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Planning》2014,(10)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检测在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的5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38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例胸水ADA的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胸水ADA值平均为51.34±7.98,恶性胸腔积液的胸水ADA值平均为15.17±8.7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水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有一定的特异性,在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中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9):168-172
目的:探索外泌体β-actin mRNA作为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7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57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外泌体沉淀试剂沉淀胸腔积液中的外泌体后用Trizol法提取外泌体总RNA,之后通过微滴式数字定量PCR技术检测外泌体中β-actin mRNA的表达。结果:数字定量PCR结果显示,1μg结核性胸腔积液外泌体总RNA中β-actin的拷贝数为75.20(15.15,614.00),1μg恶性胸腔积液外泌体总RNA中β-actin的拷贝数为4.65(1.95,22.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9±0.04(P<0.000 1)。结论:外泌体β-actin mRNA可作为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潜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9)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腺苷脱氨酶进行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胸水ADA活性是(53.7±30.5)U/L,对照组ADA活性是(15.6±28.2)U/L,两组患者在ADA活性上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胸水阳性率上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苷脱氨酶应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8):10-15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联合酶联免疫斑点实验(T-SPOT)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非结核引起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胸腔积液ADA检测及T-SPOT实验。结果: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检测结果,ADA敏感性87.50%,特异性88.09%;T-SPOT敏感性为89.28%,特异性为92.85%。两种方法联合检出阳性率为95.54%,与T-SPOT.TB(89.28%)及胸腔积液ADA(87.50%)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提供很好的依据,是结核性胸膜炎较好的实验室诊断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7):104-107
目的:探究IFN-γ含量测定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组及非结核性胸膜炎50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选择院内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健康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进行胸腔积液,并对3组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γ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经测定后,研究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γ浓度为(1 460.65±100.76)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250.89±30.53)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FN-γ浓度为(75.32±13.81)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42.45±10.33)pg/m L及健康组(43.67±12.08)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FN-γ浓度300 pg/m L为临界值,IFN-γ浓度的测定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特异度为93%,诊断灵敏度为98%。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2例出现胸膜肥厚粘连,其余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胸膜炎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胸腔积液及外周血血清中IFN-γ含量可显著提升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6.
黄佳  潘玫 《矿产勘查》2010,(5):20-22,30
目的探讨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4例恶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组)、24例无恶性葡萄胎(无恶性葡萄胎组)和20例正常早孕绒毛(正常对照组)组织标本中RECK及MMP-2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对照组→无恶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组RECK阳性表达率呈下降的趋势。恶性葡萄胎组RECK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正常绒毛→无恶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MMP-2阳性表达率呈上升的趋势。恶性葡萄胎组、无恶性葡萄胎组MMP-2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葡萄胎组MMP-2阳性表达率与无恶性葡萄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葡萄胎组、无恶性葡萄胎组RECK阴性(-)/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4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ECK表达与MMP-2表达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 RECK、MMP-2的失衡在葡萄胎的恶变中起一定的作用。RECK和MMP-2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葡萄胎的恶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和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患儿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急性期、恢复期MPP(MPP组)患儿和23例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BA(BA组)患儿及21例健康体检的儿童(正常对照组)尿LTE4、血清IL-4的水平。结果 BA组、MPP组急性(发作)期尿LTE4、血清IL-4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BA组临床缓解期尿LTE4、血清IL-4水平较急性发作期下降(P〈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PP组恢复期尿LTE4、血清IL-4水平较急性期下降(P〈0.05),尿LTE4、血清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临床缓解期/恢复期尿LTE4、血清IL-4水平低于BA组(P〈0.05)。MPP组急性期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无相关(r=-0.139,P〉0.05),BA组急性发作期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0.819,P〈0.01)。结论 LTE4及IL-4可能共同参与MPP和BA急性期、急性发作期的气道炎症反应。BA恢复期、临床缓解期的血清IL-4、尿LTE4水平测定对MPP与BA的鉴别诊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水平、心衰情况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评价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49例,根据患儿超声心动图肺体循环血流比大小分为大分流组和小分流组,并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分为无心衰症状组和有心衰症状组;同时选取无心功能损害患儿20例为对照组。同时采血检测各组患儿血清BNP水平,比较各组患儿血清BNP水平差异并分析患儿血清BNP水平与心衰、分流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小分流组患儿血清BNP水平均有升高,大分流组患儿血清BNP水平与小分流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小分流组患儿血清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情况与患儿血清BNP水平呈正相关(r=1.512,P=0.037);患儿心脏分流量(LVEF、LVSF)与血BNP水平均存正相关(r=0.395、P=0.010,r=0.128、P=0.023)。结论血清BNP水平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心脏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BNP水平可作为评价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水平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单纯性糖尿病组(DM组,UAER〈30mg·24h^-1)、糖尿病肾病早期组(DN 1组,UAER 30-300mg·24h^-1)和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组(DN 2组,UAER〉300mg·24h^-1),每组40例。选择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组血清Cys-C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尿素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并计算24h尿UAER,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 1组、DN 2组血清Cys-C、尿UAER和DN 2组血清BUN、S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DN 2组血清Cys-C、尿UAER和血清BUN、Scr水平均显著高于DN 1组(P〈0.05或P〈0.01)。DM组、DN 1组和DN 2组血清Cys-C、尿UAER和DN 1组、DN 2组血清BUN及DN 2组血清Scr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N 1组、DN 2组血清BUN和DN 2组血清Scr阳性率与D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N 2组血清Scr、Cys-C、尿UREA和血清BUN阳性率与DN 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20例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尿UAER和血清BUN、Scr水平均呈正相关(r=0.882、0.582和0.655,均P〈0.01)。结论Cys-C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观察指标,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可以弥补单纯微量白蛋白检测引起的漏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7):138-141
结核性胸膜炎一种常见的胸膜炎症病变,约占我国胸腔积液的50%。胸腔积液病因不同,其治疗措施和预后也不相同,因此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瘦素、γ干扰素、C-反应蛋白及腺苷酸脱氨酶在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5例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的超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临床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25例为转移性淋巴结,25例为反应性淋巴结。结果 3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中,超声检查肿大的淋巴结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周围,淋巴结之间有粘连、融合现象,根据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分为干酪脓肿型、增殖结节型、混合型。形态呈椭圆形,L/S比值与反应性淋巴结无显著差异(P〉0.05),与恶性淋巴结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35例淋巴结核中,20例出现淋巴门血流,淋巴结内血管数目较少,血流动力学显示频谱形态为低阻力型,阻力指数与反应性淋巴结无显著差异,与恶性淋巴结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虽然不典型,但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的分析,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该病与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转移癌、淋巴瘤等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29例肺结核患者(PTB组)、34例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Non-PTB组)和37位健康人群(HC组)血清PON1的活性水平。结果 PTB组和Non-PTB组患者的血清PON1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B组和Non-PTB组患者的血清PON1活性均低于HC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血清PON1活性较健康人群低,其原因可能是肺结核患者存在氧化-抗氧化系统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呈混合细胞反应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及与其它疾病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548例不同疾病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采用粟氏细胞分类计数法计数患者不同病程时间的脑脊液细胞,并对其中73例呈混合细胞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3例脑脊液呈混合细胞反应的病例中结核性脑膜炎55例,阳性率87.3%(55/63),病毒性脑膜炎7例,阳性率3.5%(7/202),隐球菌性脑膜炎3例,阳性率100.0%(3/3),化脓性脑膜炎2例,阳性率4.8%(2/42),脑膜癌2例,阳性率8.7%(2/23),免疫性炎症2例,阳性率2.7%(2/74),其他疾病2例,阳性1.5%(2/131)。病毒性脑膜炎呈混合细胞反应多在发病3 d以内,最长达7 d;隐球菌性脑膜炎呈混合细胞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在早期呈中性粒细胞反应,在短期治疗后才会出现混合细胞反应;非感染性疾病呈混合细胞反应时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少,脑膜癌还可找到恶性细胞。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但仍需结合病史、病程作出判断,且脑脊液细胞学动态观察的鉴别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 Fas(sFas)及 FasL(sFasL)含量变化与膀胱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以确定血清 sFas 及sFasL 含量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78例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浅表性膀胱癌54例,浸润性膀胱癌24例;G1期20例,G2期39例,G3期19例)术前、术后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 sFas 和 sFasL 的水平。观察血清 sFas 和 sFasL 含量的变化与膀胱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术前血清中 sFas 和 sFasL 含量分别为(18.53±1.74)、(13.46±1.57)μg·L-1,明显高于术后及对照组[(7.03±1.54)、(4.38±1.23)μg·L-1及(5.98±1.36)、(3.42±1.03)μg·L-1](均 P <0.05)。膀胱癌组术后血清 sFas 和 sFasL 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中 sFas 和 sFasL含量均显著高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 P <0.05);膀胱癌 G3期患者血清中 sFas 和 sFasL 含量均显著高于 G1、G2期患者(均 P <0.05)。结论血清中 sFas 和 sFasL 水平可能成为膀胱癌患者病理特征判断以及治疗过程中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56例进入本研究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56例轻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于诊断24 h内测定血清PCT、血常规、CRP、体温,同时将病例组按PCT水平分为〈0.5、≥0.5~2.0、≥2.0~10.0、≥10.0μg.L-14个等级,分析各组的病死率、需要使用呼吸机例数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病例组血清PCT、CRP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2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及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PCT水平的升高,重症肺炎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比例逐渐增高,病死率亦呈增高趋势,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需住院时间也延长(均P〈0.05)。结论血清PCT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在ICU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老年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7例假丝酵母菌感染老年患者(感染组)及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入住ICU、体检时检测1,3-β-D-葡聚糖及PCT水平。结果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针对老年患者,1,3-β-D-葡聚糖最佳cut-off值为24.2ng·L^-1,诊断敏感度为93.9%,特异性为81.6%;感染组PCT诊断AUC为0.832,针对老年患者,PCT最佳cut-off值为0.55ng·L^-1,诊断敏感度为82.7%,特异性为80.9%;1,3-β-D-葡聚糖诊断效能优于PCT(Z=2.723,P=0.006,P〈0.05)。感染组1,3-β-D-葡聚糖阳性检出率(89.36%)显著高于PCT阳性检出率(44.68%)(χ2=16.000,P〈0.05)。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老年患者假丝酵母菌感染诊断具有高度灵敏度与特异性,诊断效能高;PCT检测诊断效能低于1,3-β-D-葡聚糖,但也可辅助临床早期诊断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eoxyribonucle-aseⅠ,DNaseⅠ)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急性胸痛(疼痛12h以内)入院的冠心病患者(其中AMI患者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3例)及健康体检者、无心肌缺血证据患者(对照组42列),检测血清DNaseⅠ的活性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T,cTn-T)值。结果 AMI患者血清DNaseⅠ在发病3h内开始升高,6h左右达到高峰,12h内开始下降,24h内回到基线水平;CK-MB及cTn-T在发病3~6h才开始升高。而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血清DNaseⅠ活性在正常范围,与AMI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DNaseⅠ活性是一个比CK-MB、cTn-T更早、更有特异性诊断AMI的酶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动物源性食物抗原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29例,其摄入动物源性食物(鱼、虾、牛奶和鸡蛋)后,采集血清.采用食物抗原包被ELISA法检测糖尿病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ELISA法检测糖尿病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9例患者中,大量摄入虾的有4例(13.79%),大量摄入牛奶的有11例(37.93%),大量摄入鱼的有22例(75.86%),大量摄入鸡蛋的有19例(65.52%).糖尿病组血清 IgG、TNF-α、IL-1β和IFN-γ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特异动物源性食物可引发体内炎性反应,炎性反应过程产生的炎性因子与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转氨酶水平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AsC)与乙肝患者的血清蛋白表达差异。方法各收集15例AsC(对照组)与乙肝患者(实验组)血清,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2组的血清蛋白,并对其血清蛋白样品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2组血清蛋白样品中共找到6个明显的差异点:其中实验组血清中表达量上调有4个点,表达量下调有1个点,新出现1个点。结论 AsC与乙肝患者的血清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点可能为乙肝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鉴别良、恶性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62例,其中恶性淋巴结病变48例,良性淋巴结病变14例。62例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T1WI、T2WI)及SE—EPIDWI扫描(b值分别为:500、800、1000mm^2·s^-1),同时进行ADC的测量并计算淋巴结的平均ADC值。结果良、恶性淋巴结在MRI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与常规MRI扫描序列(T1WI、T2WI)对比,在DWI图像上淋巴结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且随着b值的增加,变形越明显。恶性淋巴结的ADC值为(0.827±0.431)×10^-3mm^2·s^-1,良性淋巴结的ADC值为(1.225±0.283)×10^-3mm^2·s^-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DWI对鉴别良、恶性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较常规MRI更高,其ADC值可以定量分析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