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阳平  郭亮峰  乔宝虎 《小氮肥》2004,32(11):11-13
1 变换工艺流程的发展及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设计的变换工艺均为中温(高温)变换,随着1986—1987年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相继开发出Co—Mo系低温催化剂,变换工艺发展为中串低、全低变工艺,现又发展中低低工艺。实际上中低低是全低变工艺上的一种改良,因全低变需要有脱氧、脱水的保护层,而中低低工艺可避免全低变这样的要求。因此,现在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是节能的中低低工艺或全低变工艺,而且多数中、小氮肥厂使用的是饱和热水塔流程,大、中化肥厂使用的是换热器流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低低工艺、全低变工艺和等温变换工艺的优缺点,讨论了变换装置中饱和热水塔设备的作用。依据变换工段具体改造实例,从工艺流程、蒸汽消耗、改造投资、操作等几方面,对等温变换工艺和全低变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蔡亮  黄镕 《煤化工》2006,34(6):28-31
介绍了在中小氮肥行业中采用的中低低工艺与全低变工艺的优缺点,分析了工艺运行的影响因素,并详述了工艺选择的原则,提出一种新的全低变工艺流程,可为厂家工艺选择和生产装置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合成氨联产甲醇工艺的应用,甲醇合成催化剂易受微量硫中毒而失活的问题十分普遍.对比了中串低工艺、全低变工艺、中低低工艺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介绍了合成氨联醇的工艺流程和精脱硫工艺流程;提出了采用带中温水解脱除有机硫的无饱和塔变换流程解决有机硫含量高的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郭玉峰  齐立明 《气体净化》2007,7(B08):151-155
变换系统在氮肥企业全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氮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开发应用,已经完全取代了旧的Fe-Cr系中变工艺。联醇工艺的发展应用又对变换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简述了3种变换工艺的优缺点,并分析了中温水解催化剂应用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1改造背景 2001年6月,我公司采用中低低工艺对原合成氨厂常压变换工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节能效果明显,吨氨蒸汽消耗降至300kg以下,但由于工艺条件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运行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设备腐蚀问题,热交换器、水加热器、一调温和二调温损坏频繁,平均运行周期不到0.5a,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国内各种变换工艺的腐蚀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与有关厂家进行了技术交流,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设备腐蚀由湿态硫化氢应力腐蚀引起。为此,决定将中低低变换工艺改为全低变工艺,以期改变操作工况,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小定 《气体净化》2006,6(C00):161-165
B302Q球形耐硫变换催化剂于1984年开始研究,首先在中小型化肥厂中串低工艺中应用。最早的中串低工艺分炉内串低变和炉外串低变2种形式。1988年完成了国内第1个中型厂的中串低工艺改造,经理论和电脑模拟,下一步是串2个低变的中低低工艺和3个低变即全低变的工艺。比较后认为中低低本质上仍是中串低,决定下一个工作目标就是重点研究全低变工艺,而不是中低低工艺。该项工作于1989年开始工业试验,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并已成功地在国内外200多套大小不同的装置中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与80 kt/a合成氨装置配套的0.8 MPa中低低变换工艺优化改造为全低变工艺前、后流程情况及改造内容。通过对改造前、后运行情况的比较与分析,论证了优化改造后的变换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控制更加简便、灵活。  相似文献   

9.
谢立元  陈虹 《氮肥技术》2003,24(3):41-42
介绍中低低变换工艺降低蒸汽消耗需要系统考虑的几个问题,如加大低变催化剂的负符,提高饱和塔出口半水煤气温度等。  相似文献   

10.
石洪强 《小氮肥》2010,(11):1-3
<正>0前言福建永安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胜公司)Ⅱ变换系统采用0.8 MPa中低低工艺,设计与80 kt/a合成氨配套,实际合成氨产能超过95 kt/a。该变换系统有其特殊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丹化集团1.35MPa全低变流程生产原理、工艺过程、主要工艺条件和设备、装置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推广情况。该流程节能降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无饱和热水塔中低低变换工艺的技术改造情况 ,给出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 ,阐述了催化剂的升温还原过程和生产运行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低变工艺是变换工段节能改造和扩大生产能力的一项有效方法.该法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改造易、见效快等特点,且应用面广.6年来,50多家中小型厂的工业应用证明,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LB型节能催化剂上高温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及工业化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灵朝  王福安  刘怡 《化工学报》2008,59(9):2232-2240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安排了LB型节能催化剂高温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不同流量、不同水碳比、不同反应气体摩尔分数下LB型节能催化剂上CO高温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用甲酸盐机理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确定了本征动力学模型参数。进行了本征动力学模型统计检验,表明所建模型无论局部还是整体都是显著和可信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型合成氨装置上LB型节能催化剂高变反应工业化测定,按多组分单一反应等温球形催化剂一维非均相反应-扩散模型,利用配置法结合解非线性方程组的Merson法求解模型,得到了工业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温度、内扩散有效因子、CO转化率和摩尔分数随床层相对高度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工业化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合成氨变换系统由中串低变换工艺改造为全低变工艺的情况,优化了生产工艺,节能效果明显,为生产的长周期、高负荷、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制备铜系低变催化剂的过程中,用不同方法添加一定量的碱金属,然后在低变活性检测装置上考察碱金属对铜系低变催化剂稳定性、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碱金属对低变催化剂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即甲醇的生成量明显降低;且其掺加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对铜系低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影响不大,而对催化剂的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小氮肥全低变工艺流程运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者针对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对今后全低变工艺流程在完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物理 -化学分析方法对两家大化肥厂用后B113高变催化剂进行剖析研究 ,探讨其失活的原因 ,并对B113催化剂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FBD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FBD型低汽气比低铬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的活性、抗硫性能和选择性。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BD催化剂具有转化率高、使用汽气比低、低铬、抗硫性能强、机械强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NCB1 1 3型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特点及其在中型合成氨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具有本体硫含量低、低温活性好、操作弹性大、节能效果显著等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合成氨和制氢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