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港油田地下储气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港油田已枯竭的板820气藏的更加深入的地质研究,重新评价了该气藏的储集层和盖层,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地质可行性;通过对开发史分析研究,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开发可行性,并计算了气藏开发动态储量。根据多年来对天津市供气规律,确定了储气库调峰周期和基本参数。设计了注采井生产能力和注采方案。根据经济评价,认为利用废弃气藏作为地下储气库经济效益显著。图2表1(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2.
砂岩枯竭型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方案设计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尽管发展迅猛,但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较为成熟实用的地下储气库设计技术与方法尚不多见。为此,总结了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利用砂岩枯竭型气藏改建6座地下储气库的地质方案设计配套技术。该技术创新了大型地下储气库地质方案设计方案,明确了方案设计应遵循的主要程序及主体内容,创建了7项行之有效的配套设计技术,提出了26项气库评价与运行指标,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方案设计模式与技术系列,对我国正在火热推进的地下储气库建设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在旧金山的东McDonald岛完成了储气库控制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的SCADA系统。该地下储气库有一个压缩机站和两个抽气站,公司对其控制设备进行了更新,还安装了一套SCADA系统和一套图形显示系统,实现了操作员在任一个站监和控制三个站的目的。此控制和通信系统选择了开放式结构,产生了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技术 ,包括储气库设计、库址选择、主要参数的确定、站场工艺及设备 ,以及储气库建设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国内外防砂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地下储气库储层、生产、运作的特点、分析了气库与一般油气藏在出砂和防砂机理上的异同,提出了气库防砂要达到的效果要求,分析了各种防砂技术在气库中的应用,提出了气库防砂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世界地下储气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气储运工程是整个天然气工业的关键环节和基础设施之一。作为天然气储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地下储气库的作用,世界地下储气库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是我国第一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其实践经验对我国储气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储层保护是利用油气藏建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概述储层保护的基础上,介绍了储层保护的指导思想,从储层特性分析技术、保护储层的钻井配套技术、固井配套技术、测试求产配套技术4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大张坨地下储气库12口注采井建设全过程储层保护的19个技术要点。从钻井效果、固井效果、完钻电测、油气测试和注采能力5个方面对储层保护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探索出一套低压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储层保护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地下储气库方案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皆明 《石油学报》2000,21(3):100-104
在对京58气顶油藏地质及开采特征研究基础上,大量借鉴了国外建库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北京市用气的特点,进行了多种建库方案的模拟运行预测研究,且通过技术经济的综合评价确定了最优方案部署.方案部署结果表明,在京58气顶油藏建库是完全可行的.气库建成后工作气规模可以达到2.290×108m3,最大日调峰气量可达300×104m3,可以满足北京市近期对季节调峰气量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对地下储气库的力学模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地下储气库力学分析所要的岩性分析、荷载分析和工况分析等问题,并对最大储气压力及过程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绝热节流是地下储气库回采的关键技术,可以利用节流冷效应实现回采天然气的脱水、脱油。天然气脱水后的露点与绝热节流过程有关,并且它对天然气的集输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利用绝热节流模型准确地分析回采天然气的节流过程。为此,利用基于BWRS状态方程的绝热节流模型计算了板876储气库回采天然气的高压节流温变等焓线。用该模型分析板876储气库的两级实际节流过程,分析结果揭示了一级节流后温度随井口压力变化的规律,确定了J-T阀(二级节流阀)前温度的安全运行范围。所得计算结果为储气库建立科学完备的生产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下储气库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丁国生  谢萍 《天然气工业》2006,26(6):111-113
地下储气库包括枯竭油气藏、含水层、盐穴和矿坑等四种类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应用技术,目前地下储气库技术正朝着以下趋势发展:①加强气库的上下游协调优化,提高储气库的协调能力;②加强地下储气库优化管理,提高储气库的利用效率;③在油藏和含水层储气库领域进行实验和摸索;④盐穴储气库建库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地下储气库技术发展已有近10年的历史,在气藏改建储气库方面技术基本成熟,但在油藏改建储气库、含水层建设储气库和盐穴建库方面还存在着技术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由于中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建库目标资源缺乏,因而储气库的建设在技术和建库目标资源两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未来15年内,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激增将促进储气库需求量的不断加大,预计将有300×108m3工作气的储气库建库需求量,应在满足调峰和应急供气的基础上向战略储备延伸,并在中国中东部形成区域协调的地下储气库群。  相似文献   

13.
地下储气库被许多国家认为是最安全、经济、高效的天然气储存、调峰设施,大庆地区冬夏用气不均衡,需建立地下储气库用于调峰。通过对大庆S储气库群的多种条件分析认为:储层上部发育稳定的巨厚泥岩盖层,对天然气起到了很好的封盖作用,断层整体密封性好,天然气不渗漏,储气库整体封闭性好;储层为单层砂体,分布稳定,储层物性条件非常好;气藏整体连通性也很好,受边底水的影响很小,设计的储气库运行参数合理。大庆S储气库群具备建库的有利条件,改建储气库可行。  相似文献   

14.
地下储气库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储气库运行过程中,由于气体的采出和注入,使得多次注采期间岩石净上覆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随之导致储层岩石物性参数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影响储气库的注采能力,因而研究储气库储层应力敏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实验手段研究了地下储气库在气体注入和采出过程中地下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实验选用2块渗透率不同的人造砂岩岩心,测试了在4次净上覆压力升降过程中的储层渗透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净上覆岩层压力的增加,岩心渗透率呈下降趋势,初期渗透率下降较快,后期渗透率下降程度减小,应力敏感性变弱;净上覆压力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岩石渗透率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原始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效应;岩石渗透率越高,应力敏感特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地下储气库注气系统节点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下储气库的具体特点 ,研究建立了地下储气库注气系统的节点分析方法。经喇嘛甸油田地下储气库实际资料验证表明 ,该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符合储气库生产情况 ,可以用于储气库系统优化、指标预测、配注方案编制和运行参数优选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固井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张坨储气库是我国的第1个地下储气库,用于调整京津两地的用气量。在储气库区块上的库8井是1口定向井,固井有以下难点:1.地层破裂压力低,易发生漏失;2.地层压力系数低,产层易伤害;3.水泥封固段长,地温梯度高达3.4℃/100 m,且使得上部水泥浆凝固时间长,影响水泥浆胶结质量。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1.采用屏蔽暂堵技术,提高地层承压能力;2.采用双级注水泥工艺,一级固井用常规水泥浆密度,二级固井采用低密度水泥浆,主要是漂珠和微硅共同配制的水泥浆体系;3.控制水泥浆失水量和自由水;4.增加套管扶正器用量,保证套管有较高的居中度,提高顶替效率。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经SBT测井表明一级固井质量优质,二级固井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川渝地区地下储气库建设选址问题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藏地质、气藏工程等因素,优选出XGS气田茅口组气藏等3个气藏进行建库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气藏气密性、储层储渗性、气藏压力系统、采出程度、生产特征等因素,认为XGS气田茅口组气藏满足储气库库址筛选原则,可以作为建库选址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建立地下储气库是缓解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持久的方法。以天然气的连续性方程为基础,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研究枯竭气藏地下储气库的运行情况,用追赶法求出定产量生产方式下天然气流动方程的数值解,给出改建为储气库气藏的优选方法,以此确定循环注采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输气管道运行工况与城市用气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灰色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建立了适合沿线布有地下储气库的输气管道负荷预测模型,提出了盐穴型地下储气库调峰工艺参数优化控制策略,并以实例形式给出了计算过程及分析结果,所得出的相关结论有利于科学确定盐穴型地下储气库各溶腔最优生产方案,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国生 《天然气工业》2007,27(3):111-113
金坛盐穴储气库是中国第一个盐穴储气库,建设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建库中通过摸索形成和运用了多项关键技术。①地质评价:对建库区域的选择和溶腔密封性至关重要;②溶腔设计及稳定性评价:是确保溶腔稳定的最佳形态并达到体积最大化的技术保障;③造腔技术:是整个建库工程的核心,它是能否实现所设计的理想溶腔形态和体积的关键;④声纳检测技术:确定造腔过程和最终溶腔的体积和形态;⑤完整性测试溶腔:是能否开始建造和建造后可否投入运行的关键;⑥热动力模拟:是编制盐穴储气库运行计划并为地面设施配套的重要依据;⑦老腔井筒改造技术:部分形态较好的采盐溶腔改建成为储气溶腔,加快了储气库建设进程。金坛储气库的建设使中国具备了建设同类地下油气储备库的技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