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1)
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儿外科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月-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出院手术病历500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00份手术病历中212例患儿使用了抗菌药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2.4%, I类手术切口为28.2%。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分别为头孢唑林91人次(42.9%),头孢西丁钠61人次(28.8%),头孢硫脒29人次(13.7%),美洛西林舒巴坦钠19人次(9.0%),其他抗菌药物(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等) 12人次(5.6%)。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中,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合理率较低(55.2%)。结论 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目前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临床各相关科室之间加强协调合作,促进小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124-127
目的:分析本院眼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行政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本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干预前1052例和干预后648例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围手术期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围手术期静脉使用抗菌药物从干预前的90.5%下降到干预后的1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切皮前30 min2 h抗菌药使用率明显提高;干预后术后48 h、72 h、>72 h抗菌药使用率下降。手术时间>3 h术中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均未使用和追加;干预前后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分别为0和10.8%。结论:通过各种行政干预,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素使用率明显下降。但仍存在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偏低、术中追加一剂抗菌药物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郎梅春  王冰  李秋华 《矿产勘查》2010,(9):40-41,46
目的了解九江市第三人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333例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3例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其中277例(83.18%)于术前0.5~2 h给药;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在65例手术时间〉3 h的患者中,仅5例(7.69%)于术中追加了一次抗菌药物。仅手术前单用一次抗菌药物者4例(1.20%);手术后用药?24h者11例(3.3%),1-3 d者82例(24.63%),4-7 d者114例(34.23%),7-14 d者110例(33.03%),〉14 d者12例(3.61%)。术前0.5-2 h预防用药共8类11种,头孢菌素类(第一、三代头孢菌素)与复方β-内酰胺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各占25.99%,其余依次是磷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占66.97%,其次为单一用药占30.33%。结论该院在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如用药时机不恰当、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等。因此,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规范化使用应予以重视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4):130-132
目的:建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于本院病历检索系统中随机抽取250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病例,设计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表。搜集有关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体系研究的相关资料,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的指南和规定为指导,采用Delphi Method法建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本组患者用药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对本组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的评价结果为:有用药指征患者共202例(80.8%),无用药指征患者共48例(19.2%);用药方案不合理患者占总体患者的比率依次为:药物选择12.8%、给药途径4.8%、溶媒选择5.2%、溶媒用量10%、用药频次20.8%、用药剂量22%。同时,本组患者围术期使用预防用抗菌药物后,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手术部位感染,比率为0.8%。结论:Delphi Method法下建立的由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能系统性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较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5.
李志勇  罗晶  钱进  游艳 《矿产勘查》2010,(4):114-115,131
目的调查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围术期抗菌药合理用药情况,推动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8年10-12月外科围术期病历300份作为非干预组,在医院进行一系列干预措施后,另选取2009年4-6月外科围术期手术病历300份作为干预组。分析2组病例抗菌药预防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比例由干预前的9.33%上升到干预后的89.33%(P〈0.05);干预前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实施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81-83
目的:考察2013年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对该院2013年1-12月585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5例手术中,预防用抗菌药物92例,预防用药率为15.73%,其中10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者为54例,所占比例达50%。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及品种选择也存在明显问题:预防用药患者中术前未用药而术后才用者占82.61%,预防用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占比也很高,其中选用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分散片作为预防用药者高达76.0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主要存在部分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针过宽、药物品种选择和用药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医院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力度,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的抗菌特性而减少其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12-13
目的:探究分析在产科围术期中药师干预抗菌药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产科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孕妇作为干预组,该组产妇由本院药师参与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另外选取本院2011年1-12月产科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应用。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围手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头孢唑林,二联用药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干预组疗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药品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剖宫产围术期,有药师对抗菌药合理应用进行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有着很高的可操作性,应该积极推广这种干预模式,发挥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探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3-5月住院的1 160例10种介入手术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永久或临时起搏器安置/更换术、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是87.95%、83.33%,其他8种介入手术的使用率都为0.结论 该院介入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已趋达到卫生部的标准,呈整体合理趋势.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力度,能够明显改善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2):95-96
目的:分析采取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实行PDCA循环前的Ⅰ类手术切口病例601例作为对照组,并与实施干预后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DCA循环干预后,杜绝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明显下降(P<0.05);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好转。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36):56-59
目的:通过对股骨颈修复患者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2015年行股骨颈修复的203例患者进行监测,统一填写调查表,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203例患者,其中4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1.97%。手术危险指数主要集中在0级和1级,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56%和13.04%;手术部位感染以表浅切口感染为主,占75.00%;感染病原菌均为条件致病菌。术前住院天数、手术切口类型、麻醉评分、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危险指数、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与手术部位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术前住院天数、手术切口类型、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危险指数、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等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5):123-124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自2014年1月开始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之中。随机抽取实施管理前(2013年)和实施管理后(2014年)的本院住院患者各88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后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88例患者,其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品总费用、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等显著低于实施管理前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方面,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显著高于实施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法引入至医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工作实践之中,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患者和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以及药品总费用、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提高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5):98-99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10月30日在本院进行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的9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术期护理。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红蛋白(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进行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促进其术后早日康复,使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4):107-109
目的:评价本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入院的80例具有相同适应证的应用其他抗菌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后的总有效率为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其年龄、给药方式和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关系密切(P<0.05),和患者的性别没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本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的有效率,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2):152-154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阑尾炎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阑尾炎手术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评估,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三天内发热、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阑尾炎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2):87-8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软性输尿管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软性输尿管镜手术的3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85%)明显高于对照组(8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软性输尿管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0):97-98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脊柱微创手术患者62例,均为本院脊柱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于围手术期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恢复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创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显著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2):99-100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与心理行为干预联合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中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6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进食、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23.26%(X~2=4.440,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行为干预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5)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以本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PCI围手术期均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40 mg/天,对照组用药剂量20 mg/天,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CK-MB、c Tn-I水平分别为(13.30±4.05)U/L、(0.03±0.03)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3±5.15)U/L、(0.10±0.0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hs-CRP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支架内再狭窄、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9.3%、2.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14.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相比常规剂量对PCI术后心肌损伤保护作用更明显,能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心肌梗死发生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
目的  探索腹腔镜下完成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实施的12例腹腔镜下ELAPE手术的围手术期特点,手术过程中侧方完全切除肛提肌组,后方切除其在尾骨的附着点,前方根据肿瘤分期和位置决定是否行周围脏器的扩大切除。术中不更换体位,会阴切口缝合皮下和皮肤,缝闭盆底腹膜。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获取数目、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判断手术的可行性。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5.2±12.5)岁,体重指数21.6±3.1;肿瘤下缘距肛缘(3.3±0.7)cm;手术时间(176.1±27.5)min,术中出血(49.6±38.2)ml;淋巴结获取数目(18.3±7.8)枚,所有肠管断端及侧切缘均阴性;2例发生尿潴留,9例患者会阴切口达到甲级愈合。 结论  据手术短期效果,术中不更换体位,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性行周围脏器的扩大切除,在腹腔镜下完成ELAPE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患者行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循证护理)与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对于改善预后有着显著效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