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前言重水反应堆运行时,由于重水本身受快中子的辐照,产生强放射性的~(16)N,它发射高能γ,是冷却回路γ放射性的主要来源。在设计冷却回路生物屏蔽层时,其厚度主要决定于~(16)N的γ源强。此外,国外很多动力堆还利用~(16)N的γ放射性强度来监测反应堆的热功率,它具有响应时间快、不引起通量畸变等优点。因此,确切地给出冷却回路重水中~(16)N的放射性强度,无论从为堆的安全运行提供辐射剂量数据,或是为冷却回路屏蔽设计提供经验均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叙述了在我国研究性重水堆上所采用的测量和计算冷却回路重水中~(16)N浓度的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介绍了利用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快裂变因子的原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测量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性重水反应堆厂房外周围环境中的中子、γ剂量当量率分布。反应堆在13MW热功率下运行时,其厂房外周围马路的平均中子剂量当量率达5.2nSv·h~(-1),约为天然中子本底的1.6倍;平均γ剂量当量率(不包括高剂量区的西马路数据)达124nSv·h~(-1),约为γ本底的1.3倍。还分析了反应堆厂房外西马路γ剂量率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反应堆主回路设备间辐射屏蔽设计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详细地给出了反应堆主回路设备间γ射线辐射屏蔽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对蒙特卡罗方法和点核积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含有经验参数的点核积分方法和以“几何空间装配方法”为基础的点核积分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18.
19.
《原子能科学技术》1959,(1)
本文叙述了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重水反应堆启动时所作的临界试验。曾作了两类临界试验:一类与理想情形尽量接近;另一类则与实际运行情况相一致。此外还作了带“热坑”的临界试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在5%的误差范围内相符合,由此证实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在正常水位下32根工艺管道达到临界状态,此时临界质量约为4公斤U~(235)。 测定了在工作条件下七根补偿棒的总补偿能力~0.165,安全棒的总效率~0.037,还测定了中子密度的径向非均匀系数K_r=1.38,轴向非均匀系数K_x=1.39,整个活性区体的非均匀系数K_V=1.9当温度为20°—40℃时,△K/△t=-3.3×10~4/℃。 相似文献
20.
将虚拟仪器的思想应用于辐射监测系统训练模拟器的开发,利用LabVIEW语言既实现了辐射监测系统的仿真,同时将训练模拟器的硬件台屏操作面板(辐射监控台)虚拟化,实现了虚拟仪器与仿真的结合。主要阐述了操作面板的设计、辐射源模型的建立和教控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