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哲 《毛纺科技》2007,(11):58-61
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毛织物质量评价模糊矩阵,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评价的计算步骤,提出了贴近度的改进公式,该公式与传统贴近度公式相比,可以更好的准确快速对毛织物质量评级.根据上述矩阵模型确定了毛织物计算机评价系统流程图,以实例说明了上述模型的实际应用方法.从矩阵模型的特点、方法的准确性、贴近度公式的应用范围、对生产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该模糊评价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理论的毛针织服装款式识别算法,使毛针织服装CAD更具智能化,可提高后续衣片拆分和工艺单计算的效率.该方法首先分析毛针织服装款式轮廓点的特点,建立了由7个特征组成的款式轮廓点分类依据;根据模糊理论建立了模糊聚类矩阵,通过计算机将款式轮廓点自动归类;根据毛针织服装款式的特点,给出了款式对比前的缩放公式,并提出了用于款式模糊识别的贴近度公式.得出了该套算法可快速准确将毛针织服装款式轮廓点归类并可准确识别款式类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借助模糊熵和贴近度之间的诱导关系,推导出一个贴近度公式的具体表示形式,并给出了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描述服装缝制流水线生产效率,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和仿真模型运行得到流水线的评价指标,采用指数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在梳理平衡度和生产效率两方面的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体现服装缝制流水线生产特点的仿真建模方法。利用所建立的模型,针对T恤衫生产线进行了仿真实践,并探究了各项平衡度指标之间及这些指标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了各项平衡度指标在生产效率评价方面的准确性、适用性和互替性,提出了可以用于评价流水线编制方案的平衡度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典型面料缝纫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平均移位量、缝缩率、缝纫平整度和线迹顺直度作为评价指标,分析确立了缝纫外观质量的分级标准,并借助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了面料缝纫质量的评价模型,经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可以有效判别缝纫样本的外观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6.
三维服装模型的数据量和视觉效果是密切相关的,考虑到在线浏览模型时对数据量的限制,有必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模型对应的最佳分辨率以满足在线浏览对小数据量和良好视觉效果双重要求. 对扫描得到的原始三维服装模型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简化模型,提出采用几何差异和曲率分布双重评价指标来表征其视觉效果,进而量化模型数据量和视觉效果之间的关系. 提出采用曼列狄斯法来计算三维服装模型的最佳分辨率. 结果表明:采用曼列狄斯法可以稳定有效的计算三维服装模型最佳分辨率;可以简化掉三维服装模型90%的数据量而不损伤其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择近原则的服装号型数字化归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萍  李月丽  喻芳 《纺织学报》2007,28(11):106-110
个性化合体服装的需求已成为一种消费趋势,服装号型数字化归档是快速实现个性化合体服装的前提。以男西服批量定制为例,根据国家服装号型标准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择近原则,探讨并发展了男西服服装号型数字化归档方法,指出完善企业服装号型的必要性。通过对测体数据实例应用分析和企业具体实施,论证此方法的快速、科学及可行性。该研究方法能推广至其它品类服装,为定制服装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快速号型归档问题提供了便捷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服装风格的概念并建立了服装风格评价体系的模型,进而分别论述了服装风格评价中的主观和客观评定因素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评价方法,并阐述了服装风格评价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服装企业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小良  刘小红 《纺织学报》2006,27(5):112-115
针对目前顾客需求与消费观念的改变,提出服装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必要性。根据相关顾客满意理论,结合服装企业的实际运作,构建了一套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与模型,并以实例形式对服装质量属性的重要性、问卷数量的可靠性、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实质性的考证,对顾客的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服装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柱 《丝绸》1999,(3):40-42
讨论模糊数学在服装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建立了一般服装质量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为客观地评价服装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汪秀琛  李晓久 《纺织学报》2011,32(7):146-149
为提高毛针织服装CAD系统的智能性,使其能自动识别任意衣片,为后续工艺制作等工序提供计算依据,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理论的毛针织服装衣片自动识别算法.通过建立基于关键点的衣片数据模型,给出任意衣片与标准衣片的对比方法及基本步骤;通过对任意衣片的等比例变换,构建了基于关键点及基于轮廓点的2种任意衣片与标准衣片的隶属值公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5种市售坚果中氨基酸组成,比较不同品种坚果间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方法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样品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纸皮核桃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6.264 g/100 g,花生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2.622 g/100 g。使用模糊辨识法对贴近度进行计算得出,FAO/WHO模式蛋白质贴近度为0.840-0.933。结论坚果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显著。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胱氨酸。东北松子的FAO/WHO模式蛋白质贴近度最高,最贴近人体所需蛋白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服装合体性评价的研究方法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轶超  丁永生 《纺织学报》2007,28(10):127-130
针对近年来基于服装自身的物理合体性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详细阐述服装合体性评价研究所采用的主流技术和方法,包括三维人体测量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并分析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介绍服装合体性评价的应用实例,重点讨论在线服装购物、服装号型系统改进的应用情况,最后对服装合体性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协同产品商务环境下的服装个性化定制问题,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适用基于网络的远程真人试衣系统。为了获得与顾客真实体形最接近的人体模特,结合模糊理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在模型库存在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根据客户提供的身体数据,评判出身体重要部位尺寸的评判值,即各尺寸对体形近似度的关系值,通过方差最小理论选取顾客个性化模特。同时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了近似真人的虚拟模特。  相似文献   

15.
服装防伪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凡栋  张欣  吴宇 《纺织学报》2006,27(2):113-116
目前国内市场上服装假冒产品众多,为了维护品牌和切身利益,各企业相继推出防伪挂牌、防伪包装、防伪商标等技术进行防伪,但是很少有厂家从服装自身要素(印花图案、缝纫线、钮扣等)的防伪入手,配合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自动识别,便于服装的生产、配送、销售和售后服务。对比了各种防伪技术,从防伪技术、识别、装饰的角度分析了在服装上的应用可能与实现方式,力求实现服装防伪。易于公众识别的同时,增加服装的视觉表现力,增加卖点,提升品牌价值,便于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16.
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织物热湿舒适性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人的主观舒适感觉出发,推导和优选出体现人体主观热湿舒适感觉的7种织物客观热湿舒适性性能指标,建立了新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性能指标的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不同季节服用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主要应用于对成品的舒适性的评判及服装企业进行面料选择。  相似文献   

17.
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服装客户需求获取分析及映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数据统计分析、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服装客户需求的有效获取、分析及映射的方法。首先,构建了服装CRM系统以获取客户信息,并利用模糊定性评价方法扩充客户需求信息;其次,利用数据统计方法对客户需求信息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利用QFD模型量化并层次展开客户需求,经关系矩阵构建质量屋,提出融合客户的服装产品设计方案。应用该系统方法对佩诺玛男式衬衫品牌的产品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其销售取得明显的市场效果。提出的服装客户需求的获取、分析及设计映射的方法,为云计算下的服装产品大数据预测开拓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何婧唯  杨以雄 《国际纺织导报》2013,(11):76-76,78-80,82
以HG大卖场服装零售绩效评估为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卖场服装零售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避免了矩阵向量归一化、求解特征向量、特征根的繁琐运算,优化了计算过程,提高了数据精度,并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HG卖场的服装零售绩效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The work in this paper, as continuation of previous research, improves the previous robot configur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mechatroni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obotic hanger system for garment inspection. In this improved 3‐DOF smart hanger, three groups of linkages, body, shoulder, and sleeve links (joints), instead of the four‐link robot consisting of three revolute joints and one prismatic joint in the previous design, can freely move in the 2D plan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evious design, the prismatic joint was removed. Link 2 and link 3 are replaced by the body link, and an extra shoulder link is added. Furthermore, the body link always keeps vertical status during motion, and the shoulder and sleeve links provide the convenience for holding the garment. Through these three pairs of improved links, the robotic hanger extends the garment effectively through several motion processes with position and force control where the force control was not considered in the previous design. Due to the hanger complexity and the inherent nonlinearity of the contact behavior, it is difficult, though not impossible, to build a model‐based controller such as the proportional‐derivative (PD) controller for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nstead, a fuzzy proportional and integral (FPI) controller is applied for implementing the position and force control required for the motion processes. Additionally, for garment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materials, the desired values in control system are different.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n expert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values in the control system is proposed. This intelligent module determines the proper desired positions for various garment siz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one type of garment material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improved novel smart robotic hanger system. In the future, the intelligent module for selecting different desired values will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enhanced module is expected to provide the desired values of the control system when the factors of the garment size and material a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