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估一种脱酚棉籽粕新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对工艺过程中各阶段产品的关键成分(粗蛋白质、游离棉酚、赖氨酸和蛋氨酸等)进行了测定。以脱壳棉仁为原料,经低温压榨和己烷浸出制得脱脂粕,再经甲醇浸出制得脱酚棉籽粕。结果表明,脱酚棉籽粕保留了大部分赖氨酸和蛋氨酸,而粗蛋白质和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50.15%和0.008 2%;棉仁低温压榨结合己烷及甲醇浸出工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优质脱酚棉籽粕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棉籽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蛋白质资源之一,年产量约750吨左右,居世界首位。我国对棉籽加工多采用预榨浸出法,棉仁直接浸出工艺,采用膨化浸出法也有不少。膨化预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现已应用于大豆、米糠、菜籽等油料的膨化浸出工艺。近几年,挤压膨化技术也不断应用于棉籽制油工艺中,棉仁膨化浸出工艺大有取代棉籽预榨浸出和棉仁生坯一次浸出工艺之势。油料在浸出前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是一种新兴的适合于多种油料的生产工艺。本文仅对膨化技术在棉籽制油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了棉籽制油方法和混合油精炼工艺过程及特点,介绍了目前棉籽加工先进的膨化浸出和混合油精炼工艺.该工艺可有效改善棉酚的脱除效果,降低精炼损耗,改善油品色泽,提高产品质量,简化油脂加工环节,是一种适宜于棉籽油精炼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使用有机溶剂将棉仁中的棉籽油和棉酚萃取后,余下的棉籽蛋白是一种优良的动物饲料原料。棉籽蛋白KOH蛋白质溶解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吸收率。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醇、热等变性因素在加工过程中对低温棉籽蛋白KOH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优化了低温棉籽蛋白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国内的产棉重点区域,面积也较大,作为棉籽加工企业的副产品的棉籽粕,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但其中的棉酚对动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直限制了棉籽粕在动物饲料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棉酚特性、脱酚加工原理和脱酚技术的分析实践,介绍一种棉籽加工工艺.该技术能大幅提升棉籽蛋白的价值,解决棉籽粕在饲料中的运用问题,同时延长了棉籽加工产业链,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后续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棉油脚生产脂肪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茂林 《中国油脂》1996,21(5):48-52
利用棉油脚生产脂肪酸陕西省光华化工厂张茂林棉花是我国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每年可产棉籽600万t左右,如果70%被利用于榨油,可加工棉油65万t左右,而精炼后产生油脚约11万t。如果把它们用来提炼脂肪酸,可制得4.4万t混合脂肪酸。要是用油制取这么多脂...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低酚棉籽与普通棉籽比较,突出的特点在于:不含游离棉酚。有利于提取优质油脂和蛋白质因而对进一步开发新产品、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有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为新技术的应用与精深加工,及形成自已的特色产品(如:烤制棉仁、蛋白粉、棉籽磷脂等)开拓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棉籽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蛋白质资源之一,年产量在750万吨左右,居世界首位.我国对棉籽加工工艺有预榨-浸出法、棉仁直接浸出法.采用膨化浸出法也有报道,但大多仍以预榨-浸出法为主.传统的预榨-浸出法虽比压榨法、棉仁直接浸出法出油率高,但工艺路线长、能源消耗比较大.本课题拟对简化棉籽前处理工艺的研究,旨在缩短原有的工艺流程,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棉籽加工的经济效益,提供新的前处理工艺.我厂是一座日处理120吨的棉籽预榨浸出油厂,棉籽加工的工艺路线采用传统的清理-剥壳-仁壳分离-轧胚-蒸炒-浸出的工艺,在多年的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轧胚工序工作得一直很不理想,但最终浸出效果、主付产品质量均符合标准.基于上述现象,我们在国内外研究和生产的基础上,结合我厂生产的现状,拟定省掉轧胚工序,采取清理-剥壳-仁壳分离-蒸炒-预榨-浸出的棉籽加工工艺.通过改造工艺设备与工艺条件,以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为目的.为推广此工艺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棉籽饼粕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棉籽粕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但含有一定量棉酚,限制棉籽粕利用。研究适宜的方法脱除或钝化游离棉酚,对开发优质蛋白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扶沟县农民自制棉油的加工方法为棉籽生榨后碱炼,但由于碱炼工艺不规范,加碱量达不到碱炼效果要求,棉油中棉酚含量超标,当地出现了慢性棉酚中毒。为预防棉酚中毒,我们试验了一种简易碱炼方法,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库存棉籽在68型榨油机上榨得毛棉油,将其分为6组各5公斤,碱液浓度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棉大国,作为主要棉副产品的棉籽年产量达800-1000万吨。棉籽中含棉仁约50%-55%,棉仁中含油30%~38%,含蛋白35%~38%,提油后的棉籽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重要的优质蛋白饲料。目前我国蛋白饲料严重不足,棉籽粕饲料利用率不足15%,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本公司的发明专利——液-液-固萃取棉籽蛋白工艺,成功开发了脱酚棉籽蛋白。该工艺彻底去除了棉籽蛋白的残留农药,提高了棉籽蛋白质量,为畜牧业提供了绿色元公害的饲用蛋白资源,极大提高了棉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以低温脱溶棉籽粕为原料,选用乙醇洗涤法制备棉籽浓缩蛋白。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醇洗温度,醇洗时间,醇洗次数,料液比对棉籽浓缩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醇洗温度50℃,醇洗3次(每次20 min),料液比1∶7;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棉籽浓缩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为68.25%(N×6.25,干基),游离棉酚含量下降到0.035 4%。为提高产品的溶解性,对醇洗棉籽浓缩蛋白进行物理改性研究,探讨了热水温度,捣碎均质时间,蛋白质溶液p H,超声波处理时间对产品溶解性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温度95℃,捣碎均质时间10 min,蛋白质溶液p H 9,超声波处理时间1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改性棉籽浓缩蛋白产品NSI由12.30%上升到26.59%,且高于原料棉籽粕的24.46%。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棉籽蛋白中的棉酚含量,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棉籽加工生产线中低温棉籽蛋白棉酚含量的影响因素,对低温棉籽蛋白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生产低温棉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处理工段入浸棉坯粉末度10%左右,入浸棉坯水分4%左右;浸出工段新鲜溶剂甲醇体积分数92%~93%,甲醇循环液甲醇体积分数78%~80%(第1梯度)、65%~68%(第2梯度),料液比(物料质量与新鲜甲醇体积比)1∶0.5~1∶0.6,甲醇循环液温度50~53℃,浸出器不低于二段梯度逆流萃取;烘干工段应尽可能延长烘干工序时间,采取多道多台低温烘干设备,梯度连续烘干物料。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低温棉籽蛋白中棉酚含量降低至400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14.
引言棉籽饼粉的营养品质通常取决于所选用的棉籽制油加工的方法和工艺条件,同时也取决于棉籽本身的细胞组成成分。棉酚是棉籽的组成成分之一,它是棉籽中天然存在的一种多酚类物质,在棉仁被蒸煮的过程中,棉酚与赖氨酸的ε—氨基反应形成不可溶、不能被消化的复合物;棉仁的一些其它成分,如天门冬氨酰胺和谷酰胺的氨基、棉籽糖、磷脂类在棉籽的加工过程中,也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一些分子内或分子外交链,它们在动物体内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棉籽饼粉蛋白质的品质。棉籽饼粉蛋白质被降解的程度取决于棉仁蒸煮过程中所使用的最高温度、蒸煮时间,棉仁本身的水份含量和接触的温度。棉籽饼粉  相似文献   

15.
有腺体棉籽中含有较丰富的脂肪和优良的蛋白质,经提取出油脂后,由于棉籽蛋白中含有棉酚毒素,所以,不能食用.因此,这种棉籽蛋白只能大部分作为肥料,浪费了大量的食用植物蛋白资源.为了使这种优良的油料蛋白得以合理利用,及综合利用所含的其它物质.本文探讨了有腺体棉籽开发利用的价值,及其在加工过程中,棉酚在坯、饼粕、原油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有腺体棉籽加工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对较合理的加工工艺,作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棉酚特性、脱酚原理和脱酚技术进行了叙述,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棉籽加工工艺。使用该工艺技术使得棉籽蛋白的价值大幅提升,解决了棉籽加工业产品价值提升的瓶颈问题;延长了棉籽加工产业链,为企业寻求到了一条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后续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把皮棉回潮率低于10.5%,棉籽回潮率高于10.5%的籽棉叫衣干籽湿棉,也叫外干内湿棉。近几年来,在棉花收购中发现衣干籽湿棉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棉籽回潮率越来越高,由于衣干籽湿棉含水大,不利于储存保管、加工等,给收购单位造成了一定损失。因此,笔认为,衣干籽湿棉也是超水棉,应动员棉农进一步摊晒整理。  相似文献   

18.
对棉酚特性、脱酚原理和脱酚技术进行了叙述,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棉籽加工工艺.使用该工艺技术使得棉籽蛋白的价值大幅提升,解决了棉籽加工业产品价值提升的瓶颈问题;延长了棉籽加工产业链,为企业寻求到了一条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后续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棉籽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是人类和动物界必不可少的营养,普通的棉籽含有棉酚毒素,食用后会引起人畜中毒。脱除棉酚毒素的工艺繁琐,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并要损失棉籽蛋白的营养。棉花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了多种无毒棉,其营养价值与普通棉籽相当,但几乎不含棉酚,无“中毒”的后顾之忧。对无毒棉饼已做过猪、鸡等饲养试验,结果十分理想。所以无毒棉仁是一种良好的饲料蛋白资源,也是人类食品潜在的蛋白资源。近几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无毒棉的种植正在以每年10位的速度在迅猛增涨,我国也如此,仅河南省的种植面积已达30~40万亩,而无毒棉籽的加工还没有受到油脂及食品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呼吁把无毒棉籽的加工课题列入科研计划,以尽早解决无毒棉籽加工的技术问题,充分发挥无毒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肇立春 《中国油脂》2007,32(12):29-31
生产棉籽蛋白的原料棉籽粕在预处理、浸出、脱溶工段与普通的工艺相比有着特殊的要求,从而保证制得的棉籽粕在含杂、蛋白质变性程度、色泽、纤维素含量等方面符合要求。通过生产试验研究了低变性棉籽粕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