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沙窑釉下彩绘的发明,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陶瓷的装饰艺术,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沙窑釉下彩绘题材丰富,其中花鸟装饰题材为大宗,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本文试图从唐代长沙窑的产生背景分析长沙窑陶瓷花鸟纹饰的艺术特征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主要品种是烧制釉下彩和模印贴花工艺产品。安逸的唐朝社会环境、特殊的湘楚地域文化和文人写意花鸟画等创作观念的影响,极大的丰富了长沙窑的绘画题材和装饰语言。花鸟纹饰是唐长沙窑口题材种类最多的彩绘纹饰,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和民族审美意识,从花鸟画历史的变迁中可以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使得长沙窑花鸟纹饰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具有前瞻性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图分析和研究长沙窑花鸟彩绘纹饰形成的背景和产生的原因,从材质、造型、布局、绘画手法等方面,阐述长沙窑花鸟纹饰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在陶瓷装饰上,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方向,它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古老的长沙窑,虽然己经逝去,但我们能从它民间名窑画风洒脱、俊逸、空灵的釉下彩装饰艺术中感受到湖湘文化精神气质,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趣和民间风俗,也为后人研究中国陶瓷史以及现代陶瓷装饰留下丰富而详实的考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它在我国陶瓷发展历史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装饰艺术的创新.特别是高温釉下彩绘的创烧成功,为唐代的陶瓷艺术注入了绚丽的色彩.古老的长沙窑,虽然己经逝去,但我们能从它民间名窑画风洒脱、俊逸、空灵的釉下彩装饰艺术中感受到湖湘文化精神气质,从它的美学特征中认识其装饰造型的独特风格,也为后人研究中国陶瓷史以及现代陶瓷装饰留下丰富而详实的考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在陶瓷装饰上,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方向,它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古老的长沙窑,虽然己经逝去,但我们能从它民间名窑画风洒脱、俊逸、空灵的釉下彩装饰艺术中感受到湖湘文化精神气质,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趣和民间风俗,也为后人研究中国陶瓷史以及现代陶瓷装饰留下丰富而详实的考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釉下五彩瓷之始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独特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用颜色在素坯上绘制纹样,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纹饰隐于釉下,色彩经久不变。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和醴陵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釉下彩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最初只是简单地褐色点彩,并没有刻意绘饰。真正的釉下彩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创烧于唐代,因为是在长沙郊区铜官镇首次发现,所以又名"铜官窑"。它代表着中国陶瓷釉下彩装饰的起点,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在陶瓷装饰上,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方向,它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古老的长沙窑,虽然己经逝去,但我们能从它民间名窑画风洒脱、俊逸、空灵的釉下彩装饰艺术中感受到湖湘文化精神气质,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趣和民间风俗,也为后人研究中国陶瓷史以及现代陶瓷装饰留下丰富而详实的考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彭建祥 《佛山陶瓷》2006,16(10):35-37
长沙窑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文献记载的民间窑场,在唐代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刺激下,异军突起,开创了釉下多彩彩绘新工艺,书写了诗文装饰等艺术特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新颖别致的造型以及瓷器的外销等方面都取得过突出的成就,在我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彩的篇章。目前收藏长沙窑瓷器成为热潮,但市场上赝品充斥,为此有必要就长沙窑瓷器的鉴赏与鉴定作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牡丹纹在陶瓷装饰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陶瓷装饰中重要的题材之一。唐代长沙窑开创了釉下彩装饰的先河,并将绘画和书法艺术融合在陶瓷装饰中,为后世的瓷器彩绘装饰开辟的新的天地。其装饰纹样以花卉为主,形态简单,色彩多变,其中牡丹纹饰在此时也形成了独特的装饰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研究了长沙窑釉彩断面上的着色剂浓度分布,并和历代典型釉下彩进行了对比。对比的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1)长沙窑各种不同类型的彩瓷,在着彩区的胎、釉中间层上,看不到有任何残留色料颗粒,即使生烧残器也是如此;(2)除了少数精笔描绘成的彩绘瓷以外,其他各种大小斑块装饰、联珠彩、单色釉等,在彩饰区断面的上部看不到有透明釉层,而且着色剂的浓度分布在胎、釉中间层处最弱,釉面处最强,中间呈逐步变化的过渡状态。这些差别说明长沙窑的彩饰工艺和历代典型釉下彩不一样。长沙窑的彩饰工艺包括色釉工艺、点彩工艺和釉下彩工艺。某些精细彩绘采用釉下彩工艺,但在好些方面却和典型釉下彩工艺不一样。本文还研究了长沙窑釉彩的化学组成。主要特点是P_2O_5含量很高,褐彩中的MnO含量也很高。绿釉和绿彩中还含有极少量的SnO_2,As_2O_3和PbO。SnO_2,As_2O_3和P_2O_5的存在,使绿釉和绿彩呈强烈的乳浊感。长沙窑是我国最先把铜作为高温着色剂的古窑场之一。其绿彩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在局部地区出现铜红。长沙窑的陶工在这种偶然现象的启发下,通过试验;初步烧制出以铜红作为装饰的彩瓷,这一历史事实说明铜红釉彩的起源应归功于长沙窑。  相似文献   

11.
素有“瓷城”之誉的-醴陵茂,燃料充足,瓷土资源丰富,建县,烧制陶瓷历史悠久。这里群山环抱,峰岳起伏,林木繁是制陶瓷的理想场所。醴陵东汉初釉下彩早在公元八世纪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工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新技术.、长沙窑在白、青、黄釉下,以绿、褐、赭三色进行彩绘,在陶瓷史上是个先例。而醴陵釉下彩瓷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再创造成多色的釉下彩绘,突破了千百年来生产单色釉下彩瓷的局面,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千年梦想,百年成就,当归于醴陵窑工、产品更新,励精图治精神。醴陵瓷业脱离景德镇的,光绪末年,熊希龄、文俊铎起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闫彬 《陶瓷》2022,(1):24-25,33
唐代长沙窑以釉下彩装饰为特色,从追求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为主,景德镇元青花的出现让景德镇原有的瓷器装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标志着中国瓷器釉下彩绘技术走向成熟.本文主要聚焦于磁州窑与景德镇元青花这一视角,从彩绘工艺、装饰纹样表现形式、装饰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比较磁州窑和景德镇元青花,从而探讨磁州窑彩绘对景德镇元青花产...  相似文献   

13.
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兴起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彩瓷时代的到来。长沙窑瓷器烧制工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装饰工艺和装饰风格。装饰工艺包括胎装饰(模印贴片、堆塑、刻纹等)、釉装饰(彩釉、块状浸釉等)和彩装饰(点彩、釉下彩绘等)等丰富内容,其中广泛使用釉下彩工艺和首创高温铜红釉是长沙窑最具代表性的彩、釉装饰技法。文中对长沙窑出土的一件盛唐时期的天蓝(青)釉红绿"彩"壶(残片)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揭示了长沙窑中一种以前尚未被认识的装饰工艺—剔釉和釉装饰相结合,它可能是后期流行的剔釉和"填红"工艺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4.
一、湖南省陶瓷工业概况(一)发展概况湖南省日用陶瓷工业历史悠久,长沙窑始于唐代中叶,在我国陶瓷发展历史中,开创了中国陶瓷彩绘的先河,创新发展了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新方向,系统的生产极具文化特色的釉下多彩日用陶瓷产品,长沙窑首创釉下彩和釉中彩,并巧妙地把传统器物装饰方法,如划花、镂雕、模印、堆贴、捏塑、剪纸、书法、绘画等技法,移植于陶瓷装饰工艺之中,创新出集文化内涵与陶瓷艺术结合的装饰技艺,这些装饰技法对宋代磁州窑、明清景德镇窑以及全  相似文献   

15.
长沙窑     
《陶瓷工程》2009,(5):63-66
长沙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书堂乡石渚湖附近。中唐后迅速崛起,衰落于五代。湘籍诗人李群玉《石》对其盛况有生动描述:“古爆晌闻。地形穿势,恐到祝融坟。”产品行销国内外,远及西亚地区。造型新颖。装饰手法以模印贴花、釉下彩绘或题以诗句为常见。长沙窑对宋、元彩瓷及青花瓷的影响很深。  相似文献   

16.
长沙窑     
《陶瓷科学与艺术》2009,43(5):63-66
长沙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书堂乡石渚湖附近。中唐后迅速崛起,衰落于五代。湘籍诗人李群玉《石》对其盛况有生动描述:“古爆晌闻。地形穿势,恐到祝融坟。”产品行销国内外,远及西亚地区。造型新颖。装饰手法以模印贴花、釉下彩绘或题以诗句为常见。长沙窑对宋、元彩瓷及青花瓷的影响很深。  相似文献   

17.
吴寿祺,又名官输。湖南醴陵市八步桥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湖南瓷业学堂。曾先后在湖南瓷业公司长沙经销处、醴陵模范窑业工场等单位当彩绘技工。民国17-25年(1928-1936),受聘赴南京中央陶画试验场从事釉下彩绘。后因时局动乱,返家务农。  相似文献   

18.
<正>釉下彩绘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它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已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醴陵釉下五彩瓷则是在长沙窑基础上发展而创烧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瓷,它以其"色彩缤纷、晶莹润泽、玲珑剔透、永不褪色"的特点享誉世界,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和装饰技法多样,其中花鸟画是较为普遍的装饰形式。作者从事釉下五彩花鸟画创作二十多年,创作过形式各样的釉下  相似文献   

19.
长沙窑的“雁纹壶”是长沙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雁纹壶”的工艺特征、纹饰特征以及文化内涵,揭示“雁纹壶”在唐代中晚期盛行的原因。“南北相融”的釉下彩绘技术是“雁纹壶”在当时大量产生的物质前提。而“雁纹壶”上所营造的“衡阳雁”意象,以及其在当时婚庆礼仪中的吉祥寓意,则为其盛行提供了实际可能。  相似文献   

20.
嵇锡贵的陶瓷彩绘艺术邓白(中国美术学院310006)中国陶瓷的装饰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枝灿烂的奇葩,手法之丰富,作品之精美,罕与伦比。尤以彩绘艺术,专美艺坛,为世界所称誉。远的不说,仅从唐代起,长沙窑就发明了釉下彩。那些富于民间特色的花鸟纹饰,不事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