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1创作经过 "井栏"造型是传统壶式中知名的经典壶形,通过学习和分析历代"井栏"造型的变迁的基础上创作了这把《井栏壶》。  相似文献   

2.
李洪明 《江苏陶瓷》2010,43(6):47-47,49
古往今来,梅花以其独特的个性、高尚纯洁的品质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歌颂。梅花报春,是春天的使者。历来文人墨客都把梅花作为题材进行创作。紫砂壶的创作也不例外,从古到今,不乏"梅桩壶"、"报春壶"、"雪梅壶"等传世佳作。我也特别喜欢梅花的个性特征,参加全手工比赛得奖的也常常是以梅花为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袁立新 《江苏陶瓷》2010,43(5):25-26
"风骨"一词的运用,本是用于考量书画、文学艺术作品的词汇,属中国古代美学的范畴。艺术是相通的,将其引入当代紫砂壶艺创作,在"感恩壶"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借至柔的水滴状作为壶体造型,产生出的古典美和清奇妍丽的自然美融于一体。  相似文献   

4.
作品《圣珠壶》整体圆润浑厚,线条流畅,壶身饱满,壶钮高耸一圆珠,故名"圣珠"。素面朝天的造型,飞把、圆钮珠圆玉润,用以品茗绝对是上上之选。这件作品以精品紫砂泥所制,质感润泽,雍容华贵,大气沉稳,壶体乳脂似玉,曲线优雅,腹部饱满丰润。  相似文献   

5.
周钧林 《江苏陶瓷》2012,45(4):23-24,26
"石瓢壶"是一款人见人爱的壶型,制作"石瓢壶"首先要了解它的造型在历代制壶名家手中不断完善的历史。"石瓢壶"的首创者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金石家、书画家陈曼生。曼生精书画、富收藏,广见卓识,对宜兴紫砂也一往情深,亲自参与了紫砂壶的设计创作。  相似文献   

6.
黄强 《江苏陶瓷》2013,(5):23-23,25
谈紫砂陶刻,不能不提陈曼生和"曼生壶"。所谓"曼生壶"其始作俑者乃清朝著名文人陈鸿寿(1768-1822),号曼生,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浙江钱塘人,是著名书画、金石家、篆刻家。他同黄易、赵之琛等并称"西冷八大家",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他曾在溧阳任过三年县宰,看过陶工们的制壶场面,甚觉有趣,由此喜爱紫砂器。那时候宜兴制壶高手以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三兄妹最为出名,于是陈鸿寿手绘十八壶式,与杨家三兄妹合作,创作出闻名一时的"曼生壶"。我们今天所能欣赏到的"曼生壶"一般都在壶底钤有"阿曼陀室"铭款,把下署"彭年"印章。这不能视作陈鸿寿与杨彭年两人的作品,事实上,为"曼生壶"作铭的除曼生本人之外,  相似文献   

7.
周慧 《江苏陶瓷》2010,43(5):47-47,49
"狮行天下壶"(见图1)于2004年创作,该壶造型典雅端庄,寓意丰富,特别是诗书画巧妙结合,渗透出浓浓的艺术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将该壶的创作体会与大家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8.
陈夕良 《江苏陶瓷》2010,43(1):46-46
紫砂壶大致分为光货、花货和筋纹货三类。光货主要是指一些以几何形体为造型的壶类,而花货主要是指以自然形体为造型的壶类。光货的创作,重在扎实的制壶功力。而花货的创作,特别是全手工的花货创作,光有扎实的制壶功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很高的美术功底,相当的绘画技能,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许士群 《江苏陶瓷》2010,43(6):53-53,55
2009年,我在学习借鉴传统经典造型的基础上,用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制作技法设计创作了"六方掇韵壶"(见图1)。"六方掇韵壶"是在借鉴古代传统经典之作"掇球"、"掇只"的造型基础上创作的。"掇球"、"掇只"的造型是以壶的钮、盖、身三圆套叠的手法制作而成,造型圆润可亲,端庄大度。众所周知,圆在诸造型中是最简练的一种,所以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紫砂壶的造型中也应用得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创作的这把《富贵牡丹壶》,以牡丹为创作元素,在原始的坯体上以雕、塑、贴的方法装饰。牡丹自来拥有富贵之意,因此创作此壶。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牡丹”装饰,平凡中见精彩,古朴中寓高雅。  相似文献   

11.
许琴 《江苏陶瓷》2013,(5):24-25
紫砂壶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日益丰富。中西方陶艺文化的互动交融,为作品注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金字塔壶"以史前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视觉形象为题材,构思创作的一件"小中见大"的紫砂壶器,也是当今紫砂壶创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曹曾杰 《江苏陶瓷》2012,45(2):19-19
宜兴紫砂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自明迄今,诸多文人参与了紫砂陶的设计、书法、题诗、绘画、刻章,与陶艺师们共同完成每件紫砂陶器的制作。由于文人的文化修养与创作灵感体现在器物造型上,题诗镌刻提升了壶的观赏价值,由起初的以壶寄情,进一步提升到了"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境地。历代  相似文献   

13.
在《壶中壶》的设计上,笔者充分利用紫砂泥料的色泽和创作中装饰手法产生的肌理质感,以筋纹、花器、光货三种类型的壶型创作,按照不同器型塑造出连壶体共计十把壶来,虚虚实实,环环相扣,也是壶中壶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张海平 《江苏陶瓷》2010,43(1):17-19
简单介绍了紫砂绞泥的工艺制作及意境设计,并列举了三个例子加以说明,有吕尧臣设计制作的"小石冷泉壶",本人设计创作的"春雨梨花红壶"及"补天壶"系列。详细叙述了紫砂绞泥形成的机理及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5.
笔者的紫砂光素器《提壁壶》,此壶壶体以几何形光素器为体,设计塑造了光润自然的形体,饱满有神。该壶遵循了传统造型创作原则,线条设计讲究,注重曲线的自然柔美,在饱满的形体上,以曲线来表现,以厚重饱满的姿态来辅以灵透的身姿展现其魅力。彰显了器身的气势和力度,给人以温顺柔和的蕴藉。  相似文献   

16.
我创作的这款《汉瓦壶》是在传统的汉瓦壶壶型上做了一些变通,原本平直的壶身显得更为饱满,壶身的弧度也更加圆润,线条弧曲走势更为流长,加之新思维的创作理念融入壶体,使得《汉瓦壶》的造型艺术语言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
崔旭阳 《江苏陶瓷》2013,(5):45-45,49
自明代供春开创以自然形体为特征的花塑器形式以来,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名人名品辈出,花塑器成为了紫砂壶大类主流品种之一。"古风陶韵壶"以自然界"梅桩"作为造型与装饰,体现了鉴古融今、道法自然的创作思路,表达了艺韵传承中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勇     
《江苏陶瓷》2014,(6):F0002-F0002
1974年出生于陶都之乡宜兴,自幼受壶义化的熏陶和影响,耳濡目染,对紫砂壶钟爱有加.1993年起专业从事紫砂创作和设计于1994年创办了"壶缘乐"陶艺工作室.  相似文献   

19.
潮州朱泥壶,主要产自枫溪镇,其历史由来已久,可追溯到清代中期。而枫溪朱泥壶造型,主要以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通过几代人的制壶实践,无论何种形体,都有着各自严谨的创作规律可寻。  相似文献   

20.
紫砂壶"道法自然"的造型创作法则,自紫砂壶诞生以来从未间断。以自然物体形象为创作源泉的紫砂壶,凝结了紫砂壶设计者、制作人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各个时期的紫砂壶风格各异,传世佳作颇为丰富。这款紫砂"清香壶"形象生动,构思简练概括,壶器的整体感强。它以梅花为创作题材,经艺术图案变化后成为了壶器的组成部分,线条挺而有劲,也产生了动感之美。整个壶体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造型上,均达到了取其势、提其形、表其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