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亚稳奥氏体和微合金元素(Nb、V)对TRIP钢、TWIP钢和Q&P钢等冷轧高强汽车钢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调控冷轧高强汽车钢亚稳奥氏体组织的成分体系和连续退火工艺、亚稳奥氏体组织特征及测量方法,及其对高强汽车钢强塑积、拉伸曲线形状等性能的影响等。同时介绍了微合金元素(V、Nb)对冷轧高强汽车钢成形性、强度等级、延迟断裂等个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冷轧产品用途的多样化、客户需求的差异化和材质的轻量化,强度更高、冲压性能更好的冷轧钢板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为充分发挥罩式退火炉的生产灵活、不受规格跳跃限制等特点,同时提升产品内外在质量及档次,采用罩式退火工艺开发高强冷成形钢意义重大。公司在现有资源及工艺设备条件下,开发出了含磷系列冷成形钢,并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和力学性能问题,形成以下创新技术:a.采用"以Nb代Ti"、Nb和P元素复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强钢、超高强钢的轧制生产需求,通过合金成分设计和制造工艺开发,研制出轧制高强钢用新型冷轧工作辊,工作层的耐磨性能以及辊体的强韧性得到显著改善。现场使用结果表明:单周期平均轧制吨位提高了约40%,单次下机磨削量降低了约7%,使用性能优于进口的同类型冷轧工作辊。新型冷轧工作辊适用于汽车用高强钢的轧制生产,硅钢、不锈钢及其他难轧板材等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尹显东  康永林  蒋奇武  刘仁东  孙大庆 《钢铁》2006,41(10):46-49,63
以高强IF钢(170P1)为研究对象,采用2种不同热轧工艺(常规热轧工艺、铁素体区热轧工艺)及随后相同的冷轧工艺、罩式炉退火及平整工艺进行了工业试制,试制结果表明:采用铁素体区热轧工艺,热轧板预退火及冷轧后,利用罩式炉退火就可保证高强IF钢的r值达2.1,采用这一工艺生产的高强IF钢板在汽车厂生产翼子板等难冲件时合格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以涟钢1720mm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涟钢产品结构和工艺特点,研究高强钢在冷轧如何实现稳顺生产。根据冷轧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恰当的压下率指标与轧辊粗糙度,可有效避免高强钢生产过程中发生断带或质量问题,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在解决工艺润滑和带钢表面缺陷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硼对超低碳高强含磷钢裂纹的抑制作用,设计了含硼和不含硼两种成分的超低碳高强含磷钢,通过拉伸断裂实验、金相分析、二相粒子透射分析等方法,对两种钢的力学性能、组织、成形性能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硼对超低碳含磷钢裂纹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生产中,对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方式生产的含磷高强无间隙原子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并与罩式退火生产的商用级铝镇静钢DC01和超深冲级无间隙原子钢DC04的成形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含磷高强IF钢的成品组织均以等轴的铁素体为基体,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但罩式退火生产的含磷高强钢成形性能要显著地弱于连续退火产品,织构和位向分布函数测定表明,γ织构的密度按照罩式退火含磷钢、商用级DC01、连续退火加磷高强钢和DC04的顺序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超低碳含磷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冷轧及模拟退火试验。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及退火时间的延长,试验钢再结晶越完全,晶粒形状更趋近等轴晶;试验钢退火后具有较强的{111}110和{111}112织构;采用700~720℃退火4 h可使试验钢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田飞  王自荣  李昭东 《钢铁》2015,50(9):76-80
 通过比较相同冷轧与罩式退火工艺下Mn-Si系和铌微合金化2种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微量铌在冷轧罩式退火低合金高强钢中的强化机理。利用OM、SEM、TEM和拉伸试验机分别对2种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比分析表明:相对热轧板来说,2种钢冷轧退火板的铁素体晶粒和第二相析出物的尺寸都有所长大,导致了强度降低。相对Mn-Si钢而言,铌微合金化钢热轧板和冷轧退火板中的铁素体晶粒和第二相析出物尺寸更细小,细小第二相析出物的数量也更多,在相同的伸长率水平下明显提高了强度。冷轧罩式退火板的强化机理分析表明,铌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钢的主要强化方式是细晶强化和NbC的沉淀强化;研究认为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的铌时细晶强化更强烈。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合金高强钢和碳素结构钢两种成分设计,试制了大型冰箱用500 MPa重型冷轧滑轨钢。对钢的力学性能、组织和成形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碳素结构钢较低合金高强钢更适用于重型冷轧滑轨钢。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强钢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热轧、冷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序管理控制的角度出发,制定了先进高强钢关键轧制技术研究方案,最终解决了热轧带钢性能稳定性控制、带头上翘、冷轧带钢厚度波动、冷轧板形突变等问题。另外,在热轧轧制工艺、温度精准控制、冷轧轧制力模型优化,一级AGC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开发、全流程压下负荷分配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开发了一系列先进高强钢轧制关键技术,并在产线生产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炼钢、热轧、冷轧、罩式退火、精整等生产工序进行控制与优化,分析了工艺参数对HC340LA钢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影响,成功研发了罩式退火工艺下的汽车用冷轧低合金高强钢HC340LA,并实现了订单生产,产品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且有较大富余量。  相似文献   

13.
郑之旺 《钢铁钒钛》2007,28(2):9-15
以低碳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卷取温度时(分别为600、650和700 ℃)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微钛(0.015%)处理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对低碳含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小,但微钛处理后,低碳含磷钢的再结晶动力学受到延迟,特别当卷取温度为600 ℃时,不但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而且力学性能对卷取温度和退火温度的敏感性增加;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且冷轧退火态强度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幅度增加.微钛处理对含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与钛析出相的粗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4.
蒋光锐  王海全  刘李斌 《钢铁》2017,52(10):78-82
 含磷高强钢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被广泛用于汽车零件冲压成形。除了磷元素,含磷高强钢中通常还含有锰、硅等合金元素进行固溶强化,这些合金元素在退火过程中容易发生选择性氧化。采用镀锌模拟器研究了加热过程的露点温度对含磷高强钢在加热过程中的氧化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辉光放电光谱仪以及光电子能谱仪分别分析了含磷高强钢的表面微观形貌、元素深度分布以及表面化合物种类。结果表明,加热过程的露点温度对合金元素在表面的氧化行为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加热过程露点温度可以显著抑制锰元素和硅元素在表面的选择性氧化行为,但是会加速磷元素在表面的偏析。进一步研究表明,磷元素在样品表面以磷酸盐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同炉钢相同工艺工业试制获得冷轧卷,经过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生产含磷高强IF钢退火卷,研究了2种退火方式对含磷高强IF钢FeTiP析出及二次加工脆性的影响。利用低温落锤冲击试验机、TEM和析出物萃取定量分析法等手段分别对2种退火卷进行二次加工脆性转变温度及析出物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生产卷FeTiP析出相主要集中在100 nm以下,罩式退火时间较长,罩式退火生产卷的FeTiP析出相数量是连续退火卷的2倍以上;根据定量分析法检测含磷析出相总量结果,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P在晶界处的富集程度由最大偏聚系数和有效扩散距离决定,罩式退火卷P在铁素体晶界处偏聚远远大于连续退火卷,连续退火可得到比罩式退火更低的二次加工脆性转变温度的含磷高强IF钢。  相似文献   

16.
邯钢邯宝热轧厂生产含Nb高强钢时,受轧制、层流冷却、卷取前、后冷却工艺条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组织和性能,对于热轧产品的下游用户而言,希望得到均匀一致的组织,并且沿带钢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含Nb高强钢卷取前、后不同冷却条件下组织情况,制定了含Nb高强汽车用钢轧制冷却及卷取后冷却工艺,为冷轧提供均匀稳定的组织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鞍钢先进高强汽车用钢开发研制情况,包括以980 MPa级DP钢、TRIP钢、TWIP钢和QP钢为代表的热轧、冷轧和热镀锌先进高强钢系列产品,以及鞍钢开发的先进高强钢热镀锌生产技术,并对鞍钢先进高强汽车钢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东北大学冷轧实验轧机上调整光整延伸率参数,分析了不同光整延伸率对低合金高强钢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光整延伸率的增大,低合金高强钢屈服平台逐渐减小,屈服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呈升高趋势,延伸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制定了热镀锌低合金高强钢合理的光整工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冷轧连退线冷硬态含磷高强IF钢JSC440P激光焊缝断裂的问题,利用Rofin DC035 CO_2激光器,研究了激光焊缝断裂的原因,探索了提高焊缝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焊接后焊缝软化导致断裂;采用焊后热处理,焊缝的强度相对于母材提高,改善了焊缝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冷轧高强钢脱脂处理线控制系统的构成,详细描述了带钢处理线控制、脱脂工艺控制的主要控制功能和技术特点,结合鞍钢已有脱脂线的生产经验和高强脱脂线的特点,进行了技术改进,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