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加蓬海岸盆地为西非盆地群组成部分,自白垩纪以来,盆地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时期。北加蓬次盆油气成藏以盐上层系为主,油气藏分布受区域构造演化影响,油气聚集带与区域构造带走向一致。上白垩统Azile组泥岩为主要源岩,该套烃源岩在中新世达到生烃高峰。上白垩统Anguille组和Pointe Clairette组砂岩为主要储层,盆地成藏模式为下生上储型,油气以近距离侧向运移为主。盆地存在压力封存箱现象。Anguille组大套泥岩形成了异常压力系统,地层压力系数在1.3~1.66。根据盆地浊积砂体分布特征,认为北加蓬次盆西南部地区上白垩统有效烃源岩和浊积扇均发育的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未来勘探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2.
盐下油气勘探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加蓬盆地盐下综合地质研究,从裂谷期岩石圈动力学变形机制上与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进行类比,加蓬盆地属于宽裂谷盆地,裂谷发育规模较大,油气勘探潜力较大。重点对盆地已发现的典型油气藏进行解剖,认为加蓬盆地盐下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优越,裂谷期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富,烃源潜力大且供烃量充足;盐下发育上、下两套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主要以上组合的河流—三角洲相Gamba组、Dentale组砂岩储层为主,储集物性好;盐下湖相烃源岩是否发育和圈闭的落实是控制深水区盐下油气能否成藏的关键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加蓬盆地盐下具备发育大型油气田的潜力,是海外油气勘探的重点关注区。  相似文献   

3.
加蓬海岸盆地主要分为南加蓬次盆和北加蓬次盆,是典型的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盐岩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并且对盆地内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加蓬海岸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盐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盆地烃源岩特征、储层分布、圈闭特征、封盖条件、油气成藏,以及油气藏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与...  相似文献   

4.
西非几内亚湾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国际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以西非几内亚湾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下刚果盆地、宽扎盆地和加蓬海岸盆地为例,在对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各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并分析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非几内亚湾4个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条件较为优越,发育盐下、盐间和盐上多套生储盖组合,其中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和下刚果盆地以发育盐上生储盖组合为主,宽扎盆地以发育盐下生储盖组合为主,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以发育盐上生储盖组合为主,南加蓬次盆以主要发育盐下生储盖组合为主。各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差异较大,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分布具有纵向上“集中”、平面上“广泛”的特点,下刚果盆地具有“陆下海上”的特点,宽扎盆地具有“陆上海下”的特点,加蓬海岸盆地具有“北上南下”的特点。烃源岩是4个盆地油气成藏最主要、最直接的控制因素,其次是沉积构造演化作用和盐岩。  相似文献   

5.
北加蓬次盆是一个裂谷盆地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叠加形成的中、新生代复合盆地,油气成藏明显受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盐岩变形等地质因素的控制。盆地东部因抬升剥蚀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烃源岩及油气藏没有很好地保存,导致了东部构造带和西部构造带油气资源贫富差异较大。沉积环境影响储层发育,上白垩统浊积扇砂体和三角洲砂体是盐上层系最重要的储层,油气圈闭的形成与盐岩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圈闭类型丰富多彩。根据盐上层系烃源岩和浊积砂体储层分布等地质规律研究,北加蓬次盆大西洋深水斜坡带的中南部处于Azile组主力烃源岩分布区,油气源供给条件优越,储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得天独厚,是盆地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自白垩纪以来,加蓬海岸盆地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期。Salsich区块位于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油气成藏以盐上层系为主,沉积建造主要为白垩系。油气藏分布受区域构造演化影响,油气聚集带与区域构造带走向一致。Salsich区块油气藏以上白垩统Azile组黑色泥岩为烃源岩,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5%,有机质主要由I型和II型干酪根组成;储层为上白垩统Anguille组水下浊积扇砂岩和上白垩统Point Clairette组浅海三角洲砂岩。油气成藏具有下生上储原生油气成藏模式和下生上储次生油气成藏模式,两种成藏模式油气藏特征不同。Salsich区块发育5个构造带,即WZ构造带、OZ构造带、IE构造带、NT构造带和GG构造带,每个构造带油气资源潜力不同,其中WZ构造带是油气成藏最有利构造带之一,具有特殊的油气富集条件和相当的勘探潜力;受综合地质条件影响,其他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变差。  相似文献   

7.
西非海岸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西非海岸盆地群是典型的裂谷和被动陆缘叠合盆地,盆地经历了前裂谷阶段、同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被动大陆边缘阶段等4个演化阶段;发育盐下裂谷期湖相泥岩和盐上海相页岩2套主力优质烃源岩,油气主要富集在第三系广泛发育的滚动背斜和盐岩相关构造圈闭内的三角洲、水下扇碎屑岩储层中。西非海岸盆地中段的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部分第三系成藏组合,下刚果盆地深水—超深水区盐相关构造是西非未来最有勘探潜力的地区,西非南北2段低勘探程度地区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
坎波斯与桑托斯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2个盆地均经历了裂谷、过渡、被动大陆边缘3个构造阶段,发育盐下陆相层序、盐岩层序、盐上海相层序,形成盐下、盐上2套成藏组合。由于盆地构造格架不同,导致盐岩分布、盐下储层发育程度的差异,加之盐上储层分布的不同,造成2个盆地油气分布特征的巨大差异。桑托斯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外部高地带的盐下领域,而坎波斯盆地油气主要富集在中部低凸带的盐上储层中。通过分析2个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地层发育特征、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优选了盐下、盐上成藏组合的有利区,剖析了2个盆地成藏条件的异同,可指导我国石油公司在这2个盆地新项目评价和在执行区块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9.
南加蓬次盆是西非加蓬沿岸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其外裂陷带深水盐下油气勘探程度很低。在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力烃源岩、储盖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南加蓬次盆盐下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特征与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差异是南加蓬次盆内外裂陷带烃源岩演化、沉积储层发育和油气成藏特征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该地区外裂陷带盐下应以找气为主,下白垩统Gamba、Dentale组三角洲前缘砂岩为有利储层,以多层叠置的层状气藏为主,生烃凹陷中的反转构造和掀斜断块为有利勘探目标。这些研究成果为南加蓬次盆外裂陷带盐下勘探潜力与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对西非其他以碎屑岩为主的盐下勘探区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伟林  崔旱云  吴培康  孙和风 《石油学报》2017,38(10):1099-1109
2006年以来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已成为全球油气储量的主要增长区。通过统计分析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勘探趋势,系统总结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进展,阐述了主要盆地的油气分布基本特征和勘探潜力,并提出了下阶段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呈现出由浅水盐上走向深水盐下、由构造走向地层-岩性、由大西洋向印度洋拓展、由常规带走向极地、天然气储量比重日趋增大等5方面趋势,在深水盆地、深水沉积、盐下储层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是取得油气突破的重要原因。大西洋沿岸、印度洋西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规律性的共轭关系,但其油气富集程度、分布和类型有很大差异,以共轭关系为主线对寻找新的勘探领域提供了新勘探思路。对于未来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应重点评价近期获得突破的深水区盆地,并坚持对含盐盆地盐下裂谷期层系进行持续勘探,同时要加强超深水盆地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印度河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河盆地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油气主要聚集在白垩系-下第三系含油气系统中,以气为主。下白垩统Sembar组海相页岩是主要烃源岩,始新统Sui Main石灰岩和下白垩统下Goru组砂岩是盆地内的两套主要储集层,发育岩性、断块、断鼻和背斜等各类圈闭。油气成藏分为两期,早油晚气,早期形成了盆地南部巴丁地区的白垩纪被动裂谷断块油藏,晚期形成始新世石灰岩礁体岩性气藏。研究结果认为:盆地南部印度河三角洲入海处以及邻近海上区域和中西部褶皱带、前渊带是该区下一步寻找油气的主要目标靶区。  相似文献   

12.
“Complementarity” Feature of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Oil-rich Sa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和勘探实践发现,富油凹陷油气分布具有“互补性”特征,既构造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在油气资源分配、空间分布上具有“互补性”,这种分布特征是由构造与岩性地层油气藏所赋存的宏观地质背景、成藏条件、成藏机理等多种因素的耦合所决定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油气分布的“互补性”在各类陆相盆地中具有普遍性。这一“规律”的揭示,有助于在油气勘探实践中树立新的勘探理念,建立科学的勘探程序,制定正确的勘探部署。对推进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裂谷盆地油气构造圈闭研究中,盐岩的沉积使得构造圈闭类型复杂多样化,同时也增加了油气勘探的难度,尤其是盐下油气勘探的难度。以苏丹红海裂谷盆地作为研究实例,利用比例化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含盐裂谷盆地盐相关构造演化机制和影响因素,并结合研究区地震剖面和地层岩性特征讨论其对油气构造圈闭形成和油气成藏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同裂谷沉积及基底断裂作用是影响苏丹红海盆地内盐构造演化的2个主要控制因素。同时,原始盐岩沉积厚度对盐构造演化及样式也有重要的影响。综合实验模拟结果和研究区地震剖面分析认为苏丹红海裂谷盆地盐上构造圈闭主要类型有盐构造相关的遮挡圈闭、滚动背斜圈闭和披覆构造圈闭;盐下构造圈闭主要为断背斜等基底断块相关的构造圈闭。此外,受地层岩性特征和盐岩沉积及构造分布等影响,盆地形成盐上自生自储、盐下下生上储2套油气成藏模式。对比分析显示盐上、盐下储集层性能相当,但盐下油源条件较盐上好,且存在致密的盐岩层盖层和丰富的基底断裂油气运移通道。因此,综合分析认为苏丹红海裂谷盆地盐下断块油气成藏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作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4.
南大西洋中段两岸盆地为大西洋开裂形成的共轭被动陆缘盆地,具有相似的演化过程和油气成藏特征,但两岸勘探程度和勘探领域各有区别。如何借鉴南美巴西桑托斯盆地、坎波斯盆地盐下油气勘探成果,指导西非安哥拉宽扎盆地的盐下油气勘探是当前该区域勘探研究的重点。此文对南大西洋中段两岸的油气分布特征、构造沉积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两岸油气成藏特征的异同。认为西非宽扎盆地和巴西坎波斯盆地具有类似基底构造形成的垒堑相间构造格局,在盐下储层沉积时的某个特定古水深区域,基底隆起形成远离物源区的古浅水区,碳酸盐岩储层及与基底隆起的相关构造圈闭发育,周边地堑区供烃,盐岩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具备形成盐下大油气藏的条件。将会成为安哥拉未来储量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多种成熟度参数以及岩石显微观察、储层沥青测试、颗粒荧光分析等技术,剖析了克拉苏构造带油气热演化程度和油气动态成藏过程.研究认为,克拉苏构造带的原油由成熟和高成熟油组成,油气充注过程为"早期成熟油、晚期高成熟油和高—过成熟气",早期形成的盐下古油藏受新近纪晚期断裂的破坏和高—过成熟油气的驱替,部分原油向上进入盐上浅层背斜圈闭汇聚成藏.随着膏盐岩盖层塑性增强,穿盐断裂消失,盐下圈闭再次聚集高—过成熟的油和气.克拉苏构造带博孜段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同时应重视浅层背斜油藏的勘探.因此厘定油气的成熟度和油气动态成藏过程对查明盆地油气构成和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琼东南盆地油气成藏组合、运聚规律与勘探方向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具典型断坳双层结构,其油气运聚分布规律及成藏条件与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类似,油气成因类型多,油气源复杂,且不同区带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组合与成藏控制因素均差异明显。根据本区油气成因类型及2类主要油气成藏组合(自生自储,下生上储)的运聚成藏模式特征,剖析与探讨油气运聚成藏规律,指出近期油气勘探方向,为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阿拉善北部地区是中国西部油气勘探新区之一,区内发育着3条重要的蛇绿岩带,对该区的构造演化和含油气盆地起到了控制作用。根据区域构造背景特征可以将阿拉善北部地区划分为6个构造单元:乌力吉坳陷、宗乃山-沙拉扎山隆起、拐子湖坳陷、珠斯楞-杭乌拉隆起、额旗坳陷和雅干隆起。对这些构造单元内的沉积建造研究后发现,额旗坳陷在早二叠世从最初的陆相火山喷发环境逐步演变成浅海环境;晚二叠世发育的复理石建造表明坳陷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为油气的生成聚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拐子湖坳陷寒武-志留纪的沉积组合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建造特征,长时间的稳定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为"过渡层"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油气勘探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18.
周立明  庞雄奇  武鲁亚  匡立春  庞宏  白桦  郑定业 《石油学报》2015,36(Z2):169-175,193
随着含油气盆地中浅层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深层成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在深层勘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随着研究区勘探深度的不断加大,储层物性不断变差,油气成藏底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质、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束缚水饱和度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和储层内外势差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底限进行了研究,并用实际钻探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底限对应的孔隙度介于1.9 % ~2.2 %,深度底限介于6 500~7 000 m,孔喉半径约为0.036 μm;油气成藏底限之下,储层自由流体空间消失,储层失去渗流能力,储层内外有效势差为0,导致成藏作用结束,无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作为典型的海相含油气盆地经历多期构造改造,寒武系地层埋深大,勘探风险高。其中巴楚和塔北作为主要的控藏古隆起,勘探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为此结合钻井、地震和测试分析等基础资料,运用盆地模拟技术,在大区域和广时域上动态恢复油气成藏过程,力求加深认识,指明勘探方向。研究认为:①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热演化主要有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晚期4个关键时期,具有坳陷区连续型、斜坡区接力型以及周缘山前带快速型3种热演化模式。②研究区断裂型、输导层型和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发育,具备油气运移的条件。③通过油气运聚过程研究,提出了反向汇聚型、扩散型和汇聚型3种油气运聚模式。其中巴楚地区东部发育反向汇聚型,西部发育扩散型。塔北地区发育汇聚型。④巴楚东部地区有利的勘探目标为海西晚期前形成并保存较好的构造圈闭,西部地区为现今未被破坏的构造圈闭。塔北地区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区位于沙雅隆起西部台地内区域。  相似文献   

20.
西秋构造带盐下构造圈闭及其天然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观点认为库车前陆盆地西秋构造带盐下为大单斜背景下的低隆起,构造带中部不存在较大幅度的隆升。而通过对该区钻井、地震、重力、电法等多种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存在大型盐下背斜构造:①盐下连续性很强的地震反射波组解释为以砂泥岩为主的岩层更合理;②新的构造解释模型与邻区克拉苏和东秋—迪那构造带相似;③重力、电法资料均显示西秋构造带核部存在盐下中生界隆升,证实存在盐下大型构造。该盐下构造规模较大,构造圈闭比较完整,邻区的钻井显示古近系和白垩系发育优质砂岩储层,古近系膏盐的封盖条件好,油气聚集和保存条件优越,有望形成大型整装气田。建议加大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力度,开展地震资料处理,在中戈壁区部署高密度宽线地震联络测线,落实盐下构造圈闭,并进行风险勘探目标的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