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成条件对LiFePO4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学  戴永年  易惠华  廖文明 《电池》2008,38(2):67-69
采用二步固相法合成橄榄石型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烧结时间和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750℃下烧结24 h合成的LiFePO4材料具有完整的结晶度、规则的晶体形貌和均匀的粒径(约0.5 μm),以0.2 mA电流充放电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6.1 mAh/g.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Li3V2(PO4)3研究的重要意义,综述了动力锂离子电池Li3V2(PO4)3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对Li3V2(PO4)3材料的结构特点、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机制、合成方法以及掺杂改性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展望了Li3V2(PO4)3材料的发展趋势,并认为采用Li3V2(PO4)3作为正极材料,是今后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FP)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平稳的充放电平台、稳定的充放电结构,而且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原材料来源广泛。然而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缺陷,导致其倍率性能低下,这将直接影响该材料在动力汽车市场的应用。改善其倍率性能的方法主要有离子掺杂、表面包覆、合成纳米材料。以这几类改性方法为主线,综述了近年来LFP倍率性能改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Mn掺杂对LiFePO4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仇卫华  赵海雷 《电池》2003,33(3):134-135
为改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采用Mn对LiFePO4进行掺杂,研究了Mn掺杂量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通过对Li(MnyFe1-y)PO4(y=0,0.2,0.4,0.6,0.8,1)材料的研究,我们发现LiMn0.2Fe0.8PO4与LiFePO4材料相比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当采用160 mA/g的电流进行充放电时,比容量可达92 mAh/g.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的NH4FePO4作为前躯体,CH3COOLi·2 H2O为锂源,Ce2O3为掺杂源,通过微波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CexFePO4(x=-0、0.001、0.002).采用×粉末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以及恒流充放电对材料掺杂进行了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材...  相似文献   

6.
正极材料Li_(1-4x)Ti_xFePO_4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4xTixFePO4(x=0、0.005、0.010、0.015、0.020和0.025).采用XRD、SEM、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Li0.94Ti0.015FePO4的性能较好,0.2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4.02 mAk/g,循环3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6.44%.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LiMn2O4正极材料嵌锂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方法成功制备了LiMn2O4正极材料,并利用微分电容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储存温度对LiMn2O4正极材料锂离子嵌脱动力学的影响。微分电容曲线表明LiMn2O4中锂离子的两步嵌脱机制是完全不同的。电化学阻抗谱表明,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Li+在电极活性物质中的扩散变得困难,从而导致电荷转移电阻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8.
LiCo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吴国良  刘人敏  杨新河  金维华 《电池》2000,30(3):105-107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LiCoO2的国产化中试批量制备工作、电极材料性能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上应用研究的情况.研制的LiCoO2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及其安全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但由于自身的电子电导率、离子传导率较差,限制了其在大功率电池领域的应用。论述了近年来为增大LiFePO4材料的倍率性能而做的改性研究,从表面包覆、锂位掺杂、铁位掺杂、阴离子位掺杂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重-差热曲线(TG-DTA)对LiOH·H2O+MnO2前驱体进行了分析,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材料,考察了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尖晶石Li1.06Mn2O4的最优条件为煅烧温度850℃、煅烧时间18 h,合成的材料,室温下0.1 C放电,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8.3 mAh/g,循环6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22.0 mAh/g,电化学性能及结晶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己二酸作为碳源和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Li2MnSiO4/C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600℃下合成的Li2MnSiO4/C材料属于正交晶系Pmn21空间群.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结果显示,合成材料的颗粒大小在50 nm左右.将制备的材料组装成模拟电池并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不同己二酸用量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己二酸∶乙酸锰=1∶1时,材料的充放电性能最佳,在10 mA/g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67.5 mAh/g.  相似文献   

12.
黄锋涛  徐丹  舒杰  水淼 《电池》2011,41(3):165-167
介绍了橄榄石型Li2M SiO4(M=Fe、Mn和Co)的结构和充放电机理;综述了Li2MSiO4的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微波法等;简述了Li2M SiO4改性研究的现状,如降低颗粒尺寸、提高导电率等.  相似文献   

13.
黄锋涛  徐丹  舒杰  水淼 《电池工业》2010,15(5):300-303
采用液相-真空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并用TG-DTA、XRD、红外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前驱体的TG-DTA曲线表明,合成Li2FeSiO4时烧结温度应高于600℃。XRD显示Li2FeSiO4结晶良好。红外测试的主要官能团来源于Li2FeSiO4的特征吸收峰。电化学测试表明,Li2FeSiO4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30次循环后仍保持47.4mAh/g的可逆容量,显示了它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陈灵谦 《电池》2007,37(2):107-108
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V2(PO4)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XRD、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i3V2(PO4)3样品属于单斜晶系;样品(850℃,16 h)以0.2 C倍率充放电,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是129 mAh/g和121 mAh/g;循环30次后,放电容量为104 mAh/g.  相似文献   

15.
郭丽彬  李学良 《电池工业》2010,15(5):313-316,320
Li2FeSi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循环性能稳定、安全性好等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Li2FeSiO4的结构、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Li2FeSiO4的制备与改性发展概况,并提出了Li2FeSiO4进一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蔗糖为碳源,采用球磨和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2FeSiO4/C正极材料。研究了煅烧温度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利用TG、XRD、SEM测试技术对材料的热稳定性、物相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技术,对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Li2FeSiO4/C样品均具有单一的正交晶系结构,在650℃煅烧10h制备的Li2FeSiO4/C材料电化学性能更好,以1/16C倍率放电,初始比容量为153.9mAh/g,循环30次后,其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3.5%。  相似文献   

17.
刘晓彤  赵海雷  王捷  何见超 《电池》2011,41(2):108-111
对近年来有关正极材料Li2MSiO4(M=Fe、Mn)的结构特征、电化学性能中存在的问题(如电导率低、容量衰减等)及性能改善的方法(如掺杂、包覆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对结构认识存在分歧的原因及合成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xNix(PO4)3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Li2CO3、V2O5、NH4H2PO4、柠檬酸、Ni(OH)2·H2O为原料成功合成了正极材料Li3V2(PO4)3及其掺Ni化合物。Rietveld精修结果显示在Ni掺杂量不超过0.15时,样品均为纯相。X射线衍射(XRD)结果给出,随着镍掺杂量的增加,a轴和c轴及晶胞体积都有所下降。对样品Li3V2-xNix(PO4)3电导率的测试结果显示,Ni掺杂后样品的电子导电性均有所提高。室温下在0.1C和3C充放电条件下,镍掺杂Li3V1.95Ni0.05(PO4)3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77.2mAh/g和136.6mAh/g,在3C倍率下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4.2%,这些性能都优于未掺杂样品和其他镍掺杂量的样品。  相似文献   

19.
朱先军  刘云霞  耿良梅  程龙兵 《电池》2007,37(5):390-393
介绍了单斜晶型A-Li3V2(PO4)3和正交晶型B-Li3V2(PO4)3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综述了Li3V2(PO4)3的制备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法、高温固相法、低温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微波法)及其优缺点;简述了LiaV2(PO4)3的充放电机理及改性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