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BP神经网络模型和自适应滤波模型模拟预测值相对于真实值上下波动的特点,应用方差理论建立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组合模型,将其应用到天津富裕广场三期工程基坑周边地面沉降分析预测中.通过与独立的BP神经网络和自适应滤波模型模拟预测数据对比,证明了组合模型模拟预测的高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BP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多因子混凝土抗压强度3层BP网络模型,以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泥、高炉矿渣粉、粉煤灰、水、减水剂、粗集料和细集料含量及置放天数作为模型输入参数,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作为模型的输出,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建BP神经网络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最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再生混凝土的特殊性,找出影响其强度和坍落度、保水性的主要因素,对试验中通过主观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其强度和工作性能的BP神经网络模型,针对所建模型,输入一定量的实测数据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为了验证训练好的网络的推广性能,用预留的一组试验数据进行仿真训练的效率和误差及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BP网络模型及合适的样本参数训练出的预测系统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及工作性能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MODFLOW的地面沉降模型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 ,探讨了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得出北京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所致的结论 ;而后运用Modflow软件 ,建立了基于分布参数的地下水流模型和地面沉降土水耦合模型 ,以北京 1995年开采水平为基础 ,预测了 2 0 0 5年、 2 0 10年研究区地面沉降分布范围。为今后开展地下水开采控制、建立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支持向量机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统计学理论和结构网络最小化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理论的地面沉降预测数学模型。在算例分析中与BP神经网络预测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等特点,在地面沉降预测中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6.
李立伟  宋小军 《矿产勘查》2010,1(6):569-575
针对区域性地面沉降问题,文章运用MODFLOW软件中的水井子程序包,在地面沉降监测点处设置了虚拟水位观测井,以虚拟水井模拟的年均水位和统计的年开采量作为输入,各监测点的年沉降量作为输出,引入并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对区内6个控沉点的沉降量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开采量的减少和水位的回升,地面沉降趋于缓和。同时,作者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预测氯盐渍土环境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根据长期浸泡试验结果,建立基于Fick扩散定律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模型。当假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 mm,Fick模型的预测结果大约为50年,再结合Fick模型中参数统计特征,生成供BP神经网络应用的训练样本和预测样本。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模型,BP模型的预测结果也在50年左右,若以Fick模型的预测结果为标准,BP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仅为3.65%。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6,(10)
为预测氯盐渍土环境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根据长期浸泡试验结果,建立基于Fick扩散定律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模型。当假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 mm,Fick模型的预测结果大约为50年,再结合Fick模型中参数统计特征,生成供BP神经网络应用的训练样本和预测样本。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模型,BP模型的预测结果也在50年左右,若以Fick模型的预测结果为标准,BP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仅为3.65%。  相似文献   

9.
1 系统结构与功能 2 子系统 (以上见上期) 3 系统特点 3.1 实时预测地面沉降 随着隧道施工的不断进行,系统的数据量不断扩大,采用原传统的人工数据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地分析出这些数据间的关系。神经网络处理信息的巨大能力和鲁棒性对系统的模型建立和大量数据分析提供了方便。 系统利用神经网络理论,根据已成环隧道施工时所设定的各类施工参数、地面沉降控制效果等有关信息资料,建立系统模型,实时预测现阶段或下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2013,(6):85-86
3层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已用于预测火灾下平面管桁架钢的极限温度。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有直径比(β)、墙宽厚比(τ)、径厚比(γ)和荷载比,输出参数有极限温度。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神经网络模型。105组数据用于建立BP神经网络,15组数据用于测试和验证BP网络。建立BP网络的过程中,选用Levenberg-Marquardt反向传播算法。隐藏层选用tansig函数,输出层选用purelin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使用BP网络模型预测的极限温度是准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除受软土本身性质影响外,主要受沿线地区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影响。结合DInSAR与地面精密水准测量结果,选取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西青区杨柳青镇沉降异常区(火电厂深部抽水井所致)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抽水井所在部位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地区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变化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出不同开采量、开采时间下的地面沉降量,得出京沪高速铁路穿过部位的沉降量预测,为高铁安全运营采取处理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是华北地区典型的水资源短缺城市,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已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为科学分析地下水开采现状,并预测压采条件下的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演化趋势,本文采用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MODFLOW软件,建立了天津市平原区地下水流动的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经识别和校正过的模型能准确反映人工开采引起的各承压层地下水位波动。基于该...  相似文献   

13.
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多个城市发生了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而引起的地面沉降现象,并由此造成了重大的环境问题和经济损失,预测与控制地面沉降已经成为这类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地面沉降产生的机理,在GMS平台上建立了第四系地层三维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直观地显现不同性质土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和空间组合特征,实现了研究区地层的拆分与组合,剖面的任意切割与显示,指定深度切割水平剖面,任意视角观测地层等地层信息的三维可视化直观表达,为研究地面沉降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信息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桥梁工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对抽水引起地面沉降进行过程及影响分析,并进一步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实测地面沉降条件下的典型地段桥梁工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抽水井附近及地面沉降的中心区域,不均匀沉降较为严重,对桥梁结构变形影响较大,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影响有所不同;在地面沉降的扩展区域内,表现为桥梁与地基一同下沉,对高速铁路桥梁工程影响不大。需采取适宜的对策和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地下水环境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会引发地面沉降、地下水位波动及水质恶化等问题。为此,借助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确定了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各环境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并以天津市塘沽区的多年观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评价模型,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与地面环境协调的地下工程开挖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地下工程开挖引起地面沉降损害的严重性,提出了“开展与地面环境协调的地下工程开挖”的理念,研究了地下工程开挖建设、地下水开采、地下矿物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的预警方法,构建了与地面环境协调的地下工程开挖的GIS可视化决策和设计系统,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指导地面沉降控制和损害防护工程的实施,达到地下工程开挖对岩土体、地表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的损害最小,确保地下工程开挖与地面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达到最优化,从而实现地下工程开挖与地面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The article reports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on the 6.05 km long Su-tong Yangtze River Brid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jor compressive geological layers and their potential to settlement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past and continuing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n the area. A numerical model for land subsidence quantification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predict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s along the bridge axis to 2050.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ttlement occurring in the north and south areas of the bridge, in part due to the variation in the Quaternary alluvial sediments. The case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both site specific and regional subsidence conditions when designing large structures in such an area.  相似文献   

18.
上海区域地面沉降模型中土层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上海大量地面沉降和水位观测资料,结合室内实验,首次系统分析了上海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各土层的变形特征及地面沉降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发现上海各土层变形特征差异很大,同一土层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变形特征差异也很大。地面沉降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土层压缩量的垂向分布,从20世纪90年代之前以浅部土层压缩为主转变为90年代之后以深部和浅部土层压缩为主。这些研究成果将为上海区域地面沉降模型中各土层沉降模型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西安地面沉降是抽汲地下水诱发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地面沉降与地下水监测的业务流程,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等,在网络化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上,实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的科学化和自动化管理、模拟预测和可视化分析。本文概述了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建立,着重阐述了系统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展望等。为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地预防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的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南水北调对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根据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进度核算未来的地下水开采规模,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2024年最大区域地面沉降速率进行了预测,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