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良庄煤矿是1957年建矿的老矿井,现开采深度已延深至-750水平,有2采区、3采区、4采区、5采区、8采区、9采区6个采区,其中2采区、5采区、9采区为准备区,3采区、4采区、8采区为生产区。4采区位于-195水平与-350水平之间,其它各采区均在-350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2.
赵玉宝 《煤炭技术》2004,23(5):51-53
通过将原设计的铁东煤矿三、五两个采区合并布置成一个新的三采区,阐明了采区巷道实现集中布置的合 理性,它对于采区集中管理,缓解采区接续紧张,减少采区工程投资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前,抚顺东露天矿有4个煤炭采区,分别为+30煤炭采区、2号煤炭采区、坑底西部采区及坑底东部采区。每年汛期,因降水影响坑底采区不能作为主要采区进行生产作业,导致上部煤炭采区生产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煤炭产量及时供应。结合生产现状设计优化2号煤炭采装工艺,加快露煤进度,保证煤炭采区顺利接续,保证全年煤炭产量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石壕煤矿生产主要集中在二采区上山,二采区上山工作面预计2011年4月回采结束;二采区下山部分2004年由于涌水量增大被迫停产,二采区上山开采结束后,接替工作面位于二采区下山部分,恢复二采区下山部分已迫在眉睫。从工程预算、经济性、技术性上对二采区下山延伸区2个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选取,确定方案1为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5.
提高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对增加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具有直接且显著的意义。以准东某露天煤矿开采现状为基础,针对其生产能力由原20 Mt/a扩增为50 Mt/a的发展目标,研究满足50 Mt/a生产能力的采区发展要求,确定产能核增影响下的最佳采区划分及发展关系。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为原则,计算扩增后该露天煤矿的最佳工作线长度为2 300~2 500 m,并基于所确定最佳工作线长度、该露天煤矿全矿区剥采比等值线图及开采现状提出4种合理的采区划分方案。对比分析了各种采区划分方案优缺点,选取平均工作线长度、二次剥离量、各采区剥采比变化趋势、首采区剥采比、前期外排运距、内排难易程度、采区接续次数、首采区勘探程度及采区接续难易程度等9个指标为采区划分影响评价指标,采用集值迭代法确定采区划分方案影响指标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建立了采区划分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当前开采位置为首采区逐渐往西南方向推进4 000 m左右,通过90°扇形转向向东推进至东部边界为二采区,然后剩余未开采矿田均分成平行布置的三、四采区。首采区至四采区剥采比分别为1.85、3.04、3.68、5.06 m3/t,剥采...  相似文献   

6.
赵书海 《山西煤炭》2014,(6):49-50,55
经对栖凤煤矿矿井采区布置方案的探讨,得出结论:5号煤层514采区工作面生产能力88.83万t/a,采区生产能力97.7万t/a。因此采区将能满足矿井产量要求。5号煤层为特厚煤层,按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布置巷道;采区车场、装车点、硐室、以及采区通风、排水均可满足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神东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9—2013年10月Landsat TM5/OLI 8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定量反演矿区地表温度,并在矿区和矿井尺度上深入分析地表温度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尺度上,24年间神东矿区地表温度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地表温度上升了10K;矿井尺度上,随着采区面积逐年增大,采区和非采区的中、高温区面积所占比例逐年增大;补连塔矿采区归一化温度小于非采区,之后差异增大,2010年后差异减小;哈拉沟矿和活鸡兔矿除2007年采区温度小于非采区外,其余时间采区均大于非采区;乌兰木伦矿采区温度平均值大于非采区,且差异性逐渐下降;榆家梁矿采区与非采区差异性下降;大柳塔矿采区温度大于非采区,2007年以前差异性呈上升趋势之后差异性下降;锦界、上湾和石圪台三个矿2007年以前采区温度均大于非采区,2010年采区小于非采区。  相似文献   

8.
对采区长度短、尺寸小,采区间的煤柱多而大,不利于煤炭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和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布置的实际,采用了不留采区煤柱的跨采,将矿井几个相邻采区合并,取消采区间的煤柱,实现了不留煤柱提高采区回采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经对金山煤矿井田开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得出:井田采用斜井开拓,仅设一个主水平开采全井田(水平标高+980 m),共分5个采区(801、1201、1301、1302、1303采区);1302采区为单翼采区,其余均为双翼采区;首采801采区,在8号煤层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以保证设计生产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张振虎  刘建功 《山东煤炭科技》2020,(4):193-194,197,202
针对陈四楼煤矿采区集中轨道下山辅助运输能力有限、矸石运输效率低等问题,设置采区水平矸石仓,将采区下部小型岩巷工程施工期间所产生的矸石经皮带运输系统转载至采区上部集中矸石仓内。结果表明,小型岩巷工程施工期间出矸效率高、单进水平高,采区生产布局及工程安排不受采区辅助提升能力限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任楼煤矿中五采区优化过程,通过联合布置采区,采用走向、倾斜长壁相结合的工作面布置形式及在F3和F5断层之间布置采区上山等优化路径,提高了采区生产的高效、安全、集约化程度,对类似条件的采区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芦岭煤矿Ⅲ4采区8#、9#和10#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结合现有矿井开拓系统及Ⅲ2、Ⅱ88采区巷道布置情况,按照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原则,提出3种采区巷道布置方案。方案一利用-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新掘Ⅲ4采区上部车场,上山布置于F10断层东侧;方案二利用Ⅱ88采区下部车场及-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布置Ⅲ4采区上部车场;方案三延长-900 m大巷至采区下部车场,从-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中部新掘3条采区上山,并掘Ⅲ4采区石门总回风巷至Ⅱ88采区轨道巷,采区西翼布置区段平巷至井田西边界,东翼区段平巷布置至Ⅲ2采区边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三具有初期投资小,运营费用低,经济效益最大,资源回收率高,巷道施工难度较低,开拓系统较为简单,投产工期最小的特点,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三作为Ⅲ4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3.
我矿采区集中生产主要是对采区实行煤层群的联合开拓,适当加大采区走向长度,选择合理的工作面长度,改进巷道布置及回采方式,简化采区内部运输环节等,以获得较多的可采储量,达到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和保持稳定的采区服务年限的目的。在两次改扩建中实现采区集中生产的具体做法如下: 1.煤层群的合理分组,实行采区巷道的联合布置联合方式的确定主要考虑煤层数目、煤层的厚度、层间距离、地质构造、采区储量、运输方式和设备性能、消防火灌浆的条件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科学的优选采区接续方案,根据影响采区接续的主要因素,选取了生产剥采比稳定性与大小、累计剥采比、内排空间、采区协调性和运输功5个指标建立了露天矿采区接续优选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采区接续优选模型。针对霍林河露天煤矿采区划分特点,提出了采区接续方案并采用Delphi-TOPSIS模型进行优选,确定了最佳采区接续转向方案并证明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露天采区均衡剥采、稳定接续、合理开发,对露天采区现有开采方向进行优化。大峰采区开采方向由纵采转为横采,羊齿采区推进方向由西向东转为由北向南推进,对两采区进行统一、集约化优化设计,以实现珍贵太西无烟煤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金达煤业二采区10号、11号煤层埋藏情况,结合矿井现有的开拓系统及采区巷道情况,分析了二采区巷道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采区巷道布置原则,设计了2种二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经技术及经济比选最终决定:刷扩原南翼运输巷和南翼回风巷,由副井井底车场新掘二采区轨道大巷,并向南平行布置二采区南翼运输大巷、二采区南翼轨道大巷和二采区南翼回风大巷至井田南部边界;刷扩原二采区辅助运输下山和辅助回风下山,并在二采区东翼轨道大巷北侧平行布置二采区东翼运输大巷至井田东部边界。  相似文献   

17.
以某大型深井矿山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多采区接替分区采矿、集中进回风的通风系统优化技术研究。根据南北采区之间产能的不断调整,确定了采区、分阶段通风方案,提出了分区进风、集中回风的阶段通风方案,有效解决了南北采区污风串联和深部采区无新风供给问题;建立通风系统网络模型,采用网络数值模拟计算技术,分析得出了南北采区回风风机运行工况与采区风量分配的匹配关系,保证了集中回风段风机运行安全,实现了两采区不同生产阶段风量按需供应,现场实测数据表明,北采区深部各水平回风量明显增加,通风效果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采区是矿井的主要生产车间,也是矿井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采区生产能力的大小,仅仅反映了采区的产品完成效果如何,而不能反映该采区的条件如何.因此制定一套比较全面反映采区生产组织活动的统一指标,就显得非常需要. 本文即准备针对上述问题就如下几方面加以探讨:一、对“采区生产能力”的正确理解;二:影响各种不同“采区生产能力”的因素分析;三、怎样选择合理的“采区生产能力”;四、推荐一套比较全面反映采区生产组织活动的统一指标——采区生产集中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采区回采率是反映采区设计、开拓布置和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分析综放采区煤量损失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提高综放采区回采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童 《山西煤炭》2014,(6):46-48
经对兴隆煤矿井田开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该矿井田开拓方案采用第一方案:全矿井共布置1个+1 360 m水平,12个采区。2号煤层分为5个采区(201、202、203、204、205采区),5号煤层分为7个采区(501、502、503、504、505、506、507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