涂层,经过风干、固化后烧结成型,得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化学镀Ni-P/Ni-W-P合金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讨论了316L不锈钢上化学镀Ni-P/Ni-W-P合金镀层的工艺,重点是直接影响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的关键过程--不锈钢基体的前处理工艺.试验发现,在前处理工艺中侵蚀活化液和预镀镍液的配方是最重要的.对2种镀层成分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力及硬度的测试表明,用本方法前处理工艺对316L不锈钢基体处理后进行化学镀能获得性能可靠的Ni-P/Ni-W-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现代装饰性电镀镍-铬或铜-镍-铬,一般都采用光亮性电镀工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金属材料.但光亮镍镀层中含有0.03%以上的硫,通常含0.05%以上的硫,镀层的抗蚀性和延展性都不如抛光的普通镀镍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市部分电镀厂和电镀车间已经成功地采用普通镀镍 光亮镀镍工艺.这样在二层镍之间,存在一个电位差,当铬层的裂纹或空隙处的光亮镍受到腐蚀,达到二层镍的界面时,二层镍之间形成第二个原电池(铬与光亮镍形成一个原电池),普通镍作为阴极受到保护,光亮镍先被腐蚀,腐蚀的方向纵向改为横向进行,从而保护基体金属. 但是,普通镀镍缺乏填平性,这样的双层镀镍仍需抛光,方可镀铬.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对非晶Ni-P电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Ni-P合金电镀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显微硬度仪等,研究了P含量12.3%(质量分数)的Ni-P合金电镀层热处理前后结构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镍磷镀层呈非晶态结构,270℃恒温10 min镀层开始晶化,析出亚稳相Ni12P5和Ni5P2,360℃亚稳相向Ni3P和Ni稳定相转变,且晶粒长大,420℃时只有Ni3P和Ni相;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大于非晶态镀层,300℃部分晶化析出的纳米晶弥散分布于非晶相中,镀层的硬度达到极大值,Ni3P硬质相的析出大大提高了镀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周上祺  陈青  任勤 《材料保护》2001,34(2):10-12
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提出了镀层结构模型,分析了镀层生成的结晶机理,比较了低磷与高磷Ni-P合金的晶体结构区别;前者为致密的镍基相中弥散分布粒状Ni3P相的晶体结构,后者为几何形状不规则的非晶态结构。对非晶态组织在300℃和400℃进行热处理,合金镀层发生晶化转变,且生成的Ni3P微晶显示出调幅结构。  相似文献   

15.
前处理对不锈钢表面化学镀Ni-P镀层结合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不锈钢表面获得结合力合格的化学镀Ni-P镀层,研究了化学活化、化学活化 闪镀镍、阳极活化 闪镀镍3种前处理工艺对不锈钢上化学镀Ni-P层结合力的影响.采用淬冷法和划痕试验2种镀层结合力测试方法,对化学镀Ni-P层与不锈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活化 闪镀镍和阳极活化 闪镀镍的前处理工艺,Ni-P镀层与不锈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合格,而采用化学活化前处理的试样,Ni-P镀层与不锈钢基体之间结合强度不合格,原因在于经化学活化后,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一层黑灰色的腐蚀产物.在168 h的NaCl溶液中腐蚀失重试验表明,不锈钢失重1.2 mg,而化学镀Ni-P镀层未发现失重,说明化学镀Ni-P镀层耐腐蚀失重性能较不锈钢为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90年代中将会有较大发展的一些合金镀层:电镀锌合金可用作代镉镀层;电镀锌-镍合金将广泛用作为钢铁的保护层;电镀锡-铋合金可能取代锡-铅合金镀层,以避免采用有毒的铅;电镀锡-钴合金或锡、钴与其它元素形成的三元合金可代铬;电镀锡-镍合金则以其高抗蚀性更吸引入;镍-钻合金镀层比镍镀层强度高,广泛应用于电铸中;电镀钯-镍合金将继续用于某些接触件上,代替镀金。还着重讨论了化学镀合金,指出化学镀镍-钴-磷合金比化学镀镍-磷合金更具电化学活性。介绍了化学镀镍-钴-磷、钴-磷、镍-钴-硼等合金在作为磁性镀层方面的应用,化学镀镍-磷-硼、钯-镍-硼等合金在作为电子接触器镀层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化学镀Ni-P合金中间层可提高Al材表面Cu镀覆性能。采用化学镀工艺,在Al表面沉积均匀连续的Ni-P合金层,再电镀Cu,形成Al/Ni-P/Cu复合材料。研究化学镀Ni-P合金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其成膜机理,以及Al/Ni-P/Cu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电性能。结果表明,Al材经碱蚀前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腐蚀坑或凸起,NiP合金在此位置优先沉积,逐渐成膜。碱性镀5min,酸性镀25min后,在Al材表面形成厚约5μm均匀致密的Ni-P合金镀层,再在其表面电镀140μm厚Cu层制备的Al/Cu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为2.92×10~(-8)Ω·m,经过150℃,360h热处理后,未发生Al、Cu相互扩散,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为3.04×10~(-8)Ω·m,结构与性能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塑料低温化学镀Ni-P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Ni-P化学镀液的主要成分、pH值和温度工艺参数对化学沉积Ni-P合金镀层镀速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镀液成分和工艺参数,在PP塑料基体上低温化学镀Ni-P合金工艺中获得中磷含量合金镀层,探讨了镀液组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镜测得镀层的含磷量为8.057%,所以为非晶态的镀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优化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讨论了几种因素对沉积速度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手段比较研究了Ni-Co-P与Ni-P镀层性能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Co2 的加入有利于化学镀层的沉积,但使镀层硬度下降;配位剂采用30g/L柠檬酸钠时沉积速率最快;适量的香豆素可以提高镀速并使镀层更光亮.Ni-Co-P镀层表面较Ni-P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20.
0 前言 作为装饰品的仿金镀底层比较薄(厚1~2μm),耐蚀性极差.一般采用亮镍打底,也有用光亮铜锡合金-亮镍或暗镍-亮铜-亮镍作底镀层,然后再镀仿金层;以高耐蚀性全光亮锌铁合金电镀工艺取代镍系作仿金底镀层,不仅光亮度同镍镀层的一样,防护性能更优,生产成本也成倍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