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60~80目的杨木屑为原料,甘油为液化剂,酸为催化剂,基于超临界乙醇条件下对杨木屑进行液化制备生物重油。实验结果表明:以2.5%硫酸为催化剂,在甘油/乙醇/木屑质量比为5∶10∶2条件下,250℃反应1 h,木屑的转化率可达98%。此液化油含水量为3.04%(wt),运动黏度为524 mm2/s,酸值为2.1 mg KOH/g,羟值为846 mg KOH/g。对液化油进行IR、GPC和GC-MS分析的结果显示,液化油含有大量的羟基物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11,并且含有4-羰基戊酸丁酯、三乙基甘油醚等聚酯/聚醚类多元醇。  相似文献   

2.
植物纤维原料及其组分可部分替代多元醇用于聚氨酯的制备中,其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均可在其中作为多元醇组分或者填料。这种多元醇组分既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直接充当,也可以通过液化手段制得。植物生物质基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可制成聚氨酯;植物纤维原料及其组分作为填料时,可以改善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文章综述了植物纤维以及植物纤维组分在聚氨酯中的应用,介绍了液化过程中植物纤维原料、液化试剂、催化剂等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水玻璃和催化剂为A组分,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M-200)、聚醚多元醇和增塑剂制备的预聚体为B组分,A、B组分按体积比1∶1混合制备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加固材料。讨论了B组分中PM-200用量、聚醚多元醇种类及用量对加固材料黏度、最高反应温度、抗压强度以及氧指数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M-200用量的增加,加固材料抗压强度增加,最高反应温度也上升;采用多种聚醚多元醇对异氰酸酯组分进行预聚,能有效提高加固材料的抗压强度,并且降低最高反应温度,其中聚醚多元醇DL-2000和YD-6205混合使用效果最好。采用聚醚多元醇对异氰酸酯组分进行预聚会对体系黏度有明显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弹性灌封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成聚氨酯弹性灌封料,研究了异氰酸酯种类、多元醇、NCO/OH摩尔比以及阻燃剂的种类对灌封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蓖麻油为A组分多元醇,PAPI、液化MD I混合异氰酸酯为B组分,选用IPPP为阻燃剂,两组分NCO/OH摩尔比为0.9~1.2混合时,得到的产品固化后硬度适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中B组分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多元醇3M146和1M104混合与纯 MDH 反应合成聚氨酯塑料和弹性体反应注射成型中 B 组分的方法。发现 B 组分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累尼乌斯方程,并求出了方程申的常数和流动活化能。也研究了粘度与 B 组分中异氰酸酯含量的关系.同时再一次证明了用多元醇液化 MDI 的必要条件是所用醇的溶解度参数与纯 MDI 的溶解度参数差为2左右。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化MDI和低聚物二醇为原料制备A组分,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3,5-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及催化剂等混合配制B组分,将A、B组分通过专用喷涂设备混合,制备了喷涂成型家具板材封边聚氨酯材料.讨论了多元醇种类、扩链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喷涂工艺参数对聚氨酯材料反应特性、材料性能及表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  相似文献   

7.
以竹材制浆备料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针对竹材制浆造纸各工段产生的竹质纤维废弃物,开展竹材废料液化、分离和纯化技术研究,通过液化组分多元醇酯化,开发具有保温、阻燃等功能的新材料,以期用于建筑和装修等领域,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竹屑进行化学成分和基本性质分析,得出竹屑中纤维素含量47.35%、半纤维素含量20.15%、木质素含量26.66%,湿基含水量7.42%,灰分4.80%,苯醇抽出物含量为1.36%。  相似文献   

8.
以巨菌草经厌氧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渣为原料,在聚乙二醇(PEG400)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液化制备液化多元醇。研究了液化条件对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巨菌草沼渣最佳液化条件为液化试剂PEG400/丙三醇(质量比)1.5∶1、液化温度160℃、液化时间1.5 h、液固比(质量比)2.9∶1、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液化试剂质量5%。在此条件下,沼渣液化效果最好,制得的液化多元醇羟值为498 mg/g,适用于聚氨酯硬质泡沫的生产。用液化多元醇部分代替聚醚多元醇制备聚氨酯材料,质量比为1∶1时,所得材料性能最佳,密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为38.7 kg/m3和0.21 MPa。  相似文献   

9.
以液化MDI、聚醚多元醇、扩链剂、交联荆为原料,研制出了无溶剂喷涂型硬质聚氨酯涂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
以廉价的蔗糖作为混合起始剂的主要组分合成聚醚多元醇,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研究了合成工艺及精制工艺对产品性质及质量的影响。成功地研制了牌号为835的聚醚多元醇,成本较同类产品降低20%。  相似文献   

11.
巨菌草沼渣制备液化多元醇及合成聚氨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菌草经厌氧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渣为原料,在聚乙二醇(PEG400)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液化制备液化多元醇。研究了液化条件对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巨菌草沼渣最佳液化条件为液化试剂PEG400/丙三醇(质量比)1.5:1、液化温度160℃、液化时间1.5h、液固比(质量比)2.9:1、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液化试剂质量5%。在此条件下,沼渣液化效果最好,制得的液化多元醇羟值为498mg/g,适用于聚氨酯硬质泡沫的生产。用液化多元醇部分代替聚醚多元醇制备聚氨酯材料,质量比为1:1时,所得材料性能最佳,密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为38.7kg/m3和0.21MPa。  相似文献   

12.
聚醚型高硬度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聚氧化丙烯多元醇、二醇扩链剂和多异氰酸酯为原料,用一步法工艺制得一系列高硬度聚氨酯弹性体。讨论了多元醇组分平均每个羟基所对应的链段的相对分子质量(MOH)、平均官能度以及异氰酸酯种类对高硬度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化MDI或粗MDI与聚氧化丙烯醚配合使用可以制得邵D硬度大于65的聚醚型高硬度聚氨酯弹性体。  相似文献   

13.
木质生物材料多元醇液化及其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化技术是近年来生物质材料高效增值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用多元醇等有机溶剂能将难溶、难熔的木质生物材料转化为可流动、具有反应活性的液态物质,拓宽了木材的应用领域。液化产物可作为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原料,能部分替代来源于石化产品的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综述了木质材料多元醇的液化方法、液化机理及液化产物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郭治  史士东  王勇  艾军 《煤炭转化》2007,30(3):34-36
在高压釜中对神华液化示范工程用煤进行了450℃等温加氢液化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液化反应网络,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求出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等温反应阶段,可按液化反应动力学性质将煤划分为易转化和难转化两种煤组分;易转化煤组分生成各产物的反应速率顺序为沥青烯组分>油>气态产物,其生成沥青烯组分的速率常数是难转化煤组分转化的12.56倍;反应后期沥青烯组分转化为油的速率是油产率增加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聚醚多元醇、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增塑剂、阻燃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煤岩加固用双组分聚氨酯材料。通过反应温度测试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研究A组分中的反应基团数量(羟值)和混合多元醇的组成对固化反应最高温度及固结体压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多元醇体系下最高反应温度与羟值线性相关,固结体压缩强度与最高反应温度正相关。使用平均官能度较高且平均分子量较高的聚醚多元醇Z为原料,同时减少增塑剂和液态阻燃剂总用量,可以获得最高温度较低但强度较高的聚氨酯加固材料,其性能接近矿用加固材料新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纤维类生物质是固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用多元醇等有机溶剂能将难溶、难熔的纤维类生物材料转化为具有反应活性的液态物质,进一步可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如胶粘剂、泡沫塑料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总结了生物质多元醇液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溶剂液化的方法,液化机理以及液化产物在聚氨酯中的应用,并对我国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产业化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多元醇水分散体作为双组分水性聚氨酯(2K-WPU)的羟基组分,对2K-WPU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特性、制备及改性等方面对4种多元醇水分散体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废旧聚氨酯的醇解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2-丙二醇醇解废旧聚氨酯得到多元醇混合物和胺类化合物,红外光谱法分析了多元醇混合物。以多元醇混合物为基础原料,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作为聚氨酯胶粘剂的甲组分(羟基组分),再用TDI的乙酸乙酯溶液作为聚氨酯胶粘剂的乙组分(固化剂),从而形成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两组分的配比关系及各种添加剂用量对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2021,49(4)
为实现煤直接液化与煤间接液化组分油的工业化调和,将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柴油和宁夏煤间接液化柴油性质与GB 19147—2016中车用柴油(Ⅵ)(简称国Ⅵ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对比,得出煤液化油品调和控制的关键指标为运动黏度、凝点、冷滤点、闪点、十六烷指数和密度,并对关键指标的生产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室调和试验调和出满足国Ⅵ标准要求的0号、-10号和-20号柴油,确定了两种组分油的工业化调和比例;实验室和工业化调和的-10号柴油数据均满足国Ⅵ标准对-10号柴油的要求,且两者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聚氨酯灌封胶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述,重点介绍了各种异氰酸酯组分与端羟基聚丁二烯、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等低聚物多元醇制备聚氨酯灌封胶的研究情况,同时总结了聚氨酯灌封胶的导热性和阻燃性研究进展,最后对聚氨酯灌封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