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去除室内的余热。分析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结合我国各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特点,详细分析了上述关键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上海某卷烟厂联合实验生产工房的空调设计方案,采用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理念,冷源分别提供高温冷水和低温冷水。单独设置新风处理机组,首先采用高温冷源对新风进行预冷,再采用低温冷源对新风进行深度除湿,处理后的新风送入回风型空调机组,与回风混合后再采用高温冷源进行等湿冷却,避免了传统空调再热造成的冷热抵消。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只需控制新风处理后的含湿量和新回风混合后的送风温度,就可精确控制室内的温湿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遵义卷烟厂办公建筑的空调设计方案,设计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理念,冷热源由高温型土壤源热泵机组提供。办公室等房间均采用预冷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完成对新风的处理,并承担室内湿负荷,干式风机盘管承担室内显热负荷。大型会议室等采用预冷式溶液调湿全空气处理机组来处理空气。  相似文献   

4.
冷却顶板空调系统中用新风承担湿负荷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冷却顶板空调系统中利用最小新风量去除室内湿负荷的可行性,以及单独用表冷器处理新风的不足和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敏  杨浩 《四川建筑》2014,(2):231-234
文章根据昆明卷烟厂联合厂房常年供冷车间空调负荷特点,提出室内空调设计参数全年采用夏季室内状态点,并根据热工计算分析了冬季及过渡季时冷却塔供冷、溴化锂冷水机组供冷、新风线性增加供冷、全新风供冷模式的运行能耗,提出了冬季及过渡季时冷却塔供冷模式能耗最小,最有利于卷烟厂常年供冷车间的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6.
太和县人民医院手术部空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独立新风系统、净化空调系统及手术室内排风系统,介绍了太和县人民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调系统的设计,并就设计中应注意的室内压力、回风口与排风口的设置、新风与排风过滤器的设置等问题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在几个卷烟厂绿色工房实践中涉及到的建筑环境模拟,包括建筑能耗模拟、室外新风利用的模拟、非空调状态下室内温湿度的模拟、室外风环境模拟、自然通风模拟、日照模拟和室内采光模拟.  相似文献   

8.
医院手术部空调系统怎样节能一直是行业关注的话题,由于采用湿度优先的控制方法,传统的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存在"冷热抵消"的能源浪费现象。论文通过对新风集中处理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能耗分析,结合新风机组风冷比的概念,提出了变新风量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新风采用两档风量,夏季及过渡季节采用高档风量,冬季采用低档风量,且新风机组担负室内全部湿负荷。  相似文献   

9.
采用冷冻除湿的温湿分控户式空调系统的送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冷冻除湿的温湿分控户式空调系统,可将室内显热负荷与湿负荷分开处理,采用辐射方式处理显热负荷,送风承担湿负荷,同时也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负荷。因此,如何选定合理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量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以送风承担室内显热负荷最小为目标,计算最佳的送风量及送风温度;然后,研究在不同的室内湿负荷条件下,送风量对送风承担室内负荷以及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考虑室内人员对新风的要求后,得到合理的送风温度;最后,计算了采用冷冻除湿的温湿分控空调系统的能耗,与常规温度控制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比较,得到了在合理的送风温度下,如果采用新风处理室内湿负荷,温湿分控空调系统比常规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节能11%~46%,如果采用回风处理室内湿负荷,则温湿分控空调比常规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节能21%~46%。  相似文献   

10.
分体空调不同新风引入方式热舒适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典型的装有分体空调的办公室,对多种不同新风引入方式下的室内环境参数作了测试。通过使用PMV-PPD热舒适度评价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新风引入方式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指出了采用低位小新风量空调低风速引入方式时室内热舒适度最好,为以后进行户式空调系统新风引入设计提供了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地板辐射采暖双向散热系统夏季供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板辐射采暖双向散热系统加独立新风的设计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冬季供热,还可以用于夏季空调.采用双向供冷空调系统后,地板表面温度与室内空调设计温度差值不大,房间舒适性高,空调系统连续运行时,无结露危险.同时,计算了采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地板辐射供冷加新风空调系统及双向供冷加新风空调系统在室内设计温度为24℃~28℃时的地板表面温度值,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前卷烟厂信息机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参考卷烟厂信息机房的实例,从机房布局与分区、供配电系统、接地系统、空调新风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等几个方面做了介绍,并展望了现代信息机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雾霾天气频频出现情况下,大气中的PM2.5对人体地危害引起普遍关注.文章结合城镇居住建筑自身的特点和市场上新开发的带有PM2.5过滤器的空调产品,分析了机械式和自然式住宅新风系统,指出机械新风系统室内质量优于自然新风系统,机械新风系统中优先采用可以保持室内正压的新风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福州市某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双冷源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设计。通过分析本项目的空调需求,阐述了采用双冷源空调系统的原因,同时计算了新风采用冷却除湿方式在过渡季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介绍了双冷源空调系统的配置,以及室内空调的设计计算过程。总结了采用双冷源空调系统的优点,并估算了制冷季运行节能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冷辐射吊顶(CRCP)+独立新风(DOAS)空调系统的热工性能,与传统的全空气系统(VAV)不同的是,这种新型空调系统采用直接辐射和间接对流的方式来消除室内的热负荷,冷辐射吊顶通过直接辐射和间接对流来承担室内的部分显热负荷,独立新风承接室内的全部潜热负荷与部分显热负荷。以上海某居室为例,分析了冷辐射员顶和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原理,并建立了居室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利用CFD软件模拟了居室内的气流组织,分析了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并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模拟,并采用PMV-PPD指标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价。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新型空调系统能提供较好的热舒适环境和较高的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6.
钱锋 《住宅科技》2010,30(12):22-26
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冷辐射吊项(CRCP)+独立新风(DOAS)空调系统的热工性能,与传统的全空气系统(VAV)不同的是,这种新型空调系统采用直接辐射和间接对流的方式来消除室内的热负荷,冷辐射吊顶通过直接辐射和间接对流来承担室内的部分显热负荷,独立新风承接室内的全部潜热负荷与部分显热负荷。以上海某居室为例,分析了冷辐射员顶和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原理,并建立了居室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利用CFD软件模拟了居室内的气流组织,分析了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并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模拟,并采用PMV—PPD指标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价。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新型空调系统能提供较好的热舒适环境和较高的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7.
华侨城(洲际)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朝  曹莉 《暖通空调》2007,37(6):91-95
介绍了该工程的空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防排烟系统、自控系统、室内游泳池及酒窖空调系统的设计。裙房采用全空气系统,客房采用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  相似文献   

18.
卷烟厂生产车间对温度和湿度都有严格的需求,所以卷烟厂的空调系统和动力系统在全年能耗占比中非常大,这成为卷烟厂的节能重点。对某卷烟厂空调系统包括风系统、水系统、加湿系统、空压系统能耗现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根据卷烟厂热湿负荷特点,为该厂房的节能改造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分析表明,设置变频控制可有效提高风机和水泵的运行效率,过渡季节充分利用新风可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加湿系统改为以等焓喷雾加湿为主、蒸汽等温加湿为辅,可节约较多制冷能耗及蒸汽消耗;空压系统热回收节能措施潜力巨大,热回收比例可达80%。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部分高层办公建筑实测分析,发现部分办公区存在室内CO_2浓度超标、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过低、夏季空气温度湿度过高、室内噪声值超标等的问题。并在调查中观察到办公区新风系统经常不开或间歇开启,空调(供暖)季节开窗、开门现象普遍,造成室内新风量不足,空调能耗增加。基于此调查结果,建议新风系统设计应合理划分新风系统、设计室内气流组织、准确计算新风量、正确设置新风机、有效地使用节能节支措施,使新风系统设计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变风量空调系统与多联机系统相结合组成复合空调系统,解决多联机系统缺乏新风的问题,同时可利用两种系统各自的优点。以复合空调系统的仿真平台为基础,在变工况条件下研究了其温湿度控制特性,并针对新风处理后的状态提出了几种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保持高能效优点的同时,解决了多联机系统缺乏新风的问题,且在实现室内温湿度解耦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