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缝内转向压裂技术在靖安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转向压裂技术原理,介绍了转向剂的性能,分析了重复压裂转向理论,得出了自然转向和诱导转向的应力差值;在转向压裂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开展了8口井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转向压裂技术是靖安油田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一种新的重复压裂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转向压裂技术原理,介绍了转向剂的性能,分析了重复压裂转向理论,得出了自然转向和诱导转向的应力差值;在转向压裂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开展了8口井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转向压裂技术是靖安油田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一种新的重复压裂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3.
油井压裂是油田开发中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剩余油的减少和措施改造程度的加大,压裂井选井难度越来越大,重复压裂成为减缓产量递减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剩余油精细描述.丰富优选压裂井层手段、利用适当的压裂工艺,重复压裂井仍能保持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水平缝重复压裂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长垣人工裂缝为水平缝的重复压裂井,以葡萄花油田为研究对象,初步界定了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工艺方法;应用试井分析和流动指数方法判断重复压裂时机;经过研究找出了重复压裂井裂缝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裂缝失效的原因,确定了增大施工规模、酸洗裂缝以及多裂缝、开新缝压裂等项改造措施。结合理论研究在葡萄花油田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辽河油田重复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辽河田低渗透油层地质特点和重复压裂工艺的要求,对重复压裂机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原则及主要工艺措施,通过研究提高了重复压裂施工成功率和有效期。所采取的主要工艺措施有,加大施工规模、提高施工砂比,选用比初次压裂强度高、导流能力好的支撑剂,投球压裂,人工隔层控制缝高,暂堵压裂施工等配套的重复压裂工艺技术,较好地满足了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大庆外围油田裂缝转向重复压裂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外围三低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单井及油田产量逐年递减,初次压裂失效后单井及油田产能的恢复必须通过重复压裂才能得以保证.随着同井同层重复压裂次数增多,常规复压技术增油效果和有效期大幅度下降,油井储量动用程度差.这是由于常规同井同层重复压裂只能张开老裂缝,可以部分恢复老缝导流能力,但受老缝壁面的压实作用和井网条件限制,即使规模增大,增产效果也不理想.为此,针对外围油田压裂形成垂直裂缝的特点,研究应用了裂缝转向重复压裂新工艺,形成了以重复压裂裂缝转向机理、储层地应力场变化规律、转向裂缝参数设计优化、转向裂缝监测识别及裂缝转向重复压裂施工工艺为核心的配套工艺技术.通过实施可实现压开一条与原缝方向不同的水力裂缝,增加了新的泄油面积,提高了外围重复压裂井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转向重复压裂技术原理及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规压裂与转向重复压裂的共性与差异,给出了转向重复压裂井层优选原则,提出了新生裂缝长度及新增渗流面积的估算方法.该转向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在陕北低渗透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并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转向压裂技术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转向压裂技术原理,介绍了转向剂的性能,分析了重复压裂转向理论,得出了自然转向和诱导转向的应力差值;在转向压裂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开展了两口井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转向压裂技术是江苏油田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一种新的重复压裂技术。  相似文献   

9.
准东裂缝性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常规单一加大规模的重复压裂易使裂缝成为水窜通道,经常造成压裂后油井含水迅猛增加,使得措施效果逐年变差。为提高高含水裂缝性油田压裂增油效果,提出了控水与转向压裂相结合的工艺技术,首次在H1238井试验应用,压裂效果显著,实现了高含水期压裂增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提高新站油田重复压裂效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站油田的特点,分析以往重复压裂效果差的原因.并对常规重复压裂技术采取了改进措施。该技术包括重复压裂时机选择;水力裂缝优化技术;对以往压裂液配方加以改进得到更适合重复压裂的压裂液以及堵老裂缝压新裂缝技术。最后取得了比较好的现场施工效果,提高了重复压裂工艺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提高重复压裂井压裂效率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力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气藏改造的主要措施,但经过水力压裂后的油气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压裂裂缝的闭合、油井产出过程中产出物对裂缝的堵塞、以及压裂后其他作业对近井地带的污染等原因,造成产量下降,甚至低于压裂前的水平。为了最大限度地改造剩余油富集区,最有效的措施是开展重复转向压裂,使新裂缝与原裂缝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以提高油藏采出程度。阐述了转向压裂技术原理,通过优化压裂液体系,优选支撑剂类型,并开展了34口井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压裂效果。得出转向压裂是江苏油田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一种新的重复压裂技术。  相似文献   

12.
井下微地震裂缝测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缝方位和几何尺寸决定了井网的部署、射孔的方位、压裂设计的优化等,直接影响着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好坏。长庆油田采用井下微地震技术进一步认识到水力裂缝延伸的复杂性,明确了压裂裂缝真实延伸情况,在指导油田开发中的井网部署、压裂优化设计、压裂后的效果评估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整体压裂水力裂缝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针对低渗透油田五点法注水开发井网,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整体压裂改造中水力裂缝方位及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提出了把油藏与裂缝按一个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和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新疆克拉玛依低效油田乌5井区属低孔、低渗、低饱和度的油藏,产量低,开采困难。针对乌5井区油藏地质特征,指出了该井区压裂改造的技术难点;给出了乌5井区的压裂改造方案,先进行优化压裂设计,选择高性能的压裂液,进行施工过程的控制和压后排液管理。现场压裂施工使油井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工裂缝特征优化油井压裂地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庆油田外围地区地质储量得到动用,每年依靠压裂投产的井逐渐增多,由达西定律可知,在油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措施井的渗透率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参数,油井压裂可以改善油井周围地层渗透性,消除近井地带油层污染,从而提高油井产能,而人工压裂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裂缝的导流能力和裂缝的几何形态,为此,根据台105地区地质特征,结合低渗透油田开发实际,本着经济有效的开发原则,从人工裂缝特征,方位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优化油井压裂地质方案技术的方法,改善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坪北特低渗透油田整体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晓源  任茂 《钻采工艺》2006,29(5):43-45
针对坪北油田低孔、低压、特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岩性油藏特点,通过压裂工艺技术与油藏工程的结合,开展了整体压裂技术研究。根据储层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确定开发井网,并依据井网及储层特点,对水力裂缝、裂缝导流能力、施工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压裂方式、加砂程序进行优选,实现了水力裂缝系统与开发井网的优化匹配。经过八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应用整体压裂技术可以提高油田总体开发效益,为坪北特低渗油田的正常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划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红涛  高楚桥 《石油物探》2005,45(1):37-38,57
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储渗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裂缝和溶蚀孔洞。而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地层原始流体的分布以及储层的储量和产能,为此,提出了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导电效率、分数维及裂缝密度的方法。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具体情况,利用交会图方式,确定了通过采用导电效率和裂缝密度来划分储层类型的标准,即导电效率大于0.03或裂缝密度大于1.4,储层裂缝发育;否则为孔洞性储层。此外,分维数越大高角度裂缝越发育。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18.
新立油田低渗透油层裂缝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薛永超 《断块油气田》2010,17(4):462-465
低渗透油藏在油田开发中日益重要,做为低渗透油藏显著特征的裂缝,控制着油藏流体渗流系统,制约着油藏开发效果.如何利用常规资料进行裂缝识别和建立裂缝三维模型是当前低渗透油藏开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有益探索。首先从相似露头区和钻井岩心2个方面对裂缝分布原模型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建立裂缝特征知识库;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利用双侧向测井识别裂缝的可行性;基于以上研究,采用岩心标定测井法,深入分析总结了利用双侧向测井进行单井裂缝识别的特征,并利用分形克利金理论对井间裂缝进行了预测,最后利用分形随机模拟技术建立了研究区裂缝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建立的裂缝模型与油田开发实践比较吻合,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低渗透砂岩油藏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并投入开发,人们逐步认识到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特殊性:不仅基质岩块具有低渗透开采的特点,而且由于天然或人工裂缝的存在,大大改变了流体在地层的流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发现沿裂缝方向有水窜现象,直接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为研究裂缝的延伸规律,首先做了一些假设,根据假设,建立了裂缝延伸模型,然后用标准的四阶Runge-Kutta法可迭代解出裂缝几何尺十、缝中流量分布和压力分布。以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1储层参数为例,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对裂缝的延伸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侧向应力不高、储层致密是造成注水时裂缝张开并大距离延伸的主要原因;裂缝延伸长度与注入量成正比,而与渗透率和裂缝内外压差成反比。建议通过周期性注水来延缓水沿裂缝窜进到油井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