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4.
为提高串联谐振式逆变器的输出效率,减小装置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必须控制逆变器的工作频率,使之始终与负载的谐振频率保持同步。文中针对传统模拟锁相环的缺点和单纯的数字锁相环当负载参数变化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的"失锁"现象,提出采用PID与数字锁相环相结合的频率跟踪控制策略,对串联谐振式逆变器的工作频率进行实时控制,使之能自动跟踪上负载的谐振频率。在MATLAB环境下,对采用PID控制前后的两种频率跟踪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基于PID与数字锁相环相结合的频率跟踪控制具有更好的频率调节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TMS320F2812对该频率跟踪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各类国产电子镇流器的典型电路和特性做了综合简介,其中有低、高功率类数电路,双向触发二级管式和电客充电式振荡电路,异常保护电路和软启动电路。 相似文献
6.
7.
研究改进了一种双模式双Buck半桥逆变器,并通过新型的工作模态控制策略,使电路工作状态始终处于单级工作状态.当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时,电路处在Boost升压模式;当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时,电路处在双Buck逆变模式,这种方法保证了电路始终工作在单级状态,提高了电路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开关损耗.通过对双模式双Buck半...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针对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设计中,开关损耗大、驱动复杂、启动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电路。该电路成功的应用了L6560校正芯片和IR2155专用半桥驱动芯片,即简化了传统的驱动电路,又实现了变频调节,提高了启动速度,保证了灯功率的稳定。通过频率和辅助元件的设置,半桥逆变电路可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同时设计出可靠的、能产生3.5kV电压的启动电路,保证灯在热灯熄灭时,切断触发脉冲,而后自动恢复启动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镇流器性能优良,功率因数大于0.99,启动时间小于2.4min。 相似文献
10.
<正> IR2168D 是以 IR2166/IRS2166D 为基础设计的一种全集成、全保护、将 PFC与镇流器控制及600V 半桥驱动器结合在一起的专用单片 IC,其引脚功能见表1,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IRS2168D 的 PFC 电路在临界导电模式(CRM)工作,提供高功率因数(PF)、 相似文献
11.
电子镇流器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和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中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总结了典型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应用电路报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在高压钠灯镇流器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低频方波驱动模式是目前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抑制声谐振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了半桥双降压(Buck)型准方波谐振功率变换器,使所有的半导体开关器件都可以在零电压的条件下开通。并将其应用到70W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中,达到了金属卤化物灯正常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子日光灯由于其节电率高、低压启动无频闪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忽视。由于它工作在高频,电子镇流器中的开关振荡管较容易损坏,尤其是在电路处于过流或过压状态下极易损坏,这样的麻烦自不必提。若对电子镇流器提供可靠的保护,则日光灯在这两种异常情况下均会安然无恙。本文介绍的这个过压、过流双重保护电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电子镇流器的两种PPFC(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其电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并从实验角度验证了灯电流峰系数对灯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基于优化LLC半桥谐振电路设计,提升LLC半桥谐振电路的控制效果的目的,采用了将LLC半桥谐振电路中两个电容器和一个电抗器更换为模拟信号驱动可调整定值元件的方法,使用一个嵌入式32位开发芯片作为控制器,配合五个数模转换芯片,同时接入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芯片,构成经过智能化优化的LLC半桥谐振电路的试验。得出电源能耗下降54.17%,晶闸管最高温度下降29.01%,输出电源的电压峰值浮动范围压缩60.22%,谷值浮动范围压缩36.03%,调整时间的均值压缩50.37%的结果,说明智能化LLC半桥谐振电路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电源开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耦合谐振电路中负载端的工作距离,使其达到30 cm 以上,并且能从负载端传输数据回发射端,基于频率分裂原理,设计了带负载匹配的能量与数据传输电路.对串联电路研究可知,满足一定传输功率的最大传输距离和负载阻值相关.而带负载匹配的串并混联电路在小幅降低传输功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等效负载电阻大小来增加传输距离.基于反向散射原理和混联电路的负载特性,可以在均衡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的情况下,选取合理的负载调制电路,实现数据从负载端到发射端的传输.matlab 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而系统实测表明,相比于串联电路,串并混联在保证数据正确传输的前提下,极限工作距离达到38 cm,提升20%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