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酸值米糠毛油为原料,分别采用一次碱炼脱酸和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以油脂碱炼得率、脱色率、谷维素损失率、甾醇损失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碱液浓度对碱炼效果的影响,并对两种碱炼脱酸工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次碱炼脱酸与一次碱炼脱酸相比,相同碱液浓度条件下,油脂碱炼得率平均提高4.89%,谷维素损失率平均降低5.87%,甾醇损失率在碱液浓度较低(12°Bè~20°Bè)时,两次碱炼甾醇损失率明显比一次碱炼低(平均低12.64%),但在碱液浓度超过24°Bè之后,两次碱炼的甾醇损失率比一次碱炼高,也即在高浓度碱液条件下,减少碱炼次数对减少甾醇损失是有利的。米糠毛油两次碱炼脱酸时,一道碱炼的碱液浓度为28°Bè,二道碱炼的碱液浓度为12°Bè时谷维素损失率最低,16°Bè时甾醇损失率最低,碱液浓度对碱炼得率和脱色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胡铭 《中国油脂》1990,(4):36-4
米糠油含有丰富的谷维素、维生素E,具有合理的脂肪酸组成,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米糠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高、色泽深、含蜡量多,因而给油脂精炼带来很多困难。我们通过室内试验,对米糠油在碱炼过程中酸价和色泽的变化,以及皂粒的凝聚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证明:米糠油碱炼时,在加凝絮剂的条件下进行低温离心分离脱皂,能够得到酸价低、色泽淡,精炼率高的精炼米糠油。 一、碱炼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米糠混合油碱炼脱酸工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米糠混合油碱炼脱酸工艺条件对提高碱炼得率和降低谷维素、甾醇等营养成分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酸值米糠毛油采用混合油碱炼脱酸比毛油碱炼脱酸在提高碱炼得率、降低谷维素和甾醇损失方面有显著优势;最佳的米糠混合油碱炼脱酸工艺条件为碱炼温度55℃,总加碱量为理论加碱量加0.3%超量碱(占油质量),混合油浓度40%,碱液质量分数11.06%;在最佳条件下,米糠混合油碱炼得率71.62%,谷维素损失率63.22%,甾醇损失率43.76%,较米糠毛油碱炼脱酸的碱炼得率提高16.48个百分点,谷维素损失率降低30.56个百分点,甾醇损失率降低21.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混合油精炼作为一种炼油工艺,正如本文所述,优越性很明显,在国内的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本文介绍的德斯梅公司的混合油精炼工艺和设备是比较实用和可靠的,但也较为复杂,如使用离心机,需要充氮气,用了许多静态混和器,还要用中和罐等等。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许多实际操作经验,可作为各油厂发展混合油精炼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乾坤 《中国油脂》2002,27(2):50-51
根据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阐述了棉籽混合油连续碱炼工艺过程及操作技术要点。在生产调试过程中,对于酸值在9-13的棉籽毛油,经混合油碱炼后,油酸值为0.18以下,色泽为Y35R3.7-4.7,含杂0.04%以下。  相似文献   

6.
7.
以高酸值米糠毛油为原料,采用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以碱炼得率、脱色率、谷维素损失率、甾醇损失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碱液质量分数对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一次、二次碱炼效果的影响,并与一次碱炼脱酸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碱液质量分数的增大,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的一次、二次碱炼的碱炼得率变化不大,一次碱炼脱色率在14.24%时最大,二次碱炼脱色率呈起伏变化;两次碱炼脱酸工艺中二次碱炼时采用较低的碱液质量分数有利于甾醇和谷维素的保留;与一次碱炼脱酸工艺相比,两次碱炼脱酸工艺在相同碱液质量分数条件下,油脂碱炼得率平均提高4.89个百分点,谷维素损失率平均降低5.87个百分点;在碱液质量分数较低(8.07%~14.24%)时,脱色率平均提高9.25个百分点,甾醇损失率平均降低12.64个百分点。对于高酸值米糠毛油,采用两次碱炼脱酸工艺和质量分数为14.24%以下的碱液,对提高碱炼得率和脱色率以及减少谷维素和甾醇的损失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对米糠油进行脱蜡和磷酸-草酸辅助水化脱胶,再联合碱炼脱酸、蒸馏脱酸两段脱酸工艺进行脱酸,研究碱炼脱酸保留酸价以及两段脱酸工艺对谷维素留存率的影响。以谷维素含量、脱酸率、精炼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脱酸工艺。结果表明,原油酸价(KOH)为22~25 mg/g时,碱炼脱酸保留酸价(KOH)取5 mg/g,原油酸价(KOH)为27~33 mg/g时,保留酸价(KOH)取6 mg/g,原油酸价(KOH)为35~37 mg/g时,保留酸价(KOH)取7 mg/g,谷维素留存率较高。米糠油碱炼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时间22 min,碱液质量分数16. 91%,加碱量为理论碱量加0. 1%的超碱量;蒸馏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25℃,时间86 min,真空度0. 098 MPa。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炼脱酸后谷维素含量为2. 05%,脱酸率为77. 78%,精炼率为80. 05%;蒸馏脱酸后谷维素含量由2. 05%升高到2. 16%,接近原油(2. 15%),脱酸率为90. 83%,精炼率为92. 42%。  相似文献   

9.
米糠油综合利用与制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米糠油综合利用及其制取工艺方法,即以米糠油皂脚酸化油制取蒸馏浓缩物,并进一步制取各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10.
米糠油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米糠油的营养保健功能进行了阐述,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米糠油实为一种潜在的理想食用油脂,从米糖中提取米糠油是对这一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米糠油精炼工艺与综合利用:间歇式精炼工艺及其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米糠油组分及其精炼工艺条件选择与综合利用的关系,为选择米糠油综合利用尚佳的间歇式精炼工艺及其参数提供了有关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脂碱炼脱酸工艺的新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铭 《中国油脂》1993,(1):13-18
通过对油脂碱炼脱酸工艺的一般分析,进一步运用普通化学中分子结构对分子间力的理论分析,来发现油脂脱酸中和反应生成的钠皂,也存在着力的作力。它包括了四种来源的力(即化学结合力、氢氧化钠溶液分子间极性吸引力、水分子间极性吸引力和钠皂分子间极性吸引力)。可以促进皂粒之间,在常温(25.0—30.0℃)下进行凝聚。并对中和反应生成的钠皂状态,和对皂脚中性油含量高低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提出油脂在碱炼脱酸操作时具体条件。在试验的实践中得到酸值与炼耗比1∶0.85~1.0之间的较好结果。证实了这四种来源力的作用存在,同时得出油脂碱炼脱酸工艺的新理论,可以在生产上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油脂碱炼基本原理及用碱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炼是油脂化学精炼的关键工段,本文叙述毛油组份,碱炼基本原理,并根据理论、结合实际操作经验,提出碱炼用碱量计算方法,及碱类选择;对油厂精炼生产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油脂碱炼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岚 《中国油脂》2006,31(5):17-18
碱炼工序在食用油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间歇改良式的碱炼、水洗,连续式油水分离的半连续碱炼工艺。该工艺投资少、炼耗低、碱炼油品质好、废水少、操作维修费用低、技术要求不高,是一条简单实用的碱炼工艺,特别适合中小型油脂精炼厂应用。对于后续配套的物理精炼,借助于本工艺对油品进行强化脱磷,其优越性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15.
16.
用稀碱碱炼法进行米糠油精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用稀碱碱炼方法对米糠油进行精炼的工艺过程,并阐述脱胶、碱炼、脱色、脱酸、脱脂、脱蜡主要操作工序。  相似文献   

17.
谷维素是从米糠油或胚芽油等谷物油脂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混合物,是米糠油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极有价值的副产品。本文从谷维素的组成、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不同提取工艺的特点和优缺点,分析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碟式分离机工作原理入手,阐述了这种新型国产碟式分离机具有较高分离效率的原因。介绍了该机的结构性能,尤其是在分离与收集大粘度重相液体方面所作的创新设计。通过对生产数据与实际应用效益的分析,总结了该机所具有的处理量大、分离质量好及精炼率高等优点。定性地分析了操作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以脱胶米糠油为原料,研究了醇萃取脱酸以及醇萃取脱酸后再经过碱炼或自制吸附剂吸附脱酸对米糠油中功能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和95%乙醇萃取脱酸均能较好地脱除游离脂肪酸(FFA),但从功能因子损失和米糠油得率来看,甲醇萃取脱酸效果明显好于95%乙醇,甲醇4次萃取脱酸后米糠油得率为63.95%,FFA脱除率为92.57%,谷维素、维生素E、植物甾醇的损失率分别为8.56%、32.86%、20.28%;对甲醇4次萃取脱酸后的米糠油采用质量分数为8.07%的碱液(Na OH溶液)进行碱炼脱酸时,其酸值(KOH)可降至1 mg/g以内,功能因子损失相对较少;自制吸附剂对甲醇4次萃取脱酸后的米糠油吸附脱酸可降低酸值,并且功能因子基本无损失。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米糠油的加工工艺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并通过技术革新保留了更多的营养伴随物,包括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谷维素、植物甾醇和角鲨烯等活性成分,因而也被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