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流星余迹信道的特点,在分析LDPC码最小距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在流星余迹信道下使用改进的错误冲激算法来计算LDPC码最小距离。该算法运算量低,易于理解并可扩展到次最优的迭代和积算法中。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算法能够准确预测在流星余迹信道下LDPC码的误帧率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流星余迹信道观测数据的分析,恢复出信道分布规律,建立流星余迹信道模型。将信道模型应用到网络仿真中,结合流星余迹网络结构模型、节点模型和通信协议模型,对多种运行参数进行仿真分析,验证采用退N协议的星型网络在实际数据驱动下的网络性能,得到最小发包时延和最大网络吞吐量的条件,为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技术突破和设备研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夏冰  李琳琳  郑燕山 《电信科学》2016,32(9):95-101
为检验流星余迹通信设备及软件在实战化环境中的应用效能,针对流星余迹通信信道规律复杂、实测代价高等问题,建立流星余迹信道仿真模型。通过对典型数学模型的深入研究,以欠密类流星余迹和过密类流星余迹信道模型为基础,融入了欠密类流星簇和多径信道两种特殊类型,按照概率论原理,建立了流星余迹信道混合模型,并结合流星余迹到达间隔模型,利用C++实现了流星余迹信道混合模型的仿真。该模型可生成包含单颗欠密类、单颗过密类、欠密类流星簇和多径信道等多种类型的复杂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所产生的流星余迹信道特征与实际信道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随机突发并且接收信号多数以指数衰减的流星余迹信道来说,研究链路自适应技术以达到充分利用流星余迹信道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研究了流星余迹突发通信的传播机理和信道的随机特性,从理论上经过分析计算证明了采用自适应变速率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流星突发通信性能,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流星余迹动态信道估计的流星余迹自适应变速率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建模与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经验数据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通信情况,利用通信、数理、几何、概率的知识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数学模型,并且应用C++程序模拟了该信道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并对流星余迹通信的几项重要指标(如流星余迹平均通信时间、余迹的到达间隔、多径干扰的概率等)做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道模型与实际的信道特性基本一致。该信道模型被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以模拟实际的流星余迹通信链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流星余迹通信原理及信道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智能天线系统模型。在热区跟踪上,使用波束切换技术;而对于可用流星余迹使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针对流星余迹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为了获得最佳接收性能,缩短等待时间,对自适应算法提出了收敛速度快、计算复杂度小的要求,这里采用变步长LMS算法与判决导向算法相结合的半盲自适应算法,并对半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根据流星余迹信道特性,在频域信号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迭代的信号处理方法对极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进行信号检测,讨论了实现步骤,并在SPW环境下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此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卷积LDPC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译码性能,给出了瑞利信道下,卷积LDPC码的译码算法,在同等条件下对比了卷积LDPC码在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9.
由于LDPC码具有译码复杂度低,纠错性能好等众多优点,WiMAX 802.16e标准已将 LDPC 码作为OFDMA物理层的一种信道编码方案.本文采用从最小距离和码重分布的角度来研究LDPC码的纠错性能,深入研究了估计LDPC码距离特性的ANC算法,并利用此算法估测出几组LDPC码的最小距离.结果验证了ANC算法的正确...  相似文献   

10.
林灯生  李少谦 《电子学报》2007,35(B06):69-73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LDPC码的真实最小汉明距离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用来计算多种LDPC码方案的真实最小汉明距离,比如准循环LDPC码、pi-旋转LDPC码等.该方法是通过计算码的环长间接地找到LDPC码最小距离,由于计算环长的计算量要远比直接计算最小汉明距离来得低,因而该算法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找到LDPC码的真实最小距离.通过仿真表明,用目前主流的个人计算机利用该方法找出一个有最小距离24的码率为1/4的准循环LDPC码最小距离大概需要花77分钟。  相似文献   

11.
流星余迹信道短时突发的特点使得流星突发通信呈现间歇性,在等待一颗适合的流星出现前往往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同时由于流星突发通信的"足迹"和"热点"特性,使其通信距离受到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无线分组网,首先针对流星余迹信道特点给出了适合该网络的路由选择策略,其次介绍了工作流程,最后对分组长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给出一种新的Q LDPC码(多进制LDPC码)译码简化算法,比较了在突发噪声信道以及衰落信道下,高码率(码率不低于8/9),短帧(帧长小于5 000 b)情况下Q LDPC码与RS码的纠错性能,并分析了其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Q LDPC码具有很好的抗突发和抗衰落性能,在突发噪声长度高达144 b的情况下,在误帧率为10-4的水平下,Q LDPC码的编码增益超出RS码2.7 dB,而在瑞利衰落信道下,则要比RS码多出9 dB的编码增益。这对于Q LDPC码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沛  李赞  蔡觉平  司江勃 《电子学报》2010,38(7):1517-1524
 针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原理及信道特点,研究了基于自适应编码机制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根据流星余迹信道能量随时间呈指数变化的规律,在系统误比特率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实时估计出的流星信号接收信噪比,动态地改变系统TPC-RS编码的码率冗余,实现信息速率的自适应变化,有效提高了流星余迹信道的利用率.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在相同信道条件下,采用自适应编码较固定编码传输效率在误比特率为2×10^-4时可获得3.68dB系统增益,数据通过量提高了一倍,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赞  陈艳霞  刁树林  常义林 《电子学报》2005,33(10):1729-1733
针对流星余迹通信原理及信道特点,构造了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变速率通信机制,提出了有效利用传输帧结构的快速信道估计及系数映射均衡的流星余迹通信接收机.在利用时域相关运算快速捕获流星信道冲击响应的基础上,推导出信道参数与均衡器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直接计算出判决反馈均衡器的抽头系数,从而实现流星余迹通信自适应编码调制方式数据的可靠接收.该接收机在信道变化的情况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好的抗噪声性能.仿真结果和复杂度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无线电工程》2016,(9):80-82
随着对适用于流星余迹信道的各种调制体制的日渐深入研究,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调制方案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达到流余系统通信性能进一步提高的目的,主要介绍一种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调制解调器。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调制解调体制设计,探讨了调制解调器的具体设计及实现。给出了试验数据及测试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完全满足系统指标,适应流星余迹信道的信道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主要提出一种新的计算规则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的最小距离下界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LDPC码的每个变量节点的独立树进行构造LDPC码。与随机构造的LDPC码和用PEG方法构造的方法比较,这个新的构造方法得到了更大的围长和最小距离下界。在AWGN信道中,在码长N=1 008和N=1 512时进行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的增加此方法构造的LDPC码有优异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7.
多元LDPC码与二元LDPC码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有限域构造的多元准循环LDPC码的编码方法,译码采用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和积算法.通过对多元LDPC码与二元LDPC码在高斯和衰落信道下的性能仿真比较,发现调制方式为BPSK时,二元LDPC码的性能在高斯信道和独立瑞利衰落信道下好于多元LDPC码,在相关衰落信道中则是多元LDPC码表现更佳;而当调制方式为16-QAM时,多元LDPC码在不同信道环境中的性能均好于谱效率相同的二元LDPC码.  相似文献   

18.
LDPC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雪飞  高俊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3):33-34,46
研究了深空通信中的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在分析StiMi标准提出的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以及编码算法的基础上,介绍了LDPC码的构造以及译码算法。在AWGN信道环境下,分析和仿真验证了译码性能,结果显示,使用LDPC码,改进了数据传输的性能。分析了I。DPC码在我国将来深空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流星余迹通信最佳传输帧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德  李赞  郝本建  蔡觉平 《电子学报》2010,38(10):2229-2233
在分析流星余迹通信原理及其传输信道物理特性基础上,根据流星余迹电子线密度的分布特性,构建出流星余迹信号初始接收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针对以信号帧为单位的自适应变速率传输机制,推导出欠密类余迹平均信息通过量与传输帧长的关系,提出最佳帧长设计原则,得到自适应传输帧长的理论最佳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通信可靠性及实时性的要求下,所得最佳帧长能使系统平均信息通过量达到最大,有效提高流星余迹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流星余迹通信具有其他通信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大跨距、抗干扰、低截获概率特性和抗毁性等特点,使得这种通信方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支援短波通信及用作卫星通信的替补手段。但是流星余迹信道又是一种典型的突发信道,通信容量小和实时性差。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短暂的流星余迹信道,人们设计了链路自适应技术。此技术能够根据信道状况自动调整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参数,使得流星余迹信道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