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世纪之交,商品意识侵蚀了人们的思想,许多文人也弃文从商,而另一些不甘心随波逐流的文人知识分子便在苦苦寻找出路,但又摆脱不了名利的束缚,结果深陷泥潭,迷失了自我。  相似文献   

2.
《迷失东京》是一部表现人生迷惘的电影。人生方向的迷失与个体所处的人生阶段密切相关。像星途暗淡又逢迈入中年、大学毕业即步入婚姻殿堂这样重大的人生变化都会使个体对人生道路产生迷茫。在一个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环境中,这种迷失感会愈发强烈。文章旨在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影片中所展现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男女主人公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虽然说,人们对美丽容貌与优美体形的追求并没有什么错,但这种关注如果达到了不择手段与不计后果 的程度,那么就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与深刻反思。毫无疑问,技术的介入与渗透为人的美容提供了切实的可 能。然而,人的完整性从来都是与原初的身心关系分不开的,但这种关切于身心的整体性是不可能经由技术来达 致的。一切旨在美化人的身体与颜容的技术都遇到了自身的问题与困境,这主要表征在这些技术对身心和谐的极 大改变与破坏,从而使人们陷入到审美技术化的误区与困境,甚至还导致了审美乌托邦的根本性幻灭。但在身体 审美的社会与伦理关涉的问题上,祛道德化与道德绑架都是失之偏颇的与不可取的。因此,只有克服美容与整形 中的技术主义审美观,以重返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诗意的居住,才能不断揭示与发现生活与生命自身的意义。 在对美的差异与多元的尊重与认同之中,揭示与阐发人的身体美与生活意义依然是当代审美与文化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4.
寻找求证迷失--解析《河湾》主人公萨林姆的身份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奈保尔的小说《河湾》以主人公萨林姆的文化身份追寻历程为主线,展现前殖民地边缘人的文化生活状况,揭示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前殖民地人民的心灵迷失,并以此警示人们:放弃本位文化,以西方文化作为价值取向会给人带来身份定位的困惑和错乱,导致自我身份的丢失。在备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当今世界,《河湾》对于探讨如何抵制外来文化的支配有着普遍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集中透视了"颓废"、"肉体的反叛"的实现过程和真实内涵--展示的是沉沦的现世,追求的却是神圣崇高的灵魂救赎.  相似文献   

6.
《章鱼》是美国作家弗兰克·诺里斯的代表作,小说围绕农场主和铁路公司之间的冲突展开,揭示了工业技术文明入侵下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欲望驱使下现代人的精神匮乏.小说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生态意识: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揭露自然生态危机;批判人类欲望的膨胀,揭露精神生态危机;主张尊重生态系统,强调人性的回归.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作家普理查德的小说《库那尔都》以休与土著女孩库那尔都的爱情发展为主线,但却一直有休的母亲——贝西夫人的影子相伴随。本文运用弗罗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以休与莫莉、库那尔都的关系为基点,揭示休的潜意识中隐藏的俄狄浦斯情结,同时也解释了休与几个女人关系的实质——她们被当作休的母亲的替身,以及他不愿娶库那尔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看当时英国女性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同为英国以描写女性文学而著称的女作家,通过对二者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分析,透视了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受男性社会压迫歧视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最有成就的史学家之一,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材料使用的审慎态度、才识兼备的素养等优秀史学精神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帝本纪》是一篇建立在古史基础上的对上古历史的总结,由于缺乏文学性以及众多神话元素等因素历来不为研究者重视,但不能否认《五帝本纪》显示了司马迁卓越的史学才能,本文试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来认识司马迁的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从《〈希望〉编后记〉看胡风编辑刊物的倾向是:严肃的文学观,继承与发展鲁迅精神以及主观战斗的现实主义。胡风所编《希望》比《七月》更进一步地实践了自己的文艺理想和编辑理念,而每期的“编后记”则鲜明地揭示了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始末,中国思想界就中国文化问题进行过两次大的论争,其围绕的核心问题基本相同,即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但时代不同,持论也相异。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初,中国大地上曾掀起了一股留日热潮。这股热潮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拯救民族危机是根本原因;此外.清政府鼓励赴日留学的政策、日本朝野的欢迎态度等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未的欧洲女装处于一个古典向现代过渡的历史时期,称之为S型时期.通过对S型时期女装版型结构资料的分析,运用CAD软件重新绘制、测量总结出女装结构特征,即:上衣片胸腰省量与裙片腰臀省量数值较大,显示出S形样式的造型特点;当袖窿弧线数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观察袖片部分的袖山与袖肥比值,得出袖片肩部结构具有特殊的造型.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生死场”。“生死场”的形成受到社会时代、文化哲学以及作家个性心理的影响。多角度的探讨“生死场”中文学对死亡的艺术表现规律,为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5.
陈飞 《饰》2003,(1):42-43
从20世纪初,更准确地讲,从包豪斯开始,现代人的生活因设计而变得日新月异。翻开历史,上个世纪的经典产品设计历历在目,如要将其排列,我们可以毫不费劲地罗列无数。20世纪初,德意志工业联盟领袖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设计的吊灯和电水壶……20年代,包豪斯的马赛尔· 布鲁尔(Marcel Breuer)的“瓦西里”椅;马连· 布兰特的“Kanden”台灯和金属烟灰缸……30年代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的湖形玻璃容器和弯木家具椅凳……50年代美国查尔斯和雷·依姆斯(Charles & Ray Eames)夫妇的“PAW”、和 “DAR”椅和亨利·伯…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上半叶成都市民休闲生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娱乐在20世纪上半叶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传统休闲方式盛行的基础上,伴随中国近代化脚步而传入的西方休闲娱乐方式也在逐渐影响人们。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这既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又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与文学的关系来论述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主张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文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二十世纪音乐和十九世纪音乐的对照——二十世纪音乐的重要特征是:音乐创作集中在对音乐形式的探索上,否定感性、否定情感的高度理性化倾向。十九世纪音乐创作的重要特征是:遵循"艺术就是哲学"的信条,用自己的音乐描绘种种社会现象,抒发个人的社会理想。音乐有着更多的社会性。肯定二十世纪音乐中的探索、实验、创新的创作精神以及丰富的技术手段,否定其强调音乐的物理性、生物性而忽视音乐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小说家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和情感描绘了20世纪"乡土中国"的各个侧影.在沈从文、老舍、贾平凹等人笔下,乡土是精神家园,有着美好的山水和使人眷恋的传统文化.在鲁迅、巴金、王鲁彦等人的乡土回忆中,不能忘怀的故乡少了一份诗意,更多的是落后与苦难.在赵树理的作品及"革命历史小说"和"土改小说"中,则以政治化的视角和难以割舍的民间情结改写着传统的乡土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