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喀左县坚定不移的走“工业强县、项目支撑、城市牵动、体制创新”之路,并把“工业强县”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3.
4.
关于我国图学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建国以后我国图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全局的观点和战略的角度,就图学教育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与特色、图学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和质量战略等发展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地位、结构合理、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和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取向的图学教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当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包装工业商区快速发展和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对我国未来包装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及我国包装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产业集群对我国包装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我国包装工业园区走向产业集群的思路及计策。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加快建和金银花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增加高山区农民收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金银花产业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
动画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产业,它已经成为一门高社会适用性、高技术含量、高度社会化、高要求的产业。在我国,13亿人口中14岁以下的儿童就有3亿多,这是一个具有庞大消费潜力的目标群体,具有惊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中国动漫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对世界上最大、最固定的动漫产业消费群体市场,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我国光伏产业与国际的差距以及即将"入世"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分析了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趋势、速度及我国光伏产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对21世纪前期的发展作出初步预测,同时还分析了为实现发展战略构想应采取的驱动措施。分析表明,世界光伏产业在2000~2010年期间将以28.5%的年增长速率发展,如果我们能抓住"入世"机遇在同一期间以35%的年增长率发展,就能使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在2010年与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阐述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分析了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从产业政策、技术发展、人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材料是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作为战略性基础产业的新材料是各国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和研发焦点.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部分关键新材料在原始创新和"卡脖子"技术上依然需依赖进口,或存断链风险.目前,我国"十四五"新材料发展的征程已经开启,在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新材料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整装待发,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创新探索,终将走出一条材料创新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5.
旅游是农业产业改造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农家乐旅游不仅直接对农业本身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在对"农家乐"产业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产业园区的建设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连接稀土产业原料供给与产品应用产业链条的手段之一。建设稀土产业园区,一方面是利用资源招商引资,形成稀土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修补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目前全国已建或在建的稀土产业园区约19个,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良好,如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和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本国摩托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在详细分析我国摩托车产业现状基础上,对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前景及提高制造技术的整体水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回顾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自2002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1998年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的高职教育招生数从43万人增长到268万人,增长了5倍多,年均增长率为28%,在校生数从117万人增长到713万人,增加了5倍,年均增长率为29.5%。 相似文献
19.
澜沧县蚕桑产业迎来了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劳动力大量转移、成本上涨,劳动力投入多、风险大,基础设施较差、劳动效率低,产业竞争力不强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现代蚕业发展,只有打破传统模式、加大投入,提高养蚕集约化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产业发展条件;加强对蚕桑产业的领导、壮大技术服务队伍,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带动能力,走集约高效化生产经营的路子,才能实现澜沧县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