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工作采用文献发表的临界参数实验值,对典型的十几种推算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临界体积的方法进行了评价与考核,为工程技术人员快速准确的预测化合物的未知临界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对临界温度推算模型的研究,给出了考核结果和推荐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定义了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并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一种新的拓扑指数ND1、ND2、ND3,它对分子结构实现唯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并与烷烃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临界体积相关联,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0.9980,0.9966,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低分子醛酮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 2 ,4 -二硝基苯肼酸性溶液吸收空气中的醛酮化合物 ,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生成的腙衍生物。选用SE 30毛细管柱 ,通过程序升温 ,可将三组难分离物质对进行有效分离和测定。九种醛酮化合物的最低检出限为 0 .0 1~ 0 .13mg/L ,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挥发性醛酮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环戊二烯与脂肪或脂环酮的反应,比较了甲胺、乙胺和吡咯烷催化活性并讨论了温度、溶剂和碱的浓度时富烯产量的影响。富烯的合成方法很多,但方便而常用的方法是在碱催化下环戍二烯与酮醛的缩合.最初是用醇纳、氢氧化钾等强碱作为催化剂,富烯的收率不够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回流法制备了磷钨钼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丁酮、苯甲醛和正丁醛与二元醇(乙二醇,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8种缩醛(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酮与二元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醛/酮)与n(乙二醇/1,2-丙二醇)的比为1∶1.5,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反应时间为1 h条件下,8种缩醛(酮)的收率为48.3%-81.1%.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以单质碘催化亚胺和脂肪醛反应合成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进一步可以扩展成一种从芳胺、芳醛和脂肪醛出发合成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此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温和,无金属作用,操作简便,试剂便宜,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紫罗兰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紫罗兰酮无天然产品,工业品均是合成而得,以及紫罗兰酮的收率低、反应时间长,采用天然资源柠檬醛为原料,用柠檬醛与丙酮经缩合、环化两步反应直接合成紫罗兰酮.研究了反应物配比、缩合时间、环化温度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缩合的最佳条件:以0.18 mol柠檬醛为基准,n(柠檬醛):n(丙酮):n(主催化剂)=1:6:1.5,主催化剂(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50~60℃,缩合收率可达77.75%.NaOH水溶液/相转移催化剂为缩合剂,可使缩合反应的收率平均提高3%~5%,反应时间缩短1~2 h.环化的最佳条件:假性紫罗兰酮15 g,62%H2SO430 g,苯18.45 g,环化温度保持在20~30℃左右,紫罗兰酮的产率可达68.33%.  相似文献   

8.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双缩醛或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季戊四醇和醛(酮)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缩醛(酮)化合物。探索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带水剂等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物料配比n(季戊四醇)∶n(醛或酮)为1.0∶2.2,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用量为0.4 g,带水剂为苯,用量30 m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产品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所得季戊四醇双缩醛或酮的产率在83%以上。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谱图、熔点和1HNMR对产品进行了物性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运用最小自由能原理,数值计算了液滴在2个平行圆柱形纤维上的润湿行为.计算结果发现液滴的形貌取决于液滴体积大小和纤维之间的距离.当纤维的间距小于临界距离时,液滴为柱状形貌.当纤维的间距大于临界距离时,液滴为桶状液滴或者液滴桥,这取决于临界体积:当液滴体积大于临界体积时,液滴为桶状液滴平衡形貌;当液滴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液...  相似文献   

10.
醛酮化合物是大气中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对其进行观测,可为控制该地区大气光化学污染,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滨州市大气中醛酮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分别于2018年8月与2020年7月—8月采用EPA TO-11A方法外场观测研究了滨州市城区大气中醛酮化合物.结果表明:滨...  相似文献   

11.
以脂肪醇为研究对象,选取3种结构参数Q1、Q2、Q3,其中Q1为C原子数,Q2为醇羟基位置数的倒数,Q3为1减去各取代基位置数的倒数和.用Q1、Q2、Q3与脂肪醇沸点、溶解度关联,拟合成2个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7和0.9818.由回归方程结果表明:C原子数对脂肪醇沸点、溶解度的影响最大,官能团位置的影响次之,取代其位置影响最小,脂肪醇结构特点就能得到很好的表征.本方法计算简单,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2.
猪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制备复合脂肪酸甲酯,得率97.2%.再以浓硫酸为溶剂和催化剂,VC和复合脂肪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合成VC复合脂肪酸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及浓硫酸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VC)∶n(复合脂肪酸酯)为1∶1.2,反应时间为26h,n(浓H2SO4)∶n(VC+复合脂肪酸酯)为1∶0.15,反应温度为25℃,产率达76%.产品的抗氧化性能测试表明VC复合脂肪酸酯是一种优良的无毒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3.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GAH)与三乙胺在乙醇-水相中反应生成氨基葡萄糖(GA),再与月桂酸反应,合成了一种氨基葡萄糖为反离子的脂肪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氨基葡萄糖月桂酸盐(GAL)。采用红外光谱和N元素含量分析对GAL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其表面性能。结果表明:25℃下,GAL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16×10-4 mol·L-1,临界胶束浓度所对应的表面张力为28.2mN.m-1;GAL具有一定的泡沫性能,并对液体石蜡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与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Tween 8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等助剂配伍良好,无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稳定控制问题。通过电力网络结构控制及临界能量分析,提出网络结构参数控制对策及评价方法,借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实际应用于10机39母线系统,考察和验证电力网络结构控制对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脂肪族聚酯与多糖都具有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以脂肪族聚酯接枝改性聚多糖并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制备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生物仿生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基因转染载体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该文综述了脂肪族聚酯与多糖接枝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各种接枝改性方法的特点并对于这类生物仿生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脂族聚氨酯齐聚物的合成工艺及主要影响因素 ;讨论了光固化涂料配方并测定了性能、耐候性、附着力极佳 ,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7.
以铜镍为主活性组分,以二氧化硅为载体,所得得的催化剂,用于脂肪醇一步法生产单烷基二甲基叔胺,该催化剂具有高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脂肪醇,尤其是高碳醇的生产发展过程、国内生产能力、生产方法概述及主要生产方法和其开发应用情况,并呼吁要大力发展油脂和其衍生物脂肪醇相关工业,利用好脂肪醇促进国民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9.
核桃油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秦岭南坡西段核桃油中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核桃油中亚油酸含量为59.40%;与选定的几种天然植物油比较,核桃油中花生四烯酸含量较高,为11.13%.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掺Ag对Bi(2223)带材的致密度,织构,临温度、临界电流及临界电流-磁场强度等超导电性的影响,从中得出掺Ag量的大小和热处理参数对提高Bi(2223)带材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