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家桥蓄滞洪区位于河南省海河流域卫河支流洹河中下游处的河道左岸,它对控制洹河流域洪水,保证下游卫河的防洪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崔家桥蓄滞洪区的调度运用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合理确定蓄滞洪区的分洪口门位置,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蓄滞洪区,尽量减小洪水淹没损失,控制河道下泄洪水,保证下游区域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2.
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涉及到河道和蓄滞洪区内部的洪水计算,河道和蓄滞洪区地形条件和水流流态差异较大,单独采用一维或二维水力学模型均难以计算。文章通过分析共渠西蓄滞洪区的入流洪水、边界、调度运用等条件,在实测区域地形和河道断面的基础上,采用一维和二维水力学模型,分别模拟了河道和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过程,并进行耦合,提出不同方案的洪水演进淹没成果,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及防洪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海河流域蓄滞洪区位于海河流域的中上游,对控制流域洪水,保证下游防洪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蓄滞洪区的控制运用,有效减小洪水淹没损失,控制河道下泄洪水,保证下游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4.
2021年河南省海河流域遭遇特大洪水,河南省相继启用了省内海河流域8处蓄滞洪区。根据《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为保障蓄滞洪区的正常运用,确保受洪水威胁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蓄滞洪区运用后要合理补偿区内居民因蓄滞洪遭受的损失,但在实际补偿过程中却发现了诸多问题。对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核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6年海河流域遭遇"7·19"洪水,子牙河和漳卫河相继启用了大陆泽、宁晋泊、永年洼和崔家桥蓄滞洪区,为保障蓄滞洪区持续正常运用,确保受洪水威胁居民基本生活,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对蓄滞洪区内居民因蓄滞洪水遭受的损失进行合理补偿。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对蓄滞洪区所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补偿方案进行核查,为规范流域管理机构开展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核查,加强对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按照《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核查办法》,对规定内容逐一核查,但在核查过程中,有关规定未尽事宜或特殊问题处理还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6.
青龙湾减河、潮白新河是天津市北部地区的重要行洪河道,是天津市北部地区的重要防洪屏障,大黄堡洼是分泄青龙湾减河洪水的蓄滞洪区,黄庄洼是分泄潮白新河洪水的蓄滞洪区。以青龙湾减河、潮白新河和大黄堡洼、黄庄洼蓄滞洪区为研究对象,开展2条河道20年一遏洪水遭遇分析,研究2条河道堤防影响和蓄滞洪区洪水演进过程,为该地区的防洪决策提供支撑,尽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蓄滞洪区在防范和化解高标准洪水风险中发挥着显著作用,但对蓄滞洪区的补偿,尤其是在未运用年份以及对建成后未启用蓄滞洪区的补偿仍存在薄弱环节,不利于蓄滞洪区长效运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梳理蓄滞洪区建设运行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现行补偿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蓄滞洪区常态化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完善蓄滞...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第九条 蓄滞洪区内具有常住户口的居民(以下简称区内居民),在蓄滞洪区运用后,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获得补偿。 区内居民除依照本办法获得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外,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与其他洪水灾区灾民同样的政府救助和社会捐助。 第十条 蓄滞洪区运用后,对区内居民遭受的下列损失给予补偿: (一)农作物、专业养殖和经济林  相似文献   

9.
蓄滞洪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鲍文 《人民黄河》2007,29(10):14-15
蓄滞洪区具有防灾减灾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蓄滞洪区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安全运用问题、城市化对蓄滞洪区减灾功能的影响、盲目围垦提高了蓄滞洪区的风险以及运用不当危害其减灾功能等。提出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实现蓄滞洪区的有序、合理开发,充分发挥蓄滞洪区减灾功能和生态功能,完善蓄滞洪区风险分析与运用补偿机制,规范蓄滞洪区管理制度,制定和推行蓄滞洪区洪水保险等。  相似文献   

10.
蓄滞洪区运用是防洪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其补偿问题关系到区内群众的切身利益。文章结合2021年河南省特大雨洪引发的蓄滞洪区运用情况,简要介绍了海河流域(卫河流域)的广润坡、良相坡、崔家桥等蓄滞洪区运用和补偿的工作实践,浅谈对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期为今后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和防洪决策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1.
河道与蓄滞洪区联合防洪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目前河道与蓄滞洪区联合防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道与蓄滞洪区联合防洪过程中洪水演进数值模拟的一维模型、耦合模型、全二维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揭示了未来防洪数值模拟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洪水风险图绘制、洪水预警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对防洪减灾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贾口洼蓄滞洪区是国家重点蓄滞洪区之一,历史上曾多次运用,在防洪减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建立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模拟蓄滞洪区分区后的洪水演进过程,并分析分区运用前后洪水淹没范围情况。结果充分说明分区后的滞洪区可以减小洪水淹没范围,增加生命财产转移的时间,使滞洪区的运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胖头泡蓄滞洪区是松花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骨干调蓄工程。在特大洪水来临时,传统救助补偿方法难以保障洪灾救助,建立胖头泡蓄滞洪区洪水保险制度可分散风险及降低财政负担。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初期缴费方式应以低保费、低限额收费为宜,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作为松花江防洪工程的重要部分,洪水之后的处理工作同样重要。胖头泡蓄滞洪区洪水风险控制管理内容可分为5部分:洪水风险区划、社会经济区划、洪水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洪水保险方案研究及综合管理条例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海河流域漳卫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流域系统应用开发软件水动力学模型对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了零维、一维、二维耦合模拟计算,模拟了漳卫河系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主要河道以及蓄滞洪区分洪后各控制断面(点)洪水演进情况,输出洪水要素、河道水面线、控制站水位(流量)过程、蓄滞洪区控制点水位、蓄滞洪区最大入流、出流等结果,为漳卫河系防洪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00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为全国蓄滞洪区的正常运用提供了保障,为合理补偿主动蓄洪区居民因灾损失提供了依据.文章在充分理解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安徽等其他省份的蓄滞洪区因灾损失补偿经验,对湖南省目前以政府补偿为主导的蓄洪垸因灾损失补偿模式从补偿对象、资金来源、补偿内容、补偿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主要洪水灾害损失补偿方法,由此分析湖南省主动蓄洪后堤防因灾损失补偿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淮河发生了建国后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大洪水,共使用了9个行蓄洪区,确保了沿淮重要堤防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对洪水的科学调度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好评。正确贯彻执行国务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所确定的政策,是行蓄洪区得以及时顺利使用的保障。本文对淮河行蓄洪区的调度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补偿政策进行了阐述,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蓄滞洪区运用与补偿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防洪安全,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采用DHI洪水模拟系统中的MIKE11水动力模块,结合现有调度方式、工程条件和已有规划治理方案进行了防洪对策研究。经方案论证,按照分洪蓄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洪布局调整后,当河系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与现状防洪布局情况下相比,潮白河北京境内河道水位增加约0.20 m,潮白河吴村闸处河道水位增加0.10 m,略微加大了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北运河京冀交界处洪峰流量有所减小。蓄滞洪区方面,10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大黄堡洼和黄庄洼分洪水量比现状布局分别增加200万m~3和300万m~3,基本不会影响蓄滞洪区安全运用。因此,通过开挖温潮减河和建设宋庄蓄滞洪区,形成分蓄结合的防洪布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滩区受淹后国家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廖义伟 《人民黄河》2004,26(11):1-4
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基本情况和功能的分析以及与淮河行洪区的比较,指出黄河下游滩区频繁受淹对黄河治理开发的不利影响主要有:①中小洪水时影响防洪安全;②影响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经济的发展;③限制了黄河治理方略的实施;④影响了河道依法管理的进程。黄河下游滩区具有明显的蓄滞洪区的性质和功能,几十年来,这些功能的发挥为黄河的安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黄河处理泥沙的特殊需要,滩区没有按蓄滞洪区进行控制运用,造成了黄河下游滩区没有能够享有蓄滞洪区的补偿政策。因而,应尽快将黄河下游滩区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受淹后由国家给予相应补偿,国家补偿的基本方式包括:①风险公平的事前基本补偿;②临时撤离的安置补偿;③基本生产损失的补偿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洪水特性,研究子牙河流域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的措施,规范调整水库调度运用原则,利用河道、水库、蓄滞洪区对洪水进行引蓄管理,理性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余启辉  要威  宁磊 《人民长江》2013,44(10):48-51
三峡工程等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相继建成投运,调节洪水能力增强,中下游超额洪量及其时空分布将发生变化,为蓄滞洪区分类调整创造了条件。考虑三峡工程等干支流水库建成后江湖关系变化,计算了三峡工程建成前以及建成后不同时期中下游超额洪量。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蓄滞洪中荆江分洪区确定为重点蓄滞洪区,其他蓄滞洪区分为重要、一般和蓄滞洪保留区3类。考虑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联合运用以及中下游河道冲刷和江湖关系演变,蓄滞洪区分类将适度调整,蓄滞洪区数目可根据防洪形势改善适当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