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坦克——陆战之王,长久以来就备受军迷和模型爱好者的追捧,而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由日本三菱重工重金打造,服役时间仅有6年多的日本陆上自卫队10式坦克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兵。为扩大坦克在日本本土的部署范围,10式坦克进行了大幅度改进,除了缩减车体的大小和重量,还优化了先前第三代90式坦克在攻击、防御以及机动性能之间的不平衡。此外,10式坦克还拥有先进的猎歼系统、主动防御套件和油气压悬挂系统。从造价上来说10式坦克算得上是最昂贵的坦克了。  相似文献   

2.
有人把坦克发动机比作“坦克的心脏”,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坦克发动机出了毛病,纵然坦克有钢筋铁骨,也不过是“虎落平阳”。苏联著名的T34中型坦克上的V2柴油机在世界坦克发动机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V2是世界上第一台坦克用柴油发动机(二战纪录片中总是出现德军乌龟一般慢慢蠕行的坦克与苏军疾驰如飞的T-34的场景,在机动性上差别泾渭分明)。从T-34起,苏联不断提高V2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猕猴桃加工工艺中打浆工序对猕猴桃中的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含量的影响及在打浆前添加抗氧化剂对控制打浆工序中猕猴桃Vc损失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打浆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还原型Vc。打浆前,在猕猴桃中添加抗氧化剂能提高Vc保存率;0.03%植酸与0.02%茶多酚组合可使猕猴桃还原型Vc保存率高达95.24%,总Vc保存率高达95.90%。  相似文献   

4.
早在1956年,美国五角大楼就批准了将M48巴顿主战坦克改进为大火力坦克。这个行动主要是回应前苏联重型坦克T-54,因为它拥有一门100mm的火炮。美军最终选择了英国制造的105mm火炮,它被很适合地安装在了M48的炮塔上,并将原来的汽油发动机改为了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发动机的升级致使M48最大航程达到300英里,大大减少了汽油容易引起的火灾次数,简化了坦克维护的需求。这辆坦克的特点是拥有一挺7.26mm的同轴机枪和一挺12.7mm的防空机枪。新型的坦克被称为M60巴顿主战坦克。克莱斯勒公司总共生产了15,000辆M60坦克。1960年秋季它开始在部队中…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了包头第一机械厂,标志着中国开始具备坦克生产能力。1956年中国成功白行生产了B2.34型坦克柴油机,可供T-3485中型坦克配装,标志着中国坦克工业具备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11月,首辆中国组装的T-54A中型坦克在包头第一机械厂下线,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自行生产坦克的历史。此后包头第一机械厂开始自行生产T-54A中型坦克的14种主要部件,包括车体、炮塔、行星转向机、变速箱等。  相似文献   

6.
当二战接进尾声时,苏联坦克设计人员并没有放弃重型坦克的改进工作,在"斯大林2"走下生产线后,更新重型坦克便被提到了工作日程上.在1945年柏林阅兵式上,"斯大林3"重型坦克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它立刻引起了英美国家的恐慌.它独特的外形已具有了战后坦克的特点,200多毫米厚的装甲加上其优良的防弹外形使其成为了"有战列舰防护的重型坦克".  相似文献   

7.
1943年4月德国IV号G型坦克发生了装甲和火力几个关键部位的变化。这些G型坦克新产品在车体两侧和炮塔处加装了侧裙板,以起到抵御苏联反坦克炮攻击保护自己坦克的作用。7.5厘米KwK40炮管尺寸从43口径扩大到48口径,增强了该坦克对付苏联T-34和KV-1坦克的火力。这些被改进的G型晚期型坦克被用在了1943年夏季东线库尔斯克战役以及其他战役中。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切分及打浆工序对猕猴桃、葡萄等六种水果中的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果在切分和打浆过程中产生了氧化型Vc,尤其是香蕉梨和葡萄,果浆中氧化型Vc占总Vc的比例高达79.43%和65.31%。空气是造成水果加工中还原型Vc损失的主要因素,六种水果中还原型Vc损失率最高的是香蕉梨,为58.75%,最低的是桃子,为49.72%。  相似文献   

9.
M10坦克歼击车是二战中美国一种重要的自行火炮,它是坦克歼击车,参加了二战中后期的重要战斗,总生产量达到6700辆。1941年11月,美军开始研制T35坦克歼击车。T35坦克歼击车以M4A1中型坦克底盘为基础,采用T12型76.2毫米火炮为主要武器,炮塔能360度旋转。在T35的基础上,加大了装甲厚度,便制成了T35E1坦克歼击车。经进一步改进后,于1942年6月4日,定名为M10坦克歼击车。M10坦克歼击车采用的也是可360度旋转的炮塔,在火力机动性上,比当时德国和苏联的坦克歼击车要先进得多。M10坦克歼击车的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它采用M7型76.2毫米火炮,…  相似文献   

10.
一般而言T-72中型坦克的研制可以追溯到1967年8月15日,当天苏联部长会议做出了"关于苏联军队装备新式T-64中型坦克,并发展该坦克生产设施"的决议。根据这道命令T-64中型坦克不仅仅要在哈尔科夫马雷舍夫运输机械厂投产,全苏联各坦克厂都要转产T-64中型坦克,其中也包括当时正在生产T-62中型坦克的下塔吉尔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当时T-64中型坦克获得了苏联最高决策层的青睐,时任苏共中央书记的乌斯季诺夫和装甲兵元帅波卢博亚罗夫都是T-64中型坦克的坚定支持者。  相似文献   

11.
DPPH·法评价Vc、异Vc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DPPH·法评价了Vc、异Vc、辛醛Vc缩醛、辛醛异Vc缩醛、月桂酸Vc酯和月桂酸异Vc酯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所有六种受试物清除DPPH·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摩尔数相等时,Vc与它的衍生物以及异Vc与它的衍生物清除DPPH·的能力基本相同;在受试物浓度低于1.397×10-4mol·L-1,并且浓度相同时,Vc及其衍生物比对应的异Vc及其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2.
M型是德国III号坦克最后期型带50毫米KwK39炮的版本,因此该款最后期型坦克扮演的角色是在坦克对坦克的战斗中。它是第一辆安装了可以涉水1.3米设备的III号坦克。这款模型套件包括了新的消音器、新的发动机凸起进气口盖以及舱盖周围的密封装置。  相似文献   

13.
鲜榨橙汁中Vc的含量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接碘量法测定鲜榨橙汁中Vc的含量,并研究了在不同存放条件下鲜榨橙汁中Vc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榨橙汁中Vc含量较高,为51.27 mg/100 g;其Vc稳定性较高,避光、避氧冷藏10 h,Vc的保存率可为100%;同时,实验证明,用直接碘量法测定橙汁中Vc含量,其准确度与精确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McGRADY 《模型世界》2010,(6):10-15
二战德军序号为Pz.Kpfw.VI的坦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喜欢二战德军坦克模型系列的朋友也肯定耳熟能详。不错、它就是二战传奇坦克TigerI,中文名字:"虎"I。"虎"I坦克、应该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传奇的坦克。它在火力和防护两个方面将二战坦克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盟军坦克都拥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和平年代人们都似乎忽视了一些非主流主战坦克。此次我制作的便是非主流主战坦克中的无头骑士——瑞典Strv103主战坦克,简称S坦克。此坦克是瑞典陆军兵器局在20世纪50年代打破传统设计的一种无炮塔型主战坦克,其固定式安装的火炮依靠车体的旋转和俯仰进行瞄准和射击。无炮塔设计也算是MBT中独一无二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瑞典以防御为主的战术思想和所面临的特殊的山地丛林环境。坦克射击完全靠改变车体的仰俯和旋转,可想这是一种很适合埋伏防御的武器设计。同时全可动悬挂也成为S坦克的一个亮点。它为后来别国的坦克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昉 《模型世界》2008,(7):34-37
名称的由来同I号坦克一样,Ⅱ号坦克首次登场是在西班牙,当时少量的Ⅱ号坦克参战,实战证明,它不是装备了45毫米火炮的苏联T-26s的对手。Ⅱ号坦克随装甲部队大量使用是在波兰和法国战役中,后它又大量在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中使用,在苏联战场中较少看到它的身影。Ⅱ号坦克装甲薄,防护能力差,  相似文献   

17.
背景设定:1945年纳粹势力已经岌岌可危,苏德两军在柏林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一小撮困兽犹斗的德军和“人民冲锋队员”在E100坦克的掩护下奋力冲锋。作为E系列的最后一款,E100坦克可谓是德军的疯狂之作。为了解决以前多款坦克所出现的问题,陆军兵器局制定了E系列坦克计划。E100坦克  相似文献   

18.
小巴 《模型世界》2009,(11):12-15
T-54/T-55坦克的第一辆样车于1946年制成,1947年在哈尔科夫坦克厂(Хзрьков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л )投产。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共生产T-54/T-55坦克50000辆左右,约占全世界二次世界大战后坦克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直到1981年,苏联鄂木斯克坦克厂(Ом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 )仍在生产T-55坦克,而此时T-62坦克早已停产。  相似文献   

19.
Vc、异Vc及其棕榈酸酯在茶籽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Vc、异Vc及其棕榈酸酯应用于茶籽油中,在(65±1)℃下进行强氧化实验,通过测定POV值,比较它们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浓度相同时,异Vc的抗氧化效果比Vc的好;异Vc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效果比Vc棕榈酸酯的好;酯化后的Vc及异Vc比酯化前的好;在所研究的添加量范围内(0.005%~0.10%,w/w),Vc棕榈酸酯和异Vc棕榈酸酯在茶籽油中的抗氧化性能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1号坦克的诞生是德国一战后重整军备的标志。由于战败,很多军备项目都被披上了民用产品的外衣,所以1号坦克也被称作“拖拉机”。不过1号坦克的外形的确很像拖拉机,而且装甲火力薄弱。但是1号坦克对于德国的意义并不在于装甲的薄厚或者主炮的口径大小,而在于它真正促成了一种全新的战争概念——机动战争。在此后的二战中叱咤风云的德军装甲兵,便是在1号坦克的狭小车体内训练出来的。即使在它作为坦克已经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