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能揭示旱灾风险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机制,是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可为制定旱灾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系统论述了旱灾风险的基本概念、识别、评估和调控4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旱灾风险及旱灾风险系统的定义,归纳了旱灾风险评估的3类主要方法,简述了旱灾风险调控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未来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关键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旱灾风险分析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旱灾机理和风险理论的认识,明确了旱灾风险的内涵;从旱灾形成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旱灾风险结构,并从干旱危险性、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易损性和旱灾灾情4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旱灾风险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云南省水资源和旱灾情况,分析引起云南省旱灾的因素,认为造成云南省旱灾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中,气候变化和地质状况等客观因素不是造成云南旱灾的罪魁祸首,只是在一定程度了加重了旱灾的灾情;而主观因素,如,云南省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却一方面使旱季无涵养水源的补给,另一方面引起土壤侵蚀,造成水库泥沙淤积,有效库容减小,蓄水功能降低,它们才是云南省旱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化的“感应器”和“敏感区”,对青藏高原进行农业旱灾风险研究,有利于青藏高原抗旱规划和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青藏高原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农业旱灾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旱灾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青藏高原县市农业旱灾风险等级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农业旱灾危险性由东南向西北呈现“高—低—高”分布,东南部区域危险性呈现增加趋势,7—9月青藏高原东部及东南部冬小麦与冬青稞遭遇旱灾的风险较高,4—8月青藏高原北部区域牧草遭遇旱灾风险较高;(2)藏高原农业旱灾暴露性区域性差异较小,东部和西北部暴露性呈现增加趋势,中部和西部暴露性呈现下降趋势;(3)青藏高原98.79%的县市脆弱性减小趋势通过置信度为99%的显著性检验;(4)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北部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较高且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我国抗旱减灾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旱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研究了旱灾保险的性质与范围,提出了旱灾保险的运作模式和建立旱灾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区域旱灾风险评估是连接旱灾风险科学认识与防范实践的核心环节,一直是旱灾风险防御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和难点,是支撑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针对实际旱灾风险评估中存在的概念不清晰、方法适用条件有约束、风险定量计算与物理解析相分离等问题,从评价对象符合风险评价目标关系程度的角度,研究指出了旱灾风险综合评价和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是目前旱灾风险评估研究的主要途径,辨析了其中旱灾风险系统、旱灾风险综合评价、旱灾风险定量评估等若干概念问题,探讨了单指标评价函数构建、指标权重确定、综合指标评价函数构建等若干方法问题,以进一步推动旱灾风险评估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旱灾风险的内在机理研究出发,阐述了自然水循环过程和社会水循环过程中水分亏缺对旱灾风险的影响,分析了空间调控、过程调控、功能调控、要素调控、准则调控等五类旱灾风险调控技术,构建了多维旱灾风险调控技术体系,总结了我国旱灾风险调控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旱灾风险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本质,提出旱灾风险管理的内涵、结构和基本程序,从而构建了旱灾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旱灾风险的精准、有效评估对提高区域抗旱能力和降低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旱灾风险系统不确定性特征及旱灾风险链式传递性机理引入联系数,实现模糊风险矩阵中悲观矩阵和乐观矩阵的合成、风险等级值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风险矩阵和联系数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估方法。济南市1999—2005年风险评估应用结果表明:济南市旱灾综合风险等级从1999年的超3级水平改善到2005年的接近1级的水平,在2001—2002年出现小幅波动,旱灾风险整体降低。该评估方法考虑了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根据样本指标变化特征合成等级,据此可反映各年旱灾风险的动态变化。相较于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新方法对各子系统旱灾风险评价等级判别得更细致,为区域旱灾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旱灾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文章结合肇源县实际,分析了干旱状况、旱灾成因,旱灾危害及抗御旱灾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旱灾是影响安徽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相同致灾强度下,灾情会随灾害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因此,研究农业旱灾脆弱性对安徽省防灾减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根据影响旱灾脆弱性的因素和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选择了旱灾面积比、森林覆盖率、农村人均收入等9个指标,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各市旱灾脆弱性进行分析,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旱灾脆弱性区划。结果表明,除合肥市、阜阳市、池州市、宿州市和黄山市5个市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旱灾脆弱度外,安徽省总体上农业旱灾脆弱性较弱,有较强的抗旱承灾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评估旱灾风险是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从旱灾风险的定义和物理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概念模型,形成了一整套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并以位于我国东北旱灾频发、重发中心的辽西北地区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可用于快速预估一定抗旱能力条件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亚国家经常发生旱灾,严重的旱灾会造成水资源短缺、经济损失及其他社会不良影响。目前,由于机构和技术方面的限制,影响了南亚国家抗旱和减轻旱灾的能力,有关机构和公众得不到旱灾及其旱情发展程度方面的信息。介绍了接近实时的遥测干旱和报告系统,及其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旱灾频发的发展中国家,加强旱灾管理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立足于旱灾风险管理机制,分析国内具有代表性省份的抗旱措施。从法律体系、组织体系、指挥体系、装备保障体系和工作体系五个方面探析旱灾风险管理的作用、基本路径和方法。比较旱灾危机管理和旱灾风险管理的优劣,努力推进旱灾风险管理的工作研究,探索抗旱减灾多部门协调、全社会联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旱灾风险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本质,提出旱灾风险管理的内涵、结构和基本程序,从而构建了旱灾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旱灾是灌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旱灾一旦发生,对灌区的粮食生产会造成极大破坏,使灌区群众在经济上也会损失巨大。为了更好预防旱灾的发生,减少旱灾可能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群众的利益,本文分析了灌区旱灾发生的各种原因,提出了减少旱灾发生的几点对策,对灌区抗旱减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旱灾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甘肃省1950—2007年58 a长系列旱灾资料。结果表明:甘肃旱灾特征明显,一是春旱、夏旱、春夏旱、冬春旱和冬春夏三季连旱是旱灾的基本季节特征;二是旱灾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黄河流域干旱发生的频次最高、范围最大、灾情最重,长江流域次之,内陆河流域相对较轻;三是旱灾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等。旱灾还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一是因旱粮食损失量随年代呈现逐步增长的变化过程;二是因旱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现大幅度增加趋势;三是虽然旱灾损失在不断增长,但是全省粮食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四是旱灾随降水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的中国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推进旱灾管理的科技化进程,本文首先阐释了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并采用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全国层面的农业旱灾风险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定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旱灾危险性区域分布规律较明显,大致表现为:西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农业旱灾暴露性区域分布规律较明显,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暴露性较大,大致排序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全国有一半左右的地区处于高脆弱等级和较高脆弱等级,主要分布在第二阶梯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农业旱灾综合风险高于南方,中东部高于西部,其中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西北东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北部地区风险相对较高,是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干旱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与干旱相关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干燥(Aridity)、干旱(Drought)、旱灾(Drought disaster)等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具有显著区别。在国内外文献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开展的干旱相关科学研究,本文深入剖析了干燥、干旱和旱灾的概念及形成机制,提出了度量干燥、干旱和旱灾的概念函数,并分析归纳了干燥、干旱和旱灾的基本特征,从不同角度对干燥、干旱和旱灾进行了科学、系统、全面的辨析。  相似文献   

20.
关中地区历史特大干旱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 5 0 0年关中旱灾的历史资料 ,结合解放后 40年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 ,分析了关中地区历史旱灾特点 ,预测了旱灾对关中经济可能带来的危害 ,说明了建立防御大旱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