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伟  汤红波  陈璐 《计算机科学》2013,40(11):43-47,51
针对移动网络应用在代理移动IPv6域中存在切换时延大并且缺乏对域间切换有效支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MIPv6的移动网络快速切换方案。该方案通过结合二层机制在移动节点完成注册之前进行预切换,提前获取节点信息,建立缓存数据转发隧道,利用扩展的信令消息进行不同域间实体的交互,实现对域间切换的有效支持,并引入双重缓存机制,避免了切换过程中的分组丢失。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相对传统机制,降低了系统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2.
目前,很多移动IP切换的机制都是为了减少移动主机在切换过程中的分组丢失,做到了无缝切换。本文通过对层次型快速切换机制进行仿真和分析,提出了在层次型快速切换机制中引入缓存管理机制的切换方案,改善了系统切换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移动IPv6切换机制依然存在切换时延在,分组丢失等问题。移动IPv6切换的关键问题是移动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主动预测邻居切换移动IPv6切换机制,采用主动自适应预测算法,根据网络和移动主机的运动状态智能的预测主机的切换,实现快速平滑切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大大减少了切换时延和切换次数,提高了系统的切换性能,保证了网络的QoS。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移动IP切换机制存在切换时延大,分组易丢失,安全性差等问题。该文从移动IP切换的关键问题移动检测出发,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有效的自适应主动预测邻居移动IP切换机制,运用主动自适应预测算法,根据网络和移动主机的运动状态动态智能地预测移动主机的切换,实现快速平滑切换。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与现有机制相比,极大地减少了切换时延和切换次数,保证分组按时到达,提高了系统的切换性能,保证了系统的QoS。   相似文献   

5.
移动IPv6中端到端Diffserv QoS上下文转移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移动IPv6端到端的DiffServ上下文转移框架,采用COPS-SLS协议作为DiffServ在移动环境下的信令机制来实现端到端的域间SLS动态磋商,使用端到端的上下文转移方法来重建DiffServ上下文可以避免重新发起COPS-SLS信令,并且端到端的DiffServ上下文仅在新增加路径中的QB间进行转移。该方法能减少切换时的服务中断,当MN切换时,实时应用能迅速得到与切换前相同的转发处理。  相似文献   

6.
张大伟  夏寅贲  田霖  谭敏 《计算机工程》2006,32(8):141-143,154
移动IP技术中的切换延时是阻碍移动IP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链路的切换协议,该协议在提前触发等机制的保障下采用链路冗余的方式,实现了移动节点的无缝切换。另外,对该协议在切换性能上的改进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协议下切换过程中的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7.
分析标准移动IPv6(MIPv6)的快速切换机制,提出一种基于邻居信息表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解决方案。通过预配置和定时更新的方法使移动节点提前获取将要进入目标有限区域的信息表——邻居信息表,从而缩短切换中过程转交地址唯一性验证时间及移动检测延迟时间,降低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不额外占用网络资源,能够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和切换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保证实时性要求高的音频、视频等业务的服务质量,针对去除DAD过程的RDMIPv6方案未考虑在传输速率相对较慢的无线信道中,移动节点向NAR本地注册所产生的时延以及切换过程中引入的丢包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PCRD-MIPv6。PCRD-MIPv6方案结合基于L2触发的切换预测和数据包优先级缓存机制,在L2切换完成之前向移动节点MN维护的接入路由器缓存列表T_AR中的所有AR发送MOA实现本地注册,与此同时,将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包按优先级缓存在PAR中,在切换完成后发往移动节点,从而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NS-2仿真结果表明,PCRD-MIPv6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切换时延,降低了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9.
移动IPv6快速切换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因此IETF提出了基于隧道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论文对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实现基于隧道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结合使用链路连接触发器和快速路由器公告,实现了将无线接入点链路地址快速映射成其连接的接入路由器信息,并且使用接入路由器信息缓存机制来优化切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达到了很好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v6协议实现了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平滑切换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问题.本文在阐述了移动IPv6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移动节点漫游切换时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然后提出了移动IPv6节点切换过程中的注册认证方案.最后通过实验测试证明该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相关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孔祥松  贾卓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8):1453-1455,1502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先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之一——移动节点越区切换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12.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该文在两种技术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最后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IPv6网中,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产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时和丢包问题限制了移动IPv5的应用。可见,移动IPv5切换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概述了移动Ipv5切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几种基本的改进切换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针对时延改进的切换技术进行时延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改进的切换技术确实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性能。其中,层次型快速切换是最能减少切换时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级移动IPv6协议中移动节点的移动性能和数据通信情况对移动锚点(MAP)选择机制的影响,将MAP按覆盖范围分成不同等级,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移动节点的移动性能和数据通信量,使移动节点按照移动性能的升降和通信量的变化,动态选择不同MAP级别的机制,达到减少移动节点的切换次数和均衡MAP之间负载的目的。模拟实验证明动态选择MAP级别的机制,减少了绑定更新消息,并在MAP的负载均衡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减少移动节点的切换次数和均衡MAP之间负载的目的,优化了移动节点的移动切换过程,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分级选择MAP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移动性管理基站在5G超密集网络部署的特定场景中所面临的信令开销大、数据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本文研究基于SDN架构的5G通信网络中的垂直切换算法,充分利用SDN控制器中的全局化的网络状态信息,计算最优的切换决策结果,尽可能的减少移动节点收集网络状态信息所带来的时延以及网络开销.利用Matlab对提出的切换管理策略进行了仿真,相对于LTE系统的切换管理机制,在切换时延以及平均切换次数上都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移动IPv6网络基于身份签名的快速认证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田野  张玉军  刘莹  李忠诚 《软件学报》2006,17(9):1980-1988
接入认证对移动IPv6网络的部署和应用至关重要,在切换过程中加入认证过程会影响移动IPv6网络的切换性能.当前,对移动IP网络中接入认证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对切换性能的影响.另外,目前许多双向认证机制都是基于证书的方式来实现,无线移动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无线移动网络.一种适用于移动IPv6网络的基于身份签名的快速双向认证方法被提了出来.该方法使用NAI(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作为公钥,简化了无线移动环境中的密钥管理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基于PKI(private key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低轨航天器与各地面基站之间移动IP切换时延大的问题,提出基于轨道信息预测的移动IP切换方案。根据轨道信息和地面基站位置信息事先预测接入地面基站的时刻和接入顺序,定时触发航天器与最合适接入的地面基站之间进行移动IP切换。研究并改进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切换流程,并通过STK和OPNET结合方式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明显改善低轨航天器的移动IP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8.
乔红麟  马跃 《计算机工程》2007,33(18):119-121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提出了接入互联网的需求。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是保证移动互联网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描述了MIPv6及FMIPv6的切换流程,分析了MIPv6及FMIPv6的切换性能及其切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归纳了一些优化思想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基于数据挖掘的MIPv6切换算法通过对移动轨迹的关联性挖掘进行有效的移动预测从而实现平滑切换。考虑到移动终端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决定了传统的数据挖掘算法并不适用的情况,提出一种低消耗的基于数据挖掘的FMIPv6切换算法(LCTWP-FMIPv6),通过减少对移动轨迹数据集的扫描范围从而减小了数据挖掘过程的计算量与存储空间占用,同时将LCTWP-FMIPv6切换算法android移动终端上进行实现。对比实验结果表明,LCTWP-FMIPv6切换算法在保证移动切换过程平滑与高效的同时在数据挖掘过程中的耗时也比传统数据挖掘算法有明显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