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模因论和生态翻译学存在共同理论基石——"适应/选择"说,两者相互结合可以为译者从宏观层面上构建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模因生态平衡翻译理论。从微观操作层面来看,在湖湘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为了保持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协调与平衡,语言模因、文化模因和交际模因的三维转换为译者提供有效翻译策略,并进一步提高湖湘旅游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生态翻译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的产物,具有跨学科性。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石——"适应/选择"为口译研究的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从微观角度来看,在会议口译过程中,为了保持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协调与平衡,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为译者提供有效翻译策略,并进一步提高会议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生态翻译学在中国是由胡庚申首先提出来的全新翻译学理论,为解释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以张培基翻译的矛盾《白杨礼赞》英译本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4个角度(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进行深度解读,以此检验生态翻译学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度.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分析表明,生态翻译学对张培基翻译的矛盾《白杨礼赞》的解读完全可行,其译本被目标读者所接受正是因为其积极遵循生态翻译学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华语电影《一代宗师》的字幕英译进行探析。通过对《一代宗师》中英字幕版本的对比,验证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能有效指导字幕翻译活动。此外,本文意在表明,在翻译活动当中,译者要权衡把握翻译生态环境因素,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做出与之对应的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论证了公示语翻译应遵循"译者为中心","适应选择"为导向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提出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将原文放在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翻译,译者要置身于和谐的翻译生态系统中不断地在原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之间进行灵活地选择与适应,才能提高公示语的翻译水平,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做好公示语汉英翻译对于促进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交流,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拟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原则指导公示语汉英翻译,译者在转换过程中考虑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翻译手段和策略,提高译文"整合适应选择度",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以期促进我国国际语言环境、人文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升各大城市的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7.
中原典故蕴含着中原悠久的历史文化,典故的正确翻译,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生态翻译学指导下译者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语言、文化、交际三维视角出发,在典故翻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适应性选择和选择适应,实现原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平衡一致,从而创造出"生态化"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地方高校建设本土化翻译教学模式.在梳理生态翻译学和翻译教学模式现有成果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从生态翻译学基本观点出发,提出广西民族地区高校的翻译教学模式建构途径:从动态化翻译生态环境选取翻译教学内容、结合译者中心理念拓展翻译教学方法、融合事后追惩原则打造多维翻译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共生、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翻译教学模式将更好地服务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生态学的翻译研究途径,生态翻译学在口译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口译实践中,口译员应该积极主动地选择适应口译的生态环境,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进行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从而做到最佳翻译,保障口译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了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就是其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层面进行多维适应与转换的过程。阐释了译者只有置身于整体和谐的翻译生态系统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不断地做出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才能做好公示语翻译,提高公示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翻译理论对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这两对矛盾缺乏解释力,也无法为译者在翻译技巧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社会符号学和语用学介入翻译领域,形成了社会符号学翻译观和语用翻译观。作为两种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它们虽然提法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一致性:译者可以跳出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的束缚,通过各种可行途径达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所表明的各自独特的特点,两种翻译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差异;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语义场与语域;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不同的背景及常出现的误区以及现状.讨论了如何用这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准确地传达篇章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  相似文献   

13.
浅析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主要对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他的专著《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新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评述,并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的两个版本为例,说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产生于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语义翻译注重译出原文的所有含义,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交际翻译强调信息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强调信息内容,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翻译实践中,往往是两种翻译方法交替使用,相辅相成,以期达到译文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意译是翻译中的一种重要手法。本文结合意译翻译理论的翻译实作。探索意译的原则、方法和内涵、以期增加意译中的科学性,克服随意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通过对中国著名戏剧《茶馆》的两种英译本的比较分析,对戏剧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和语言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笔者在本文的最后指出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文化对等问题既是戏剧翻译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6.
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理解和表达,但不同的生态环境使得各个民族具有差异显著的文化特点,这就为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翻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异质性,又有相似性,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由此而生,在生态学视角下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对输入异质文化和弘扬母语文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翻译等值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等值理论"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对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意义对等、风格对等、形式对等和灵活对等着手,探讨了对翻译等值理论的理解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机器翻译对翻译教学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项机译与学生翻译的对比测试,发现尽管学生译句的表达普遍比机译流利,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但其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亦不容乐观,翻译速度更是偏低。翻译教学界要顺应市场需要,在注重学生实用性训练的同时,依然不能忽视其基本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联系对外宣传翻译的特点,根据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功能+忠实"法则,认为对外宣传翻译应多采用解释性翻译方法,对国外受众不熟悉的中国国情、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以及不符合他们阅读习惯的汉语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通和阐释.例举了需要运用解释性翻译方法的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20.
翻译教学中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翻译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变成了信息的新的载体。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我们可以迅速查询到所需的翻译信息,极大地提高翻译的速度。通过对比基于字典的传统翻译信息查询方式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翻译信息查询方式,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网络翻译工具及其特点,旨在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提高翻译的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